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債券市場目前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
問題之一: 市場規模小,交易不活躍 在中國,債券市場本身就並不發達,而企業債券市場相對國債和金融債的發展更加緩慢,在美國,企業債券余額則基本保持在整個債券市場的20%的份額。 交易不活躍是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發展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債券的流通與轉讓只能在交易所進行,而交易所的上市規則存在諸多限制性條款,按規定只有企業債券中信譽較高的才可獲准上市流通,致使大多數企業債券無法在交易所上市轉讓,交易對象減少,市場交投不活,交易市場發展緩慢。二級市場的滯後,必然反過來影響一級市場的發行,從而制約整個企業債券市場的總體發展。問題之二:品種單一, 定價不合理 方向,兩會期間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債券市場,推進債券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這是對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擴大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大力發展公司債券市場的再次強調。這些都說明政府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的發展,並指明了債券市場的發展方向。 而且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和人們投資心理的好轉,樓市政策的嚴格,資金的涌動方向不明的情況下,債券市場的前景還是看好的
2. 什麼是債券市場分析和策略
在《債券市場分析和策略》(第5版)中,作者採用切實可行的實務方法對債券投資進行了分析,並對各種類型的債券和利率衍生工具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此外,《債券市場分析和策略》(第5版)還著重介紹了這些投資工具的投機特徵、最新定價方法、利率風險的定量分析技術以及運用這些投資工具的投資組合管理策略。
3. 中國債券市場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截至2018年末,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8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國際投資者持債規模近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中國債券正式納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充分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的信心,也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的體現,將有利於更好地滿足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需求。
陳湛勻指出:從上世紀80年代國債恢復發行,中國債券市場開始,截至2018年的10月末,中國債券市場已經超過了80萬億人民幣,在全球債券市場的余額排名第三,公司信用債券也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的債券市場。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首批統計學博士點專業博士。現任中國上海市投資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首創擬人化資本運營專家,上海電視台「夜話地產湛勻妙語」欄目主持人,中國第一財經、東方衛視、鳳凰衛視等媒體特邀嘉賓,長期應邀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授課,並被聘為國際論壇峰會和國外大學演講,與英美法徳加拿大等國家名校進行學術交流,走訪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具有國際視野、最受歡迎的實戰型權威金融專家。陳湛勻教授已獲近20項國家、省部級優秀科研獎。陳湛勻教授長期專注於地產金融、高新技術、中小企業成長,對這些領域保持高度前瞻性,具有豐富的實際經營經驗。他擅長實用解決具體方案,將廣泛的商業知識和特定行業的深入了解相結合,致力於運用金融專業技術幫助企業提升可持續競爭優勢、贏利能力,放大企業價值並創造價值,成功輔導不少企業上市。
4. 中國債券市場未來的走勢會怎樣,債券牛市
1、現在的債券發行利率越來越低,中興通訊最高竟然只有4.6%。大大低於3年期憑證式國債的5.58%。
2、經過半年的大牛市,已經有充分的賺錢效應,大家非常麻痹!
3、感覺降息後有利好出盡的感覺,現在剛剛降息,短期內不會再降!
4、本次降息,實際上銀行都在上浮利率,實際並沒有降。
5、高風險債都已經發行了,不止一家,面臨上市,說是高風險,實際很多都達到了AA,而且有擔保,相比而言,目前很多企業債的價格、利率、信用等級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可以零星交易,不用每次最少50萬,但是這種高風險、高收益的債券比如要吸引很多機構投資者參與其中。
綜上所述,考慮到今年的收益已經大大超額完成目標,本人現在開始賣出企業債,參與逆回購,等待債券下跌!
5. 未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銀行間債券市場占據重要地位
我國債券市場分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隨著銀行間債券市場規模的急劇擴張,其在我國債券市場的份額和影響力不斷擴大。2019年我國銀行間市場債券存量規模約為86.4萬億元,約佔全部債券存量規模的87.2%,超過一半比重。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債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6. 巴菲特稱債券市場前景黯淡,他是從哪幾方面分析的
保險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四大業務中最大的一個。盡管與其他保險公司不同,伯克希爾在投資其保險流通股時採取了更多的股權投資方式。
巴菲特表示,由於伯克希爾的財務實力和非保險業務產生的“巨額現金流”,該公司的保險團隊比任何競爭對手都配置了更多的資本。
巴菲特寫道,這種組合使伯克希爾的保險業務“安全地遵循以股權為主的投資策略”,而這“對絕大多數保險公司來說是不可行的”。出於監管和信用評級的原因,許多保險公司不得不關注債券。
他指出,一些保險公司和債券投資者“可能會試圖通過將購買的資產轉移到由不可靠的借款人支持的債券,來為目前可憐的回報提供動力。”換句話說,他們可能會把更多的投資組合配置到金融工具上,比如杠桿貸款和高收益債券,也就是垃圾債券。
“然而,高風險貸款並不是解決利率不足問題的辦法,”他補充道。“一度強大的儲蓄和貸款行業毀滅了自己,部分原因是忽視了這條箴言。”
巴菲特總是告訴別人,他把銀行存款的浮動比作“保險公司每天的現金流入和流出,他們持有的總額變化很小。”
他寫道:“伯克希爾持有的巨額資金很可能會在未來許多年裡保持在目前的水平”“當然,這個情況可能會改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保持勝算。”
7. 混合債券的中國混合資本債券市場展望
(一)作為補充資本的重要工具,混合資本債券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行需求旺盛
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高速發展使得許多商業銀行資本金屢屢捉襟見肘,僅僅依靠利潤累積難以跟上風險資產的增長速度,需要以附屬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的股本回報率(ROE)遠遠高於混合資本債的發行成本,即使資本充足的銀行實際上也可以通過發行混合資本債來提高股本回報率;隨著新巴塞爾協議的逐步推廣,資本監管要求越來越嚴格,比如市場風險資本的計提等,使得商業銀行更有必要拓寬資本補充渠道;未來混合資本債券的發行主體將進一步擴大,如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也可能推出混合資本債券。
(二)混合資本債券具有較大的投資需求
中國債券市場存在兩個缺陷:長期品種稀少,發行量有限;銀行間市場上高信用,低收益品種(國債和准主權債)佔比過高。而混合資本債券期限較長、收益較高,具有較大的投資需求。以「2006年興業銀行混合資本債券」為例,固息品種發行利率4.94%,浮息品種為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加利差 182bp,分別比同期金融債高150bp和1OObp,使投資者獲得了較好的風險回報。因此,盡管還存在一些政策限制(如保險公司尚未得到批准投資混合資本債券)和認識誤區(有的投資者對混合資本債券尚缺乏了解),但首期混合資本債券仍然呈現申購踴躍的局面。本次投資混合資本債券的機構主要是銀行類金融機構,但從國際上混合資本債券的投資主體來看,未來投資主體可能擴展到保險公司、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住房公積金等機構。
(三)中國金融業和債券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混合資本債券市場提供了良好基礎
1.近年來中國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的改革重組增強了銀行體系的穩定性,加上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商業銀行經營環境比較穩定,混合資本債券10—20年內發生償付風險的可能性非常小。
2.銀行間債券市場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不同風險偏好、不同資本背景的機構參與市場投資,市場流動性越來越好。與此同時,以持續信息披露和公開評級為重點的市場監督機制逐步成熟,使得混合資本債券從一開始就具有比較健康的土壤。如混合資本債券存續期內,發行人應按季度披露財務信息,若混合資本債券採取公開發行方式發行,發行人還應在債券付息時公開披露資本充足率信息和其他債務本息償付情況;混合資本債券公開發行和定向發行均應進行信用評級,在混合資本債券存續期內,信用評級機構應定期和不定期對混合資本債券進行跟蹤評級,對影響發行人履行債務的重大事件,信用評級機構還應及時提供跟蹤評級報告。
(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監管環境是混合資本債市場發展的有力保障
1.中國銀監會成立後,全面加強了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監管,通過現場和非現場檢查等手段,能夠及時了解商業銀行的風險狀況。
2.由於混合資本債券所具有的資本屬性,為保護投資人利益,監管部門對發行人的資質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比如具備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核心資本不低於4%,最近三年連續盈利,以及貸款損失准備計提充分,風險監管指標符合監管機構規定等,這就使得許多不符合相關要求的銀行被擋在了市場的門外。
8. 想了解債券市場相關知識,可以推薦一些書籍嗎
本期書單則為大家推薦債券市場的入門、進階書籍,非常適合涉足這一領域的書友閱讀,也是能引領想進入這一行業奮斗的有志之士們的佳作。
這些著作從歷史到現實、從一般規律到具體事件,為您勾勒出中國債券市場的全景圖。希望能讓您在了解債券市場的過程中如有神助,書單上的所有書目是阿穆精挑細選出來推薦給大家的,僅供參考。
本書所涉及的2002~2010年也正是筆者精力最為旺盛、求知慾最強的時期,每每望著自己這些年來積累的厚厚九本心得筆記,總覺得這是自己的一筆財富,也由此萌生了將其總結歸納,保留一份歷史資料的念頭,這也是寫作本書的主要原因。
9. 中國債券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綠色債券再迎政策支持,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迅速,綠色債券市場已經躋身世界前列。2018年以來,多個部門相繼推出綠色債券市場建設與發展監管條例,監管體系更加規范;多個地方政府著力研究部署綠色債券獎勵政策,激勵措施更加完善。
2019年5月,人民銀行印發的《關於支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發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的通知》,盡管區域范圍目前僅有5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債券種類只是綠色債務融資工具,但在支持試驗區綠色發展的同時,其相關經驗和做法也將會得到復制和推廣,這對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和促進作用,也是進一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