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人民幣發行以國債為抵押

人民幣發行以國債為抵押

發布時間:2021-09-05 02:07:29

『壹』 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是私有的,以國債為質押發行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有的,人民幣發行依據是什麼

貨幣是央行發行的,國債是財政部發行的,兩個發行部門不一樣的,美國現在是財政部發國債,但是美聯儲再在國債市場進行回購,和中國央行回購央行票據的行為類似,都是增加貨幣發放

『貳』 美元發行為什麼要以國債做抵押

個人理解,
1.美元的發行的歷史過程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美國的政治經濟利益而不斷變化的,為之進行抵押的也有黃金逐漸演變為美國國家的信用。隨著經濟不斷的創出各種新高,相信他的抵押方式還會改變的。
2.您所說的「政府用國債作信用抵押所發行的貨幣就有很高的信用了,發行的貨幣因該基本能通用了. 為什麼要用國債作抵押來由私人銀行發行貨幣.政府還要繳納那麼多利息呢?」這個觀點來自於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美國人比較務實,他們不認為政府的信用能夠達到可以令他們無償的或者低償的為之進行勞動的程度。所以,政府也需要付出高額的利息。這基本是與我們不同的一種意識形態。

下面引用一段美元發行的歷史,供您參考。

二戰後,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建立,美元以一定的比例和黃金掛鉤,美元處於等同黃金的地位,美鈔的發行是以美國黃金的儲備為代價為抵押的。美元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但是,美國經濟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好,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相繼發生美元危機,美元貶值嚴重,美國人吃不消,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崩潰,繼後浮動匯率製成為主體。這就為美國人後來玩金融戰也就是金融游戲提供了可能。

70年代後,美鈔的發行不用黃金作抵押,美元的發行是以國家信用為代價,美國人每發行一次貨幣,就產出一次貨幣泡沫,貨幣發行的越多其泡沫也越多,可貨幣發行多了,應該產生流動性過剩,經濟會過熱,會通貨膨脹,美元應該貶值。

美元雖已不和黃金掛鉤,可它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以美元儲備的多寡來判斷其國家經濟實力的強弱。美國人常常以本國的貿易逆差來指責中國貿易,美國人進口用的是本國貨幣,出口用的也是本國貨幣,而中國人出口用的是外國貨幣,進口用的也是外國貨幣,中國通過雙順差儲備的美元,從微觀上看是和美國企業投資和貿易所得,而從宏觀上看,實際就是美國人坐在家裡印鈔票就可以購買中國的物資礦產,美國印的鈔票都被中國儲備起來,流動性過剩根本不可能在美國產生,更別談美國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及金融危機。如果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今天開始控制美元的儲備,美國的經濟就會滯長,如果中國的美元儲備大到一定程度,人民幣實際就是美元的符號,是美元的替身在中國走動。

『叄』 簡單說一下貨幣(人民幣)發行的原理

首先,「銀行以貴金屬儲備為基礎來發布相應量的貨幣」指的是金本位或者銀本位,這是以前的規矩, 這樣發行出來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金幣。這種貨幣通脹率很小。

現在世界上已經取消金本位了,發行的都是債務貨幣, 就是你說的第二種,這種貨幣以美元為代表,相當於「欠條+許諾」,沒有第一種實在了,這種貨幣基本註定不斷貶值的。 美元就是美聯儲券,美聯儲發行的,美聯儲是私有銀行!

人民幣是介於兩者之間的。 不是由私人銀行,,而是由政府發行的,其流通量由政府宏觀調控。

『肆』 以國債為抵押發行貨幣是什麼意思

不能這樣理解。發行貨幣的主體是一國央行,而央行投資國債。我的理解這其實是一種技術性賴賬(違約)。如果美國一樣進行貨幣量化寬松。通過發行貨幣來還國債。

『伍』 為什麼說美國的國債是發行美元的抵押物

美元由美聯儲印製發行,美聯儲向市場注入美元的方式主要是購買美國國債。所以,可以把美國國債看成是發行美元的抵押物。
類似的,美元和美國國債是我國發行人民幣的主要抵押物。

『陸』 什麼叫做以國債為抵押發行貨幣

我圍繞貨幣發行是依據什麼來解釋.
一是誰擁有發行貨幣的權力.
二是貨幣的性質.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已發行的貨幣是負債(表示對公眾的負債),它必然有在資產中的某一個類別作為支撐.,比如一份新發行貨幣對應一份對商業銀行的貸款.不能憑空發行,否則將導致貨幣發行泛濫,惡性通貨膨脹發生.
三是發行多少貨幣的問題.如果當時實行的是金本位制貨幣制度,則新發行多少貨幣要依據國庫新增加多少黃金來定(該制度規定:每一個英鎊含黃金若干.),二者嚴格掛鉤.如果不是金本位制,而是依據GDP增長率或者稅收增長率,則意味著以未來的國家財政收入作為這一部分新發行貨幣的支撐.
搞清楚了這幾個基本點,再來理解"以國債為擔保"的意思.
國債通常是國家通過財政部發行的、以未來國家財政收入(如稅收)作為還款來源的債券
所以,"以國債為擔保"發行貨幣,實際上還是以未來國家財政收入作為新發行貨幣的資產支撐。
至於發行程序,一般是財政部得到議會許可後,確定一定的國債發行額度,由中央銀行發行等量貨幣購買,購買款項支付到財政部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帳戶之上,由財政部支配,它是買石油也好,買軍火也好,還是給老百姓發救濟也好,中央銀行管不著,但是,國債到期後,中央銀行就從財政部的存款帳戶上連本帶息把錢收回,至此時,一個貨幣發行完整流程結束,該部分新發行貨幣從貨幣流通領域退出。
另:《貨幣戰爭》一書看過,感覺上作為課外讀物,增廣見聞尚可,似乎不宜作為金融正史來讀,該書觀點太龐雜,斷層比較多,想讀通,還得另找一批書作參考,所以,讀過就算了,不必求甚解(僅對該書)。
(試著解答,如有不當,敬請原諒。)
參考資料:大部分大學的金融學教材都講過,但比較分散.

『柒』 我國所發行的人民幣的實質是什麼

一般等價物的紙質形勢專家看法:「紙白銀」——人民幣的實質
宋鴻兵先生在《貨幣戰爭》里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即:世界上的貨幣可劃分為兩類,一是債務型貨幣,二是非債務型貨幣;前者以美元為代表,後者以金銀為代表。
但是,當分析人民幣的性質的時候,宋先生的這個分類顯然遇到了問題——人民幣不是「債務貨幣」,因為它不是政府以國債為抵押,由私有的中央銀行發行;但同時,它也不是所謂的「誠實貨幣」,因為它是紙幣,而非金屬貨幣,因而它又具有法幣的性質。這樣,人民幣就成了一個「兩不靠」的怪物,宋先生到最後也沒給它找到一個明確的定位。
在歷史上,明清兩朝,中國實行的都是銀本位制。民國初年繼承了滿清時期的銀本位制,鑄造發行了著名的「袁大頭」銀元。按照宋先生的分法,此時的中國貨幣因為是貴金屬貨幣,因此是典型的「非債務」的「誠實貨幣」。
1935年,由於美國的白銀回購法案,中國的白銀大量的流向美國。造成國內作為流通手段的銀幣的嚴重匱乏。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放棄了銀本位制,實行法幣制度——一元法幣等值於一個銀元。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國民政府在發行法幣的時候,並沒有採用以國債為抵押由私有的中央銀行發行的做法,而是由中央銀行直接發行紙幣,並由政府信用保證其與銀幣等值流通。也就是說,中國近代法幣的誕生是對白銀外流所造成的流通手段匱乏的彌補措施。從這個角度來說,國民政府於1935年發行的法幣其實是一種「紙白銀」——它雖然是紙幣,但它不是債務憑證,它代表的是人類已經完成的勞動成果,只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白銀,才用這種以政府權力為基礎的「紙白銀」來代替。人民幣作為法幣的繼承者,自然也繼承了法幣的這一性質。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老百姓習慣把一元錢稱為「一塊錢」,這實際上都是歷史上銀(元)本位的遺跡,也是其「紙白銀」本質的最好說明。

『捌』 以國債作為抵押發行貨幣是一個什麼樣的系統

圍繞貨幣發行是依據什麼來解釋.
一是誰擁有發行貨幣的權力.
二是貨幣的性質.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已發行的貨幣是負債(表示對公眾的負債),它必然有在資產中的某一個類別作為支撐.,比如一份新發行貨幣對應一份對商業銀行的貸款.不能憑空發行,否則將導致貨幣發行泛濫,惡性通貨膨脹發生.
三是發行多少貨幣的問題.如果當時實行的是金本位制貨幣制度,則新發行多少貨幣要依據國庫新增加多少黃金來定(該制度規定:每一個英鎊含黃金若干.),二者嚴格掛鉤.如果不是金本位制,而是依據GDP增長率或者稅收增長率,則意味著以未來的國家財政收入作為這一部分新發行貨幣的支撐.
搞清楚了這幾個基本點,再來理解"以國債為擔保"的意思.
國債通常是國家通過財政部發行的、以未來國家財政收入(如稅收)作為還款來源的債券。
所以,"以國債為擔保"發行貨幣,實際上還是以未來國家財政收入作為新發行貨幣的資產支撐。
至於發行程序,一般是財政部得到議會許可後,確定一定的國債發行額度,由中央銀行發行等量貨幣購買,購買款項支付到財政部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帳戶之上,由財政部支配,它是買石油也好,買軍火也好,還是給老百姓發救濟也好,中央銀行管不著,但是,國債到期後,中央銀行就從財政部的存款帳戶上連本帶息把錢收回,至此時,一個貨幣發行完整流程結束,該部分新發行貨幣從貨幣流通領域退出。

『玖』 以後會不會出現國家用國債作為抵押,發行人民幣的情況。。。我本人堅決反對發生這種情況

沒必要,人民幣國家可以直接印刷發行。國債主要是用來向國民集資的手段。

閱讀全文

與人民幣發行以國債為抵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