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發行國債對股市來說是利好還是利空
昨日晚間,新華社發出通稿,內容是:CZB強調發行萬億國債是中性措施。文中,透露重大信息:「這次特別國債發行本身對宏觀經濟政策來說應該是中性措施,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後,將增加人民銀行持有的國債,增加對貨幣政策操作的支持,為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提供一個有效的工具。人民銀行通過逐步賣出特別國債調節貨幣供應量,緩解流動性偏多的問題,並充分發揮國債作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結合點的功能。同時,特別國債將更好地滿足國債市場的投資需要。隨著銀行存貸差增加,保險與社保基金資金運用渠道的拓寬,對國債的投資需求正在快速增長。CZB發行特別國債規模較大,人民銀行賣出特別國債時,金融機構等國債投資方可以購買,能較好地滿足各方投資需要。」
請注意,以上文字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此次特別國債將不會採取此前分析家普遍預測的,直接面向一般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發行,而是在初始發行時面向人民銀行,一次發行到位!其後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將通過人民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逐步釋放,而這種釋放將根據市場態勢逐步進行,絕不會一次或幾次在短期內傾瀉到貨幣市場上!因此,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將是逐漸的,與人民銀行此前的公開市場操作行為並無本質區別,對股市根本不形成大的利空!
今天出版的中國證券報刊登了CZB官員答記者問文章,內容完全是新華社通稿的翻版,甚至具體字句都沒什麼變化,充分體現了管理層解釋政策、安撫市場的用心!而到目前為止,各大財經媒體、網站、分析師對這樣一個重大利好信息卻鮮有回應,既有周末放假的因素,也有很多分析師水平不高人雲亦雲的原因,更有部分做空人士有意忽視這一重大政策利好信號,圖謀下周一先知先覺,利用恐慌情緒低位建倉的險惡用心!
另據了解,近期國資委即將公布國有大股東減持股份的規定,這又是一個根本性的重大利好,對市場將產生重大的轉折性刺激!根據各方面信息,此辦法將明確規定,國有大股東即使想減持股份,三年內減持將不得超過5%!考慮到某些公司總股份數量巨大,特意規定,這些大公司的國有股股東三年內減持將不得超過3%,或5000萬股!這就意味著,大家先前所一直擔心的大非解禁後,國有大股東隨意減持的局面將根本不會出現!而大非解禁後的一大部分減持壓力將得到輕松化解!為什麼說這是一個重大利好呢?因為此前,市場在計算大非解禁壓力時,是把所有解禁股放在一起來算的!比如,之所以很多媒體提到六七月份是大非解禁高峰期,需要幾千億元資金來消化,是因為他們把中國銀行等大股東的幾百億股的解禁股份都算了進去,而此辦法一旦出台,三年內最多能賣5000萬股,這是多麼重大的利好啊!一旦被充分解讀,將使市場對於長期牛市的信心極大增強!而就在幾天前,還有部分媒體把這條消息當作利空消息來解讀,不知道他們是真的不懂,還是良心壞到了家!
以上一個已經出台將在這幾天逐漸明確的重大利好(特種國債由人民銀行逐步向市場釋放),以及一個即將出台的限制國有大股東減持的特大利好,將使極度超跌的市場迅速企穩,並產生力度大於上一波的反彈甚至反轉!部分無良媒體有意忽略利好信息,部分分析師目光短淺置利好於不顧,反映了某些人企圖繼續階段性做空股市,在更低位置抄底的良苦用心!但,利好已經出來,而且是以新華社通稿形式發布,反映了ZF穩定市場信心的強烈願望,下周各大媒體必將做出充分報道和分析,在下周一上午繼續恐慌性殺跌的中小投資者將又一次嘗到上一波6月5日上午斬倉的苦果!請各大媒體、網站、分析師緊急行動起來,對以上信息給予應有的充分重視!小散戶們已經夠慘了,千萬別再忽悠他們把最後的帶血籌碼在大漲前獻給惡人!
特大利好,特別國債和央票,機構在騙大家割肉,小周小金是在救市
特別國債發行2000億美圓=15000億人民幣
看上去是要收走市場(銀行)14000億RMB,資金供給會減少。
但是,有一個問題散戶都忽略了,機構也忽略了(但我覺得很有可能的是,機構已經知道了,確在裝傻,然後拚命唱空,引導大家割肉他們好建倉)。
這個問題是什麼呢?那就是:
特別國債實際上是要取代部分央票!!!
(不要問我什麼是央票,自己去BAIDU一下)
看下錶,從2006年1月1日到現在,1年半,央行發了共31973億央票(僅為未到期的,只有1和3年期),3.2萬億,相當於股市市值18萬億的1/6!!!!!!發央票和收准備金不同,准備金是央行無償從銀行拿走的錢,央票是要支付利息的,我算了加權平均,約為3%左右。那麼從2006年1月到現在,1年半時間內,央行要支付的利息是931億RMB,央行用什麼來支付?用印刷機。市場上每1年半一下多了931億RMB,足以讓通貨膨脹一次上漲10%(這個影響多我沒有數據支持,有研究的幫忙研究一下)
所以,如果央行如果不停的發央票,那他就需要不斷的印刷鈔票,市場鈔票一多,價格就上漲,既然糧食,房地都上漲了,股票也需要上漲。但是,ZF肯定不希望通貨膨脹。於是:
小周同志和小金同志背著全國人民的唾罵,為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改用特別國債(外匯投資公司債券)來取代央票,特別國債為7年期,而且是投資公司,有盈利來源,是以外國資產的升值產生的鈔票來來支付利息,等同於是外國勞動力產生的價值流動到中國,這樣就不需要開印刷機狂發鈔票。
說一下,央行發鈔票支付利息和外匯投資債券收益支付利息的區別,打個比方:
央行發鈔票支付利息=騙你說資產注入實際上沒有資產注入,而抬升股價
外匯投資債券收益支付利息=有實際資產注入,同時由於價值的升高而股價上升
所以,小周和小金同志的做法是避免了通貨膨脹,房價無止盡上漲,糧食不斷攀升,ZF考慮的東西不是股市漲跌這么簡單,他們最關系的還是人民吃飯的問題,股票跌了最多幾個人,當年紅小豆,當年國債期貨讓多少人ZF也沒什麼事。但是,要是通貨膨脹人民吃不上飯,ZF會睡不著覺,因為歷史上所有的起義,造反全都是因為沒飯吃,絕不是因為賭博虧了錢。所以小周和小金這次舉動是正確的,你每年也不願意看著股票上漲50%,結果身邊的東西價格也上漲50%吧。
===================
下面,我就說一下特別國債對股市的影響了,
理論上來說,通貨膨脹會讓股票上漲(糧食房子漲價,企業也是商品,難道不漲價么),通貨緊縮會讓股票下跌。
但是從實際和中長期來看,我做一個流程圖大家就明白了:
1。企業發展好,出口增加,從外國人手裡賺了不少外匯
2。企業拿著外匯到中央銀行兌換成人民幣
3。中央銀行開始發愁,我從哪裡弄人民幣出來跟企業兌換外匯呢?
4A。中央銀行對銀行發行央票,收來人民幣以兌換外匯,然後把外匯全買了美國國債,等央票到期的時候再賣了美國國債來還給銀行本金和利息,但是美圓貶值了,央行虧了,於是就拚命的印刷RMB,結果通貨膨脹了,股票大漲,物價也大漲,實際上=股票沒漲。
4B。CZB對銀行發行特別國債,收來人民幣幫助中央銀行購買企業手裡的外匯,等特別國債到期了,用投資收益還給銀行本金和利息(前提是沒有虧損),於是央行不需要狂發鈔票,M0維持現有水平,物價平穩;在通貨沒有膨脹的情況下,由於外匯投資公司賺取的利潤不斷回到銀行體系,再進入股市,股市大漲。
結論:
特別國債的發行避免了股票短期內狂漲,然後物價跟飛一樣也漲,等到央行的印刷機刷爆了,大家都明白了,然後物價跳著漲,你背著一麻袋的錢去炒股票,你背著一車的錢去買盒飯。
特別國債的發行讓海外的熱錢通過投資海外資產回報持續穩定的流入中國股市(從前是外國人偷偷的進來,投機賺了就跑,讓市場大起大落;現在是ZF通過自己的公司一點一點的放熱錢進來),這樣,中國股市可以長期持續的穩定的上漲。央行的印鈔機開始發霉了,物價不再上漲。
p.s.7年以後,萬一外匯投資公司虧了,虧得一分錢都不留下,意味著外匯儲備,或者說企業賺的外匯沒了,但是沒關系,因為央行可以印刷RMB,企業只要RMB不需要外匯,印刷給他們就好了。倒是外國人從外匯投資公司拿走了他們的本幣,導致他們市場流動性過剩了。
附表:
代碼 名稱 發行日期 期限(月) 發行總量(億元) 利率/參考收益率(%) 利息 起息日期 到期日期
0601055.IB 06央行票據55 20060801 12 80.9 2.80 2.26 20060802 20070802
0601058.IB 06央行票據58 20060808 12 171.3 2.80 4.79 20060809 20070809
0601060.IB 06央行票據60 20060815 12 600 2.80 16.78 20060816 20070816
...
...
...
0701067.IB 07央行票據67 20070628 3 300 2.75 8.24 20070629 20070928
0701066.IB 07央行票據66 20070628 36 10 3.49 0.35 20070629 20100629
現在看來,機構6月20號左右就知道人大要審議發特別國債消息,但是不知具體細節,先知的機構先出貨,6月22號,後知的機構也開始出貨,造成尾市暴跌,後來他們知道詳細的細節後,故意誇大利空,乘勢對倒下壓,製造恐慌,當散戶拋掉手中的籌碼,機構同吃,這樣既拉低了成本,有擠壓了泡沫。
2. 減持美國國債就意味著RMB升值嗎
減持美國國債和rmb升值有間接聯系,但是還有其他更加大的因素會對這種聯系產生影響。
如果我們減持美國國債,美元是理論上是會貶值的,美元貶值對他們的經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美元貶值,我們的人民幣相對就升值了。你就是你所說事實的背後的邏輯。
但是美國是不是會讓他們自己的美元貶值呢?我們拋售他們的國債的時候,你發現沒有,英國和日本都在增持美國的國債,如果他們都在增持美國的國債的話,美元是不會貶值的(他們都是美國的盟友,美國稍加說服,他們就會去購買美國國債的)。也就是說,中國減持美國國債就是對美國最近所為的泄憤而已,不會起到任何實質作用。
中國也不可能大量減少美國國債,因為美國國債是最保險的投資方式,你總不相信美國國家會破產吧?如果美國破產了,全世界都玩完了,呵呵。所以這場博弈裡面,就是你咬我一口,我還你一口。
最後一點,長期來看,rmb 升值對金融板塊絕對不是利好!!!!!!因為rmb升值直接打擊我國的製造業,製造業的困境馬上就會傳播到金融行業。所以你說的問題不會實現,人民幣近期是不會升值的!
3. 減持美債是什麼意思
減持美債指的是減少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含有賣出美國國債的意思。減持一詞廣泛應用於債券市場,指的是減少持有標的的數量。外匯儲備持有美國國債是一個市場的投資行為,增持或減持美國國債都是正常的投資操作。
4. 減持美國國債,人民幣和美元會升值還是貶值有利還是有弊
減持美國國債對雙方都有影響,對美國的影響主要是國債融資變困難了,遠期利率被迫適當調高。對中國而言影響相對更大,因為換回的美元造成外匯儲備大量積壓,又無法自我增值,如果在國際市場上換購回人民幣的話,會加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大幅升值。嚴重影響到出口企業的利潤率。在內部由於人民幣貨幣供應大量增加,會導致短期嚴重的通貨膨脹,而長期進入緊縮市場狀態。
簡單地說就是殺敵一百自損一百的招數,損人不利己。
5. 中國減持美債是什麼意思還有債權的意思是啥我都不太清楚。
減持美國國債就是減少購買美國國債。
債權,債務的對稱。是指在債的關系中權利主體具備的能夠要求義務主體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債權和債務一起共同構成債的內容。債權與物權相對應,成為財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是美國第一債權國,意思是美國欠的錢最多。美元貶值對美國有好處對中國沒好處,人民幣升值對美國有好處對中國沒好處。兩者相聯系但又不是一回事,不一定美元貶值人民幣就得升值。
(5)減持債券是利好還是利空擴展閱讀:
在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限內,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可以在破產財產最後分配前補充申報;但是,此前已進行的分配,不再對其補充分配。為審查和確認補充申報債權的費用,由補充申報人承擔。
債權人未依照破產法規定申報債權的,不得依照破產法規定的程序行使權利。其後果是,
第一,債務人破產清算的,除非債務人有保證人或者其他連帶債務人,該未申報債權成為永久履行不能。
第二,債務人重整的,該未申報債權在重整計劃執行期間不得行使權利;在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後,可以按照重整計劃規定的同類債權的清償條件行使權利。
第三,債務人和解的,該未申報債權在和解協議執行期間不得行使權利;在和解協議執行完畢後,可以按照和解協議規定的清償條件行使權利。
6. 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是利空嗎上海電氣剛發行轉債,股東就減持,利空嗎
業發行可轉換債券能簡單說成是利好利空,股東減持是根據他自己的判斷,如需要用錢,或者認為現在價格高,能賣個好價錢等。
7. 中國減持美國國債對中國有利還是有弊啊
現在中國的做法是少量持續的減持,我覺得這是現在這個階段最正確的做法了。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從單純的經濟角度出發,屬於一種投資,但是由於美國人為的讓美元持續走軟,所以這些國債資產也在持續貶值,長期持有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不保值性。從政治角度看,中國或者日本購買美國國債,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這個資產有多麼的優秀,更多的是政治上的一種舉措,美國近來持續挑釁中國政治底線,中國拋售美國國債也是表明了一種政治上的態度。由於美元貶值,現在全部拋售美國國債一定是損失慘重,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少量持續的拋售了。
8. 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利弊
擁有如此之多美債的中國,進退兩難。拋售美債損失,購買也是損失。在這里,貨幣本身就是個等價物了,所以我們把一定單位的錢都當成一定單位的貨物或者資源來看待。 中國買美國國債換句話來說,是美國用印出來的錢來買中國的資源(這里特別強調下「是印出來的錢」,是沒有經過人民勞動,或者這些錢根本不等同一定量的資源。比如,美國佬無端端地印出的錢,拿來買中國的電器。)最後,這些印出來的錢都跑到中國的口袋裡,而代價是中國人民以低價售出資源和勞動(服務),這是壞帳少說7000億美元把,放在那明顯是中國人省個半死,借錢給美國人再來買我們的東西,認真想想其中的利益損失,我國還是賠死! 另一方面,7000億美元可以去美國買到什麼資源呢?畢竟這些7000億是憑空印出來的,如果可以買到東西,拿也是賠死,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廉價售出資源換來賺的美元,再去買美國昂貴的資源,利益幾何?再說白點,就是中國用5個雞蛋換1塊美元,而1塊美元在美國只能買1個雞蛋。(最好的證據就是外商在中國投資有優惠政策,勞動力廉價。) 在此基礎,如果中國全用國債買了美國的貨物,勢必幫組了美國經濟的復甦,因為買美國的東西,美國就有就業機會,商業發展。
反觀,之所以中國靠出口貿易為生,換句話來說,是內需不夠大,而美國佬的購買慾望強於中國人。另一方面購買國產的人數也少,國產在國內沒有受優惠政策的優待,就好像跳出中國做生意的都是龍,在家被壓得像條蟲,怎麼談提高國產產品質量?不是中國人沒創新,其中利益關系重大,以及外企勢力的滲透。 計劃生育使男女比例失調,為了娶個媳婦,銀行儲蓄高漲,節約是好事,不過資金過於凍結就意味著國內無消費力,國內無消費力,內需就不會大,就要依賴於出口,而國際的結算都是靠美元(美元就好似黃金一般的等價物),所以我提倡政府允許生一男一女來緩解男女比例問題。 最後,人民幣要爭取主流貨幣的地位就必須要人民幣的匯率求穩,急不得。拋售美債又會促使RMB升值,一升值,出口的貨物成本就高了,就不好賣了,這里就損失了;一升值,美國國債是以美元計算的,比如原來欠100美元=800RMB 現在還是欠100美元,不過只要還700RMB,中間損失100RMB,就等於往水裡丟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