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股票賬戶有10多年沒用了,現在還能用嗎
股票賬戶有10多年沒用了,如果裡面沒有資金股票,就已經休眠了,要去開戶券商的營業部激活賬戶後才能用。也可以不去激活,直接到其他證券公司開戶即可。
2. 老股民炒股將進10年,虧了快20萬!其中的滋味只有炒股人能懂!我還要繼續堅持嗎
我覺得,需要問你自己幾個問題
1,炒股虧了的錢,你知道是怎麼虧的嗎?賺錢的時候,你知道是為什麼賺的嗎?是相似的K線技術形態,還是聽別人說的,別人說好就買?
2,是不是看到股票漲了就想買,或者跌了就想賣,還是稍微漲一點,就准備賣掉,跌了一些,就開始准備補倉?
3,有沒有覺得自己沒有耐心,很多時候,就是忍不住,手裡有倉位空著就不舒服,總想著滿倉,然後想著下一個漲停,想著明天就大漲?
4,有沒有想清楚應該在什麼情況下,買入股票,有什麼樣的股票策略?
如果很多時候,都沒有想明白,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賺了,為什麼就虧了,不知道下一次應該什麼情況下出手,沒有一套適合自己的買賣法則,沒有自己的鐵律,那無論多少年都不會有長進,不會成功。如果能夠想的明白,知道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決心去學,不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覺得任何的堅持都沒有意義。
不是打擊人,股票市場,不是一般人可以生存的地方,八虧一平一賺是常態,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那一賺,或者有沒有可能成為那一賺裡面的。不要勉強。股市裡,最多的還是被人當韭菜割了的。
股票,作為老股民,也應該知道止損一詞,仔細思考,如果真的不能夠適應股市,及時退出,那就是止損。
3. 我職業炒股十年虧損累累,近段時間小有成就,朋友非要我開期貨,我不想開,我想好好炒股,我有錯嗎
你沒錯,在沒有穩定的方法之前,還是不要做期貨的好。期貨的10倍杠桿風險比股票要大很多,不能穩定贏利就別了。
請採納一下吧,謝謝。
4. 我炒股多年了,現在感到沒意思了。想充實自己的生活,怎麼辦
人人操盤剛好要合格的股市牛人,你這種情況最合適了,你拿到資金去炒股,還可以和不少年輕人在一起討論,而且賺到錢後你也是有分成的,即充實了生活,有有錢賺,豈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5. 我已經十幾年沒做股票了,怎麼清戶
股票賬戶裡面還有沒有股票或資金?股票賬戶連續2、3年沒有交易,且賬戶里沒有資金、股票,賬戶會被休眠處理的。或帶上身份證去營業部,注銷。
6. 我以炒股為生,已經十幾年了,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可為什麼家裡人勸我去工作呢
一來,在老一輩的眼中,炒股屬於投機買賣,不是正兒八經的工作,覺得你有點不務正業吧。二來,出去工作能接觸到更多的人,累積到更多的工作和生活經驗,還有人脈,你家人可能怕你太封閉了,跟社會脫節。
7. 十幾年老股民的反思:炒股十年,我為什麼還在虧錢
這個主要在於個人的一個操作策略上面了,您更多的應該是學習和反思,把之前自己犯的錯誤總結一下,找到規律,這樣才能在這個市場當中找到存在感。
8. 我想找個教我炒股的老師 我炒股有10年了 但是感覺還是沒有經驗 希望得到高人幫助 我的QQ306141944
我也進入股市10年出頭了。按最新收益是番了二番吧。
說不上經驗,講點自己的感覺和指導思想吧:
技術面是漲了說漲,跌了說跌。
事後分析,沒用。因此我總認為:想短炒賺錢的風險太大。
因而我的持股策略是:長期投資,持有折價率大的,到期早的封基不動。
不瞎操心。
漲時,享受增值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跌時,當個不怕開水燙的」死豬「。堅持到勝利(賺到大錢)。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宋三江,金岩石,胡立峰,應建中都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方推薦過買封基的好處。
我們知道:"宋三江,金岩石,胡立峰"他們三人都同時管理著開基和封基,他們能夠公開說封基好,是要冒一定的風險的.
從這一點上看,買封基是遠勝買開基的!
因此:我一般只持有折價大一點的,到期早一點的封閉式基金。
9. 我炒股有五年了,但是一直在虧,怎麼辦啊!
假如你不退出股市的話,本金沒有了,為了湊本金開始出現借錢炒股,一旦借錢炒股就是賭博的,在股市賭博最終就是失敗而告終,挖個坑把自己給埋了,所以希望你不要走這條路,最起碼你現在還沒有到負債累累的那種地步,現在暫時退出還不晚;有句話這樣說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也可以用時間來做個充分機會,把握好未來股市的機會,然後再度從股市把這虧光的五年積蓄賺回來。
第二件事就是暫時退出股市之後,休息一段時間,讓自己心情平靜下來;把枕頭墊高一點,然後進行通過反思和總結,反思自己的之前在股市的不足之處,哪些操作是非常錯誤的,然後進行寫出來;其次反思自己的錯誤之後,就要進行總結了,把不好的和好的都總結出來,不好的改正,好的繼續堅持;只有這樣你才能屬於真正的成長起來,你把五年的積蓄虧進去才值得,當中五年積蓄買了血的教訓,買了成長的經驗。
10. 我同事去年炒股賺了100%,過去幾年每年都是30-50%,連續5年多了,我想問問他這樣的屬於什麼水平謝謝!
先得熬上十年,每月一千法多人看著翠花的不幸都想著讓翠花再嫁,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