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央行通過公開市場購買政府債券,這個該怎麼理解,具體是怎麼操作呢
中央銀行以公開市場操作作為政策手段,通過買賣政府債券或股票,影響貨幣供應量進行宏觀調控。
② 中央銀行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時,為什麼要採取在公開市場購買政府債券
簡單說擴張性貨幣政策就是發錢,讓錢流動起來
政府債券往往是一年期,五年期甚至十幾年的,那麼這筆錢就長期的封存起來,不能流動了。
央行在市場上購買政府債券,那麼原來持有債券的人則得到了高流動性的現金或銀行存款,市場上的貨幣增多,也就是貨幣擴張。
③ 中央銀行買賣政府債券,中央銀行不就是代表政府么,怎麼還要買
中央銀行買賣政府債券是中央銀行實行的一種貨幣政策——公開市場業務。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與一般金融機構所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
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出售債券,購買債券的人用商業銀行的支票來進行支付,中央銀行根據支票向商業銀行提款這就減少了商業銀行的儲備金,減少了市場上流通的基礎貨幣,所以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出售債券是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反之則是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存款准備金制度和再貼現政策。
中央銀行通過運用此些貨幣政策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活動,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最終影響國民經濟宏觀經濟指標。
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指標主要監控基礎貨幣、銀行的超額儲備率和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回購利率;中介指標主要監測貨幣供應量和以商業銀行貸款總量、貨幣市場交易量為代表的信用總量。
④ 央行購買政府債券為什麼可以降低利率
你好,我是學經濟的大學生,我就自己學過的宏觀知識跟你說一下。
央行購買政府債券,對債券市場的需求就增加,這會導致債券價格上升,而債券價格上升,則意味著利率下降,為什麼利率下降?我舉一個宏觀課本上的例子:假設今天有一張一年期的票面值為100元、票面利息是10%的債券。一年到期後,你可以換110元錢。但是這張債券今天的市場價格卻是105元,這就意味著,市場上今天的105元能換一年後的110元。設今天的利率為X,105X=110-105,則X=4.76%。同理,假設今天的市場上95元就能購買這張債券了,則今天的市場利率就是15.8%。
債券價格從105元降到95元,利率就會從4.76%升到15.8%。所以債券價格和市場的利息率是呈現反方向的關系的。
⑤ 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政府債券將引起
A: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政府債券將引起——現金增加——銀行存款增加——需交准備金增加
⑥ 央行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是什麼意思央行可以買國債請老師解釋一下謝謝。
央行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是央行的一種操作,它是央行向市場投放貨幣,提升市場的流動性。
⑦ 如果央行在金融市場上購買政府債券,則
央行購買政府債券是向市場投放貨幣的行為,釋放的是寬松貨幣的信號。
商業銀行准備金是存放在央行賬戶的資金,分為備付准備金、強制繳存准備金兩部分。
央行向市場投放的貨幣最終將在商業銀行沉澱,不管商業銀行是否放款,都將增加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准備金余額。這部分增量並非央行強制的。
⑧ 美聯儲的購債計劃指的是購買美國政府的國債嗎購債的時候用的錢是印出來的還是攢下來的
美國國債收益率昨日(10月23日)降至三個月低點,因在周二(10月22日)美國公布令人失望的就業數據後,市場投資者進一步押注美聯儲要到明年才會縮減購債規模。此前,美國國債價格在周二已經大漲。雖然周三當天美國方面沒有重大數據公布,但隔夜市場買盤卻扶助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下滑。在一周前結束長達16天的部分關門後,美國政府正逐步補上被推遲公布的經濟數據。市場焦點現主要集中在下周(10月29-30日)的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上,預計屆時美聯儲將宣布維持每月850億美元購債計劃不變。業內人士指出,美聯儲在縮減購債上被束縛住了手腳,市場預估被縮減購債規模的時間被推遲到了明年3月。而疲弱的就業數據則進一步佐證了這一點。今天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美聯儲決定繼續實施貨幣史上最大膽的一項實驗,即每月850億美金的債券購買計劃,這一計劃旨在促進經濟增長。而這一決定是在美聯儲進行長達6個月的緊張談判後做出的。
有消息人士稱,有部分美聯儲官員一直在敦促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簽署上述購債計劃。由於經濟增長疲軟,美聯儲9月決定繼續實施這項計劃,這讓市場大為吃驚,因為數月以來美聯儲一直在暗示將削減這一計劃。
美聯儲官員認為,850億美金的債券購買計劃對於脆弱的經濟來說是必要的,是刺激消費和投資的工具。伯南克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公開透明的政策實施起來才有效,因此美聯儲不斷通報公開它的政策,這讓投資者在關鍵節點上對政策走向感到困惑,一些投資者甚至誤讀了伯南克關於債券購買計劃的意圖。
近期,美聯儲兩檔事吸引了全世界經濟界的關注,引起不小的市場震盪以及對未來政策的猜想:一件是QE(量化寬松)政策的力度變化;另一件是新掌門人遴選的周折。
關於QE政策,占優的預期顯然到了弱化的時候了。有關分析人士放話說,聯儲將在2013年四季度開始減少月QE貨幣投入量100億美元。由於這個預期,美元債券市場收益率一度應聲看漲。然而美聯儲最近的例會(2013年9月)卻什麼也沒做,其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將繼續維持目前的QE政策力度,每月繼續回購600億美元低壓債券。一時間令債券市場投機者大失所望。
美聯儲在斷續推出三個QE之後,曾給寬松到家的貨幣政策的撤出立了兩個量化指標條件:一個是失業率降到6.5%以下停止量化寬松,另一個是通脹率升到2.5%,才考慮提升利率。在我看來,對於貨幣政策立場而言,兩個條件中通脹率最重要。只要通貨膨脹率不突破那個指標,聯儲就沒有多少機理去改變寬松的貨幣政策。然而就接下去的美國經濟客觀分析,通脹率短期很難升到2.5%以上,甚至2%都很難。原因不完全在經濟回升乏力上,而在於別的三個:一個是持續緊縮的財政政策。政府赤字累累,隨時都有突破議會上次(2013年5月19日)已經提高了的債務上限(16.699萬億美元)的可能。說得明白點,寬松的貨幣政策給緊縮性財政政策抵消了。其二是全球經濟乏力,市場萎縮,唯有美國市場看好,全世界價廉物美的產品競逐美國市場,美國大小企業藉助全球化的領導地位,擴展了全世界范圍的空間優勢組合,開辟了一個「低價競爭」的時代。第三個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金融危機對於美國人儲蓄偏好的沖擊。危機極大地刺激了儲蓄偏好,人人都想「留一手」,借錢與信用卡透支花錢偏好不像前危機時代那樣高。這樣降低了貨幣流通速度因而貨幣乘數。聯儲注入的貨幣在流通中停留時間很短,不足以推動物價上漲。可以這樣去看,只要物價停留在低位上,聯儲退出QE進而加息的概率就很小。
關於美聯儲新主席的人選,熱門候選人勞倫斯·薩默斯出人意料地宣布退出。直到此公宣布退選之前,各方都預料他將是下屆美聯儲主席的不二人選。薩默斯的退選留下的問題是,後面聯儲主席不好做了,許可權將給大為縮減。實際上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議會和政府的管制持續增加,經濟的自由度在下降。收走了聯儲許多許可權。這樣下一輪聯儲主席的重要性將大為降格。這也可視為老到的薩默斯退選的另一個隱含原因。
⑨ 為什麼歐洲央行宣布了債券購買計劃後美股大幅收漲怎樣理解
歐盟有實力強大的德國、法國,也有陷入債務危機的希臘、西班牙等,歐洲央行釋放流動性,也就是歐元去救火,至少在這個階段解決了債務危機的深化與蔓延。想想,如果歐洲經濟不行了,美國、亞洲的經濟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的,經濟全球化嘛,央行購債至少短期內解決了全球經濟的系統性風險--歐債,接下來,就要看歐盟在減赤、銀行監管、經濟結構調整與財政一體化、經濟發展方面的成果了。
說直白點,就是隱患暫時消除了,投資者有信心了,自然就刺激股市上漲了。
⑩ 央行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央行可以買國債呢。
就比如央行在股票市場買債券,就是在二級市場買入的一種方式。關於一級二級市場的區別,你可以網路一下。
如果市場流動性有問題,則央行通過二級市場買賣政府債券提供流動性。
人民銀行從二級市場買賣政府債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以此形成國債的收益率曲線,為金融市場提供風險定價基準。財政應該增加債券的期限檔次,為市場提供連續的定價基準。
關於央行是否可以直接購買國債,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法》第29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很清楚,根據該法,央行是不能直接認購國債的。但也有特例存在。2007年,為了籌集中投公司的資本金,財政部發行1.55萬億元的特別國債,其中1.35萬億元分兩期向農行定向發行,發行當天央行從農行購入,另外2000億元分六期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