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是指名義負利率並不直接等於真實收益。所以無論正與負對於實際收益而言並沒有大影響,也就不會影響購買者購買。
負利率就是將通常的存款利率改為負值。有時適用於央行接受民間銀行存款時的利率。一般而言銀行向央行存款時可獲得利息,但在負利率情況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續費。銀行將錢存入央行會出現縮水,因此有望促使銀行積極放寬面向企業的貸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實行-0.1%的負利率,將從2016年2月16日起執行。
② 國債負利率是什麼一回事
這個很簡單,手上持有負利率的國債比你自己持有貨幣保值,牙買加體系以後美元不在和黃金掛鉤,現代貨幣本質上只是銀行的信用債券,是一種信用債券貨幣。
資本總是向著能夠增值的方向前進的,《資本論》第三章貨幣或商品流通:在國內流通領域內,只能有一種商品充當價值尺度,從而充當貨幣。在世界市場上,占統治地位的是雙重價值尺度,即金和銀。
總結: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國債負利率有利可圖,不然沒人買。
舉例:德國負利率,實質首先都是用歐元買的,如果歐元解題以後德國的國債必然換成德國馬克,比什麼里拉值錢,因為現代貨幣是用來支付的,必須有商品,德國生產力高,生產力就是財富。
③ 國債利率是負的意味著什麼
負利率往往意味著極高的通貨膨脹率,導致投資者即使利率為負也繼續投資國債。
所謂的負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經濟情況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於同期CPI的上漲幅度。這時居民的銀行存款隨著時間的推移,購買力逐漸降低,看起來就好像在「縮水」一樣,故被形象的稱為負利率。
在負利率的條件下,相對於儲蓄,居民更願意把自己擁有的財產通過各種其他理財渠道進行保值和增值,例如購買股票、基金、外匯、黃金等。所謂負利率,即物價指數(CPI)快速攀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存銀行的利率還趕不上通貨膨脹率就成了負利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負利率=銀行利率-通貨膨脹率(就是經常聽到的CPI指數)。
(3)負利率國債搶購擴展閱讀
負利率的消極影響:
1、存貸利率倒掛會打亂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有人會從銀行借款再存入銀行。以坐收利率倒掛的差額;
2、不利於借款企業節約使用資金。當存貸利率倒掛時,企業的資金使用會浪費,甚至有貨幣資金閑置時也不歸還銀行貸款,引起信貸資金周轉不靈;
3、不利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經濟核算。利率倒掛的情況下,銀行吸收存款越多,發放貸款規模越大,則虧損越大,不利於銀行自身的發展,也不利於銀行業務的開展。
④ 日本十年國債收益率為負還有人願意購買請問是什麼原因導致是因為負利率下國債流通價格還會上升
這個有點類似於股市等資產的泡沫一樣,有幾個原因吧。
1,市場流動性嚴重過剩。全球央行都在實施寬松貨幣政策,資金湧入股市、債市。
2,投資國債的收益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資產增值,一部分是利息收益。雖然說是負的收益率,也就是付給央行利息,但是市場預期資產(國債)會升值,這使得總體收益仍然為正。這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日本央行的持續的、大量的國債購買計劃。市場預期,短期內這種國債購買還會持續下去。
3,像養老金、保險機構、銀行機構等等一些機構由於資產限制、或者一些其他的因素,導致必須持有債券一定的比例,這也有一定的影響。
⑤ 負利率國債為什麼還有人買
第一種購買負利率國債的人,應該還是為了收益。需要明白的是,國債的收益率為負,並不是說買了國債之後還得倒貼利息,而主要是因為國債的溢價很高,利息收入不足以補償因溢價帶來的損失。
然而,國債的收益率為負,卻並不代表買國債就賺不到錢。因為只要是上市交易的國債,價格就會有變動,所以只需要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同樣可以獲得收益。所以那些購買負利率國債的人,有一部分肯定還是沖著收益去的。
第二種購買負利率國債的人,可能是圖國債的安全。國債的收益率雖然不算高,甚至還有負利率的國債,但國債的安全性卻很高,因為以國家信用為擔保的國債,不還的概率很低。當經濟和金融的風險開始增加時,持有任何資產可能都會受到一定損失,此時哪種資產更好,就看誰虧得更少了。而國債雖然有負利率的,但正常來說也不會負很多。只要能保障資產的安全,這點損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種買負利率國債的,就是各國的央行了。央行購買國債,主要還是從宏觀層面的考量。比如日本央行每個月都會拿出大筆的資金來購債,以維持其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對央行來說,購買本國國債就是向市場投放貨幣的一種形式,對於收益和安全性就不是很在意了。即使收益為負又怎樣,沒錢了再印錢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