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操盤中,有限制頻繁買賣單以及撤單的規定嗎
這個是沒有的,但是對於資金量大,且對於同一證券品種和同一證券帳戶的頻繁撤單的大單委託,滬、深證券交易所都會有相應的後台監控,最好是不要被其視為交易異常帳戶,否則會被其追蹤是否會有違規操作。
B. 總是頻繁交易一天中會做六七單大部被掃損,懊惱。
這樣不太好哦
C. 如何改變炒股頻繁交易的毛病呢
在股市中,不管新股民,還是老股民都喜歡頻繁交易(或叫短線操作)。資料顯示,普通股民持股時間多數在一周左右,最長不超過一個月,而機構投資者則持股半年以上,機構往往是做中長線交易的。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股市中頻繁交易的股民卻很難賺到錢。
可能在很多股民看來,頻繁交易才能讓他們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若是長線投資、價值投資,則對於股民來說,都不知道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實現炒股致富。從理論上看,頻繁交易者希望能短期有小的收益,多次累積後可獲得可觀的復利收益,比如每交易一次只要有0.5%的收益,那一年(按100次交易)下來就會有超過60%的收益。
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頻繁交易好的一面,卻從來沒有看到頻繁交易所存在的一些弊端:首先,交易是要有成本的,不管股票漲與跌,散戶買賣股票都是要交稅的,由於是頻繁交易,散戶單次的收益率是不高的,那麼成本就構成了了很大的一塊,這個前提還是你在投資沒出現失誤的情況下,一旦失算,你就會損失掉之前的所有盈利,甚至虧損。
事實上,每個人都希望通過頻繁交易,能夠讓自己的財富快速升值。但是,在經過幾輪牛熊市洗禮之後。我們發現股民越是頻繁交易,越是虧損慘重。因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才不錯。只有做長線投資,價值投資,在熊市的底部區域戰略性布局,一直持有到下一輪牛市的頂部再果斷出局,這才是大智慧。因為只要你不犯任何致命性錯誤,牛市的利潤就是屬於你的,要是頻繁交易,頻繁失誤,肯定與財富無緣。
D. 散戶做單為什麼容易虧
中外股市中90%的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各有各的原因,典型的有以下幾種:
一、不及時止損。很多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就是心太軟,下不了手。絕對要有停損點,
因為你決不可能知道這只股票會跌多深。設置停損點或止損位,就等於為你買的股票裝一
個「保險
絲」。如果股價大跌連跌,你卻只會燒壞(損失)一根「保險絲」(止損價)。我認為,一
個人是否可以做一個證券投資者,其必備的基本素質不是頭腦聰明、思維敏銳,而是要有
止損的勇氣。
二、總想追求利潤最大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本來通過基本面、技術面已經選了一隻好股,走勢也可以,只是漲得慢些或在作強勢整
理,便耐不住性子,通過聽消息或看盤面,想抓只熱門股先做一下短差,再揀回原來的股
票。結果往往是----左右挨耳光。這種慢車換快車的操作本身難度就很大,而且必然要冒
兩種風險:熱門股被你發現時必定已有一定漲幅,隨時會回落;基本面、技術面較好的股
票在經過小幅上漲或強勢整理後,隨時會拉長陽,拋出容易踏空。而一旦短線失敗,又不
及時止損,後面的機會必然會錯過。
2.很多人都認識到高拋低吸、滾動操作可獲比較大的利潤,也決心這么做。可一年下來,
卻沒滾動起來,原因就是拋出後沒有耐心靜等其回落,便經不住誘惑又想先去抓一下熱點
、做短差,結果同適得其反。
3.一年到頭總是滿倉。股市呈現明顯的波動周期,下跌周期中90%以上的股票沒有獲利機
會。可很多股民就是不信這個邪,看著盤面上飄紅的股票就手癢,總報者僥幸心理以為自
己也可以買到逆勢走強的股票打短差,天天滿倉。本想提高資金利用率,可往往一買就套
——不止損——深度套牢。畢竟能逆勢走強的是少數,而且在下跌周期中經常是今天強明
天就弱,很難操作。另外,常滿倉會使人身心疲憊,失去敏銳的市場感覺,錯過真正的良
機。許多股民都是這樣,錢在手裡放不住三天,生怕踏空,究其心理就是想追求利潤最大
化。這種類型的股民,不論大戶、散戶,無不損失慘重。
其實每年只要抓住幾次機會,一個時期下來收益就相當可觀了,所以巴菲特年均收益才
30%就成為大師了。如果一心想追求利潤最大化,就會像熊瞎子掰苞米,最終往往反而利
潤最小化。
股市是一個充滿機會、充滿誘惑、也充滿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學會抵禦誘惑,放棄一些機
會,才能抓住一些機會。
三、不相信自己,卻輕信別人。很多散戶通過學習,也掌握了很多分析方法和技巧,有一
定的分析水平。可當自己精心研究了一隻股票,准備刷卡買進時,只要聽旁邊的股民隨便
說說「這只股票不好,不如XX有題材......」,就立即放棄買入,或改買XX股。莫名其妙
!而當自己選的股漲起來時,只有後悔得份兒了。
四、用已經公開的消息或題材作短線。雖然都知道見利好出貨,可很多散戶(包括一些老
股民)當看到某公司年報優良或有重組消息公布時,還是禁不住要在下午開盤前掛單買進
,本想當天漲停價買進,第二天開盤沖高時拋出......80%以上的結果:高位立即套牢。
不可否認,現在市場還不規范,業績優良的年報公布之前主力早已知道,到公布時股價都
有很大升幅。如果你是莊家,不出貨等什麼?即便真的還要往上做,會馬上就給這些跟進
的散戶抬轎嗎?既然有這么多人接貨,何不先賣個好價錢出一部分,待回落再揀回也來個
滾動操作?
五、四處打探消息,把道聽途說的傳言作為選股依據。最容易成為莊家出逃時的犧牲品。
E. 為什麼股票頻繁出現1手買賣單
股票頻繁出現1手買賣單有多種可能:一是主力做市價收盤前刻意而為;二是新手不知道傭金規則,有多少錢買多少股,沒考量費用;三是關鍵節點的股價,體現象徵意義。。。
F. 為什麼大多數股民喜歡操作頻繁
一,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是屬於這類情況。
先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在2005年到2010年之間,有一位朋友,用一百萬的資金做A股,就是因為頻繁操作。並且沒有選擇好的公司,經過五年時間,一百萬元本金,變成剩下只有10萬元,虧損額達到90萬元,90萬元裡面,有50%的金額,也就是45萬元是手續費,另外45萬元是買賣股票產生的實際虧損。
從這個案例,就可以感受到,頻繁操作,不斷買賣,最終結果是「三傷」:傷錢、傷身、傷心。大家千萬要注意,千萬不要這么干。
第二種人,投機者。這類人來到股市當中,只是希望,通過比較低的價格買入股票,這類人的利潤是來自於差價,而不是立足於投資,立足於公司的價值。這類人,說實話,在A股市場,也不是很多。
大多數股民喜歡頻繁操作,是由兩種基本心理導致的交易行為,一是恐懼,二是貪婪,這兩種情緒共同導致了交易的焦慮。
由於交易的焦慮,對於下跌的股票,開始捨不得賣,在等待中強化焦慮,最終還是在焦慮中賣出。對於沒買的上漲的股票,想追的焦慮心理也是越來越重,最終在相對高位中買入。
如果買入和賣出是由上述焦慮的心理導致的,接下來的交易就會更加「焦慮」。例如,剛買的股票,如果開始下跌了,就會考慮是不是多買一點攤低成本,如果繼續下跌了,就不敢買,甚至開始賣出。
如果持有的股票漲了,開始可能會考慮是不是兌現一點收益,賣出一部分。然後,就有可能繼續漲,覺得虧了,又繼續買入。
這些都是基本的交易心理。是很難克服的。而真正高水平的股票交易,一定要講究紀律。我曾經寫過《股票交易的十三條紀律》,並在中閱資本內部培訓會上反復強調,就是要避免在頻繁交易中蒙受損失。
首先要申明的是,我並不反對「通過交易掙錢」。即便一個股票長期看好,在長期上漲的過程當中也有震盪和反復。在震盪和反復中,要是能夠通過交易,適度把握波段,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尤其是對我們長期看好的股票,如果真的是長期看好,且是經過深度研究對未來能夠深刻把握的,在下跌中應該敢於加倉。如果倉位過高,在上漲過程中就要適度減倉。
然而,中閱資本對於股票的選擇,必須是基於「深度研究」的。這是做波段的基礎。做好波段,最難的是下跌敢買。如果沒有深度研究,對企業的價值和市場的情緒了解不夠,容易導致抄底過早,或真正的底部不敢買等現象發生。
頻繁操作,如果是建立在深度研究基礎之上的,也就不是什麼貶義詞了。
明知道長線是金,短線會虧,但是很多人依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沖動,頻繁在市場中買賣,而莊家也利用散戶的這種心理,用資金優勢畫出各種完美的K線形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散戶都有即時滿足的心態,今天買了恨不得收盤就漲停,這是其一;其二呢,是因為散戶沒有理解,或者說沒有能力理解股票是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票的價格最終是要向上市公司真實價值進行回歸靠攏的。
先來說第一點,散戶投資者來到市場抱著」搶錢「的目的,因為股市錢多人傻啊。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投資看似沒有門檻,只要拿著身份證去開個戶就可以交易了,看見哪個漲的猛就買哪個公司,依靠趨勢的力量來投機。依靠趨勢的力量本身也沒錯,但是你看的趨勢太短了,可能只是日內的交易趨勢,隨時都會發生方向的逆轉。我記得有個國外的作者,忘記名字了,分別統計了1天、1周、1個月、1年、3年、5年的市場漲跌,結果發現在短時間內(日內交易),操作股票正確的概率和錯誤的概率都是50%,這跟用大猩猩扔飛鏢選股有什麼區別呢?
再說第二點,我以前也沒這個認識,但是自從去了擬IPO公司工作了快2年時間後,才知道一個實體公司的變化不會短時間內發生,上市公司發生基本面變化的過程非常緩慢。比如說藍曉科技,現在剛公告了工業鹽湖鹵水提取碳酸鋰的技術,進入生產調試階段,股價就來了5個漲停,至於說大規模工業化之後的穩定產能,還是一個慢慢變化的過程。而多數投資者是等不到的,估計已經在早幾天的股價下跌中割肉出逃了。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看你自己是哪一類風格的股民,市場只要你能掙錢並且能持續這就是成功的,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啊!我從2011年入市,到今年2018年了,也終於才略有小成,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來講吧!
第一階段:不知道K線為何物,聽人說炒股能掙錢,就開戶開始炒股了,這時候是港開始海不哭哈,一想股市也就這樣嗎?到後來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反正就是虧多贏少,後來想想這樣不是個事啊。
第二階段:炒股虧錢後,心裡不甘心就瘋狂學習股市知識,從基礎的K線,成交量,交易心理學,什麼長線是金,短線是銀,什麼纏論等等,指標都研究,還逛論壇希望找到一個成功盧高的指標,現在想想真傻。就是有人家也不會公布出來的。但是水平提高不少,知道追尋熱點,啥頂背離,底背離,日線,周線,月線和60分鍾,30分鍾,5分鍾K線結合起來看,什麼小周期影響大周期,大周期壓制小周期等等。但是依然沒有能夠持續盈利,形成自己穩定的操作體系!
第三階段: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2015年的牛市,基於之前有些功底,也略微感到牛市要來了,就一直關注著,記得那時是銀行,券商金融板塊先漲,後來各個板塊都漲,然後就是後來的千股跌停,熔斷機制,TMD最後還是虧錢的,但是不多因為已經知道割肉啦!接下來講重點啦,就是之前有些功課了,2015前的股市到千股跌停這段時間,我基本每天都在研究,這對於我後期的頓悟影響很大,因為後來我把這段時間的k線研究總結了一下,包括自己之前失敗的,成功的操作系統進行研究,終於察覺到人家是怎麼玩的了,怎麼洗盤,怎麼拉升,怎麼出貨,雖然之前我買的書中也講到過,但是如果你沒有親身經歷牛熊的話心態還是不一樣的!經過一系列的總結,終於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系統。
下面主要介紹一下我的思路,如果有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畢竟每個人的操作思路不太一樣:第一:利用均線系統判定一支股票處於什麼位置,是底部區域,上升階段還是高位震盪階段,我現在只做均線多頭的股票,簡單說最起碼要60線多頭,然後還要看看是不是市場炒作的熱點;第二:底部區域不參與,就是空頭行情,誰知道要跌倒什麼時候,多頭行情出來後要敢於拿住,這時候有各種陷進讓你賣股,第三是高位也不參與:第四是震盪行情不要一直拿股,要高拋低吸,這個要看每個人的水平了!其次就是心態很重要了,後來我發現為什麼我的心態不好,買的股票怕跌,還是心裡沒底,我就元哪些財務好的,利潤增長高的來進行大倉位操作。小倉位來操作熱點股票,今年得行情是適合我的方法不知道以後怎麼樣,還有就是二八原則,這個股票80%的時候都是垃圾時間,只有20%是漲的,發現這個臨界點很重要,需要自己慢慢摸索。講了這么多廢話,最後想說還沒入市的就不要炒了吧,很痛苦,你沒有5年以上的經驗,沒有經歷牛熊很難成功。手機打的不方便,就是這么多了吧!大家輕點噴啊!
炒股理念不同,資金不同、心態不同、方法不同。昨天看到一個股民的截圖:77塊買了180萬,經過一年時間股價到了17塊。這是不頻繁操作吃的大虧。股票幾千隻,不管怎麼炒股,賺10塊錢也是賺,輸1塊錢也是輸,性質不同。
作為股民,只要能守住性質的成功,管它方法不方法,就算賺10塊錢,也比輸1塊錢強。心態要好,投資有度,炒股的錢要能夠保持在自己可輸的范圍,這樣就怡情不會傷身。我就是這樣的。虧錢不會讓我難過,贏錢不會讓我自以為是。
我有世界上最好的炒股方法,我不會教給別人的。花了3個月,整整一百天悟出的道理。
G. 股票 頻繁的相同手賣單 是怎麼回事
這要看持續的時間和數量,如果時間不長的話,一般是交投不活躍造成的偶然情況;如果持續時間較久,或者數量較大,那一般是有主力在出貨。當然還要看K線走勢和買盤,因為有時是震盪洗盤。
H. 散戶炒股為什麼那麼喜歡做短線
散戶在操作過程中大部分都以短線為主,大部分散戶投資者都喜歡短線的買賣方法,研究的方法大多數也是短線分析方法,即使在短線操作過程中出現大幅度仍舊選擇短線的策略方法,大家都知道想獲得大幅度收益基本都是中長線操作,很少有人聽說做短線獲得幾倍的收益,更多是都是虧損的情況,下面我們從多個方面來講解下散戶炒股為什麼喜歡做短線。
I. 炒股是不是不要頻繁操作啊
你要是做短線,一定計算好買賣費用的差價,不然你頻繁買賣,虧損手續費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