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脫歐隊中國國債是利多還是利空
英國脫歐主要影響歐洲的平衡,削弱歐盟,不利歐元,利好人民幣,對我國國債是利好。
近幾年,我國加快了金融開放,境外投資者逐步進入我國的債券和股票市場,金融資產的定價對國際重大政治事件的反應更快速,更敏感了。
但是影響人民幣價格的因素非常多,尤其是中美關系,重於其他關系,各種因素疊加,使得判斷我國國債價格的趨勢難度增加。
⑵ 英國脫歐會給中國帶來哪些影響
1、影響中歐關系
作為歐盟內部的一支重要力量,英國在中歐關系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脫歐」後預計英國的對華態度不會出現重大轉折,但英國與歐盟「分手」後,將出現歐盟與英國各自與中國「打交道」的局面。
英國原是歐盟大國,對華態度積極,英國的對華政策對歐盟產生過不小影響。例如,在呼籲歐盟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方面,英國持積極的對華立場。
英國脫離歐盟,中國就缺少了一個影響歐盟對華政策的重要抓手。
2、合作機遇可能增多
英歐分家之後,雙方出於自身利益需要,可能都會更加重視與中國發展關系,從而給中英和中歐合作創造新機遇。
英國一向重視發展對華關系。中英關系已步入「黃金時代」,各領域合作進展顯著。2015年以來,中英經貿合作成績喜人,中國的不少銀行和金融企業選擇在英國開展業務,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加速推進。英國不少專家和金融界人士紛紛看好中英金融合作和中英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前景。
英國擁有不少全球化的產業,東亞地區有很多英國的傳統優勢產業范圍。英國「脫歐」後很可能繼續向東看,甚至更加向東看,中國與英國的合作機會將更多。
而從歐盟的角度來看,周弘認為,英國脫離歐盟後,中國與歐盟其他國家在一些領域的對接會更加直接。「不需要繞彎了,中國與歐盟的關系可能會更加緊密。」
(2)英國脫歐國債下跌擴展閱讀:
英國脫歐對自身的影響:
1、短期利益
英國退出歐盟,在短期內對英國無疑是有利的。
英國可以立即省下每年需繳納給歐盟財政的80億英鎊款項。支持英國脫離歐盟的人說,90%的英國經濟與對歐盟的貿易無關,但仍然受歐盟規章的掣肘,擺脫歐盟將使英國許多中小企業不受歐盟規章制度的鉗制,就業機會可能會因此增多。
2、長遠影響
失去歐盟成員國的資格,英國難以依託歐盟在歐洲和世界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其國際地位和影響將大打折扣。
在貿易方面,英國與歐洲向來唇齒相依,有一半貿易額都來自歐洲其他國家。若脫離歐盟恐令英國與歐洲貿易關系受到影響,影響到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及資金避風港的地位,如果大量投資從英國撤出,經濟前景或進一步轉差。英國試圖與歐盟重新談判兩者關系,可能構成不明朗前景,有損商界利益。
另外,失去在布魯塞爾、柏林和巴黎的影響力,英國將更加被華盛頓冷落,並且在諸如環境、安全和貿易等眾多跨國事務中被邊緣化。美國和其他盟友想要英國留在歐盟內部,一旦離開歐盟,英國將有可能成為一個孤立的國家。
⑶ 假設英國在剛剛脫歐條件下,有國家拋售英國國債10億,剛好觸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所謂金融風險就是如此,非常高級的金融技術操作會讓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發生連鎖反應(多米諾骨牌效應),這種連鎖反應不僅影響到金融業,連製造業,商業都會受到影響,影響到的是整個經濟。
希望你已經明白了
⑷ 歐洲央行下一步寬松何時到來
英國脫歐後的歐元區市場體現了歐洲央行QE的成效
歐洲央行看到英國脫歐事件並沒有嚴重波及到歐元區市場,一定對過去一年多QE的成效感到滿意。歐元區國債收益率英國公投後竟然普遍下降,對德國收益率曲線的相對收益率也只是小幅增高,並不明顯,比如義大利十年國債收益率在脫歐後三周只相對德國十年債增加不到十個基點。外匯市場上歐元也僅是對英鎊升值10%,對其他一籃子貨幣基本上沒有變化。
這再次印證了歐洲央行很好完成了自己控制通脹之外另一個使命,即保持整個歐元區利率曲線保持相對穩定。投資者在QE的大背景下做空歐元區國債需要極大的勇氣。
六月份英國公投前後,歐洲央行在國債購買上略微傾向於邊緣國家,保證了邊緣國家債券收益率曲線的穩定,市場也預期到這點。去年也有類似的情況,歐洲央行很明確的表示QE每個月會根據季節性和市場的流動性提前,或者推遲某一些國債的購買。
義大利銀行業危機
這周的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央行主席德拉吉一定會被問到這個話題。他很可能會含糊帶過,只說歐洲央行會靈活調整政策來解決危機。
從最近對銀行借貸情況調查和利率市場數據來看,借貸市場並沒有收到義大利銀行業危機影響。不過確實義大利的信貸變差了一些,義大利消費者和商業信息指數都在惡化。但一般來說這些問題不至於讓歐洲央行出面調整貨幣政策觀點。盡管義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國,但歐洲央行更在乎那些邊緣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問題對市場具有更強的傳播性和破壞性。為了幫助銀行業渡過危機,義大利政府可能需要調高政府債務,因此歐洲央行需要再次強調對QE的長期堅定執行,這也會有助於義大利接下來幾個月的競選,保持政局穩定。
增長和通脹的未來預期有了較大變化
德拉吉最初對英國脫歐的估計是歐元區GDP增長在未來三年減少0.3%-0.5%。這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數字,低估了脫歐的影響。
六月份會議上歐洲央行給出的預測是到2018年通脹達到1.6%,仍然遠低於2%目標。當時央行還沒有完整納入今年三月份開始的第二版QE的影響。另外最近開始的公司債券購買計劃也非常成功,尤其是極大刺激了新的公司債的發行。這些因素都可以促使歐洲央行更大膽的提高通脹預測。
但是市場的通脹預期仍然沒有太大提高,從PMI的購入和銷售價格差數據看,公司對物價的定價能力仍然很弱,及時英國脫歐影響有限,未來通脹數據也不會很樂觀。
什麼時候才能宣布下一步的寬松政策
七月份還太早。歐洲央行的態度應該是嚴肅的暗示急需進一步貨幣政策的寬松,比如可能會繼續延長QE。不過具體政策的宣布至少要等到九月。
歐元區市場整體上看是在正常運行。另外上周英國央行意外決定保持利率不變也給歐洲央行贏得了拖延的時間。九月份歐洲央行會更新經濟預測,那時更新的預測會顯示出目前的QE和利率無法在目標時間內使通脹達到2%預期,宣布更多的寬松政策也就順理成章了。今年年初的時候被問及是否市場上沒有足夠多債券可供QE計劃購買,今天這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問題,到明年三月份可能在現有QE框架下,市場上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買了,歐洲央行在九月份也需要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負收益率的下限
英國脫歐的另一個後果就是德國國債收益率跌到了另一個歷史新低。歐洲央行應該不願意再看到德國收益率進一步下跌。長期債處於負收益率是一個政治問題,德國民眾和政客已經感到嚴重不安。同時這也對金融市場的穩定性造成破壞,保險公司和養老保險基金已經無法找到穩定的資產達到自己的預期收益。如果市場仍然預期無風險收益率會繼續降低,那麼資金就會繼續聚集在無風險資產上,而流向風險資產這一QE的初衷就永遠不會達到。
所以此時歐洲央行不會很想繼續降息。降息除了效果不顯著之外,對銀行業利潤率也有進一步破壞。需要保證德國的長期利率不能繼續下跌,QE才有可能能繼續買到足夠多的國債,光靠歐元區各個國家提高發債的上限(33%提高到50%)是不夠的。
公司債購買計劃已經打開了QE的另一個方向,有很多新的資產可以買,極端情況下未來甚至有可能會考慮購買股票類資產。
歐元趨勢仍然向下
盡管不會有什麼明確的宣布,歐洲央行應該給市場做心理鋪墊,從明年三月繼續延長QE。這會對歐元造成下行壓力。盡管QE延長已經是市場預期,但是放鬆一些技術指標並沒有完全反應在市場上。歐元的狀態取決於QE延長方案有多少重磅細節被暗示或公布。
短期內歐元不會有大幅變化,會依舊延續區間震盪。歐元的上行支撐因素有歐元區風險資產價格上揚以及美聯儲下一次加息預期推遲到2018年。EURUSD如果想要突破震盪區間進入1.10以下空間,需要強勁的美國數據,把市場的加息預期拉回到今年或者明年初。
⑸ 英國脫歐對中國股市有何影響
英國退歐投票已成,全球資產急劇動盪,避險情緒高漲。A股午後直線下跌,道指期貨和標普500應聲下落,日元暴跌、黃金猛漲,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大跌,資金蜂擁進入避險資產,美國10年期國債驟降30BP,中國10年期國債和國開債雙雙下行5BP,債券市場交投活躍。
⑹ 英國脫歐,對於中國股市有何影響
你好,脫歐對於中國股市而言直接影響並不是很大,它主要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引發全球市場的暴跌,進而造成A股市場本身的恐慌式下跌。第二,脫歐會導致全球風險偏好的提升,因而這樣的操作會造成整個A股市場黃金股的上漲,這樣就會導致中國股市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因為英國脫歐直接會直接導致英國的國際經濟、金融、服務准入門檻會因脫歐而提高,所以這對於A股中比較多的涉英業務公司造成影響。另外要注意的是,英國在全球其實占據著極強的影響力,這些影響力會讓其脫歐變成多米諾骨牌,所以這會對全球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
對此,脫歐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是比較小的,它最大的影響也只是影響到A股中的某些個股,例如黃金。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⑺ 英國脫歐對各國貨幣和黃金有什麼影響
英國離開歐盟。受此影響,英鎊今天暴跌超10%,創2009年初以來歷史新低;紐約黃金期貨暴漲7.61%,創2008年以來最大漲幅。
英國一旦「脫歐」,全球資本市場都會受到沖擊。英鎊和歐元匯率就會貶值,避險資金將追逐政府債券、美元、日元和黃金。日元將出現亞洲貨幣中最大漲勢,升幅可能高達11.7%,因為日元屬於保值貨幣,理論上比較不容易受政治、戰爭、市場影響,所以英脫歐後投資人為了規避風險會把手上的英鎊和歐元出手去買比較穩定的日元,日元匯率就隨之上升。而英鎊對人民幣走勢影響有限,人民幣的匯率可能會下跌。
英國脫歐將帶來一系列蝴蝶效應
1.貿易額下降,需要與歐盟重新簽署協議,可能會面臨關稅壁壘上升的風險。
2.海外投資下降,在市場准入以及投資條款不確定的條件下,會抑制投資資金流入。
3.股市受挫、英鎊、歐元都將貶值,金融市場最為敏感。
4.避險資金可能會大幅流入美國,美元升值。
5.對中國而言,人民幣匯率波動會加大,股市也會受影響;另外英國房價或受挫,在英投資房產的可能遭受損失。
⑻ 英國脫歐會給中國帶來哪些影響
英國脫歐對中國帶來哪些影響呢?
1.貿易談判或受影響
歐盟內部,英國僅次於德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在英國拓展投資不斷,包括購買巴克萊銀行、英國石油公司、參與核電項目建設等。如果英國脫歐,短期內中國與歐盟的一系列貿易談判或受影響。
2.人民幣國際化或受影響
目前,倫敦已成為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和離岸人民幣市場之一。倫敦金融城是中國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支撐。如果英國決定退出歐盟,這對人民幣的國際化和中國資本「走出去」多少都會有些影響。
3.人民幣兌美元或貶值
在短期內,英國退歐還是會首先影響到中國的外匯市場,退歐後英鎊和歐元的匯率可能會貶值,美元升值,進而帶動人民幣兌美元貶值。
4.中國企業海外融資承壓
如果英國脫歐,一些已經在英國建立了總部或分公司的中國公司或許將不能享受歐洲市場免稅。此外,如果公投結果為退歐,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國債收益率將持續走低,這將使得願意買入債券的人越來越少,中國企業想在海外融資,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5.一大波中國股票或中槍
彭博數據顯示,香港上市的1967支個股中,英國為62支個股貢獻了收入。其中收入佔比不低於20%的11支為:伯明翰環球(100%)、勵晶太平洋(76%)、國浩集團(53%)、京西國際(51%)、中華汽車(49%)、電能實業(48%)、永駿國際控股(34%)、長江基建集團(28%)、意科控股(28%)、友川集團(25%)、香港交易所(20%)。
6.留學、旅遊成本降低
如果脫歐,英鎊匯率勢必大跌。據野村證券近日發表的報告,英國一旦脫歐,英鎊將下調10%~15%。那對於去英國留學和旅遊的人來說,算是一大利好。
摘自散文吧作文網,謝謝。
⑼ 英國脫歐強化全球經濟衰退格局,為什麼這么說
一方面,中英經貿聯系密切,「脫歐」以後英國經濟面臨衰退風險,英鎊匯率大幅貶值,削弱英國對外需求,影響與我國的貿易往來。另一方面,英國「脫歐」將縮窄中國走進歐洲的渠道,影響中歐貿易、投資談判進程,短期內對中歐經貿往來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將加大我國金融風險。當然,我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和人民幣國際化則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世界經濟增長潛力將下滑英國經濟將首當其沖,GDP增長率與物價、社會就業、投資與貿易,發展、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都將受到全面的影響。沖擊程度將視「脫歐」後英國和歐盟的經貿安排形式而定。根據英國財政部的測算,在最壞情況下,至2030年英國GDP將比「留歐」減少7.5%,貿易規模減少17%-24%。
總結:「脫歐」對英國最為嚴重的打擊將是金融業,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會逐漸下滑。目前,英國占據全球外匯交易量的40%以上,許多歐洲大型金融機構都將總部設在倫敦,歐盟國家大部分的衍生品交易和風險對沖活動都在英國開展;英國「脫歐」後,與歐盟的跨境金融活動面臨全新的制度環境,很多機構將很可能將業務轉移到歐盟其他國家,對英國金融業的就業、資產以及與之相關的房地產業、配套服務業帶來持久影響。
⑽ 英國脫歐是為了什麼世界利益格局會發生什麼變化
英國脫歐目前解釋大多聚焦於現實和傳統兩個方面。從現實來看,包括留歐派在內的大多數英國人認為歐盟政策妨礙了英國主權的行使,損害了英國的經濟利益。比如歐盟統一 金融立法不利於倫敦金融業的發展、歐盟的移民政策讓英國社保體系不堪重負、英國對歐盟的財政貢獻遠超從歐盟獲得的補貼等。總之,英國退歐是為了完全收回英 國主權,保護英國利益。從傳統上看,近代以來,英國一直奉行「光榮孤立」政策,同時警惕和遏制任何有望統一歐洲的大陸強權。孤立主義是英國成就近代輝煌的 重要經驗,所以英國退出歐盟其實是回歸傳統。
這兩種解釋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英國和歐盟的權力沖突和財政矛盾並非今日才出現,甚至不 是英國一國的問題。英國的孤立主義傳統也是一直存在的,但為何偏偏在近幾年升級成退歐公投?筆者認為今天的退歐問題和英國人長久以來的實用主義傳統、英國 和歐洲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發展路徑矛盾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後英國政治的變化有關。
客觀講,英國脫歐成功,意味著全球政治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西方需要重新反思自己的政治、經濟和安全體系。最大的受益者是俄羅斯,俄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將大大提升,在全球的地位也將上升。第二大受益者是中國,中國將成為真正的第二大經濟體。但短期而言,中國對歐貿易將受到負面影響,交易成本將上升。
有分析人士認為,英國脫離歐盟將在短期內給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搖擺,導致投資者拋售股票等風險較大資產,而轉向安全的國債。這可能導致英鎊對其他貨幣的進一步下跌,甚至造成全球金融崩潰。
這不是英國第一次舉行脫歐公投。1975年,英國曾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歐共體,當時最終的結果是67%的選民支持英國留在歐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