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政府債券和稅收的區別是什麼
稅收和國債都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人類社會自有國家產生以來就有稅收,而國債的出現則是後來的事。
國債不同於稅收,首先在於國債是一種國家信用,而稅收則是國家通過法律規定強制徵收的。作為國家信用,必須遵循信用關系的原則。這就是說,國債發行人——國家,與國債認購人雙方,在法律上應該是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國債的發行,必須以國債認購人自願認購為前提。而在稅收中,國家與納稅者雙方在法律上是分別處於執法者與守法者的不同地位,它以徵收者強制徵收,納稅者依法無條件繳納為前提。同時,國債發行人作為債務人,是在籌措以償還為條件的借款;國債認購人作為債權人,是以預期收回本息為條件向國家貸款。它不像稅收,徵收者是在進行一種不付任何代價的無償徵收,繳納者是在履行一種純義務的繳納。
其次,國債不同於稅收,還在於兩者的財政作用不一樣。國債在舉借的年度雖然可以暫時解決財政困難,但因為仍需用以後財政年度的收入來償還,因此有人把國債稱作財政預支。而稅收則不同。稅收是當年財政的實際收入,以後毋須償還,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真實財力。當然,就國債本身來說,生產性國債和消費性國債對於財政的作用,也並不能一概而論。生產性國債,只要以後年度中以債款投資所增加的財政收入能夠超過所需的還本付息支出,就是有積極意義的。至於消費性國債,情況就不相同了。它通常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條件下才發行的。往往逐年有增無減,最終使財政陷入嚴重的困境。
『貳』 公債與稅收的區別
1、概念不同
公債是政府為解決賬戶透支的問題而採取的借債。政府可向社會的企業、事業機構及個人借債,向中央銀行借債,也可向國外借債。
所以,可以將公債定義為國家或政府舉借的債,是指國家或政府以債務人的身份,採取信用的方式,向國內外取得的債務。它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政府調節經濟的一種重要手段。
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2、形式不同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定,通過稅收工具強制地、無償地徵收參與國民收入和社會產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公債是指的是政府為籌措財政資金,憑其信譽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一種格式化的債權債務憑證。
3、作用不同
公債在舉借的年度雖然可以暫時解決財政困難,但因為仍需用以後財政年度的收入來償還,因此有人把公債稱作財政預支。 而稅收是當年財政的實際收入,以後毋須償還,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真實財力。
生產性公債,只要以後年度中以債款投資所增加的財政收入能夠超過所需的還本付息支出,就是有積極意義的。至於消費性公債,情況就不相同了。它通常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條件下才發行的。往往逐年有增無減,最終使財政陷入嚴重的困境。
『叄』 國債收入與政府稅收
稅收和公債都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人類社會自有國家產生以來就有稅收,而國債的出現則是後來的事。
稅收是國家憑借國家的強制力按照稅法規定無償、因定的向納稅人徵收的收入;是一種強制行政行為,沒有利益回報。
國債收入是國家以發行國債的方式向社會驀集的資金;它是社會公眾以投資、自願作為基礎的,有利益回報的。
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
國債不同於稅收,首先在於國債是一種國家信用,而稅收則是國家通過法律規定強制徵收的。作為國家信用,必須遵循信用關系的原則。這就是說,國債發行人——國家,與國債認購人雙方,在法律上應該是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國債的發行,必須以國債認購人自願認購為前提。而在稅收中,國家與納稅者雙方在法律上是分別處於執法者與守法者的不同地位,它以徵收者強制徵收,納稅者依法無條件繳納為前提。同時,國債發行人作為債務人,是在籌措以償還為條件的借款;國債認購人作為債權人,是以預期收回本息為條件向國家貸款。它不像稅收,徵收者是在進行一種不付任何代價的無償徵收,繳納者是在履行一種純義務的繳納。
其次,國債不同於稅收,還在於兩者的財政作用不一樣。國債在舉借的年度雖然可以暫時解決財政困難,但因為仍需用以後財政年度的收入來償還,因此有人把國債稱作財政預支。而稅收則不同。稅收是當年財政的實際收入,以後毋須償還,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真實財力。當然,就國債本身來說,生產性國債和消費性國債對於財政的作用,也並不能一概而論。生產性國債,只要以後年度中以債款投資所增加的財政收入能夠超過所需的還本付息支出,就是有積極意義的。至於消費性公債,情況就不相同了。它通常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條件下才發行的。往往逐年有增無減,最終使財政陷入嚴重的困境。
『肆』 比較國債與稅收,談論你的理解
當年英國實行的是金本位制;政府的大量開銷均需支付黃金;但是國庫沒有足夠的黃金;於是開始大規模的發行國債。以未來的稅收作抵押。這樣實際上;就是的國債和稅收掛鉤;等同於黃金。而當紙幣開始流通時;也於黃金掛鉤,這樣使得貨幣與國債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這是我個人的理解,不過《貨幣戰爭》這本書很多內容是誇大了的,不少內容是是他作者的個人猜測,這本書有點外行人看熱鬧。
『伍』 稅收和國債有什麼聯系與區別(財政學)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定,強制地、無償地徵收參與國民收入和社會產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取得財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種多樣,如稅收、發行貨幣、發行國債、收費、罰沒等等,而稅收則由政府徵收,取自於民、用之於民。稅收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徵。稅收三性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聯系:稅收和公債都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形式之一。
區別:
一、稅收是國家通過法律規定強制徵收的,國家與納稅者雙方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而國家信用,必須遵循信用關系的原則。公債發行人—國家,與公債認購人雙方,在法律上應該是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
二、稅收是無償的,國家征稅依靠是是國家的政治權利,不需要向納稅者支付報酬;而公債發行人國家作為債務人,是在籌措以償還為本金和利息為條件的借款,是有償的。
三、稅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而公債的出現則比較遲。
四、兩者的財政作用不一樣。公債在舉借的年度雖然可以暫時解決財政困難,但因為仍需用以後財政年度的收入來償還,因此有人把公債稱作財政預支。而稅收則不同。稅收是當年財政的實際收入,以後毋須償還,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真實財力。
『陸』 稅收與國債,罰款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稅收與罰款、沒收財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相同點:稅收與罰款、沒收財產都可以形成國家的財政收入,且都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
(2)不同點: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而以罰款、沒收財產取得的財政收入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形式,加強對經濟和社會生產的監督、管理,因此,具有很強的政策性。②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自覺納稅是公民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主人翁地位的具體體現;而罰款、沒收財產是以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過錯為前提的,是對公民非法行為的一種懲罰手段。③稅收是國家稅務機關依據稅法進行徵收;而罰款、沒收財產除國家稅務機關依法執行外,還可以由其他國家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依法執行。
『柒』 國債收入和稅收收入有哪些不同
稅收和國債的相同點是都有利於國家的發展建設,而稅收由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激納,而國債的對象不僅僅是中國公民,還包括全世界人民.當然稅收是有責任性質和強制性質,也是無償激納.國債具有互動性質和自由買賣性質,是有償有息的經濟交易.
稅收是納稅人應盡的義務,而國債是為了彌補國家財證赤字的,
『捌』 比較稅收、國有資產收入及債務收入的不同。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定,通過稅收工具強制地、無償地征參與國民收入和社會產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取得財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種多樣,如稅收、發行貨幣、發行國債、收費、罰沒等等,而稅收則由政府徵收,取自於民、用之於民。稅收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國有資產收益是指國家憑借對國有資產的所有權,從國有資產經營收入中所獲得的經濟利益。其來源是國有企業或國家參股企業的勞動者在剩餘勞動時間內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價值。征。稅收三性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債務收入是指中央政府以國家信用的方式取得的一種收入。債務收入具有有償性、自願性、靈活性和廣泛性等到特點,在彌補財政赤字、調節經濟運行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玖』 什麼是稅收稅收與國債有何區別(完整點哦,給分很多的)
簡單說,稅收就是國家向人民收錢,無償獲得;國債是國家向人民借錢,到時候要會給人民,還要付利息。
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定標准,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
稅收這一概念的要點可以表述為五點:
1.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稅收分配的依據是國家的政治權力;
3.稅收是用法律建立起來的分配關系;
4.稅收採取實物或貨幣兩種徵收形式;
5.稅收具備強制性、無償性和相對固定性三個基本特徵。稅收的強制性指在國家稅法規定的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依法納稅,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稅收的無償性指國家征稅以後納稅人交納的實物或貨幣隨之就轉變為國家所有,不需要立即付給納稅人以任何報酬,也不再直接返還給納稅人。稅收的相對固定性指國家在征稅以前,就通過法律形式,把每種稅的納稅人、課稅對象及徵收比例等都規定下來,以便征納雙方共同遵守。 三個特徵,是缺一不可的,是稅收與公債、規費、罰沒和財政發行等各種財政分配形式區別的標志。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國債是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發行國債的目的往往是彌補國家財政赤字,或者為一些耗資巨大的建設項目、以及某些特殊經濟政策乃至為戰爭籌措資金。由於國債以中央政府的稅收作為還本付息的保證,因此風險小,流動性強,利率也較其他債券低。
我國的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之稱,穩健型投資者喜歡投資國債。其種類有憑證式國債、實物式國債、記賬式國債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