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預期假說成立的前提下,如果人們對短期債券的偏好大於長期債券,收益率曲線將如何變化
若偏好短期債券,就會購買短期債券,拋售長期債券,則短期債券價格升高、收益率下降,長期債券價格下降、收益率升高。收益曲線將變得更陡峭。
B. 長期債券和短期債券的利率哪個更高
時間越長,風險越大。風險越大,風險補償就越多。風險補償大多以利息的方式提供,所以短期債券比長期債券利息多。
C. 如果利率下降,你願意持有長期債券還是短期債券為什麼哪種債券的利率風險比較大
希望持有長期債券,因為預期利率會上升。
D. 為什麼 普通債券基金 的收益率遠高於 短期債券基金
1、普通債券基金的收益率遠高短期債券基金的原因:投資的一般規律而言就是投資時間越長,風險越大,收益越高;投資時間越短,風險越小,收益越小。無論所選擇的的投資方式是什麼,投資時間長的投資人的錢一般被投資機構用於一些股票投資。
2、債券基金,又稱為債券型基金,是指專門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它通過集中眾多投資者的資金,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根據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類別的分類標准,基金資產80%以上投資於債券的為債券基金。債券基金也可以有一小部分資金投資於股票市場,另外,投資於可轉債和打新股也是債券基金獲得收益的重要渠道。
E. 長期債券收益率高於短期債券收益率,這是因為()多選
選A
解釋
長期債權流動性不如短期債券,短期債券可以很快取得本利,而長期債權要很久才可以得到本利,長期債權高出的收益率實際上就是對流動性損失的補償,這是西方經濟學上面的解釋實際上也包含了風險補償 因為時間越久 風險越大,長期債權和短期債券並沒有面值高低之分長期債權和短期債券並不能說哪個好發哪個不好發 只要符合人們的流動性偏好 人們就會買長期債權和短期債券都為記名發行。
F. 預期未來長期債券的收益率上漲幅度高於短期債券
計算債券發行價格時,需要以市場利率做為折現率對未來的現金流入折現,債券的期限越長,折現期間越長,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長期債券發行價格的下降幅度大於短期債券發行價格的下降幅度。
舉例說明如下:
假設有A、B兩種債券,A的期限為5年,B的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均為8%,債券面值均為1000元。
(1)市場利率為10%時:
A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0%,5)+1000×(P/F,10%,5)=924.16(元)
B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0%,3)+1000×(P/F,10%,3)=950.25(元)
(2)市場利率為12%時:
A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2%,5)+1000×(P/F,12%,5)=855.78(元)
B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2%,3)+1000×(P/F,12%,3)=903.94(元)
通過計算可知,當市場利率由10%上升為12%時,
B債券的發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50.25-903.94)/950.25=4.87%
A債券的發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24.16-855.78)/924.16=7.40%大於4.87%
因此當利率上升,發行長期債券有利於企業。
G. 為什麼長期債券比短期債券風險風險更高
一、因為相對來說,長期的時間更長,存在著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二、久期越長的債券,當長期利率下降時,債券市場價格增長越大。
1、若為票面利率,則期限越長可規避利率下降風險。
2、若為市場利率,長期債券的久期一般大於短期債券,而久期作為價格百分比對收益率變化百分比的測量,越大表明價格波動帶來的收益越高,所以長期債券價格因收益率下降帶來的上漲幅度更大,收益率更高。
(7)債券短期收益率超過長期擴展閱讀:
長期債權投資在取得時,應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企業購入長期債券時,按購入價格與債券面值的之間的差異可以分為平價購入、溢價購入和折價購入。
債券市場發展過程中,制度變革、制度創新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例如國債余額管理制度的推出,對未來債券結構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國債余額管理有利於形成一個產品較為豐富、流動性較為發達的短期貨幣市場;而短期流動性增強,投資者可以有更為穩定的資金進行中長期投資。
H. 當到期收益率變化時,為什麼長期債券的價值比短期債券價值波動更大
因為期限短的債券的到期時間短,久期就比較小,所以受的影響就比較小。
比如:兩個同為10年期的債權,付息債券的久期就小於一次還本付息的債權,後者的久期等於10,前者的久期一定小於10。
那麼為什麼久期越長,價格波動越大呢?比如:市場利率開始上升,債券肯定要下跌,付息債券因為每年都可以拿回一定的利息,所以他的不確定性要明顯小於一次還本付息的債權,所以價格下跌也就要小。利率降低的情況反過來就行了。
I. 長期債券與短期債券的區別是什麼
1、時間不同
短期債券是為籌集短期資金而發行的債券。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內。有些在市場上流通的中長期債券,其到期日不足一年的,也視作短期債券。
長期債券是發行者為籌集長期資金而發行的債券。各國對債權期限劃分的標准不同。一般來說,償還期限為1年以內的為短期債券,1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中長期債券或稱中期債券。償還期限為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
2、特點不同
發行長期債券的目的,主要用於籌集大型工程、市政設施及一些期限較長的建設項目的建設資金。中國1954—1958年發行的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就屬長期債券。這種債券由於償債期限長,因而流動性較差,債券持有人要將其轉換為現金比較困難。
短期債券具有流動性強、風險低的優點,因此往往受一般投資者的歡迎。但是,它的收益率也較低。
3、作用不同
短期債券的大量發行和流通,也使中央銀行有條件運用各種貨幣工具,吞吐債券,以達到調節貨幣流通和穩定金融市場的目的。
中長期債券的發行者主要是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中長期債券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我國政府發行的債券主要是中期債券,集中在3~5年這段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