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債券基金的A、B、C三類有什麼區別
債券型基金分為A、B、C三類,其核心的區別主要在於交易費率上。
如果是ABC三類的基金,A類一般是代表前端收費,B類代表後端收費,而C類是沒有申購費,即無論前端還是後端,都沒有手續費。而A、B兩類分類的債券基金,一般A類為有申購費,包括前端和後端,而B類債券沒有任何申購費。
需要注意的是,A、B、C三種分類方式是分別適合不同持有期限或不同投資金額投資者的。對於購買資金不是很大而且持有時間超過兩年的投資者而言,B類其實是較為合適的。其中有些債券型基金僅收取一次性0.6%的認購費用,且兩年以上贖回費為零。
(1)亞洲債券基金呼之欲出擴展閱讀:
債券基金基金優勢:
1、投資人購買債券基金可以隨時變現,流動性好。投資者可以以申請當日的基金單位資產凈值為基準隨時贖回,而投資者如果投資於銀行定期存款、憑證式國債,則變現較為困難。
2、購買債券型基金可享受多種特殊待遇,獲得更高收益。例如,可以間接進入債券發行市場,獲得更多投資機會;可以進入銀行間市場,持有付息更高的金融債;可以進入回購市場,享受融資申購新股和無風險逆回購利息收入的超級機構投資者待遇。
3、基金現金資產存放於託管銀行,享受1.89%的同業活期存款利率,遠高於居民和企業0.72%(含利息稅)的活期存款利率;享受各種稅收優惠。申購、贖回時均不必交納印花稅,所得分紅也可免交所得稅;還可享受基金進行債券投資的低交易成本。
4、對於普通債券而言,兩個基本要素是利率敏感程度與信用素質。債券價格的漲跌與利率的升降成反向關系。債券基金的信用取決於其所投資債券的信用等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債券型基金
⑵ 債券類基金凈值為什麼不是每天變化:1.是否周六周日停止;2.為什麼有時候凈值不變,是那天沒交易還是持平
債券類基金凈值實際上是每天變化的,周六周日不公布,只是因為是休息日,有的時候凈值不變是因為變動幅度太小,幾乎持平。
⑶ 亞洲債券基金的亞洲債券基金的發展
通過ABF1的運作,EMEAP對亞洲債券基金的運作有了較好的了解,並在此方面建立了一定的合作互信基礎。有鑒於此,從2004年開始,EMEAP開始擬定亞洲債券基金下一階段(ABF2)的結構、發起階段及形式,這其中包含諸多創造性的設計。 一是完善市場指數建設。通過發起ABF2,EMEAP為亞洲債券市場創建了一系列統一的地區市場債券指數,其中包括1個泛亞指數及8個成員市場指數,指數編制商為國際指數公司(IIC)。這些指數的形成,使亞洲及區外投資人投資亞洲債券市場有了重要的市場參考基準,有利於亞洲債券市場投資過程的標准化及透明化。
二是提供高效和低成本的債券市場投資工具。泛亞基金和各成員市場基金以被動式模式投資於EMEAP范圍內8個成員發行的本幣主權與准主權債券。主權債是指由中央政府發行的本幣債券,准主權債券分為亞主權債及其他主權債。亞主權債是由政府擔保的或政府控股的組織發行的債券,其他主權債是指由EMEAP8個成員中央政府發行的以非本幣計值、但屬於8種成員貨幣之列的債券。這些債券為區內外投資者提供了分散化、高效和低成本的債券市場投資工具。
三是促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EMEAP中的若干成員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度相對較低,通過啟動ABF2,可以加快本地債券市場對外開放,逐漸消除在稅收、法律和監管等方面的不適當限制。
總的來看,亞洲債券基金具有漸進性、開放性及分階段的特點。從ABF1到ABF2,既是從投資EMEAP成員美元債券到本幣債券的擴展,也是從僅接受EMEAP投資到接受市場投資者的擴展。在此過程中,ABF不僅在完善市場基礎設施、提供高效與低成本的債券市場投資工具、消除市場障礙等方面發揮了一定的實質性作用,而且在促進儲備迴流、改善儲備資產結構及收益率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中國作為EMEAP的重要成員,一直致力參與ABF的設計、發起與投資。ABF在中國的實施,促進了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泛亞基金是首家獲准進入中國市場的境外基金),並將通過啟動透明及低成本的指數基金,促進市場流通與交易活躍。
在ABF2順利啟動後,EMEAP成員目前正在已有合作機制及成果的基礎上探索ABF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及具體形式,以使這一區域債券合作機制發揮更大的作用。
按照合作的深度排列,國際貨幣合作的方式有國際融資合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建立聯合匯率機制、建立單一貨幣區等等。迄今,東亞金融合作的實質內容多數不過處於國際貨幣合作的初級階段——國際融資合作,ABF的成立也不過是發展到東亞金融合作的第二、第三層次,亞洲債券市場離歐洲金融合作已經達到的單一貨幣階段距離也很遙遠。倘若東亞金融合作能夠循著歐洲貨幣合作的路徑逐步深化甚至走向單一貨幣區,將對整個國際貨幣體系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不穩定、不公正的症結之一在於國家貨幣(主要是美元)擔任國際貨幣,美國在享受國際「鑄幣稅」的同時,其貨幣政策變動時常誘發其他新興市場的貨幣波動乃至危機。東亞在全世界外匯儲備最多、外匯儲備佔GDP比率最高,因此可能蒙受的損失也最大。東亞金融合作有利於該區域逐步擺脫大幅度向美繳納「鑄幣稅」的被動局面,由此也可能逐步提高國際貨幣體系的公正性和穩定性。?
⑷ 債券基金為什麼近三個月一下子上漲
降息了哦。降息會導致投資者對未來經濟預期改善,短端國債收益率下降的幅度會大於長期收益率;未來將有更多降息出現,上半年都是較佳的降息窗口,這一預期在中期內對債市構成利好。
理財是需要全方位考慮的,光配置債券也有很大的不足。建議下載財理你APP做個資產配置方案,將給你全方位的配置,充分考慮流動型、收益率和風險水平。同時配置於貨幣基金、債券、股票和另類投資,避免單一投資品種的風險,有效地分散風險。對於追求資產穩健增值的投資者來說是最有效的方法。
⑸ 債券基金受國債指數影響大嗎,現在指數漲了,是時候賣債券基金嗎指數基金一般漲多少就賣了,謝謝
純債基金一般不受影響,和他是正比關系,國債指數漲一般債券基金也長。如果一些強債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則會跟著股指上漲,和持有的股票也有關系。漲多少賣根據自己的設定來操作,一般來說,不急著用錢的話可以長期持有債券基金,他的長期年化收益一般在6%以上。
⑹ 請問如何理解債券基金的單位凈值圖的突然大漲或突然大跌的現象如圖
應該是分紅了,你看下分紅公告。
⑺ 亞洲債券基金的亞洲債券基金的金融影響
拓寬融資渠道,增強區域流動性
東亞多年來推行的一直是「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因此該地區積聚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如果區內政府或中央銀行將外匯儲備的一部分投資於區內債券,尤其是長期債券,則可以增加區內的流動性。
亞洲各國的金融結構是明顯的「基於銀行」特徵,它們普遍依賴銀行間接融資和外部融資來支持經濟增長。銀行在企業融資中佔有的重要地位,這種儲備結構使東亞承受了幾個方面的風險:東道國支付較高收益率吸收的外資大部分以低收益美國政府債券的形式迴流,要承擔利差損失。而且,流入新興市場的資本以儲備資產形式迴流發達國家,還形成了一條新興市場和成熟市場相互作用的通道,通過自我強化機制加劇了新興市場資本流動的波動性。
ABF方案為亞洲外匯儲備投資於新興市場提供了渠道,也將有助於各國合作投資於新的債券品種,從而推動亞洲地區儲備多樣化。同時,外匯儲備資產分散化程度的提高,有助於防範外匯儲備的資產集中性風險。?
改變銀行資產負債的期限錯配
降低金融脆弱性
東亞的金融體系是「基於銀行」的體系,與更加依賴證券融資的「基於市場」(market-based)的金融體系相比,期限錯配(以短期存款支持長期融資)是其重要特徵之一,這不僅導致銀行部門風險積累而成為危機爆發的源頭之一,而且由於銀行資產絕大多數是相對缺乏流動性的貸款,一旦銀行要在二級市場變現上述資產,處於信息劣勢的買主必定要索取價格折扣,以彌補其信息不對稱所隱含的潛在風險,從而導致銀行部門在危機來臨時極為脆弱。債券市場的發展有利於改變這種期限的錯配。?
改變信貸的貨幣錯配
防範金融風險
東亞「基於銀行」的金融體系面臨的另一個潛在風險是「貨幣錯配」,即大量的外債以本幣形式貸出,為房地產等沒有外匯收入的項目進行融資。實際上,在當前的國際金融體系中,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貨幣不能用於國際借貸(外國銀行或其他機構不能用該貨幣提供貸款),甚至在本國市場上,也不能用本幣進行長期借貸。許多金融機構、企業集團借入巨額外債(主要是美元債務),而該區域內的資產基本上是國內的本幣資產。金融市場的這種不完全性,導致了貨幣錯配的出現。
ABF的目的之一,正是試圖立足於扶持本地區債券市場的發展,發展直接融資,緩解銀行體系以短期存款支持長期項目融資的期限不匹配及以外幣借款支持本地項目融資的幣種不匹配所帶來的風險。?
發展亞洲債券市場
優化地區金融結構
亞洲金融危機使一些危機國意識到,要解決「期限錯配」、「貨幣錯配」問題,就需要深化本國、本區域金融體系改革,更多地通過本國、本區域金融體系為經濟增長提供融資。如果存在一個發達的債券市場,亞洲的企業就可以轉向該市場通過發債來滿足長期的投資需求,相應地降低銀行借短貸長的壓力,降低資產負債的 「期限錯配」;同時,企業發行長期的公司債,減少銀行借短期外債的壓力,「貨幣錯配」也會減少,從而大大降低銀行危機發生的可能性。?
為亞洲區域金融合作提供新平台
ABF方案與各國現行體制比較吻合,資金規模不大,且啟動時只投資於信用級別較高、操作較容易的主權和准主權美元債,避開了相對棘手的本幣債券和公司債券,可操作性較強,因此很快得到相關各經濟體的認同。作為第一個投入實際運作的區域性債券市場合作機制,ABF在區域債券市場合作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未來各種可能的合作方案提供了一個基礎平台。
ABF1和ABF2的建立,有利於成員國加強在基礎設施與監管等方面的協調,能夠為跨境投資和分散風險提供便利。與此同時,ABF的實施可以促進亞洲國家和地區貨幣自由兌換進程,為亞洲國家和地區提供一個重要的政策反饋機制,有助於及時調整或制定宏觀經濟政策。
引導國際投資者
幫助實現東亞金融穩定
1997-1998年金融危機激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國際投資者的短期頻繁流動,他們中的許多人對亞洲的經濟體並不了解,或者說不了解各經濟體之間的差異。由於信息不對稱,這些國際投資者存在明顯的「恐慌群集症」(Panic Herding)。這種帶有恐慌性的頻繁進出導致了大量、盲目、混亂的資本流動的大幅波動,出現了恐慌群體效應以及趕潮流效應,加劇了危機的烈度。?
ABF試圖提倡加大本地區內融資,將東亞盈餘儲蓄直接轉化為區內投資,避免區內資金被海外基金利用對本地區進行投機。如果包括長期債券,就有助於克服短期負債在借款人面對負面攻擊帶來的流動性和系統風險時面臨的問題,增強區域內的金融穩定。?
⑻ 突發,一隻債券基金 一天跌近3% 是什麼概念
基金一天跌66%說明這只基金分紅了,如果分紅方式是現金紅利,自己就去看看自己的帳戶 是不是多了一些錢。分紅方式是紅利在投資。那份額就增加了很正常,再去查查自己的基金帳戶,看看份額是不是增加了。知道有杠桿基金,但是大多是債券型的,股票型基金一般沒有大比例杠桿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