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國貨幣升值對於持有該國幣種債務的國家有利還是不利
持有貨幣債務是依據外匯匯率來決定的,而外匯市場是交易最大的市場,通過全世界銀行進行外匯交易,外匯交易有三種特性叫可支付性,可換性,可獲得性,這3種特性的共性就是以外幣作為結算單位,普遍的講,持有該國貨幣,如果貨幣存在升值空間,當然是有利的。
但是若以美國持有日元為例,在美國QE,OT等貨幣寬松政策下,無疑貨幣存在貶值預期,可外匯作為自由交換條件,可一旦日本出現寬松政策,美元兌日元存在升值空間,可以在當時肯定持有日元出現了風險。當然我們知道美國是負債國,日本是赤字國,在日本過去10年期國債出現收益率低於0.7%的條件下,任何風險因素都會導致債權風險或者收支逆差。 所以對買進賣出貨幣或者債務的時間要求非常高,而利與弊是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的。
❷ 中國坐擁龐大美債,人民幣升值將稀釋債務. 怎樣解釋呢
你的看法是不全面的,1,美國同樣持有人民幣債券,當人民幣升值後,美國持有的人民幣債券會升值,有利於沖抵美元債務。2,歸還中國的債務的時候是可以是由債權國的本國貨幣進行歸還的,所以人民幣升值造成債務稀釋是可能的。
❸ 為什麼本幣預期升值意味著外國存款預期收益率降低
本幣預期升值將能換取更多的外幣,這是匯率。相應的,人民更願意自己的財富能夠保值增值,就不願意換取外匯,外匯的存款預期收益也就降低了。匯率的升值百分比與存款的收益率相比要更直觀的見到現錢
❹ 關於本國貨幣貶值或升值,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首先這是一道證券從業的基本考試題,一般證券從業人員都很easy, BC選項直接pass,是兩種相同意義的選項。那麼就從AD選其一。
先來談談D選項,某國貨幣升值對持有該國貨幣債務的國家有利, 可以理解為 中國的人民幣升值,對持有中國國債的國家有利,也就是說你手中拿著中國的債券,是同樣增值的,所以沒有問題 。正確
A選項, 本國貨幣貶值有利於本國外匯的增收節支,增收節支意義為增加收入,節約開支,本幣貶值,出口商獲得的外幣能夠兌換到更多的本幣,直接增加利潤,出口競爭力增強,有利於出口,有利於外匯流入,同理不利於進口,減少進口額,節約外匯
BC也說一下吧,本國貨幣貶值後,本國商品的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出口增加而進口減少,從而增加外匯收入,同理,本國貨幣升值,外國商品價格相對便宜,所以進口增加,即有利於進口
❺ 一國的國際儲備不斷增加,為什麼該國貨幣就會受到巨大的升值壓力和預期
因為外匯儲備是由該國出口商品換來的,也就是說是由貿易順差換來的,一個國家貿易順差,說明該國的產品幣外國更加便宜,而根據PPP平價,同樣的東西本來應該是一樣的價錢,這才平衡,你國家的東西便宜了,那對國外的產品就會造成不利,而本國貨幣升值,導致出口的東西會變貴,就會緩解這種不平衡。因此本國貨幣會有很大的升值壓力和預期。中國目前就是如此。
❻ 「某國貨幣升值對持有該國幣種債務的國家有利」這句話對么,為什麼
要注意是持有債務!不是持有債權!b還你a是義務,叫債務。a讓b還錢是a的權利。(我是這么理解的)所以a國貨幣升值,b國需要還更多的錢。所以對b國是不利的。
❼ 本幣貶值為什麼使本國債券需求上升
本國經濟變差導致投資收益減少國外投資者撤離,投資者撤離導致本國貨幣需求量下降,從而導致本幣貶值,正是因為投資收益減少或者投資風險增大,投資者更傾向於投資風險較小收益相對穩定的國債,才使本國債券需求上升,也就是說本幣貶值和債券需求上升都是由於國內經濟衰退引起的。
❽ 為何匯率降低,本幣升值 資本會流入本國
因為在直接標價法里,本幣升值意味著單位本幣兌換更多的外幣,資本預期本幣將進一步升值,因此會流入本國
❾ 人民幣升值問題
1.人民幣升值到底是引起通脹還是通縮
通縮。因為國內外資金會流出國內,造成國內總需求下降——
①實體經濟層面:
中國向美國的進口↑、美國對中國的出口↑——(本幣流出增加)
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美國向中國的進口↓——(外幣流入減少)
②虛擬經濟層面:
人民幣達到境外投資者心理上的升值預期後,境外熱錢撤離中國(外幣流出)
2.有人說上升級3%,等於美國少還中國際性3%的國債,這怎麼算
這種說法本身就是錯的。誠然,中國政府持有的大量美國債券價值的確縮水了,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少還了,持有貶值貨幣或貶值貨幣債權的一方,會因貨幣貶值而失利,而相應得利的是持有升值貨幣的金融系統,而不是債務方。債務方不論其貨幣升值還是貶值,該還多少錢還是多少。
美國跟我們打匯率戰,強迫人民幣升值,是為了抑制中國的出口,促進美國的出口,也就是為了搶就業的飯碗,而不是為了少還錢。
❿ 本幣升值對本國經濟的影響
2003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問題便成為全球范圍內的熱門話題,關於人民幣升值的新聞在報紙、電視、網路以及政府會議中隨處可見。為什麼人民幣升值問題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可以從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來分析。
國內背景:1994年以來我國一直沿用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10年來,匯率制度沒有發生過調整,而中國經濟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10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國際收支順差持續擴大,根據國際經濟學理論,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持續高於他國增長,貿易順差不斷擴大的時候,該國的貨幣就會相對於他國貨幣進行升值,從而維持兩國貿易之間的平衡。而在此期間,中國的匯率政策並未進行相應調整,這就造成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國際背景:美元的貶值及其近一步貶值的預期,帶來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我國匯率機制改革前,美元的整體走弱已經在我國外匯市場上得到了反應。匯改後,實行盯住「一籃子貨幣」形成的人民幣匯率制度,但美元資產在我國外匯儲備資產中的絕對比重決定了人民幣匯率與美元在國際匯市上的總體表現仍直接相關,美元走勢幾乎決定了人民幣匯率的短期走勢。2000年以來,一些國家施加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中國國民生產總值連續25年9%以上的增長速度,意味著中國以及中國的企業和居民都變得越來越富有,而作為反映經濟「晴雨表」的中國證券市場卻反其道而行之,從2001年陷入慢慢熊市之後,一蹶不振,直到2006年,才被世人發現,在中國的證券市場上存在大量被低估的股票,從此中國股市上演了一部史無前例的神話,上證指數從2006年開盤1163.88點直接上漲到2007年末收盤.56點,短短兩年之間指數上漲4000多點。導致上證指數直線上升的原因有:(1)證券市場經過長期調整,股票價值嚴重被低估,投資風險小,收益高。(2)中國居民的實際收入不斷增加,投資者尋求資本保值和增值的的願望強烈。(3)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強烈,國際「熱錢」為實現套匯大量湧入中國,並進入證券市場實現資本增值。(4)國家不斷加大對QFII的審批額度。(5)股市的掙錢效應,導致大量新投資者進入股票市場。人民幣的不斷升值有可能成為影響股票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匯率與股票市場存在很大的正相關關系:本幣升值——外資流入——有價證券價格上漲(尤其是股票價格)——投資收益大幅上漲——吸引更多的外資流入——加大升值壓力,這將帶來人民幣匯率螺旋式上漲。從短期來看,這將形成證券市場的利好消息,大量資金湧入證券市場,將帶動證券價格上漲。但長期來看,當人民幣的升值的預期得到完全釋放,資本市場的泡沫嚴重時,這些「熱錢」會迅速將股票變現,將資本匯回本國,從而引起股票價格大幅下跌,國內投資者損失慘重,這將給中國的證券市場帶來重大災難。
二、人民幣升值對投資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外商投資的影響。首先,由於人民幣升值以後,外商用於投資的資金兌換成人民幣以後將變得更少,這將會增加外商投資中國實業的成本,而這必然會導致外商的競爭力下降,所以人民幣升值以後可能會導致外商減少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此外,由於人民幣升值,人民幣變得更加值錢,這必然會導致外資通過外匯市場以及股票等資本市場進入中國,因而通過間接投資中國的資金將會增加。
人民幣升值對內地企業投資的影響。由於人民幣升值以後可以兌換更多的美元等其他國家的貨幣,這必然會增加國內企業投資國外的競爭力,可以預見國內企業也將走出國門賺取更多的外匯。人民幣升值可以讓國內更多的企業購買更多的國外先進設備,快速提高國內產業的競爭力。這對於調整國內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可能會改變目前國內企業依靠廉價勞動力競爭的局面,讓中國企業的利潤率更高。
三、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影響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導致我國經濟過熱。由於現階段我國實行的是爬行釘住匯率制度,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明顯,這就導致大量的熱錢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我國市場進行投機。其中很大一部分熱錢是通過經常帳戶以外貿收匯方式進入,而現階段我國實行的銀行結匯制度規定:除境外法人和自然持有的外匯收入外,國內企業的外匯收入必須按當日的外匯牌價賣給指定銀行。而買入外匯的指定銀行受外匯頭寸的限制,必須把多餘的外匯頭寸在外匯市場上賣出。因此央行實際上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扮演著唯一的做市商的角色。如果,企業的外匯收入為M美元,直接標價法下匯率為e,外匯指定銀行的購匯量為kM,那麼央行的購匯量即為(1- k)M,也就相當於向國內市場投放了(1- k)Me的基礎貨幣。在無法有效限制熱錢湧入的情況下,央行控制貨幣投放只有通過緊縮信貸或在公開市場上發行央行票據的方式完成,這樣就極大地限制了央行貨幣政策制定的獨立性。一旦貨幣政策制定出現偏差,造成基礎貨幣的投放過大,極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的出現。
四、人民幣升值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值提升,所以房地產作為不動產,將隨著人民幣升值而同步升值。在資本自由流動的前提下,預期人民幣升值的海外游資會選擇具有保值增值的中國房地產作為重要的配置資產。隨著我國人均GDP的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住房改革的商品化和房地產供給的有限性等等的原因導致我國房價持續10年的上漲,這為外資流入之後的大幅增值提供了條件。由於預期人民幣匯率和房價的雙重上漲,大量的外資進入我國的房地產行業,而外資購買房產的動因僅僅是投機——短期賺取房屋買賣差價進行套利,由於房地產行業供給的有限性和需求的無限性形成了矛盾,導致房價不斷上漲,真正需要房屋的消費者無力支付高昂的房價。對於我國而言,人民幣升值後,外資將通過從事房地產開發、直接購買國內的不動產、向國內房地產開發企業融資,甚至虛假進出口等方式進入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如果不能較好的控制國際國內大量資本的沖擊,對房地產市場是一場災難。
應該看到,此次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而言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次機遇。國內企業應該利用人民幣購買力提高,進行技術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並積極通過對外投資擴展國際市場。作為市場管理者的央行一方面應該繼續堅持目前所採取的靈活的有管理的小幅度浮動的釘住爬行匯率制度,保證匯率在達到合理的水平之前不出現大的波動;另一方面在制定國內的貨幣政策時應該更加謹慎,在爭取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同時,密切關注國內通貨膨脹的跡象,避免由於人民幣升值造成國內經濟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