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財政收入過五萬億,為什麼還要發行國債
國家發行國債的原因,主要是用來調節貨幣流通量的。
國債發行一般來說有兩種用途,一是政府籌集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內需.另一種用途就是政府公開市場操作的手段,目的在於調節市場上的資金量,對於西方國家來說,第二種意義更大,當市場上的錢太多的時候,政府通過發行國債來收集市場上的資金以防止通貨膨脹,調節利率.
這是我國發行國債和其他國家的比較:一、我國現行的國債發行方式。(直接發行、代銷發行、承購包銷發行、招標拍賣發行。)即「是什麼」。
二、國際主要的國債發行方式。
三、我國與國際發行方式的利弊比較。即「存在什麼問題」。
四、如何改進。即「解決問題」。
國債市場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國債發行市場,也稱一級市場。二是國債流通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好比批發市場,二級市場就像零售市場。一級市場是否順利通暢,對國債的發行至關重要。一般說來,國債發行有四種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日子越過越富裕,余錢剩米多了,就會想著去投資,於是有炒股的、做期貨的,集郵的,搞藝術品收藏的等等,投資方式五花八門,不一而足。而在諸種投資方式中,國債可說是一枝獨秀,倍受投資者青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國家財大氣粗,政府決不會有借無還。投資國債不僅風險小,而且收益又比銀行儲蓄高。因此,國債被譽為"金邊債券"。
私人之間的借債,程序比較簡單。往往找一個公證人或擔保人,借貸雙方立個字據,一手簽字蓋章,一手交付借款便可告成。國債則復雜得多,它必須通過國債市場,才能流入投資者手中。國債市場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國債發行市場,也稱一級市場。中央財政通過該市場,將新發行的國債銷售給資金比較雄厚的投資者。與國債發行市場對應的,是國債流通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打個比方,一級市場好比批發市場,二級市場就像零售市場。在二級市場上,那些一級市場的投資者,再將手中的國債轉讓、出售給更多的中小投資者。一級市場是否順利通暢,對國債的發行至關重要。
『貳』 中國購買美國四萬億國債為的是什麼
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中國實行強制結售匯制度,國外投資、對外貿易、個人匯款等國外的貨幣匯到國內,必須與國內銀行結算成人民幣;即美元等外幣必須拿到銀行去換成人民幣在國內使用,或者存在銀行;那麼銀行里的美元等外幣就會越來越多,就必須對外投資進行保值增值。而美國等是世界強國,其發行的國債,安全性高、收益穩定;所以,中國需要購買這些國債
美元是世界貨幣,對外貿易結算是用美元來結算的!
美國印出美元,貨幣是有一定總量的,多了就是通貨膨脹,少了就是通貨緊縮,但是這些美元付給中國以後,就會造成美國國內貨幣量的減少,所以必須要通過一定的機制將美元再送回美國,
才能保證貨幣總量的平衡,不然的話美國就得開印鈔機印鈔票了!
美元是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幣種。美國是世界上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力量最強大的國家,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人們對美國有信心,才儲備美元和美元資產。短期內,這個格局不會改變。
讓美元回到美國,有兩種機制:
一種是花錢,購買美國的產品,但是美國可以賣給我們的只有農產品和波音飛機,這錢花不出去!
另外一種是存錢,這種機制就是美國國債!
再說黃金,世界上的黃金,基本上都在各國的中央銀行手裡,在市場上流通的並不多,大部分的黃金都在美國和英法手裡,你想買也買不到!況且,黃金和貨幣目前已經脫釣,不能代表貨幣總量,貨幣總量遠遠超過黃金儲備量,一個國家的幣值穩定於否,不再取決於黃金儲量,而是取決於國家信用!
『叄』 中國三十多萬億的國債
中國3月再次增持美國國債兩百三十七億美元是錯誤的報道
最近一周, 也不知道源於何處, 網路上出現了很多各大網站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國3月再次增持美國國債, 這篇文章的數據說今年三月份中國又增持兩百三十七億美元美國國債,而且是美國財政部5月15日的公報數據,我把美國財政部的公報查閱了一遍, 發現這篇報道的作者不知是不懂還是故意歪曲美國財政部的公報內容。
『肆』 中國國債共有多少
美國財政部數據計算顯示,中國2009年10月末約持有美國長期機構債4,797.68億美元、長期公司債245.46億美元、股票1,007.5億美元。從2008年9月起,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2009年年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8948億美元,約為2009年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存量的37%,以及2009年中國GDP的18%。
持有美國國債面臨著較高的機會成本或實際成本。美國10年期國債的年度收益率平均為3%-6%,這遠低於投資者投資於股票指數或進行直接投資能夠獲得的平均收益率。對中國央行而言,持有美國國債有著更為現實的成本。這是因為,央行外匯儲備的累積會導致外匯占款增加,為防止外匯占款增加對國內基礎貨幣的沖擊,央行通常採用發行央票的方式進行沖銷,而央票是有利息成本的。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希望採納
『伍』 中國這么有錢買美國的萬億國債,為什麼還要發行國債
那個外匯儲備是放在央行的,不一定全是我們自己的,因為除了國內的企業自己賺取的美元外匯,還有國外企業到中國的投資,或者他們出口賺取的外匯,以及發達國家對我們的援助,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對我們的貸款,如世界銀行;還有一些只是想短期在國內賺取收益的「熱錢」。他們進入國內後,就會把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使用,那麼我們的銀行收到美元就會放出等額的人民幣;所以這些美元不全是我們自己的。如果把這些錢發出來,就會引發通貨膨脹;因為這些美元對等的人民幣已經放出去了,如果再把美元放出來,就會造成貨幣越來越多,引發物價上漲,資產泡沫,那麼普通老百姓的儲蓄存款就會縮水。這是損人不利己的招,到時就會出現解放前那樣抱一捆鈔票只是去買一盒火柴的情況
我們發行國債,是財政部發行的,財政部是管理一個國家的收入和支出,收入是稅收;而支出,就很多了,例如公務員、教師的工資、國防開支、社會福利和醫療等;當收入不能滿足支出了,就需要發行國債,向社會企業、個人借錢了。
補充:
我們不差錢,但是那個錢是在中央銀行手裡,中央銀行是負責發行貨幣和管理外匯的。而我們國家自己發行國債,是財政部在發行;財政部和央行是兩個單位。法律規定央行是不能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那樣的話,意味著是印刷鈔票,會引發通貨膨脹!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陸』 中國現在發行的國債總量是多少列如美國是14萬億美元左右!到處找都沒找到!
中國人民銀行的官方網站上有相關數據。
在2011年貨幣統計概覽裡面,有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其中對中央政府的債權截止到2011年12月接近1.54萬億人民幣。
但是我不清楚這個1.54萬億的債權是否就是目前的國債總量。不過一般來講政府發行債券,主要通過中央銀行,形成對中央銀行的負債,從這里推理的話,1.54萬億應該至少是總體國債的一部分吧。
坐等高手指正。
『柒』 中國國債達到多少了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報道,根據美國財政部周二發布的月度數據,中國在2011年8月份出售了36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中國的持有總量由此降至1.137萬億美元,是一年來最低的。
報道稱,當月中國出售了36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其中較長期國債的出售達到400億美元,中國的持有總量由此降至1.137萬億美元,是一年來最低的。中國仍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第二位是日本,其8月份持有總量達到9366億美元,高於7月份的9148億美元。
但是,外國投資者對美國股票、債券和其它金融資產的需求在8月份飆升,投資者尤其熱衷於買入美國國債,視其為一種避險投資。8月初,標普將美國的信用評級下調一級,至AA+。但就美國國債面臨的需求而言,歐元區債務危機和全球股市大幅下滑的影響,超出了美國評級遭調降的影響。來自英國、瑞士、日本的投資者,以及對沖基金愛用的加勒比地區銀行業,大量買入美國國債。
英國的美國國債持有總量在8月份增加425億美元,至3972億美元,而一年前為1810億美元。但是,鑒於倫敦作為一個金融中心的地位,此類流動可能反映了其它國家的購買。過去,當美國財政部每年一次修正國際資本流動(Tic)數據時,曾大幅下調英國的持有量,同時大幅上調中國的持有量。
瑞士的美國國債持有總量在8月份增加391億美元,至1475億美元,但這被視為反映了瑞士央行壓低本幣匯率的努力。
8月份的Tic數據很可能標志著美國國債購買量的一個高峰。9月份,在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降至1.72%這一1945年以來的最低位之後,外國官方實體和日本私人投資者出售了數量可觀的美國國債。
上述基準收益率已在10月份回升至2.25%,同時美聯儲(Fed)數據顯示,外國央行自9月初以來出售了73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日本私人投資者在9月份最後一周出售了創紀錄的290億美元外國債券,其中大部分為美國國債。
『捌』 中國對外國債總額現在有多少
中國債市總體來看2007年債券市場債券發行總額發行79934.03億元,逼近8萬億大關,較2006年的58653.34億元增長36%
中國債市主要分為央票、國債和金融債.
國債中可以分為普通國債及特別國債,依發行方式又可以分為記賬式及憑證式,次級交易市場分為銀行間及交易所(滬及深),大多數交易量在銀行間市場.
初次發行方面,目前已發行國債,2007底累計,銀行間債券市場累計發行人民幣債券37431.3 億元,同比增加95.85%
其中,財政部發行記賬式國債21849.5 億元,同比增加234.43%,主要為特別國債發行15502.3 億元
次級交易方面,07年二級市場現券和回購共成交623799.4655億元,較06年增長62%。其中現券交易157232億元,較06年增長53%;回購交易466566億元,較06年增長65%。其中,銀行間市場共成交60.3941萬億元,佔比達到96.82%,上海交易所成交1.9832萬億元,深圳交易所成交24.65億元,兩者相加尚不及銀行間市場的零頭,僅佔3.18%
*參考資料小弟我附上人民銀行的2007市場運行情況的pdf報告連結網頁
希望有回答到您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