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發揮杠桿作用,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財務杠桿原理是指用固定成本的債務代替股東權益,使企業利益實現最大化的過程。隨著我國企業股份制改革和證券市場的發展,股權融資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如果企業對股票融資方式過度依賴,就會使企業的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不利影響。對上市企業的資本結構進行優化,合理優化公司的融資行為,保持企業在負債和股東權益進行合理分配,使企業資本結構更加合理,最大化的實現企業的價值。
一、企業資本結構的含義及資本結構決策
負債與權益是企業資本的兩個重要方面,由於短期資金以及其籌集方式是動態的、變化比較大的,且在整個資金結構中佔有的比例也比較低,所以企業基本把其作為運營資金來進行有效管理。因此,企業的整體資本結構指的是企業的權益資本與長期債務。企業的抵稅收益是通過債務融資而獲得的。但企業資本的風險也隨著債務的增加而加大,使得股東不得不承擔相應的風險。由此可見,企業要實現最大化的價值就得在資本結構決策中對風險和收益的比例進行充分權衡考慮。企業的資本結構決策
二、我國企業資本結構確定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優化資本結構的意識目前在我國企業中,還沒有在資本的籌資決策過程中形成。負債率高和股權融資問題仍然是對企業資本結構優化造成不利影響的主要問題。
(一)資本結構負債率偏高,企業財務經營風險增加
由於我國國有企業的債權人是國有銀行,債務人則是國有資本一股獨大,運用債務融資方式對國企的經營行為不起到實質性的約束作用,因此造成了我國國企業負債不斷增加的局面。我國企業一般採用高負債率的融資方式,我國金融市場中目前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破產機制和完全退市機制,因而企業對現代理財意識也比較模糊,僅能通過負債經營的模式,而不能正確合理的應用財務杠桿功能,使企業的資金不能實現獲利,高負債水平只能使企業資金越來越短缺,不利於企業的持續發展,使企業進行舉債的惡性循環當中。
(二)偏好股權融資,財務杠桿利益失效
我國證券市場在規模、結構和效率等方面雖然都已經比較完善,但低成本的股權籌資、非償還特性被弱化等問題還是影響證券市場發展的主要問題。由於金融機構不有有效的實現對企業經營的約束和監管,使得大部分企業仍採用股權融資的方式,通過配股和增發新股來實現再融資。對債務融資基本上不感興趣,使企業的權益資本呈不斷增加的勢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也相應偏低。就樣就導致了企業投資效率低、股權資金閑置、整體業績不足、股東收益下降的局面,不能有效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
三、財務杠桿原理
企業因固定債務出現息稅前利潤變動而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更大的變動效應就是企業進行債務融資時出現的財務杠桿效。由於企業負債經營使得企業的每股利潤出現上升和下降的情況可以將財務杠桿分為正財務杠桿和負財務杠桿。杠桿系數是各股收益的變動率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之間的比值,它是衡量財務杠桿效應的指標,系數越小財務杠桿效應和財務風險也相應降低。
四、基於財務杠桿原理的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策略
通過對各種資本比例進行操作使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形成一個合理的比例,可以有效實現對資本結構的優化。企業通過綜合衡量債務和權益可以優化資本結構。
(一)高負債率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
通過債轉股、股權融資以及資產重組等方式可以有效實現對負債率高、經營業績較差企業的資本結構進行優化。
1、債轉股優化方式是一種獨特資本結構優化方式,它適用於資不抵債虧損巨大的國有大型企業。它通過把商業銀行的不良信貸資產轉變成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的股權實現對資本結構的優化。債轉股的操作方式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危機能夠實現有效緩解,減輕企業債務負擔,使企業能夠降低經營風險,有效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
2、股權融資的優化策略是以股權融資的方式實現對企業總體資本的優化,有效降低企業的負債率。主要採取剝離不良資產、減少員工編制、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提高企業核心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以及積極推進股份制改革等方式來實現股權融資。
(二)權益資本偏高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
債券融資、銀行貸款以及股份回購等方式是實現權益資本較高的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的主要途徑。債券融資的優化方式是採用發行債券明確還款期限的方式,債券到期企業要連本帶息還給債權人。這種方式能夠約束企業經營行為,增加融資渠道,改善企業的的發展水平和管理狀況。銀行貸款的優化方式適用於負債率低的企業,企業通過信用等級和還款能力取得銀行的貸款,發揮財務杠桿作用最大化實現股東權益。股份回購的優化方式是通過公開、協議的方式回購已經發行的自身股份,來減少企業發行在外股份的一種優化方式。
總之,財務杠桿能夠有效的給企業帶來杠桿效益也使企業的財務風險相應增加,為了使企業能夠對資本結構更有效的優化,要把握好杠桿效應收益和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增加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㈡ 債務性籌資的杠桿效應是什麼意思
在息稅前利潤在一定范圍內,債務利息的成本是固定的,隨著息稅前利潤的增加,單位利潤所負擔的固定利息就會相對減少,從而單位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部分會相應增加,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增長率降大於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反之利潤減少時,單位利潤所負擔的固定利息費用就會增加,造成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下降率將大於息稅前利潤的下降率,如果不存在固定的利息費用,則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變動率與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保持一致,因這種固定的利息費用,息稅前利潤的變動引起每股收益產生更大的變動現象就是財務杠桿效應
望採納
㈢ 你如何理解負債融資帶來的財務杠桿效應
你好,負債融資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籌集資金的必然選擇。但是這種籌資方式,在給企業帶來巨大效用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潛在的風險。一般認為,企業只有在最佳的資本結構下,才會實現其價值的最大化。本文從財務的角度出發,對負債融資的正負效應進行分析,以期對企業最佳資本結構的確定有所啟示。
㈣ 能發揮財務杠桿效應的籌資方式有那些啊。。明天考試,急求。。
能發揮財務杠桿效應的籌資方式:融資租賃、銀行借款、發行債券、發行優先股、內部融資、股權融資等。
只要企業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財務杠桿作用就會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由於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利潤率大於企業投資利潤率。且負債比率(債務資本/資本總額)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
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於企業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而若是企業投資利潤率等於或小於負債利率,那麼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
甚至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實質:
財務杠桿效應的實質是,由於企業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利潤率上升。
而若是企業投資利潤率等於或小於負債利息率,那麼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
甚至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負效應帶來的損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財務杠桿效應
㈤ 財務杠桿的作用是什麼
合理運用財務杠桿會給企業權益資本帶來額外收益,但是同時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一) 作用
財務杠桿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此時企業盈利,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即息稅前利潤) 除債務利息之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部分剩餘收益歸企業所有者所有。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債務利息,對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業便需動用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來加以彌補。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見,當負債在全部資金所佔比重很大,從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時,其所有者會得到更大的額外收益,若出現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時,其所有者會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對額外收益和額外損失的效應成為財務杠桿的作用。
(二)財務杠桿作用的後果
不同的財務杠桿將在不同的條件下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而產生不同的後果。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積極的作用,其作用後果是企業所有者獲得更大的額外收益。這種由財務杠桿作用帶來的額外利潤就是財務杠桿利益。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負面的作用,其作用後果是企業所有者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這些額外損失便構成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甚至導致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㈥ 你如何理解負債融資帶來的財務杠桿效應
負債融資成本是利息,你拿這個錢賺得多於利息的部分就是負債獲利,財務杠桿就此產生。
由於企業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利潤率上升。而若是企業投資利潤率等於或小於負債利息率,那麼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負效應帶來的損失。
簡而言之,如果借錢成本低於借款所創新的收益就是財務杠桿正效應;反之則為負效應。
供參考。
㈦ 為什麼有息負債有杠桿作用,無息負債沒有
誰說無息負債沒有杠桿作用的?
所以說有息負債有杠桿作用,是因為利息可以抵稅。在支付的利息與股利都相等(假設為A)的情況下,利息可以抵稅(假設稅率為25%),企業實際支出就只是A*(1-25%),比股利支付A元少支付A*25%,在籌資規模相同,取得盈利相同的情況下,多負債,就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收益。
現在負債是無息的了,那就是連A的利息都不用支付了,那企業還不是能借多少債借多少債?只要借的到,這筆籌資產生的盈利就是凈盈利了,對企業來說沒有資金成本,還不得大大地發揮杠桿作用?可惜,天底下有這等好事嗎?
㈧ 有人說企業通過負債經營可以發揮財務杠桿作用,誰能比較形象通俗的解釋一下什麼是杠桿作用
1.不舉債的情況下:比如說你有10萬可以開個公司搞貿易,2萬開公司,8萬批發商品,賣了12萬(1.5倍),刨除各種稅費3萬,凈賺1萬,則利潤率:1/12=8.33%,凈資產收益率:1/10=10%。
2.負債經營情況下:現在假設你有10萬,又借了10萬,2萬開公司,18萬批發商品,賣了27萬(1.5倍),刨除各種稅費凈賺2.25萬,利潤率還是同樣的2.25/27=8.33%,再減去借的10萬元這幾個月的利息2.25萬,還有凈收益2萬,凈資產收益率變成了2/10=20%,比原先提高了一倍。
3.也就是說,自己投入同樣成本,舉債經營的情況下,盡管利潤率不變,你的收益卻增加了。借錢的成本只有2.25/10=2.25%,你經營的利潤率有8.33%,差額部分就是財務杠桿給你帶來凈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