❶ 中國有多少美國的國債券
4月15日公布的最新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數據(TIC)報告顯示,到今年2月末,中國持有7442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比1月末僅增加46億美元,增幅是2008年6月以來最小的。
❷ 中國有美國多少債券,
唉 美國第一 很強大 不得不承認!第二 中國忙於爭執各島嶼的主權 第三
對中國而言,購買美國國債是符合經濟規律、正常的國際投資,如果購買美國國債沒有穩定的收益和較高的流動性,誰也不會伸出這樣大的橄欖枝。
據美國財政部7月31日公布的統計結果,中國大陸是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人,位居英國之前,日本之後。截至2002年5月底,海外持有的美國國債余額達10328億美元(其中外國官方持有6184億美元),約占同期美國公債總余額34338億美元的30%。其中日本持有3210億美元,中國大陸持有809億美元(加上香港420億美元和台灣的329億美元,則共計1558億美元),英國持有514億美元。實際上,中國大陸在2000年底即已成為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人。
LZ望採納
你好
❸ 美國國債中國購買了多少,對中美雙方各什麼影響
現在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1.15萬億美元,為僅次於美聯儲的第二大持有者。這樣大的持有額對中國來說意味著美國和美元的一舉一動都關系著中國債權的安全性,而美國對此需要付出大量的利息,每年大概需要付400多億美元給中國
❹ 哪裡知道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其實你完全沒有必要把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想得那麼復雜,碰巧兩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給一些小說家有了一些戲劇聯想罷了,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太多的美圓,為了保值增值,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的國債最安全收益穩定,總不能買伊拉克的國債吧!不好的就是美國國債收益低,如果老美的美圓一貶值,反過來我們的外匯資產還會縮水,中國也沒有太多辦法,只能靠升值增加進口減少出口,同時增加國內消費。
有些人說,可以不用買美國國債,去買一些其他原材料,例如鐵礦、石油、糧食等,但中國買什麼,什麼就發瘋的漲價;反過來到引起全面漲價,引發我國物價上漲;有些買不到還引起國外爭議和批評,例如非洲的石油,搞的人家要抵制XXX,我就不明說了;去買美國國內的資產吧!美國又給你限制。
關於你說的利用手中的美國國債拖跨美國,你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這種觀點認為我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是一種牽制美國的武器。通過拋售美國國債影響美元匯率和國內利率。而在國際上這種觀點被政治利用,比如前總統夫人希拉里將這一武器用於民主黨黨內選舉,她呼籲限制性的立法以阻止美國成為北京、上海或東京經濟的人質。她聲稱「美國國債超過44%由外國控制,讓美國特別容易受到攻擊」。
就拋售美國國債的後果來看,中國並非能比美國輕松。如果中國拋空美國國債,那麼將帶有標志性意義,國際市場的跟風不可避免。美元迴流將使得貶值成為美元的唯一選擇,而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毋庸置疑。另外,美國國債的拋售降低了美國國債的價格和收益率、提高了國債利率,而國債利率是美國重要的基準利率之一,影響著美國房貸市場利率水平,將進一步加劇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我國對外出口勢必將更加艱難,更多人的失業、工廠關閉我就不是說了,這種武器傷人又傷己。
❺ 中國買美國的國債總共是多少錢
不少人擔心,中國會否成為冤大頭,辛苦賺得的儲備用來支持美國揮霍。 然而,中國應否增持美國債券,有更復雜考量。 其二,如果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中國不繼續購買美國國債,那麼美國只能通過提高新發國債收益率的方式來提高美國國債的吸引力,而這將使中國持有的存量國債的市場價值縮水。如果其他國家均不購買美國國債,則美國政府將選擇通過超發美元、製造通貨膨脹的方式來降低債務負擔,這將加速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的價值損失。因此,適當購買美國國債,是中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不過,這固然有助於在短期內穩定美國國債市場,但中長期內中國外匯儲備面臨的風險卻有增無減。 其三,從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資本在動盪時期「逃向安全港」行為的放大,美國國債市場以及美元匯率都走出了持續火暴的行情。在這種情況下,增持美國國債可以獲得可觀的投資收益。 其四,國際關系是權力比較,美國現時極需低廉資金救經濟,若中國不肯增持美國國債,美國勢將在各方面向中國發難,包括中美貿易順差、人民幣匯價、內地人權等問題。中國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繼續發展經濟。 其五,增加談判籌碼。國家外交政策近期出現明顯轉變,敢於據理還擊,此因金融海嘯令國際實力洗牌,中國影響力大為冒升。 中國增持美債,但是否當冤大頭,則視乎中國能否有效運用增持美債作籌碼,每次增持時,與美國談判換取利益。不但在於遏止美國在人民幣匯率、中美貿易,以至政治問題如西藏議題上挑釁;更在於中國企業走出去,包括收購海外戰略資源,如能源礦產時,能迫美國減少阻撓,使中國取得更好的長期發展條件。
❻ 美國持有中國國債是多少
中國一直持有美國國債,是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國,買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的結局,或者在現階段沒有最好的選擇前是次優選擇,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太多的美圓,為了保值增值,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的國債最安全收益穩定,總不能買伊拉克的國債吧!不好的就是美國國債收益低,如果老美的美圓一貶值,反過來我們的外匯資產還會縮水,中國也沒有太多辦法,只能靠升值增加進口減少出口,同時增加國內消費。
說簡單點:美國是個消費大國,美國人民喜愛超前消費,就是借貸消費,且儲蓄率低,不像咱們愛存銀行,咱們是勞動力多,解決就業就只能靠製造業,而咱們收入又不高,很多東西消費不起,只能出口供老美消費,那樣我們也可以賺取外匯,給老百姓發工資。外匯一多不能留在國內,必須對外投資保值增值。再說,這次老美的金融業出現問題,能幫就幫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對美國好處是,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也是世界主要商品的消費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下不會馬上垮掉;那麼中東石油國家可以繼續賣石油、日本繼續賣汽車和電器,我們也可以繼續出口玩具、衣服、鞋子等商品賺取美元外匯;大家都能開工、工人也能有工資吃飯,所以,買得最多的應該是日本和中東國家,老美對咱不對勁,咱們也不買。
❼ 關於美國國債上限問題
美國人的借債的上限又提高了!全世界都在發抖,發抖能結局問題嗎?
無論我們國人怎麼痛恨美國無恥行徑?但都不能改變現實!
既然不能改變它,我們就適應!
第一,美國是個帝國主義國家。帝國主義國家的本質沒有改變,當年它侵略過我們,他們的天堂世界裡有我們同胞們血淋淋的鮮血,這個我們不忘是對的。不要這些年它跟我們做朋友了,就忘了自己的歷史,別忘了那句話——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第二,美國這個國家雖然現在是很富裕,但都是表面現象。為什麼呢?美國表面上是很風光,但是內部已經很糟糕了。為什麼呢?誰說一個富人比窮人賺的錢多,他們就一定餐餐有肉吃嗎?富人用是嗜賭如命,吸毒成癮,好打成痞呢?也許常常也是吃不上飯呢!!!
這樣比喻吧?中美兩個國家就好像兩個家庭一樣啊,美國這一家呢,雖然家底很厚是富人,但是子孫們揮霍無度,超前消費,入不敷出。那又有人說了,那麼富裕啊!怎麼會入不敷出呢?美國當全世界的大哥,全世界的耀武揚威,不要錢啊!這個過程很復雜,但最終是不夠花,怎麼辦呢?那就借,發國債。
表面看來,中國還挺有錢的,其實呢,中國人民是在勒緊褲腰帶,從牙縫里省下來的錢供美國人大把大把的花著。痛心也沒辦法。
這樣的分析,我覺得還不夠形象。中國的外匯怎麼來的呢?貿易順差啊!有順差是不是一定好事呢?不一定。
中美比著兩個人,美帝是地主老財,中國是長工。地主老財是長年的不幹活,整天在那裡吃喝玩樂,把他們的房子蓋的美美的,那裡也山清水秀,礦山石油金銀珠寶也不開發。而長工呢整天地為地主老財幹活,最後把房子、妻兒老小都賣了。最最後自己的血也被榨幹了。
接下來,我們分析錢。這是兩種貨幣。同學們,我們在高中的時候都學過簡單的貨幣。貨幣就是一張紙,但也是度量衡。在一個國家范圍內,印刷錢的數量要合理,多了,貨幣貶值,然後人們趕緊的去買東西保值,商品就價格就上去了,最終是通貨膨脹。少了也不好,會通貨緊縮。都不利於經濟社會的穩定,最終損害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
地主老財不幹活,入不敷出了。就支付長工的美元,其實就是一張紙。接下來政府拿到了美元怎麼辦呢?這美元原來是中國老百姓的一點點的血汗錢,而美元在民間又無法流通,你拿著美元去菜市場買菜,菜農根本不鳥你。
再來看外匯的總量那麼大,都是老百姓的勞動所得嗎?中國多少人啊,一人貢獻美國100美元,那就是1300億啊!我們賣了自己的礦山啊,我們的礦石都是賤賣啊!美國老財自己的礦山為什麼保留著,不開采呢?是美國的沒有礦山石油嗎?是美國的版圖小嗎?不是,美國人有戰略眼光,先別人的東西都用光,等到別人資源枯竭的一天,他就在那裡樂呵呵的了。
第三,發國債得有人買啊!最初總在忽悠別的國家的政府買,好處說了一大堆。買了,就上了賊船了。為什麼呢?網友說,乾脆把美國國債拋了吧!似乎這樣,美國就怕了。
這種言論剛出來,就有人來打壓了,美國垮了,全世界都跟著遭殃。美國人自己也是這樣說的。長工拿了他的紙票子,想買老財家的好果子(高科技、藍籌股)吃,吝嗇的老財捂死死的。你耍點花招買了好果子,還沒吃上,錢就被凍住了。難道能跟他打架嗎?只能拿一堆無用紙,去換回另一堆無用的紙回來。
第四,而老百姓創造的價值,得到的是中國政府自己發型與順差對等的人民幣。錢多了,東西貴了,老百姓被愚弄了。美國的老百姓和中國老百姓差距是多大啊!人家過得滋潤的很,欠債不犯愁。反正國際貿易都是用美元結算的。這就導致別國創造出來的血汗換來的只是一堆紙,而本國的貨幣卻流不出去。
第五,老財們壞透了,錢在別人手裡捏著,他們也不是滋味。暗暗地指揮起一條條金融大鱷還時不時把一些國家撕咬的血淋淋的。殺雞儆猴呢,讓人們意識到,捏緊了那堆無用的紙,還是很有用處的。捏得越多,越牢靠。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明例。
第六,美帝最擅長是轉嫁國內的矛盾,把國內的矛盾押注到別國一場戰爭上去。
美國的金融體系綁架了全世界人民的血汗,你越是獻的越多,越是虧空的越厲害。另一方面他又脅迫你一直捏著那一堆無用的紙,另外美帝國主義手裡還拿著一根大棒呢;雖然他可能不敢打中國這樣的大國,但是也要提防他跳牆的可能。
所以,說呢,中央及時調整拉動國內消費的戰略是對的。長工不能長年地給地主老財家搞的富麗堂皇的,自己的茅草房還破落不堪呢。物質的,精神都應該有,享受也該有。未來的中國人民,會加速的走向富裕。
美國國債不過是一堆紙,我們拿了他們的一大堆紙,而他們卻一張人民幣也沒有。長工把最甜美的果子賣給老財了,而得到的是一堆紙,大大的不對等。記得一個專家說,2001至2005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特別的好,A股卻總是跌,最低跌到1600呢。還說什麼,中國的股市同經濟對這干。一看數據,確實是好,外匯翻番地漲,順差那麼大,真讓人沾沾自喜的。現在想一想,算是明白了,那幾年外匯高了,對經濟產量消極的影響。股市中不是有一句話嘛,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相反地,07年的大牛市,是怎麼起來的?個人觀點是,正是在01年以來,順差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一下子就刺激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再加上政府的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政策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下,股市起了一個大牛市。對於股民來說,當然希望多碰幾回大牛市了。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大漲必然會大跌。大漲也推動了一大批的房地產股的熱絡,一個個神話被炒起來了。房產商從股市上撈取了大把大把的錢。
由此看來,股市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的歷史,應該說它的其中確確實實存在中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股市跌的那麼厲害,就是經濟不好,我們不要被表面的數據迷失。所以,我們政府決策者也可以從股市中去分析宏觀經濟,股市一發生感冒發熱的現象時,就應該及時的思考。那樣中國就是戰無不勝了。
由此看來,股市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它的根本的規律沒有改變,相反地它確實是起到了天氣預報的作用。但是令人悲哀的是無人正視股市的作用,以為股市在中國是怪物,是小丑。甚至個別別有用心的人污衊我們的政權對股市的控制。
那麼由此看來,現在的A股還是一個上升的階段。從07、08年的牛市之後,短暫地探底之後,現在已經很平穩。而現在的股民都在懷念07年的大牛市,我們要知道,歷史是不會重來的。瘋牛的出現,對經濟不見得就是好事。當然事事都有正反兩面。我們的股民不能一直懷念著,更不能整天幻想那天再來個大瘋牛。而現在從08年11月的大底,到現在已經上升了很多了。你們有沒有抓住呢?現在的股市在低位還是在高位?現在的股市與01——05年的點位差不多,而且相比較而言,還是較高的水平。是國內外的經濟形式比01——05年那段時期要好嗎?那為什麼,股市不跌呢?對,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08——2011年股市在漲,這說明經濟在好轉,我們的政策的對的。
那就是中國人民放棄了勒緊褲腰帶一味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美國人民的方子。興起了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國家的神聖使命!!
祝願偉大的國家、偉大的人民、偉大的黨,越來越來好!!!
收起全文 瀏覽(12) 評論(0) 編輯
❽ 中國有多少美國國債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5000多億,而總共外匯儲備是1.8萬億。美元儲備在中國外匯儲備總量中所佔的比例高達60%。
關於你的擔心完全不必要;很多人認為我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是一種牽制美國的武器。通過拋售美國國債影響美元匯率和國內利率。相反,而在國際上這種觀點也被政治利用,比如前總統夫人希拉里將這一武器用於民主黨黨內選舉,她呼籲限制性的立法以阻止美國成為北京、上海或東京經濟的人質。她聲稱「美國國債超過44%由外國控制,讓美國特別容易受到攻擊」。
現在這個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大國之間的利益是環環相扣,彼此依賴;都知道傷人1寸自傷1尺;美元是世界貨幣,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就是美元,黃金、石油、礦石和糧食等交易都是用美元,美國又是世界強國,經濟、科學技術、人才儲備都是世界一流;國家信用是世界最強的。他的國債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機構的投資品種;流動性好,就跟美元一樣。如果美國不認帳自己發行的國債,代表著整個美國國債信用的垮塌,那麼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是美國盟友們,如日本、中東石油國家、歐洲;你想想美國會不會這么做,它們會不會同意美國這么做,美國是靠借貸消費的國債,每年都要發行國債,如果否認自己的國債信用,意味著以後沒有人會再買美國國債了。
如果中國擔心美國國債成廢紙,完全可以在市場上拋售,5000億,隨便一個發達國家、幾個大的金融機構、以及投資基金都可以接盤,其實美國自己都可以把中國手裡的國債全部買下。
中國已經不是100年前的那個國家,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經濟體在世界上屬於龐大,最大的消費市場;沒有人會欺負我們,因為大家都清楚,不管做什麼都是為了利益,打戰的話雙方都有損失,不如在談判桌上表現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