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研報告一般多少錢合理
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參考國家收費標准 「計價格[1999]1283號文」,3000萬元以下項目請參考各省市出具有關收費標准。
一般項目可依據以上標准再進行商談,具體價格就沒准了。
一般甲級資質單位就高,基本按以上收費標准收費。乙級、丙級單位為提高競爭力,只能從價格上找補了,但相對來說,也不能保證質量。
總之,可以多咨詢幾家單位,比較一下綜合實力,有必要驗證一下國家發改委下發的「工程咨詢證書」的真實性,查看一下編制單位以往同類項目的報告,不能片面的誰價格低就選誰,總之,一分價錢一份貨的前提下,擇優選擇。
這可是我工作多見的經驗之談,非抄襲所來,真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②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收費標准
可行性研究報告 收費是按總投資算的
總投資3000萬至一億的,收費 12-28 萬
1億至5億 收費 28-75 萬
5億至10億 ,收費 75-110 萬
10億至50億,收費 110-200 萬
50億以上,收費 200-250萬
這個是國家規定的收費標准,真正寫沒這么貴, 我們老闆第一次總投資是 8千萬 是給甲級單位寫花了3萬多. 後來熟人介紹到另一家丙級資質的咨詢公司,這次總投資是 1億二,收1萬2 ,交上去 也審批下來了,辦了幾次有經驗了, 不懂的可以加我: 414237296。
③ 可研報告取費標准
要視你項目的大小,專業公司至少上萬
④ 可行性研究報告收費計算方法
一、建築安裝工程費
建築安裝工程費由直接工程費、間接費、施工技術裝備費、計劃利潤、稅金五部分組成。直接工程費由主要工程的直接費(即工、料、機費)、其他工程費、其他直接費和現場經費四部分組成。
為了使以百分率計算的費用不受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這些費用以指標基價為計算基數。
1.指標直接費指分項指標中所列指標基價。
2.直接費即工、料、機費,指以分項指標的工、料數量按工程所在地的人工、材料預算單價計算的人工費、材料費與指標所列機械使用費的合計數。
工程所在地的人工費單價和材料預算單價,根據《指標》附錄二「材料預算價格的規格取定表」綜合的材料規格,按《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辦法》的規定計算。
其他材料費、機械使用費應按本辦法第一章第七條的規定調整。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區),可將指標內「機械使用費」乘以1.15系數後再按上述規定調整。
3.其他工程費以直接費為基數按《指標》附錄一規定的百分率計算。
4.其他直接費=指標直接費Х(1+其他工程費率)Х其他直接費綜合費率。
5.現場經費=指標基價Х(1+其他工程費率)Х現場經費綜合費率。
6.直接工程費=直接費+其他工程費+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
7.指標直接工程費=直接費+其他工程費+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
8.間接費=指標直接工程費Х間接費率。
9.施工技術裝備費、計劃利潤分別以指標直接工程費與間接費之和為基數按規定的費率計算,稅金以直接工程費、間接費及計劃利潤之和為基數按規定的費率計算。
10.其他直接費綜合費率、現場經費綜合費率、間接費綜合費率、施工技術裝備費率、計劃利潤率、稅金的綜合稅率均按《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辦法》的規定計算。
稅金的綜合稅率按3.41%計算。
二、設備、工具、器具購置費
設備、工具、器具購置費應列出計劃購置清單,按《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辦法》中規定的公式計算。
辦公和生活用傢具購置費按《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辦法》中規定的標准計算。
三、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的土地、青苗等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建設單位管理費、工程質量監督費、工程監理費、定額編制管理費、設計文件審查費、研究試驗費、勘察設計費、施工機構遷移費、供電貼費、大型專用機械設備購置費、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建設期貸款利息等均應按《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辦法》中規定的內容和要求計算。
⑤ 可研報告是什麼收費標准
要看你需要些什麼類型的,每個公司收的都不一樣,我們以前做建築的可研報告是成都中哲寫的,跟其他公司比起來,比較合理,關鍵是態度和質量都很不錯。
⑥ 項目申請報告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價格差
寫項目申請報告的價格比可行性研究報告便宜很多,具體要看你找哪個公司寫,寫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費用分一次性收費(有些是1-3萬元)和分段收費(編寫報告時收取一定費用,待項目獲得批准後再補付一定費用或按照申請經費的百分之幾來提取)。
還有就是申請經費越多,項目越重大,所需支付的寫項目申請報告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費用就越高。例如假如你申請的經費是一千萬,支付寫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費用就會是幾十萬(不低於二十萬)。有的還可能是一百萬。
⑦ 一份常規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大概需要多少錢
定製報告和專項報告根據客戶不同需求、內容深淺度、樣本量、訪問難易度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價格區間波動比較大,無法給出明確價格,從當下成交額看,總體而言8-30萬的定製項目居多(包括行業調查、企業調查等),行業性調查一般在5-10萬/個(指細分行業),企業類調查一般在1-10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