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方式是什麼,被誰買了
我們知道國債被稱為「金邊債券」,國債是以國家的信用為基礎,為了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政府債務,具有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收益率高的優點,「金邊債券」的稱號當之無愧。
而與國債相對的,是被稱為「銀邊債券」的地方債。既然能被稱為銀邊債券,說明地方債是僅次於國債的一種比較安全的債券,那麼,你了解地方債券嗎?
地方債券是什麼?
和國債類似,地方債的發行也是為了籌集資金,這些資金一般會用於交通、教育、醫院等地方性公共設施的建設。
Ⅱ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提速了嗎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指出,中央從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角度出發,對項目的合規性、合理性,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判,對項目包括PPP項目,加強了合規性校驗。下半年隨著項目清理完成,合規項目加快落地進度,基礎設施投資也有望保持基本穩定。業內人士表示,從在建工程、新開工項目等方面來看,投資的增長潛力依然較大。投資結構會持續優化,有效的投資會大幅增加,投資效率也會不斷提高。
在專家看來,專項債的加快發行會為地方基建籌集資金。王志剛表示,加快地方專項債券進度,充分體現積極財政政策,這為地方公共投資提供了支持,對補短板和提高公共服務有積極意義。
Ⅲ 2020年10月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及債務情況
【導讀】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各方的配合,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對於經濟也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我們也可以通過2020年10月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及債務情況,一窺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
一、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情況
(一)當月發行情況。
2020年10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429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1590億元,發行專項債券2839億元;按用途劃分,發行新增債券1899億元,發行再融資債券2530億元。
2020年10月,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期限13.5年,其中一般債券15.1年、專項債券12.6年。
2020年10月,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利率3.67%,其中一般債券3.70%、專項債券3.66%。
(二)1-10月發行情況。
2020年1-10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61218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21412億元,發行專項債券39806億元;按用途劃分,發行新增債券44944億元,發行再融資債券16274億元。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期限14.9年。其中,一般債券15年,專項債券14.8年。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利率3.40%。其中,一般債券3.33%,專項債券3.43%。
(三)1-10月還本付息情況。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債券到期償還本金16242億元。其中,10月當月到期償還本金2177億元。發行再融資債券償還本金14197億元、安排財政資金等償還本金2045億元。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債券支付利息6914億元。其中,10月當月地方政府債券支付利息512億元。
二、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情況
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批准,2020年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288074.3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42889.22億元,專項債務限額145185.08億元。
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58074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其中,一般債務128498億元,專項債務129576億元;政府債券256159億元,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1915億元。
截至2020年10月末,地方政府債券剩餘平均年限6.9年,其中一般債券6.2年,專項債券7.5年;平均利率3.51%,其中一般債券3.51%,專項債券3.50%。
注:[①]部分數據小數位按四捨五入取整。
[②]年度執行中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地方統計數據。
[③]地方政府債券余額與上月相比存在變化,主要是在經國務院批准下的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內,地方相應發行了新增地方政府債券。
[④]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數據按照省級政府成功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之日統計。
關於2020年10月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及債務情況,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大家能夠相應國家政策,及時了解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Ⅳ 財政部: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10.8% 房產稅同比下降5.3%
7月17日,財政部公布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方面,1-6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176億元,同比下降10.8%。其中,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3108億元,同比下降2.4%;土地增值稅3254億元,同比下降8.7%;房產稅1398億元,同比下降5.3%;耕地佔用稅757億元,同比下降8%;城鎮土地使用稅1050億元,同比下降7.3%。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1-6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6411億元,同比下降5.8%。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情況,1-6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1479億元,同比下降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591億元,同比下降20%;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29888億元,同比增長0.3%,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8129億元,同比增長5.2%。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1-6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5212億元,同比增長21.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支出630億元,同比下降27.9%;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相關支出44582億元,同比增長22.9%,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28820億元,同比下降10.7%。
於同日,財政部召開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並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據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介紹,從全國收入運行走勢看,上半年各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分別為-3.9%、-21.4%、-26.1%、-15%、-10%、3.2%,呈現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後二季度持續回升向好態勢。單獨測算疫情沖擊以及為應對疫情採取減免稅等措施的影響,分別拉低1-6月各月收入增幅約1個、13個、25個、15個、10個、5個百分點。
關於抗疫特別國債的整體發行情況如何,劉金雲回復稱,截至7月16日,抗疫特別國債已發行12期,累計發行7200億元,完成1萬億元發行任務的72%。其中,5年期、7年期、10年期分別發行2000億元、1000億元、4200億元。發行主要特點:一是發行利率符合市場預期。平均發行利率2.75%,與國債二級市場收益率銜接良好。二是認購需求保持旺盛。平均投標倍數(實際投標量/計劃發行量)達2.63倍,較6月以來一般記賬式附息國債高0.1倍。三是市場評價積極正面。市場機構普遍認為,抗疫特別國債發行透明度高,節奏較為均衡,維護了債券市場平穩運行。
此外,在上半年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方面,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表示,經全國人大審議批准,2020年安排新增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74.4%。經國務院批准,前期分3批提前下達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2.29萬億元;近期剛剛下達第4批額度1.26萬億元。今年以來,新增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良好。
Ⅳ 財政部:上半年全國房產稅同比下降5.3%
原標題《財政部: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10.8% 房產稅同比下降5.3%》
7月17日,財政部公布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方面,1-6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176億元,同比下降10.8%。其中,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3108億元,同比下降2.4%;土地增值稅3254億元,同比下降8.7%;房產稅1398億元,同比下降5.3%;耕地佔用稅757億元,同比下降8%;城鎮土地使用稅1050億元,同比下降7.3%。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1-6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6411億元,同比下降5.8%。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情況,1-6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1479億元,同比下降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591億元,同比下降20%;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29888億元,同比增長0.3%,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8129億元,同比增長5.2%。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1-6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5212億元,同比增長21.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支出630億元,同比下降27.9%;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相關支出44582億元,同比增長22.9%,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28820億元,同比下降10.7%。
於同日,財政部召開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20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並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據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介紹,從全國收入運行走勢看,上半年各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分別為-3.9%、-21.4%、-26.1%、-15%、-10%、3.2%,呈現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後二季度持續回升向好態勢。單獨測算疫情沖擊以及為應對疫情採取減免稅等措施的影響,分別拉低1-6月各月收入增幅約1個、13個、25個、15個、10個、5個百分點。
關於抗疫特別國債的整體發行情況如何,劉金雲回復稱,截至7月16日,抗疫特別國債已發行12期,累計發行7200億元,完成1萬億元發行任務的72%。其中,5年期、7年期、10年期分別發行2000億元、1000億元、4200億元。發行主要特點:一是發行利率符合市場預期。平均發行利率2.75%,與國債二級市場收益率銜接良好。二是認購需求保持旺盛。平均投標倍數(實際投標量/計劃發行量)達2.63倍,較6月以來一般記賬式附息國債高0.1倍。三是市場評價積極正面。市場機構普遍認為,抗疫特別國債發行透明度高,節奏較為均衡,維護了債券市場平穩運行。
此外,在上半年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方面,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表示,經全國人大審議批准,2020年安排新增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74.4%。經國務院批准,前期分3批提前下達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2.29萬億元;近期剛剛下達第4批額度1.26萬億元。今年以來,新增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良好。
Ⅵ 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能否用於償還銀行貸款
只要與發行債券的用途不沖突,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能用於償還銀行貸款。
國務院要求,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要優先用於償還拖欠款,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通過發債或其他金融工具置換存量債務節省的利息支出要全部用於清欠。對目前已確認的多年拖欠款,力爭年底前全國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清償一半以上。中央企業要帶頭優先償還對民營企業的逾期債務,年底前做到「零拖欠」。其他國有企業也要加快清欠。
Ⅶ 財政部:加強對地方專項債券項目申報把關 不安排一般房地產項目
觀點地產網訊:7月20日,財政部召開2021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項中新表示,2021年,財政部積極發揮政府規范舉債對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的促進作用。指導地方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准備等工作,會同發改委從項目成熟度、合規性和融資收益平衡等角度,加強對地方申報專項債券項目的把關,要求各地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領域和國家重大戰略做好項目儲備,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建設。明確不安排用於租賃住房建設以外的土地儲備項目,不安排一般房地產項目,不安排產業項目。
他表示,實施專項債券項目穿透式監測。通過完善信息化手段,對專項債券項目實行穿透式監測,及時掌握項目資金使用、建設進度、運營管理等情況,實現對專項債券項目全生命周期、常態化風險監控,防範法定債券風險。強化專項債券項目績效管理。印發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對專項債券資金預算執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實施情況進行「雙監控」,細化「借、用、管、還」全鏈條管理舉措。
項中新還表示,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項目已被納入2021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重點支持范圍。經初步匯總,1-6月全國地方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約一半投向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領域重大項目;約3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衛生健康、教育、養老、文化旅遊等社會事業領域重大項目;約2成投向農林水利、能源、城鄉冷鏈物流等領域重大項目。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表示,截至6月底,各地區形成支出1.635萬億元,支出進度達到63.1%。從支出級次看,省級支出0.614萬億元,佔比37.5%;市縣基層支出1.021萬億元,佔比62.5%,體現了常態化直達機制「據實分配使用資金、增量向基層傾斜」的制度安排。從支出結構看,各地用於養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支出占總支出的7成以上,支持基層落實民生政策。
Ⅷ 國家為何發行1.35萬億專項債券
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發行1.35萬億元專項債券是年初既定的計劃,並非最近才確定的「刺激」措施。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專項債券在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上大有可為。
2018年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宏觀政策取向。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2018年經濟發展目標,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安排20.98萬億元,增長7.6%;安排財政赤字2.38萬億元,保持上年規模。另安排不列入赤字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3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500億元。
由此可以看出,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發行1.35萬億元專項債券是年初既定的計劃,並非最近才確定的「刺激」措施。當前,我國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從1月份至7月份數據看,投資增長有所放緩,特別是短板領域投資明顯不足,其中原因包括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政府基礎設施投資資金來源不足等。與此同時,上半年專項債券的發行進度較慢,因此有必要加快發行和使用進度,把積極財政政策落到實處。
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注重的是精準調控,並非「大水漫灌」。比如,在聚焦減稅降費方面,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創業創新、穩定就業為重點,精準施策,提升效能。在支出方面,則是加大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民生的投入,強調發揮支出效益。具體到專項債券,體現為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以及精準扶貧、生態環保、棚戶區改造等重點領域,優先用於在建項目平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