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0億元債券違約被停牌,華晨集團如何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祁玉民出色的完成了領導交付的任務,把一個陷入困境的企業轉變成了一家營收超2000億的大型汽車集團,幫助寶馬在中國市場取得了歷史性的份額。但是對於華晨自主板塊而言,祁玉民卻失敗了。
盡管在祁玉民的口中,華晨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用市場換來了技術的中國汽車企業」,但華晨除了引進了寶馬的發動機生產線,並沒有在底盤、發動機、變速箱、設計以及前沿的智能化、新能源領域大力研發。
以至於中華和金杯市場份額在2013年走上巔峰後開始持續萎縮,中華品牌除了在SUV市場井噴的2016年短暫爆發外,基本上沒什麼存在感。
有人說,仰融的悲劇決定了華晨的悲劇,但也不全是。華晨從誕生起就已經成為了交織各種利益的漩渦,作為後來者的祁玉民,在這漩渦中也會身不由己。縱使手握一手好牌,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美國國債到期後如果違約造成信用下降那國際、國內的經濟將走向何方請說明幾種可能出項的結局!
美元是世界硬通貨,美國國債違約,就相當於中國國債在人民幣流通的地方違約。理論上,只要印鈔不受限制,不可能違約。發債人是財政部,印鈔人是央行,印鈔買單,可以一直買下去,大不了通貨膨脹。但印鈔還是有邊界的,到了你的鈔票多得不再有人敢接受,鈔票信用趨向於零時,你就沒法再印鈔了——這時,你的貨幣崩盤,你的政府破產。設想美元崩盤,是可以的,但以目前區區14萬億美國國債就覺得美元要崩盤,未免太誇張。美國國債與GDP的比率還趕不上日本高。美元信用崩盤,固然令人恐怖,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用不著杞人憂天,崩不了。那麼美國國債就一定不違約了嗎?未必。美國財政部借了14.29萬億美元的巨款要還,還要維持政府日常的開支,在哪裡弄那麼多錢呢?辦法只有一個,再發國債,借新款還舊賬。老這么下去,這不是個龐氏騙局嗎?還真像!目前,它唯一不像龐氏騙局的地方,就是有一個法律規定的國債上限。今年5月16日,美國國債再一次到達上限,再發國債,就需要修改法律。站在奧巴馬、蓋特納的立場上,當然希望盡快修改法律發國債,不過,站在美聯儲的角度,就未必了。美聯儲的後台老闆是十二個私人銀行家組成的理事會。從私人銀行家的利益出發,美國國債的龐氏騙局必須有個了局,無休止的發國債,最終的實質相當於不停地印鈔——因為發不出去的國債,到頭來還是美聯儲印鈔買單,長此以往,對美元的信用是個傷害,對維護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不利。因此,恰到好處地停止印鈔,符合美國金融寡頭的利益。
③ 哪些行業的信用債企業存在較大的違約可能
貸款流向「五小」(浪費資源、技術落後、質量低劣、污染嚴重的小煤礦、小煉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電等)和兩高一剩(高耗能、高污染及產能過剩)等國家限制、控制甚至淘汰類的行業。這類行業本身就對社會發展存在不良的影響,加上國家政策(如稅收、財政等)的限制,很難有大的發展,甚至可能成為政府直接勒令退出市場和破產關閉的對象,從而造成信貸機構不良貸款和呆賬、壞賬的出現。這一類企業違約可能非常高。
一般的話慎入行業有:房地產、建築、紡織服裝、有色金屬、化工、煤炭、鋼鐵等風險較大,出現結構性產能過剩且短期內難以明顯好轉的行業。
嚴格控制或退出類:
煤化工、水泥、平板玻璃、造紙等行業國家明確淘汰落後產能的行業,主要包括小鋼鐵、小水電、小水泥、小煉油、小煤窯、小玻璃、小造紙、小礦山、小化工、小葯廠、小火電等行業。
④ 美債違約的概述
美債是指由美國聯邦政府以政府名義借貸,通過財政部下的債券發行部門發行的國家債券。
通常說的美債包涵兩部份:
第一部分是國債,比如社保基金等,由聯邦政府持有。
第二部分是聯邦政府以外由公眾投資者,包括聯邦儲備系統、州政府及地方政府等,持有的公眾債券。 美國債務上限是指,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量的最高限額。美國憲法賦予美國國會有權對美國政府債務規定上限。
美國從法律上確定美國債務上限始於1917年。在此之前,美國政府每當需要借款時,都要向國會一事一報,在獲得國會批准和授權後,方能實施籌融資計劃。這一原則是對當屆政府或將出現過度透支,而對下屆政府不負責任行為的限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應對戰時經濟之需,國家財政必須有更大的靈活性,美國國會也因此授予政府一攬子借款許可權。不過,條件是聯邦政府(不包括地方政府)的借款總額要小於國會當下規定的總量限制。1917年,國會以立法形式確立國債的限額發行制度,實施這一制度的法律依據是美國的《第二次自由債券法案》。 所謂美債違約,即美國聯邦政府無法按照約定時間償還國債的本金和利息,違反了和持有人之間的約定,故稱美債違約。美債違約的關注度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元又是一種可以作為外匯儲備、結算的國際貨幣,黃金、石油等國際交易價格均與其掛鉤。如果美國政府出現違約行為,將直接導致世界資本市場的信任危機,全球經濟也將因此而產生劇烈動盪。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級經濟體,可以通過加印美鈔償還債務,所以長期以來,購買美國的國家債券被人們認為是零風險的投資項目,持有范圍之廣、資金量之巨均居世界首位。因而,美國政府如果違約,其行為將給剛剛從金融危機中走出來的世界經濟以沉重的打擊。它的影響也將大大超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
⑤ 美國國債違約,對中國老百姓的影響是什麼 求詳細解答!
■關注美國債務危機從5月底美國總統奧巴馬接手主持談判以來,他和國會兩黨領袖對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加班加點、反反復復地談了2個月。眼看8月2日的大限將至,他和國會依然弄不出一個結果。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美國政府真的會讓國債違約嗎?美國國債違約將對中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美國為什麼要提高國債上限?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美國政府要發行多少國債需要得到國會的批准。1917年,國會賦予美國財政部代表政府決定何時發債的權力,但是債務上限由國會決定。1962年以來,美國已74次提高了債務上限。最近一次提高債務上限是在2010年2月。今年5月16日,美國政府的債務總額突破14.3萬億美元的上限。政府不能靠發行國債來籌資,政府的開支靠向政府所屬的一些養老基金借錢來維持。不過,按照美國財政部的測算,到8月2日,這樣的臨時資金來源也將用完。所以,政府迫切需要國會提高債務上限。為什麼國會遲遲不通過?25日,奧巴馬在全國電視講話中說,直到目前,提高債務上限的談判仍然行進在兩條不同的道路。執政的民主黨主張,一步到位地提高幾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提高的額度足以支撐到明年總統大選之後。這也是奧巴馬在22日記者會上提出的「唯一底線」。此外,奧巴馬希望適當增加富人的稅收,實現既節流、又開源的「平衡」方案。民主黨不希望在醫療、養老等事關本黨重大利益的問題上削減掉太多的開支。而共和黨想把債務上限談判設置成奧巴馬連任路上的重要障礙。他們主張短期提高債務上限,反對增稅,只節流,不開源,推行被奧巴馬稱為「只削減」的政策。這是因為他們要向選民兌現「低稅收」和「小政府」的承諾。另外,到目前為止,很多人依然覺得沒有必要提高債務上限。根據美國民調機構加洛普公司的調查,60%的共和黨人,46%的獨立候選人和21%的民主黨人徹底反對提高債務上限。很多人認為政府完全是在誇大債務違約的危害。政府想要得到更多的錢花,而之前的債務已經夠多了。美國政府真的會違約嗎?上海社科院世經所副所長徐明棋說,短期違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美國在1979年也曾因為國會沒有及時提高政府債務上限而出現過短期的違約情況。當時由於美國政府無法發債而使得1979年4月26日以及5月3日和10日到期的美國國債的還本付息被推遲,總額為1.2億美元。雖然這些債務隨後都得到償付並補償了延期付款的利息,從性質上看這已經是違約。只是由於違約的規模很小,違約的時間很短,沒有被當做重要的事件,因此美國財政部至今也不承認美國政府曾經違約過。國會不斷提高債務上限是美國維持其償債能力的關鍵,因為目前美國發行的國債不會出現銷售不出去的情況。違約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25日,奧巴馬在講話中強調,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和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倘若美國出現歷史上第一次聯邦政府債務違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2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總裁克里斯汀·拉加德敦促美國盡快打破債務談判僵局及時提高債務上限,同時警告說如果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降或出現債務違約,將產生嚴重後果波及全球經濟。標准普爾、穆迪、惠譽三大國際評級機構此前已經明確表示,如果美國長期的債務和減赤問題這次得不到妥善解決,它們也將下調美國保持了近一個世紀的主權債務最高評級,即使是提高了債務上限而暫時不會違約。如果美國債務違約和主權債務評級下調,很可能使美元貶值,退休儲蓄縮水,政府機構裁員,美國國債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遭遇拋售,並全面推高利率和市場融資成本,造成新的金融和經濟動盪。此外,美國地方政府和家庭、居民的債務負擔也將隨之加重。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說:「如果美國債務違約和主權債務評級下調的情況真的發生了,那麼它將不啻於發生了又一場經濟危機,不僅嚴重打擊羸弱的美國經濟,艱難復甦中的世界經濟也將受到可怕的殃及。」違約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說:「在美國債務違約和主權債務評級下調風險的國際影響中,中國無疑是首當其沖的。」中國持有1.1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以及其他上萬億美元資產。這些將會因美國債務違約和主權債務評級下調而縮水。出口市場也會出現劇烈的萎縮。而美元貶值引發的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新一輪上漲,還將使中國面臨的輸入型通脹壓力陡增。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對沖掉抗擊通脹的政策效果,並迫使中國在進一步採取更加嚴厲的抗通脹措施和維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之間,尋求難度更大的新的平衡。趙錫軍說,中國首先應同美方交涉,要求其遵守承諾及信用,盡量避免或者減少針對中國債務的違約。一旦不可避免地發生違約,也要讓美方向自己最大程度地公開債務重組的細節,「這是中國不可被剝奪的權利」。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萬軍說:「中國也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方面實施外匯儲備多元化、拓寬外匯儲備的使用渠道,一方面避免外匯儲備的過快過量累積。」還有迴旋的餘地嗎?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從目前情況看,原先設定的違約截止期似乎也還有迴旋餘地。之前白宮認為,由於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起草議案文本以及通過議案都需要運作時間,為避免美國在8月2日出現債務違約,兩黨需要在7月22日之前達成初步共識,否則將無法完成立法程序。目前這一日期已經突破,但從金融市場來看,紐約股市等近日只是小幅下跌,表明市場已有準備,仍在觀望。財政部之所以設置了8月2日的違約截止期,一方面是財政部屆時將揭不開鍋,另一方面按照常規,國會到今年8月8日將進入休會期。不過,《今日美國》26日說,財政部近期的收入顯示,聯邦政府還可能維持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不違約。另外,還有報道說,財政部長蓋特納找到美國國會當年設置債務上限「違憲」的證據。萬一形勢需要,總統可以不通過國會直接提高債務上限。但如此一來,奧巴馬將承擔重責,並不利其形象。(綜合新華社、解放日報等)
⑥ 美債違約指什麼
所謂美債違約,即美國聯邦政府無法按照約定時間償還國債的本金和利息,違反了和持有人之間的約定,故稱美債違約。美債違約的關注度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元又是一種可以作為外匯儲備、結算的國際貨幣,黃金、石油等國際交易價格均與其掛鉤。如果美國政府出現違約行為,將直接導致世界資本市場的信任危機,全球經濟也將因此而產生劇烈動盪。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級經濟體,可以通過加印美鈔償還債務,所以長期以來,購買美國的國家債券被人們認為是零風險的投資項目,持有范圍之廣、資金量之巨均居世界首位。因而,美國政府如果違約,其行為將給剛剛從金融危機中走出來的世界經濟以沉重的打擊。它的影響也將大大超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
2011年7月20日,由於美國政府和國會就提高債務上限的談判目前僵持不下,美國債務前景面臨違約風險。共和黨議員提出支持美國「技術性違約」,即暫緩償還美國國債的利息,以迫使白宮大幅削減支出。目前這項議案已在眾議院通過,但消息引發了各方的強烈不滿和抗議,分析人士認為,上述「賴賬」提議對於美國而言是損人不利己的,美債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將造成全球性宏觀沖擊,後果甚於金融海嘯。專家預計,該項決議在參議員通過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7月31日晚間宣布,美國國會兩黨已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 中新社華盛頓8月2日電(記者 德永健)繼1日眾院表決通過後,民主黨控制的參院2日以74票贊成、26票反對的表決結果不出所料地也通過兩黨達成的提高美債上限及削減赤字協議,使得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美債鬧劇」在必須劇終前的10多個小時告一段落。 照方案所示,到明年年初,美債上限將最低提高2.1萬億美元,最高提高2.4萬億美元,上述額度足夠奧巴馬撐過2012年總統大選,不必再擔心共和黨借美債談判作梗攪局;共和黨則在削減政府開支方面大獲全勝,逼迫奧巴馬少至削減2.2萬億美元,多至削減2.5萬億美元,並且沒有任何加稅條款。 美國兩黨在8月2日前終於各取所需,但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政治爭斗卻引發外界的激烈批評,直斥這是一場毫無意義、極端不負責任的「政治鬧劇」,不僅對提振持續低迷的美國經濟於事無補,而且直接殃及遍布全球的美債債主,堪稱是在拿全球經濟冒險。 此外,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即便美債上限在8月2日後得到及時上調,但這場爭斗已將「投資美債無風險」的完美形象徹底打破,令投資者意識到即便是美國政府擔保,也不能被視為完全沒有風險,加上潛在的美元危機,今後市場對美國「欠債不還」的擔心將一直持續下去。[1]
⑦ 為什麼美債違約對美國的整個債券市場造成極大的沖擊,使得國債的收益率大幅上升,從而推高美國的利率
1,美債違約如何使得國債的收益率大幅上升,從而推高美國的利率?
此問題可以從歐債的反應中找到答案,原因如同去銀行信貸,信用資質差,貸款利率自然高。
美國利率的提高對美國首先產生影響
在目前經濟環境下,融資成本高,必然對經濟產生傷害,不利於經濟復甦。
美債招拋售和美國提高利率必然導致美元的短期上漲。。。。。
⑧ 美國國債違約對中國的影響
美國如果真違約,不僅令美國國債失去信用,也使美國成為全世界的眾矢之的。美國賴賬將導致整個國際金融體系發生紊亂,美元會大幅貶值,全球金融、股市隨之紊亂,鐵礦石、石油等大宗商品漲價。整個世界都受不了,也包括美國自己。
如果美債違約,世界經濟立即進入大蕭條。 如果美國債務上限不增加,美聯儲不再購買美國債券,那麼到期的美債就會被列入垃圾級別。 同時,其它地方債務和企業債務也會降級,導致利息負擔更加沉重。 美國財政將被迫削減開支,醫療機構、軍工企業等高收入領域將遭到顯著的打擊。 同時,美國企業債務成本上升,會迫使大量高資產、高負債、低利潤的企業虧損或者破產。 另外,債務成本壓力將迫使美國資本迴流,補充國內企業的資本金。 當經濟困難的時候,世界經濟的本質就是比誰更爛。 目前歐盟的救市措施,並不是實質上想改變什麼,而只是想給自己「粉飾」得好看一些。 既然部分美債成為垃圾,那麼歐洲一些國家的債務也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垃圾。 中國外儲的現金很少,大多數由債券構成,包括1萬億左右的美債和可能超過4000億的「兩房」債券,還有數目不詳的歐洲國家債券。 到時候,這些外儲因為債券貶值,直接就會部分或者大部分成為損失。 同時,美債和歐債成為垃圾,就意味著歐美經濟立刻進入「冰窖」。 中國已經連續減少的出口,將快速進入完全停滯狀態。 同時,中國有8000多億美元的外債,其中據說超過70%是短期外債。 而一旦美歐經濟停擺,國際資本會快速迴流。 屆時,中國外儲遭受巨大損失(尤其是無法變現)、進入中國的巨額國際資本撤離、加上償還短期外債、另外國內資金也蜂擁外逃,中國的3.2萬億名義外儲可以在短時間內流失殆盡。 中國將沒有外匯買糧食、石油、鐵礦石、有色金屬、橡膠等等大宗商品;也沒有錢購買機械、電子元件、晶元、汽車、飛機、以及其它奢侈消費品等產成品。 沒有錢買大宗產品和關鍵部件,中國社會活動將完全停止。 而中國需求消失,會讓大宗商品回到歷史低位,靠賣大宗商品富裕的中東和俄羅斯等產油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巴西、阿根廷等大宗礦產和糧食生產國,其收入將劇減。 這些國家從中國的進口,也會一夜之間消失。 同時,依賴產品出口中國的德國、日本、法國、英國(教育出口)等國,大量產能也將閑置,投資將難以回收。 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的集中地,其金融、IT、消費品、教育文化等等領域也將全面進入神的萎縮狀態。 這樣的結果是2008年的場景重現,而且比2008年的狀況更惡化。 屆時,世界范圍內的房地產、汽車、奢侈消費品等非生活必需品將變得非常不值錢。
⑨ 美國欠其他國家的外債如果不歸還的話,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如果美國外債得不到償還,這將形成事實上的經濟危機!世界上每個人都借了17,500美元(實際損失遠遠小於平均美元債務)。美元的崩潰實際上是劫富濟貧的行為,這將導致房地產、藝術品、黃金等高附加值商品的減少。購買力將增加,實際損失可以彌補,人均損失約為300元)。這對普通人是有益的。
美國上層建築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權力分離、國債普遍上升、債務違約的發生和蔓延也將導致債券市場崩潰。美國金融監管薄弱,金融炒作瘋狂,導致國際資本過度消費、過早消費和未來資產!大規模的信貸違約、房地產的急劇下跌以及金融企業的崩潰,尤其是像花旗這樣的大型私人銀行,將會影響信貸。債券市場也將出現大量交易萎縮,無法按時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