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債券之王因何總被拋棄

債券之王因何總被拋棄

發布時間:2021-08-26 06:11:46

A. 從娛樂圈王子到「老賴」,王思聰栽王健林手裡,背後卻是什麼

王思聰的命運,是從王健林接手了一個爛攤子公司之時被改變的。

1988年,王思聰剛剛出生,王健林還是個穿西裝打領帶,不安於現狀的精英人士,時任大連市西崗區政府辦公室主任。

當時,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瀕臨破產,被揮淚大甩賣,說哪個有本事的能還了公司的債,公司就歸誰。

於是,有本事的王健林成了公司總經理。那時人們還不知道,日後,一個名為萬達的企業會破土而出,擠進世界五百強。

不僅父親厲害,母親林寧也是林氏投資集團的董事長。

後來,王思聰形容自己是「父母創業的犧牲品」,自從他出生,野心勃勃的王健林就一頭扎在了工作上,很少關愛幼小的兒子。

1993年,才5歲的王思聰就由母親陪同著,遠赴國外上學,於是,他與父親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小學畢業後,他進入了英國溫徹斯特中學,一所世界聞名的貴族男校。

溫徹斯特公學是英國九大公學中最古老的一所。香港豪門霍啟剛、「賭王」之子何猷君,都是王思聰的校友。

那時,年僅15歲的王思聰經常穿著小馬甲白襯衫和擦得鋥亮的皮鞋,說著異國語言,然後半夜偷偷打開電腦,當一名隱身網路的日語字幕組翻譯。

少年王思聰,經常通過摸不著的網線來排解身處異鄉的寂寞。

王思聰不僅很少受到父親的陪伴,就連家裡有錢這事兒,王健林一開始都沒告訴他。

直到十幾歲的時候,他才跑去找到王健林,一臉天真地詢問,咱家是不是賊有錢?

慢慢長大後的王思聰,「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並且能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他進入了倫敦大學,選擇了一門和做家產繼承人毫不相關的學科——哲學系。

可能是因為發現創業不易,王思聰明白了父親的難處,他甚至鬆口說,如果自己能做得好,會考慮接手萬達。

而王健林雖然表面嚴肅,實際上對兒子卻很寬容,在王思聰自己打拚的過程中,還偷偷給予支持。

王健林對王思聰的態度,最初猶如老公雞護崽,但是看著王思聰把事業一點一點做大後,他對兒子也開始逐漸滿意起來。

王健林曾看似平靜,實則驕傲地說:「思聰人比較聰明,現在做投資有一點進展了,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需要敬業一點。」

2019年,王思聰因為1.5個億,被列為被執行人,還被法院限制消費,人們紛紛疑惑,王健林那麼有錢,怎麼不幫忙還呢?

父子齊心,老王和小王的人生困境幾乎是同時到達。

從2017年開始,萬達陷入了債務風波,有傳言稱,銀行追查了萬達的項目,還清空了萬達的債券。自此以後,萬達開始了賣血自救。

當時,一篇名為《別讓王健林跑了》的文章,被全網瘋傳,甚至有人暗示,這將是一場類似於李嘉誠的「跑路」事件。

部分海外投資產業被低價拋售,萬達的外匯流失資產高達300億美金。

萬達影視的股東紛紛退出,由44個減至23個。

13個文旅項目和77個酒店被萬達轉讓,還都是清倉大甩賣,而後還開放了股權。

據說即便是這樣,萬達依舊沒有還清債務,2019年,王健林的財富數從去年的1566.3億元跌至今年的883.9億元,排名從去年的第4位跌至今年的第14位。

而王思聰不會冷眼相待,看著王健林焦頭爛額。或者說,王思聰很可能是被老爸坑了,他把自己的東西,用來填補了老爸的空缺。

他坐擁63億,卻連1.5個億都還不掉的原因,似乎只有父子情深可以解釋了。

2021年,王思聰原本熱熱鬧鬧的微博頁面,如今已是一片荒蕪。

本就低調的王健林更是一言不發。

自小王出生便風生水起31年,如今栽進了坑。王健林和王思聰的經歷,將命運沉浮不在己身,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們父子二人,始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只是不知道他們的未來,到底會何去何從。

B. 簡要分析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原因

1、由於決策的失誤。

2、政府袖手旁觀。

3、次貸危機所致。

C. 被譽為對沖基金之王的索羅斯在1992年做了什麼大事

賣空疲軟的歐洲貨幣,投資於利率和證券市場。索羅斯與他的合夥人拋售了70億美元的英鎊,購進了60億美元的德國馬克,還少量地購進法國法郎。同時,索羅斯購入價值5億美元的英國股票,這一操作是以假定一個國家的股票經常隨著其貨幣貶值而升值為前提的。另外,索羅斯還投資於長期的德國和法國債券市場,同時,他賣空自己的德國和法國的股票。索羅斯的想法是德國的馬克升值將損害其股票,但對債券有益,因為利率將降低。

D.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為何在國際上卻被瘋搶

在國際上卻被瘋搶的原因有:預期歐元利率將進一步下行、中國主權債券信用高、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一、預期歐元利率將進一步下行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市場接受以歐元計價的中國負利率主權債券,表明投資者預期歐元利率還有進一步下行空間,這些投資者可以更低的收益率(即更高的債券價格)賣出負利率債券,從而獲取正收益。

新冠疫情暴發後,歐洲央行貨幣寬松再度加碼,歐元區負利率盛行,其中11月18日德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76%。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陳健恆認為,由於歐洲疫情反復,通脹走弱,而歐央行貨幣政策開始加碼,但財政政策暫時沒有更大的新舉措出台,歐洲復興計劃要從明年二季度才開始實施。因此,往後看一兩個季度,基本面和供需關系可能仍會壓制歐元區利率,使得歐元區利率維持低位甚至繼續走低。

二、中國主權債券信用高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雖然這次歐元主權債券以很低的負利率發行,但在歐洲金融市場上,這一利率水平還要高一點。從投資者角度看,收益率相對來說並不低,是合算的。而且中國政府也不會存在信用風險,是靠得住的。

王青認為,市場接受以負利率發行的中國主權債券,也顯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主權信用抱有很高信心。

據悉,標普全球評級和惠譽評級均授予此次發行的歐元主權債券「A+」評級,與中國「A+」主權評級一致。也就是說,中國的主權債券對外資來說更安全,投資風險比較小。

三、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目前歐元區的存款基準利率已經是負值,歐洲多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也是負利率區間,在此背景下,國際投資者搶購中國主權債券,實際上也反映了他們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對中國經濟更有信心。

財政部表示,此次發行採用「三地上市、兩地託管」模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盧森堡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三地上市。

在溫彬看來,財政部順利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有利於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對於完善歐元主權債券收益率曲線具有積極的意義。

(4)債券之王因何總被拋棄擴展閱讀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

11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順利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其中,5年期7.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152%;10年期20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318%;15年期12.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664%。

財政部表示,此次發債是2019年重啟歐元主權債券發行後連續第二年發行,取得了截至目前我國境外主權債券發行的最低收益率。其中5年期採用溢價發行,票息0%,首次實現負利率發行。

從簿記情況看,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5倍。投資者群體豐富,涵蓋央行、主權基金、超主權類及養老金、資管和銀行等。

E. 雷曼兄弟破產的原因

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兩天後,後續影響仍在繼續擴大。昨天,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至少3家中資行承認涉足相關資產接近3億美元。
中投公司獲悉相關傳言
雷曼兄弟出事後,最受關注的中資公司自然是我國外匯儲備「出海」的主體——中國投資公司。由於該公司持有2000億美元的巨額籌碼,前期對黑石等公司的投資又廣受詬病,所以有人猜測中投公司可能也投資了雷曼的債券等資產。
記者昨天針對此傳言致電中投公司,該公司負責媒體宣傳的工作人員回應:「我們已經向公司反映了這種傳言,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收到任何回復。我這里沒有任何關於中投購買了雷曼兄弟公司債券的信息。」
中資銀行稱「風險可控」
招商銀行昨天公告稱,該行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敞口共計7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美元。另外,招行於2006年11月推出的一款「雷曼兄弟農產品指數表現聯動本幣產品」也難逃此次厄運。在距離產品到期僅有兩個月的時候,雷曼兄弟的破產讓該產品的未來走勢變得不明朗。
另據新華社昨晚的消息,中國銀行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佔中行總資產的0.01%,占其凈資產的0.19%;工行目前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債券及與雷曼信用相掛鉤債券余額1.518億美元,占工行資產總額萬分之一。光這3家中資行累加,牽扯其中的資產總量就接近3億美元。
同時,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建設銀行也持有「不少」雷曼債券,其數量高於目前已經披露相關信息的中資銀行。記者昨日就此問題向建行總行相關部門證實,未得到正式答復。「雷曼兄弟的破產事件對我行投資組合的影響有限,風險可控。」交通銀行相關人士昨天並未否認本行與雷曼兄弟的破產毫無牽連,但並未透露具體的損失內容。
深圳發展銀行相關人士表示,該行沒有持雷曼兄弟的公司債,所發售的理財產品也與雷曼無關聯。記者昨天多次聯系,但未獲得其他中資行的正面回應。

F. 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投資秘訣電子書下載

我給您一個鏈接,裡面還有格式轉換工具的下載,很方便,一勞永逸。
http://www.guyizhou.cn/article/7003.htm

G. 原新城控股王華振逐漸淡出視野,又因何事將其推向台前

受此影響,尚在港股交易的新城發展當日尾盤大幅跳水,當地跌幅高達23.86%,市值蒸發近200億港元。次日,在上海交易的新城控股毫無懸念開盤一字跌停。在經歷三個跌停板後,公司股價最低下探至22.99元,較7月3日收盤價43.65元接近腰斬。

與此同時,新城控股發行的債券也經歷暴跌。其中,15新城01跌近8.46%、18新控05跌超8.65%。

在王振華之子王曉松緊急繼任公司董事長之後,新城控股展開一些列自救動作,其中包括迅速切割與王振華的關系、安撫員工等措施。此外,由於公司債券也受此事件沖擊,新城控股開始暫停拿地,以避免公司債務再出問題。

在一系列自救措施之後,新城控股經營基本企穩。2019年三季報顯示,新城控股在去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4.96億元,同比增長38.29%,凈利潤錄得11.39億元,同比增長95.55%。

H. 今日說法《億萬富翁破產記》王新雲為什麼破產

法院終審判決:弟弟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2014年8月11日,岳陽市岳陽樓區法院做出判決認為,王新雲在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欄目中所陳述的內容與本院查明的事實嚴重不符,通過中央電視台一家家喻戶曉並有高收視率的《今日說法》欄目在全國范圍內散布關於原告的不實言論,侵害了原告的名譽權,原告要求被告在兩家以上全國性報紙上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原告的上述訴訟請求,合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第一百三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一、王新雲對王勇雲停止侵害,並在兩家以上全國性報紙上向王勇雲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二、王新雲賠償王勇雲精神損失費2萬元,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履行完畢。
王新雲不服上訴至岳陽市中院。
2015年5月5日,岳陽市中院做出終審判決:本案一審認定基本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本院予以維持。據此,岳陽中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I. 急求下文的翻譯

《馮諼客孟嘗君》
齊國有位名叫馮諼的人,生活貧困,養活不了自己,他讓人轉告孟嘗君,說願意到孟嘗君門下作食客。孟嘗君問:「馮諼有何愛好?」回答說:「沒有什麼愛好。」又問:「他有何才幹?」回答說:「沒什麼才能。」孟嘗君笑了笑,說道:「好吧。」就收留了馮諼。 那些手下的人因為孟嘗君不太在意馮諼,所以只給粗茶淡飯他吃。過了沒多久,馮諼靠著柱子,用手指敲擊著他的佩劍唱道:「長劍啊,咱們還是回去吧,這兒沒有魚吃啊!」手下的人把這事告訴了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魚吃,就和一般食客一樣的待遇。」又過了沒多久,馮諼又靠著柱子,敲擊著劍唱道:「長劍啊,咱們還是回去吧,這兒出門連車也沒有!」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這話告訴了孟嘗君。孟嘗君說:「替他配上車,和車客一樣的待遇。」於是馮諼坐著車子,舉起寶劍去拜訪他的朋友,並且說(誇耀)道:「孟嘗君把我當客人一樣哩!」後來又過了些時,馮諼又敲擊起他的劍唱道:「長劍啊,咱們還是回去吧,在這兒無法養家。」左右的人都很討厭他,認為這人貪得無厭。孟嘗君知道後就問:「馮先生有親屬嗎?」回答說:「有位老母。」孟嘗君就派人供給馮諼的母親吃用,不使他母親窮困。這樣,馮諼就不再唱(牢騷歌)了。 後來,孟嘗君出示了一通告示來詢問他的門客:「誰熟習會計的事,能替我到薛地收債務呢?」馮諼署了自己的名,說:「我能。」孟嘗君見了名字感到很驚奇,問:「這是誰呀?」左右的人說:「就是那個唱『長鋏歸來』的人。」孟嘗君笑道:「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虧待了他,還沒見過面呢!」他立即派人請馮諼來相見,當面賠禮道:「田文(我)被瑣事搞得精疲力竭,被憂慮攪得心煩意亂;加之我懦弱笨拙,整天埋在國事與家事之中,怠慢了先生您,而您卻並不見怪,倒願意往薛地去為我收債,是嗎?」馮諼回答道:「我願意去。」於是套好車馬,整治行裝,載上契約票據動身了。辭行的時候馮諼問:「債收完了,買什麼回來?」孟嘗君說:「您就看我家裡缺什麼吧。」 馮諼趕著車到薛,派官吏把該還債務的百姓找來核驗契據。核驗完畢後,他假託孟嘗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債款賞賜給欠債人,並當場把債券燒掉。百姓都高呼「萬歲」。 馮諼趕著車,馬不停蹄,直奔齊都,清晨就求見孟嘗君。馮諼回得如此迅速,孟嘗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見他,問道:「債都收完了嗎?怎麼回得這么快?」馮諼說:「都收了。」「買什麼回來了?」孟嘗君問。馮諼回答道:「您曾說『看我家缺什麼』,我私下考慮您宮中積滿珍珠寶貝,外面馬房多的是獵狗、駿馬,後庭多的是美女,您家裡所缺的只不過是『仁義』罷了,所以我用債款為您買了『仁義』。」孟嘗君道:「買仁義是怎麼回事?」馮諼道:「現在您不過有塊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撫愛百姓,視民如子,而用商賈之道向人民圖利,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債款賞賜給百姓,順便燒掉了契據,以至百姓歡呼『萬歲』,這就是我用來為您買義的方式啊。」孟嘗君聽後很不快地說:「我知道了,先生退下休息吧!。」 過了一年,有人對齊閔王說孟嘗君的壞話,齊閔王對孟嘗君說:「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當作我的臣子。」孟嘗君只好到他的領地薛去。還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攜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嘗君到來。孟嘗君見此情景,回頭看著馮諼道:「您為我買的『義』,今天才見到作用了。」

J. 實習生王越:我眼中的蓋茨基金會,蓋茨基金會是怎麼做

一:
如果比爾-蓋茨把全部個人資產捐出後,捐出的資產,就與他「一刀兩斷」,沒有任何關聯,那就是真的;如果蓋茨資產捐出後,是把錢捐到《蓋茨基金會》,而《蓋茨基金會》的會長,又是比爾-蓋茨的父親(威廉-蓋茨)擔任的。這樣的換個牌子的資產轉移法,就叫搞慈善,那就是個騙局。為什麼呢?
比爾-蓋茨通過這樣的資產轉移,從比爾-蓋茨的私人的金庫,轉到《蓋茨基金會》的金庫,但金庫大門的鑰匙,仍然掌握在蓋茨家族手中,比爾-蓋茨仍然可以動用《蓋茨基金會》的資金,進行投資到一些企業,甚至去買美國國債、股票和外國政府的債券等去賺錢活動。不同的是,通過《蓋茨基金會》去搞投資活動,可以免去政府高額的稅收。
比方說:《蓋茨基金會》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去搞投資,就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報酬。而這些報酬,都屬於比爾-蓋茨自己所有。
一句話,比爾-蓋茨捐出了全部個人資產後,可以得到三個好處:1.可以得到「公德無量」的口碑;2.可以逃避50%,甚至60%的「遺產稅」;3.在《蓋茨基金會》的名義下,仍然可以進行商業活動,而且可以得到政府免稅的優惠待遇。
中國人理解的「捐獻慈善」,跟美國人理解的「捐獻慈善」,是兩個概念。中國人理解的「捐獻慈善」,是把錢捐出去後,就像撥出去的水,就覆水難收了。而美國比爾-蓋茨理解的「捐獻慈善」,是把錢捐出去後,就像嫁出去的女兒,還可以再回娘家的。
沃倫-巴菲特與比爾-蓋茨,說要到中國來,游說中國的富豪們也要向他們學習,都把錢捐出來,這就像黃牛要勸說老虎要吃草不要吃葷一樣,這簡直是在開玩笑。
要中國的富豪們都把錢捐出來給慈善,不是不可能,只要中國政府願意把美國的慈善基金會的一套玩意兒原封不動的搬到中國來,中國的富豪同樣也會願意都把錢捐出來的。
比爾-蓋茨是個企業家,是個商人,全世界的商人都是一樣的,都想賺錢,都想賺得越多越好,賺錢多多益善是商人的本質,不想賺錢的商人,是變不了富豪的。
比爾-蓋茨要捐出個人全部資產的消息被披露後,許多中國人,就迫不及待的對美國富人的個人高尚品德,大捧特捧,而自己又不願意去認真的思索一下,為什麼美國的富人,對把自己的資產都捐獻出來的熱情,會這么高。他們辛辛苦苦一輩子,難道最後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錢送給人家嗎?比爾-蓋茨,既然要做好事,把錢捐出來就捐出來唄,把錢交給美國政府不就了事嗎?為什麼還要成立《蓋茨基金會》,再把錢交給《蓋茨基金會》,然後,再任命自己的父親當《蓋茨基金會》會長。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如果沃倫-巴菲特與比爾-蓋茨,要來中國游說中國的富豪的話,是否先把《蓋茨基金會》的錢,先發給幾億的中國窮人,這樣游說起來,才有說服力。

二:

6月27日,在美國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微軟公司總部,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右)在員工送別自己的活動中講話。旁邊是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當天,比爾·蓋茨度過了他在微軟最後一個全職工作日。

這些天,蓋茨辭去微軟董事長,將主要管理蓋茨基金會一事,在我國被媒體炒的沸沸揚揚。我國的不少媒體或個人,就蓋茨基金會一事做為證據,大談「仁慈」、「人道」。有人還把蓋茨主要管理蓋茨基金會,說成是「比爾蓋茨捐出了全部個人資產」。大談的蓋茨用資金成立基金會就是「捐出了全部個人資產」 ,是「大公無私」,基金會就是從事「慈善」等說法。

許多網站曾刊登一篇名為《投資利益抵觸基金宗旨蓋茨基金會擬調投資策略》的文章。文章實際指出蓋茨基金會在「慈善」名義下大肆賺錢贏利。文章引用美國《洛杉磯時報》的話說,蓋茨基金會投入大量資金「持有一些企業的股票或債券,這些公司與蓋茨基金會所宣稱的促進健康、安居和社會福利問題等目標相抵觸」。

《洛杉磯時報》還說,「慈善」的蓋茨基金會每年從其盈利投資中獲得巨額收益,而這些投資實際與其冠冕堂皇宣稱的「社會公益活動相沖突」。根據《洛杉磯時報》資料,被某些人宣揚為主要從事社會慈善公益活動的蓋茨基金會,其「總資產的41%以上(約87億美元)被投資到了一些企業,這還不包括該基金會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和外國政府債券。」

根據文章引用的《福布斯》報道,據說主要從事社會慈善公益活動的的蓋茨基金會,「 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報酬。實際上,通過投資經營擴大慈善事業已經成為美國許多慈善基金會的基本運作模式。像多數慈善機構一樣,蓋茨基金會每年將總資產的5%用於捐贈以避免支付更多的稅收,另外95%的資產用於投資。2005年,蓋茨基金會捐獻了大約14億美元。」因此,被某些人宣揚為從事社會慈善公益活動的蓋茨基金會,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報酬,其利潤率高達15%左右,比許多公開宣布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的利潤率還要高。而右派們大肆宣揚蓋茨基金會的 「慈善」,卻避而不談蓋茨基金會在「慈善」下賺錢的真實。

實際上,「慈善事業」幌子下通過投資經營來賺錢並增加自己的財富,已經成為美國許多資本家賺錢並增加自己的財富的經營模式之一。而右派卻硬要把將資本從其他經營模式轉為基金會這種資本經營模式,美化為「將資產全部捐獻出去了」。實際上,基金會這種資本經營模式披上仁慈的外裝,還能帶來減免稅收的巨大經濟利益。像美國多數號稱從事慈善事業的基金會一樣,蓋茨基金會每年只要將總資產的5%用於捐贈,就可以使整個基金會獲得減免稅收好處。2005年,蓋茨基金會捐獻了大約14億美元,而這使蓋茨基金會另外95%的用於投資贏利資產獲得減免稅收好處。這個好處超過了它的14億美元捐贈。

而且據有關資料,2003年蓋茨基金會有268億美元的資產,2005年底蓋茨基金會共擁有350億美元資產。因此,2005年,被某些人宣揚成極其「仁慈」的蓋茨基金會,其捐獻14億美元,極可能還未達到其要求捐贈5%的百分比。

蓋茨將幾百億資產轉為自己名下的基金會去賺錢贏利,並且一年賺得幾十億美元。卻硬要把蓋茨將錢從左口袋放入右口袋的行為,說成是「比爾蓋茨捐出了全部個人資產」,蓋茨「裸捐」。似乎蓋茨已捐得赤身裸體、一絲不掛。蓋茨將「財產全數捐給名下慈善基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實際上,蓋茨是將原來在A處賺錢的資產,轉到B處----蓋茨基金會賺錢。這種左手轉右手,從左口袋取出放在右口袋,或者說資本經營模式的變化,怎能說是蓋茨將「財產全數捐」?有將自己的財產捐給自己的說法嗎?蓋茨「完成了從企業家到慈善家的轉身」。美國基金會(包括蓋茨基金會)從事「慈善、公益」,而基金會(包括蓋茨基金會)精於賺錢,大肆贏利。

2006年6月16日,香港的星島環球網一文章寫道,「美國的大型慈善基金會素以投資精明著稱。以蓋茨基金會為例,其在美國以投資的『多樣性』和『保守性』而聞名。其慣用的手法就是簡單的『低吸高拋』,借機獲利。除了股票之外,蓋茨基金會還大量投資於短期投資項目,包括美國政府債券、高等級商業票據及短期貼現債券,還有國內國際共同基金投資、高收益企業證券和國際企業和政府證券等。

據《福布斯》報道,蓋茨基金會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回報,而2001年其平均投資報酬率為18%左右,……其高效的投資水平令人稱奇。因此有人認為,蓋茨大筆捐錢是為了逃避政府的高額財產稅。也有一些人認為,蓋茨這樣做是為了改善近年來因打官司而被損毀的公司形象」。

另一篇文章也根據《福布斯》數據,分析了蓋茨基金會到底是熱衷於慈善還是賺錢。「據《福布斯》報道,據其年報,該基金會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報酬。這個總數是其財產轉讓所得的12億美元的3倍多。2001年蓋茨基金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18%左右。……甚至當標准普爾 500股指的股息下降12% 的時候,蓋茨基金年收益率還能達到7.8%。這些數字表明,這家慈善機構的工作重點似乎不是放在慈善事業而是其投資報酬上。」

2007年1月,我國的許多網站都刊登一篇名為《蓋茨基金會違背投資宗旨破壞世界環境?》的文章,文章說,「有國外媒體報道,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的部分投資行為與其初衷相違背。據《洛杉磯時報》報道,蓋茨基金會將大筆資金投入到石油公司,這將給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帶來巨大的災難。這與基金會與貧窮和艾滋病作斗爭的宗旨相違背。

同時,蓋茨基金會所投資的一些醫葯公司還曾被指控阻止向貧窮國家提供低價葯品。另外,蓋茨基金會每年從其投資中獲得巨額收益,而這些投資可能與其宣稱的社會公益活動相沖突。」

蓋茨基金會為了賺錢不講道德,不擇手段的唯利是圖行為,不僅發生在國外,也發生在中國。被吹捧為「大公無私」、「 高尚的道德情操」體現的蓋茨基金會早就在我國投資賺錢贏利,並使我國一些跟風投資的民眾損失慘重。這些事情也是大肆稱贊蓋茨基金會「慈善」、 「 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哈美人士避而不談的。他們只談蓋茨基金會要來我國從事慈善活動。

2004年8月6日新浪刊登了名為《減持海域化工蓋茨基金獲利就跑追漲股民遭套牢》的報道。報道說:「近日蓋茨基金在香港炒中國股票激起人們的無限激情,蓋茨概念股北人股份(資訊 行情論壇)(600860)昨天再度漲停,然而,正當股民還在狂歡之時,一瓢冷水就當頭潑來:蓋茨基金開始出貨了!

香港聯交所昨日公布的交易資料顯示,蓋茨基金在8月3日減持了278.8萬股海域化工股份,每股均價1.35元,持股量由5.38%降至4.8%。該基金當初買入的均價是0.94港元/股,此次賣出每股獲利0.41元,一個月的收益率達到43%。蓋茨基金初玩中國股票,就嘗到了甜頭。

蓋茨基金是在7月5前買海域化工,8月2日公布消息,公布當天海域化工股價飆升36.7%,收於1.34港元,由於是跳空高開,大部分香港股民追漲的成本都在1.25港元以上。

蓋茨基金8月3日出貨,當天海域化工下跌11.85%,昨天在香港股市大漲的情況下該股再跌3.36%,報收1.15港元,8月3日追漲的股民普遍賬面虧損10%以上,慘被套牢。」

在中國股票市場上,蓋茨基金會一貫利用股票市場中它操縱炒作起來的「蓋茨概念」,誘使廣大股民跟風抬高蓋茨基金會購買的股票價格,然後蓋茨基金會拋出其股票獲利,同時「大公無私」、「 高尚道德情操」地將使蓋茨基金會獲利的中國股民拋向虧損、套牢境地。「大公無私」、「 高尚的道德情操」蓋茨基金會這種靠損害他人利益來獲利的真實面目,高歌蓋茨基金會慈悲的哈美人士是不會談及。

《金融界》的這篇文章,講述蓋茨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捐助醫療科研的幌子下,參與衛生決策,而決策「考慮的對象永遠只是自己」,並且專制地要求醫療科研必須與蓋茨、洛克菲勒等捐助方的「意願相一致」,「 利益相一致」。如科研課題負責人不按捐助方的意願行事,「仁慈」的基金會就會專制地要求受捐助方將科研課題負責人隔離、下崗。文章說:「近日,世界衛生組織負責瘧疾的官員抱怨,由於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瘧疾研究越來越廣,已處於支配該領域的程度。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蓋茨基金會的一家獨大將可能阻礙科學家們在該領域提出不同意見,使得在世界范圍內共同制定衛生決策的功能逐漸喪失。

在一份諒解備忘錄中,世界衛生組織的瘧疾部主管阿拉塔·科崎博士向世界衛生組織的總幹事陳馮富珍博士提出了自己的憂慮:蓋茨基金會捐給世界衛生組織的錢是『關鍵的,但同時有著深遠的、意想不到的後果。』

『 由於研究經費的限制,世界上許多在瘧疾研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科學家,在研究導向上都必須與支持自己研究的機構意願相一致。』科崎博士說:『如果每個在這個領域做研究的人都要與自己的集團利益相一致,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獨立性將會越來越難以保證。』

此外,科崎認為,基金會資助的研究方嚮往往都偏重自己的喜好,如果蓋茨基金會的決策足以對世界范圍內的機構有著舉足輕重的指導意義,這將對世界范圍政策的制定過程有著不良的影響,政策將不會估計到所有人的利益。

……科崎博士在世界衛生組織是一位性格剛直的官員,曾因為抗擊世界肺結核擴散而受到行內的尊敬。然而此次在抗擊瘧疾項目上,科崎被『隔離』,其原因是他得罪了像洛克菲勒基金會、蓋茨基金會這樣的捐贈方。科崎認為這些基金會在參與世界性衛生決策時,如同一個封閉的內部工作程序,其考慮的對象永遠只是自己。他補充,基金會總是把其既得利益者所看到的數據融入到政策的制定中。」
世界衛生組織的瘧疾部主管阿拉塔·科崎博士這個案例,只是無數個資本家基金會用「慈善捐贈」來專制、霸道地控制受捐助方的案例之一。科崎博士這個案例之所以暴露出來,是因為「科崎博士在世界衛生組織是一位性格剛直的官員」,他不屈從資本壓力,他以為西方真的是「科研自由」,他以為西方真得「尊重」民主自由,「尊重人材」,而他是「受到行內的尊敬」的人材,所以認為他能按自己的科研方向行事。他沒明白壟斷資本基金會的「仁慈」只是騙人幌子,壟斷資本是社會的統治者,壟斷資本要求社會的一切人都服從自己的權力,即使在所謂「慈善捐贈」時也不例外。因此科崎博士「得罪了像洛克菲勒基金會、蓋茨基金會這樣的捐贈方」而被隔離。

閱讀全文

與債券之王因何總被拋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