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公司發行債券利弊分析!!
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條件是:
1、資產條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三千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六千萬元;
2、對累計發行債券的限制規定: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四十;
3、盈利要求: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公司債券一年的利息;
4、用途要求:籌集的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5、利率要求:債券的利率不超過國務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籌集的資金,必須用於核準的用途,不得用於彌補虧損和非生產性支出。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除應當符合第一款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符合本法關於公開發行股票的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
再次發行公司債券的禁止條件: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公開發行公司債券: (一)前一次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尚未募足;(二)對已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或者其他債務有違約或者延遲支付本息的事實,仍處於繼續狀態;(三)違反本法規定,改變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所募資金的用途。」
② 債券直接發行的優缺點
債券直接發行的優點:
發行企業債券是企業籌集借入資金的重要方式。其優點有:
(1)資本成本較低。債券的利息通常比股票的股利要低,而且債券的利息按規定是在稅前支付,發行公司可享受減稅利益,故企業實際負擔的債券成本明顯低於股票成本。
(2)具有財務杠桿效應。債券利息率固定,不論企業盈利多少,債券持有人只收取固定的利息,而更多的利潤可用於分配給股東,增加其財富,或留歸企業用以擴大經營。
(3)可保障控制權。債券持有人無權參與公司的管理決策,企業發行債券不會像增發新股那樣可能分散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
債券直接發行的缺點:
(1)財務風險高。債券有固定的到期日,並需要定期支付利息。利用債券籌資要承擔還本、付息的義務。在企業經營不景氣時,向債券持有人還本、付息,無異於釜底抽薪,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困難,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2)限制條件多。發行債券的契約書中往往規定一些限制條款。這些限制比優先股及長期借款要嚴得多,這可能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和以後的融資能力。
(3)籌資額有限。利用債券在數額上有一定的限度,當公司的負債超過一定程度後,債券籌資的成本會迅速上升,有時甚至難以發行成功。
③ 什麼是地方政府債券,它有何潛在風險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所謂的地方政府債券,是指地方政府發行債券,也可以說是地方政府的借款,通過債券的發行,給地方政府注入了資金,地方政府是基於自身的信用和願意承擔還本付息的前提下向社會募集資金。這些募集的資金會用於地方的交通、醫院、教育等公共設施建設。
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能夠有效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地方政府會根據實際資金需要進行債券發行,但是任何債券都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地方政府債券也是如此。
④ 地方債的風險
當前地方政府財政普遍存在一定的缺口,而且隨著經濟的下滑,其稅收收入以及出賣土地等預算外收入均明顯下降,這對地方政府債券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總體來說,2011年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安全性並不是一個問題。
1.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債券實行代發代還,這就使得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較為順暢並會明顯節約發行成本,同時也使得地方債券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雖然當前地方債券的發行及償還主體都是地方政府(這點不同於以前國債資金的轉貸),但既然財政部能夠代發代還,那麼當地方政府財政本身真的出現問題之時,財政部也一定會先行將債券的本金還給投資者,然後再跟地方政府「秋後算帳」,而決不會發出一紙公告去拖欠投資者。
2.財政部的代發代還,也使得中央能夠對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做到集中的審批和管理。在98/99年財政刺激計劃集中出台後造成的一些不良後果,足以讓中央政府有前車之鑒,使其在此次地方政府債券的審批發行中做到更加的嚴謹和審慎。
3.從美國的情況來看,雖然其也有地方政府違約的現象,但總體來說地方政府債券的違約率極低,甚至低於AAA級的企業債券,而且國家出手救助地方政府也是較普遍的事情。何況我們國家的政體是單一制,而美國是聯邦制,我們的地方政府仍類似於中央政府的「分公司」,其本身就不是獨立的經濟體。中央政府每年向地方政府大量的轉移支付,正說明了這種關系。因此假如地方政府財政出現問題,其也不會坐視不管。
4.從法律規定來看,美國地方政府在財政狀況出現問題,無法足額償還其債務的時候,可以申請破產。但在中國卻做不到這點。我國的《破產法》規定,可以申請破產的只有企業法人。因此,對於企業的債務,國家有足夠的理由,讓投資者自己承擔其風險。但是對地方政府,既然不允許其破產,那麼中央政府必然要在適當的時候對其進行悉心的「照顧」。
5.當前的地方政府債券是在全國性的公開交易市場進行發行、交易。這同地方政府在當地小范圍的集資或者是變相的向銀行貸款情況不同。這使得若地方政府債券無法到期償還,會對中央政府造成很大的壓力。對地方政府也一樣,使其繼續融資將會發生很大的困難。做為地方政府,其畢竟掌握著大量的資源,其一定會想方設法安排債券的到期及時清償,比如變相的向銀行進行貸款暫渡難關等。
因此,對當前即將發行的地方債券來說,排除流動性及稅收的差別,其按照相同期限國債收益率來定價也一點不為過。
⑤ 什麼是地方國債發行地方國債的利弊
你可以把他類比為地方發行的國債,但是他是地方向購買債券的人借錢 並最後還本付息。
地方債還沒有正式推出,正式推出的時候,由地方政府根據借款使用的時間來決定期限是多長,利息率是多少。
因此每個地方政府、不同的地方債,其期限長短不同,也許跟國債一樣有1、3、5、7、10、20年等好幾種。
地方債應該算是一種穩定的投資方式吧,安全性低於國債,高於一些無擔保的企業債。
具體推出的時候應該會公布在什麼地方購買,同時,當第一支地方債發行的時候,電視、報紙、網站等新聞媒介肯定會報道的。
一般地方債券的利率會比國債高一些,因為地方還債的能力絕對比不上國家。另外地方債券的買賣市場並沒有開放,所以流動性會差一些。
發行地方國債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地方的項目增加一個融資的渠道
壞處就是可能會讓流動性過剩,或者地方發行過多,引起地方的財務危機。
美國很早就有聯邦和各州的各自的債權了 他們監督什麼的搞得好 也形成了各自的第二市場 額 如果可以的話 中國可以學習
⑥ 地方債的優缺點
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籌集資金面臨著《預演算法》的制約。我國《預演算法》嚴禁地方政府舉債,地方政府發行債券必須修改法律,而這樣做就意味著,在短期內地方政府發行債券不會成為現實。
地方政府發行債券將會產生一系列的法律問題,如果沒有嚴格的約束機制,一些地方政府過分舉債之後,將會出現破產問題。而我國目前尚未對政府機關破產作出明確的規定,一旦地方政府破產,中央政府將承擔怎樣的責任,地方人大將作出怎樣的安排,所有這一切都必須通盤考慮。
⑦ 債券有什麼利弊
相對股票而言,債券首先有以下優點:1, 融資成本較低;2,具有節稅效應,因為股票分發股利是用公司所得稅稅後利潤分發的,而利息是用公司所得稅稅前收益分發的。以上兩點就構成了債券融資的財務杠桿作用,可以擴大公司的經營凈利潤,但是財務杠桿在擴大利潤的同時也將風險擴大了。
此外,債券融資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3, 不容易使公司的控制權發生轉移,因為債券並不享有影響公司決策的投票權。
缺點呢就是:1, 需要定期的換本付息,對一個初創不穩定的公司而言,容易由於不能按期歸還本息而誘發財務風險;2,降低了公司再融資的潛在能力,因為當一個公司負債越多,那麼投資者就約缺少安全感,那麼再融資的時候投資者會要求更高的回報率,或者為了規避風險直接不投資。
暫時想到這些,你看下吧,我並不能從理論上很完善的解釋清楚。而上面的肯定也不全面,不過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