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債券的實際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YTM),指的是這樣一種利率,即它是使某項投資或金融工具未來所能獲得的收益的現值等於其當前價格的利率。到期收益率是衡量利率最為精確的標准。
2、就債券而言,債券實際收益率是指買入債券後持有至期滿得到的收益(包括利息收入和資本損益)與買入債券的實際價格的比率。因此,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按單利計算的公式為到期收益率=(票面利息+本金損益)/市場價格。
3、當息票利率高於折現率時,債券市場價值大於面值(溢價發行)。息票率小於折現率時債券市場價值小於面值(折價發行)。
(1)債券名義利率公式擴展閱讀:
決定債券收益率的因素摘要
1、政府債務違約。
如果市場擔心政府債務違約的可能性,他們可能會要求更高的債券收益率以彌補風險。如果他們認為一個國家不會違約但是安全,那麼債券收益率將相對較低。值得一提的是,發達經濟體的債務違約相對較少(歐元區除外)
2、私營部門儲蓄。
如果私營部門的儲蓄水平很高,那麼對債券的需求往往會更高,因為它們是利用儲蓄的好方法,而且收益率相對較低。在不確定和低增長期間,儲蓄往往會增加。
3、經濟增長前景。
債券是股票和私人資本等其他形式投資的替代品。如果經濟增長強勁,那麼股票和私人投資的前景會有所改善,因此債券的吸引力相對較小,收益率也會上升。
4、經濟衰退。
同樣,經濟衰退往往會導致債券收益率下降。這是因為,在不確定和負增長時,人們寧願擁有政府債券的安全性 – 而不是風險較高的公司股票。
5、利率。
如果中央銀行降低基準利率,這也會降低債券收益率。較低的銀行存款利率使人們尋找政府債券等替代品。
6、通貨膨脹。
如果市場擔心通脹,那麼通脹就有能力降低債券的實際價值。如果你現在借到1000英鎊,但未來10年的通貨膨脹率為20%,那麼1000英鎊的債券價值將迅速下降。因此,較高的通貨膨脹將減少對債券的需求並導致更高的債券收益率。
② 債券到期名義收益率和債券名義投資收益率計算公式不一樣么
債券到期名義收益率——這里是到期收益率。
債券名義投資收益率——這里是持有期收益率。
1、名義收益率,又稱票面收益率,是票面利息與面值的比率,其計算公式是:
名義收益率=票面利息/面值×100%
名義收益率沒有考慮債券市場價格對投資者收益產生的影響,衡量的僅是債券發行人每年支付利息的貨幣金額,一般僅供計算債券應付利息時使用,而無法准確衡量債券投資的實際收益。
2、即期收益率,是債券票面利率與購買價格之間的比率,其計算公式是:
即期收益率=票面利息/購買價格×100%
即期收益率反映的是以現行價格購買債券時,通過按債券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而能夠獲得的收益,但並未考慮債券買賣差價所能獲得的資本利得收益,因此,也不能全面反映債券投資的收益。考試大與你同行
3、持有期收益率,是債券買賣價格差價加上利息收入後與購買價格之間的比率,其計算公式是:
持有期收益率=(出售價格-購買價格+利息)/購買價格×100%
持有期收益率比較充分地反映了實際收益率。但是,由於出售價格只有在投資者實際出售債券時才能確定,是一個事後衡量指標,在事前進行投資決策時只能主觀預測出售價格,因此,這個指標在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時,具有很強的主觀性。
③ 關於實際利率的公式i=(1+r/m)m-1
^應該是i=(1+r/m)^m-1
並且是復利的情況下
比方說年利率是r
每個月有r/m利息
第一個月本息和是1+r/m
第二個月本息和是(1+r/m)^2
第三個月本息和是(1+r/m)/^3……
所以到了最後第m個月,本息和就是(1+r/m)^m
減去本金一塊錢,剩下的就是實際利率。
利率政策是宏觀經濟管理中比較重要的工具之一。利率在國家經濟中能發揮幾個作用。它是對儲蓄的報酬,對獲得收入的人如何把收入的消費與未來的消費之間進行分配有影響。利率的結構控制將積累起來的儲蓄在不同的資產——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之間進行分配。
④ 有關債券價格的計算
債券價格是指債券發行時的價格。理論上,債券的面值就是它的價格。但實際上,由於發行者的種種考慮或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利息率的變化,債券的市場價格常常脫離它的面值,有時高於面值,有時低於面值。也就是說,債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價格卻是經常變化的。發行者計息還本,是以債券的面值為依據,而不是以其價格為依據的。債券價格主要分為發行價格和交易價格。
中文名
債券價格
外文名
Bond price
含義
指債券發行時的價格
特點
債券的面值是固定的,價格變化
公式
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
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
其中
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
影響因素
1.待償期。債券的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M(1+rN),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另外,待償期愈長,發債企業所要遭受的各種風險就可能愈大,所以債券的價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債券的名義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債券的售價也就愈高。
3.投資者的獲利預期。債券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投資收益率R)是跟隨市場利率而發生變化的,若市場利率高調,則投資者的獲利預期R也高漲,債券的價格就下跌;若市場的利率調低,則債券的價格就會上漲。這一點表現在債券發行時最為明顯。
一般是債券印製完畢離發行有一段間隔,若此時市場利率發生變動,即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就會與市場的實際利息率出現差距,此時要重新調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為了使債券的利率和市場的現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了。
4.企業的資信程度。發債者資信程度高的,其債券的風險就小,因而其價格就高;而資信程度低的,其債券價格就低。所以在債券市場上,對於其他條件相同的債券,國債的價格一般要高於金融債券,而金融債券的價格一般又要高於企業債券。
5.供求關系。債券的市場價格還決定於資金和債券供給間的關系。在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時,企業一般要增加設備投資,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資金而拋出債券,另一方面它會從金融機構借款或發行公司債,這樣就會使市場的資金趨緊而債券的供給量增大,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而當經濟不景氣時,生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將有所下降,金融機構則會因貸款減少而出現資金剩餘,從而增加對債券的投入,引起債券價格的上漲。而當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外匯管理部門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時也往往會引起市場資金供給量的變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匯率跟隨變化,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漲跌。
6.物價波動。當物價上漲的速度輕快或通貨膨脹率較高時,人們出於保值的考慮,一般會將資金投資於房地產、黃金、外匯等可以保值的領域,從而引起資金供應的不足,導致債券價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並反作用於經濟的發展。當人們認為政治形式的變化將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時,比如說在政府換屆時,國家的經濟政策和規劃將會有大的變動,從而促使債券的持有人作出買賣政策。
8.投機因素。在債券交易中,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賺取價差,而一些實力較為雄厚的機構大戶就會利用手中的資金或債券進行技術操作,如拉抬或打壓債券價格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變動。
⑤ 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計算
1是 每期名義利率,2是每年實際利率,不一樣的。
假設 某債券按季計息,季末付息,年利率12%,那麼
12 % / 4 =3% ,這個是每季的名義利率。
(1+3%)^ 4 -1 = 12.55%,這個是每年實際利率
12.55% / 4 =3.14% ,這個是每月實際利率,僅在未確認融資收益,未確認融資費用,利息調整等科目的攤銷涉及跨年度分段計算時才會用到。
(5)債券名義利率公式擴展閱讀:
實際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哪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更高,則該國貨幣的信用度更好,熱錢向那裡走的機會就更高。
比如說,美元的實際利率在提高,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在繼續,那麼國際熱錢向美國投資流向就比較明顯。投資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債券,股票,地產,古董,外匯……。
其中,債券市場是對這些利率和實際利率最敏感的市場。可以說,美元的匯率是基本上跟著實際利率趨勢來走的。
作用
利率政策是宏觀經濟管理中比較重要的工具之一。利率在國家經濟中能發揮幾個作用。它是對儲蓄的報酬,對獲得收入的人如何把收入在目前的消費與未來的消費之間進行分配有影響。
利率的結構控制將積累起來的儲蓄在不同的資產——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之間進行分配。利率政策對儲蓄與投資的過程產生影響,而且通過這些過程對金融資產的發展與多樣化、生產的資本密集度以及產值的增長率都產生影響。
當物價穩定時,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是一致的。但是,當出現通貨膨脹時,經濟代理人需要對這兩種利率加以區別,一般估計實際利率的辦法是,名義利率減去以某種標准得出的國內通貨膨脹的變動率。
在利率由行政當局確定的國家,政策制訂者可以調整名義利率,設法使實際利率保持正數,這樣可以對儲蓄起到鼓勵作用,可以增加金融媒介作用,還可以促進金融市場的統一。
但是,在學術界,對於利率政策對儲蓄、投資和產值增長率的實際影響仍有意見分歧。
一些經驗論的研究報告表明,相當大的負數實際利率對經濟增長並不會始終產生象大多數常規理論預測的那些不利影響,其他的研究報告發現,在實際利率與儲蓄水平之間,或者在實際利率與投資水平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關系。
由於這些經驗論的結果一部分取決於實際利率是如何估計的,因此,了解這些估計中所涉及的概念問題是有幫助的。
⑥ 債券估值:計算下列債券的現值,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計算
1、年支付利息:100*10%=10,將10年後的債券值折成五年末,還剩餘五年,五年末的現值為:
P=10/(1+14%)+10/(1+14%)^2+10/(1+14%)^3+10/(1+14%)^4+10/(1+14%)^5+100/(1+14%)^5
=∑10/(1+14%)^5+100/(1+14%)^5
=10*[(1+14%)^5-1]/[14%*(1+14%)^5]+100/(1+14%)^5
=86.27
說明:^2為2次方,^3為3次方,以此類推
2、年支付利息:1000*8%=80,將14年後的債券值折成10年初,到14年末還剩餘五年,五年末的現值為:
P=80/(1+6%)+80/(1+6%)^2+80/(1+6%)^3+80/(1+6%)^4+80/(1+6%)^5+1000/(1+6%)^5
=∑80/(1+6%)^5+1000/(1+6%)^5
=80*[(1+6%)^5-1]/[6%*(1+6%)^5]+1000/(1+6%)^5
=1084.25
3、半年支付利息:1000*8%/2=40,共10期,實際(要求)半年利率為3%
P=40/(1+3%)+40/(1+3%)^2+40/(1+3%)^3+40/(1+3%)^4……40/(1+3%)^10+1000/(1+3%)^10
=∑40/(1+3%)^10+1000/(1+3%)^10
=40*[(1+3%)^10-1]/[3%*(1+3%)^10]+1000/(1+3%)^10
=1085.30
⑦ 關於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計算
名義利率r=[(1+i)^(1/m)-1]*m
實際利率公式i=(1+r/m)^m-1
實際利率=名義利率 - 通脹率 - 實際利率×通脹率
名義利率考慮了通貨膨脹,名義利率隨著通貨膨脹率的變化而變化。在某種經濟制度下,實際利率往往是不變的,因為它代表的是你的實際購買力。於是,當通貨膨脹率變化時,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義利率——也就是公布在銀行的利率表上的利率會隨之而變化。
名義利率
名義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資金借貸的機構所公布的未調整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即利息(報酬)的貨幣額與本金的貨幣額的比率。 即指包括補償通貨膨脹(包括通貨緊縮)風險的利率。
實際利率
實際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哪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更高,熱錢向那裡走的機會就更高。按照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可由名義利率直接計算求出實際利率。實際利率是從表面的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的數字。
⑧ 債券名義利率、價格、回報率之間關系,以及由前兩項計算回報率
債券的名義利率,即息票率。當市場回報率高於息票率時,債券折價發行,債券的市場價格低於面值;當市場回報率低於息票率時,債券溢價發行,債券的市場價格高於面值;當市場回報率等於息票率時,債券平價發行,債券的市場價格等於面值。
通常我們計算債券價格時,把將來的現金流(息票和本金)按照市場回報率進行折現。但是根據市場價格和債券的名義利率計算市場回報率,則沒有簡單的算術公式,往往在計算中時用插值法逐漸嘗試計算出來的,或者在excel中用公式計算,或者用金融計算器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