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蘇北話怎麼講
兄弟,蘇北話也分好多呢啊。且別說地級市之間不同,就連一個縣也有好幾種方言啊。不過鹽城往北的方言比較接近普通話,聽起來比較容易懂。特別是徐州話。南通話就比較難懂了,而且方言特多。
② 蘇北地區的方言是什麼語系裡的
蘇北方言語系:泛指鎮江以西的蘇南、全部蘇中、蘇北的南部地區人們的通用語言。其間由於本人所掌握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的提供基本的發音方式。供大家在人際交往、學習工作中參考,希望能有所幫助。當然,絕大多數的蘇北方言與普通話還是比較接近的。
一、發音:
(一)聲母:1、 H、W不分,接近於吳語語系。
如:黃瓜、黃豆,既用HUANG,也用WANG,用稻穀自釀的酒,寫起來是「黃」,讀起來HUANG\WANG不分;黃花,(又叫草頭),是HUANG、WANG不分;用在姓氏也不分「黃」「王」;「虎」(HU)與FU不分;「戶」讀「FU」;「滬」讀「FU」。
2、 Y、R不分,接近於山東話的發音。
如:光榮的「榮」。光榮讀成光YONG。山東人會將「豬肉」讀成「豬YOU」、將「人」讀成「銀」。
3、CH、SH、ZH不帶捲舌音。
「顫參」、「三山」、「暫站」不分,「舌頭石頭」分不清。
4、 Z、J不分。
如:「豬(ZHU)」講成「JU」;將象棋中的「車(JU)馬炮」的「車」讀成(ZHU)。
5、 G、J不分。
如:「江(JIANG)」讀(GANG)、「龔」(GONG)讀(JIONG)。
6、 X與Q
如: 謝謝(XIE-XIE)讀QIEQIE或QIAQIA;「像不像」讀QIANG-BU-QIANG(二)韻母:前鼻音韻母與後鼻音韻母不分,在南方的大多數省份基本上都有類似的情況,尤其江浙滬為典型。
如:1、AN與ANG。「按」、「昂」;BAN與BANG,「半」、「幫」;但QIAN與QIANG就明顯不一樣。
2、YIN與YING。「音」、「英」。
3、YE與YA 「夜」讀「YA」。
4、WAN與WANG。「萬」、「望」。
5、把「ZHU」讀「ZI」。如:「豬」讀「ZI」;「圓珠筆」讀「圓珠(ZI)筆」。
二、語法:
(一)有倒置現象,接近於河北南部與山東北部。
如:普通話里的「不認識」,變成了「不認得」,倒置過來成了「認不得」,河北南部與山東北部會把「不知道」說成「知不到」。
「 成」與「不成」一個意思(絕大多數用在回答問題時)。這里的「不成」不是指「不行」,是指「沒有」。如,問「某某人有沒有到哪裡去」,回答「成去」與「不成去」是一個意思。「某某人有沒有吃飯」,「成」與「不成」也是一個意思。
三、方言
「過」(音GUO):(一)「過成」,(絕大多數用在提問時):指「有沒有」。如「過成吃飯」指「有沒有吃飯」,回答時便是前面所提的「成」或「不成」(沒有)吃飯。
(二)X不X ,如問「過好」(或過好的),是指「好不好」、「過會」(或過會耶),是指「會不會」。
(三)釜冠(FUGUAN):鍋蓋。釜之冠,即鍋之蓋(含有文言文的味道)。
(四)燒箕:做飯時用來淘米的小籮筐。在如東有這樣的笑話:如東人講兩種語言,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講蘇北話,百分之五的人講的類似於吳語,當地人管它叫啟海話。某年某月如東縣搞圍墾,全縣的民工到本縣最靠東海邊地方住下,炊事員到當地的農戶家去借淘米的小籮筐(本地人管它叫淘籮),炊事員到一農戶家,看見農戶家有一小籮筐掛在屋檐下,遂向農婦說「向你家借(一)個淘籮淘米」,那農婦聽不懂只說「沒有沒有」,炊事員氣得不得了,沒奈何,口中輕輕地罵道「她MA的個騷BI,連個淘籮都不借,掛在屋檐下,還說沒有」,那農婦把炊事員說的「騷BI」聽成了 「燒箕」,不好意思的高聲說道, 「借燒箕啊,有的有的」。
③ 蘇北話是哪裡的方言
應該是屬於魯方方言!!因為在古代蘇北大部分是山東地盤!!
④ 吳媚媚的個人經歷
張媚娟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想盡辦法要謀活路。9歲的時候,住在她家對面的「笑社」文明戲藝人吳一笑見小姑娘長得可愛,便收她為徒,把她帶到上海學唱「文明戲」,也就是滑稽戲的前身,又有點像用方言演的話劇。張媚娟對表演一點都不感興趣,也什麼都不懂,只是覺得既然有吃有住,就安下心來學演戲了。舊社會做徒弟要吃三年「蘿卜干飯」,就是在真正上台之前,先要做師父的「丫頭」,吃剩飯剩菜,做各種雜事,甚至幫他倒馬桶……然後才慢慢有機會上台演個丫環什麼的,其實就是站在那裡,不需要什麼表演。從那時起,張媚娟就偷偷地學,想好自己以後要演什麼角色,就看別人怎麼演。15歲那年,因為她漂亮又聰明好學,終於當上了花旦。因為師父姓吳,她也跟著姓吳;因為大家都叫她「小妹子」,所以她的名字就變成了「吳妹妹」——吳媚媚,她原來的名字中正好有個「媚」。
16歲的時候,吳媚媚在《啼笑因緣》中一人扮演兩個出身不同、性格迥異的賣藝女子——沈鳳喜、何麗娜,開始走紅了。從此,在她大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親眼目睹並經歷了從文明戲演變到滑稽戲的過程。
1942年,吳媚媚24歲了,在笑笑劇團的《秋海棠》中又同時扮演羅湘綺、梅寶兩個角色,這是很考驗演技的。後來又在華亭劇團的《小山東到上海》中扮演女主角秀娟,和周柏春「談情說愛」。那時候,周柏春剛出道不久,而在舞台上摸爬滾打許多年的吳媚媚已經成名,而且結婚生子了,歲數自然也要比周柏春大,所以周柏春和吳媚媚演愛情戲就會臉紅,不由自主地會把臉轉過去,吳媚媚就把他的臉扳過來。
多少年後,兩個老人見面總忘不了幾十年前的那段往事,吳媚媚用蘇州口音的上海話說:「我一看到周柏春就要和他談愛情。而且現在我們兩個耳朵都不好,在一起講話真的像在談愛情一樣……」人們一聽這話就笑。
滑稽名家姚勇兒是滑稽泰斗姚慕雙之子,吳媚媚和姚慕雙、周柏春有過將近半個世紀的藝術合作,而姚勇兒自己也曾經和吳媚媚共事過。回憶起吳媚媚,姚勇兒也表示,她最大的藝術成就就是「表演完全是人物的」,「當年黃佐臨排演了《笑著向昨天告別》,正是父親和周柏春主演,吳媚媚也參與了主演,她的角色完全是從人物出發,這種堅決走人物內心的表演路子,是滑稽演員中不可多得的。也是最值得年輕演員們學習的。」而吳媚媚多年活躍在舞台、銀幕、電台等多個領域,也和她扎實的舞台功力密不可分。
1951年,吳媚媚參加了藝鋒滑稽劇團,在《紅燈花轎》、《結發夫妻》、《毛頭姑娘》、《煙花女子告陰狀》等近20部大型滑稽戲中演過女主角。1958年後,她又先後進了蜜蜂滑稽劇團、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滑稽劇團,直到1974年退休。在人民藝術劇院的幾年間,她和戲劇大師黃佐臨有過很多次合作,黃佐臨對她的表演稱贊有加:「吳媚媚是一個在舞台上自我得意、自在生活、自由發揮、難得的滑稽女天才。」
雙字輩滑稽名家童雙春,自從1951年加入蜜蜂滑稽劇團開始,就和吳媚媚相識,並有了藝術上的合作,之後,兩人又一起進入了上海人藝四團。在童雙春眼中,吳媚媚藝術上最大的成績就是她能夠很好地掌握人物性格,每個角色都會根據角色的不同特點設計很多表演上的東西。而吳媚媚的方言功底也讓童雙春至今贊嘆,她會說蘇州話、蘇北話、無錫話、山東話、上海話等等七八種方言,而且每一種方言都說得很好,這是滑稽界女演員中少有的,非常了不起。童雙春還回憶說,當年在人藝時,黃佐臨曾經導演了一部《樑上君子》,吳媚媚擔任的是助理導演,這也在滑稽演員中不可多得,「吳媚媚就是我最敬佩的滑稽戲女演員。」
童雙春說,自己最後一次和吳媚媚接觸是1997年,當時他們拍了一個電視劇叫《步步高》,吳媚媚的表演依然具有很強的喜劇效果。回憶起生活中的吳媚媚,童雙春說,她是一個非常熱情的人,對晚輩很提攜;自己生活上卻很樸素,也不張揚。她平時很愛說話,常常滔滔不絕,但從不說話傷人,是個很和善的前輩藝術家。
吳媚媚戲路很寬廣,表演很細膩,塑造了各種喜劇人物形象,兒童、年輕女子、中年婦女、老太太都演過。44歲時,如果說她在《笑著向昨天告別》中扮演祖傳中醫華祖康善良敦厚的妻子屬於比較正常的角色,那麼在《阿大阿二》中扮演天真活潑的紅領巾,在《王老虎搶親》中扮演老態龍鍾、88歲的天官夫人,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她在《阿混新傳》中刻畫的那個溺愛孫子阿混(嚴順開飾演)到了不分是非地步的「浦東阿奶」,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吳媚媚知名度更高的作品無疑是1980年代初開始在上海人民廣播電台1197千赫播出的系列小品《滑稽王小毛》,她在其中扮演的「王媽媽」家喻戶曉,被大眾由衷地稱為德高望重的人民藝術家。她把一個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江北老太太刻畫得活龍活現,成為她晚年的經典,那一句「小毛唉,乖乖」,迷倒了多少上海滑稽迷啊!他們感嘆,像吳媚媚那樣從民國一路走來的「老滑稽」,真是有兩把刷子!
正因為她在舞台上擁有成熟的、具有個性特徵的出色表演,贏得了同行和觀眾的一致口碑,她退休後方方面面的片約、劇約不斷。1990年代中期,吳媚媚還客串過《新七十二家房客》、電視劇《孽債》等等。電影《阿混新傳》中阿混的阿奶、《股瘋》中賣茶葉蛋的老太等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在《股瘋》中,吳媚媚和潘虹等人在石庫門灶披間里「搞七捻三」,勸一幫吵吵鬧鬧的人「大家都是鄰居,要團結友愛」,最後為了自家兩個不爭氣的後生要拿老頭攢下的錢去炒股,氣得伸出兩根手指,直挺挺朝後一仰暈了過去……感覺她的表演真實又滑稽,為影片增色不少。後來潘虹因《股瘋》榮獲第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特地舉行答謝宴會,把吳媚媚也請去了。「王小毛」王汝剛說,那次,吳媚媚和程十發、孫道臨同席,老太太眉開眼笑,一句方言順口而出:「今天我軋大道(上檔次),做藝術家了。」
王汝剛2007年曾在《新民晚報》上專為他的「王媽媽」寫了篇文章,歷數她的成就與趣事。那天,他專程去甘泉新村看望90歲的「王媽媽」,「王媽媽」拉著他的手,一口一個「乖乖」,一口一個「小毛」,親熱得來!王汝剛問她過得怎樣?她回答:「生活不用愁,天天能喝酒。」問有什麼願望?她說:「不求驚天動地,只想上台演戲。」
吳媚媚非常關心青年演員,她說:「我一直想著要去一次滑稽劇團,給大家講講從前的戲。像我們這樣的人再不把自己的東西教給他們,以後說帶走就帶走了。」
2009年的時候,吳媚媚92歲,腦子已經不太清楚,王汝剛又去看她,她居然不認識了。王汝剛就用王小毛的蘇北話說:「媽媽哎,我是王小毛!」只見她馬上睜開眼睛,就像條件反射,說:「王小毛,你來了?」王汝剛覺得,她已經生活在那種朦朧的世界,但只要拿王小毛的語言和她對話,她馬上就會進入角色。
可是,這樣一位說起表演的話題就興奮、靠下意識也能表演的滑稽藝術家,卻一直只把演戲作為生存的手段。她不堅持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繼承她的事業,但對年輕的滑稽藝人說:「你們要成名,一定要奮斗……」
吳媚媚的追悼會於2012年3月2日下午3:30在龍華殯儀館舉行,由上海滑稽劇團主持。
⑤ 蘇北方言里的6633和8833各是什麼意思啊
作為蘇北人,我居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6在蘇北話裡面是說這個人比較流氓的意思。
⑥ 江蘇方言:蘇北口音偏北方話,蘇南講吳儂軟語,請問江蘇方言南北口音以哪裡為界
江蘇方言南北口音大致以長江為界。
江北大部分地區(不包括使用北方官話的徐州、宿遷、贛榆等地和使用吳方言的啟東、海門、靖江)說的蘇北話,是江淮官話的一部分,以揚州為中心(一般把揚州話作為江淮官話的代表語),主要分布在連雲港、鹽城、淮安、揚州、泰州、南通的大部、宿遷的部分,還包括了長江南岸的南京(不含高淳)、鎮江(不含丹陽)。
江南大部分地區(不包括使用江淮官話的南京、鎮江地區)說的蘇南話,是吳方言的一部分,語言學上歸之為吳語太湖片,以蘇州為中心和代表,主要分布在蘇錫常三市,還包括了高淳、丹陽和長江北岸的啟東、海門、靖江。
⑦ 如何快速學會說蘇北話要速成的,也要可以聽懂
蘇北話也有很多種我這里有
泗陽土話
阿飛 發表於2009年03月30日 13:43 閱讀(4) 評論(0)
分類: 個人日記 舉報 泗陽土話
泗陽土話
第一題.詞語解釋:
A 格魔跌(意:干什麼的)
坑得勒(意:糟了)
刀不孬噢(意:很不錯哦)
丁嘎責(意:一點點)
溜門責(意:串門)
歇妹么(意:小妹妹)
打鋪排(意:打撲克)
B 歇大姐(意:年青女子)
上該(意:上街)
克(kei)飯 (意:吃飯)
歇鍋個(意:小哥哥,年青男子)
海貨(意:拉到,算了,有生氣意思)
C 下湖(去地里幹活)
小妻子(小車子,手推獨輪車)
出禮(北方話隨份子)
大得(爸爸)
爹得(爺爺)
舅奶奶(姥姥)
舅爹得(姥爺)
帶女人,帶新娘子、帶兒媳仆(男人結婚)
出門(女兒出嫁)
刀吃(吆喝人吃菜)
左不辣則(左撇子)
第二題.短語解釋:
用水把杯子逛逛(把杯子沖洗一下)
包子是發肉的(純肉)
問麥(是的)
溜門子(串門)
大爐媽貨(玉米稀飯)
鍋腿蓋子:膝蓋
手直蓋子:手指甲
覺直蓋子:腳趾甲
頭不:頭發
衣十:衣服
用動鞋:運動鞋
倒用樣歐: 男同學生氣
嚼樣歐:女同學嬌嗔用語
吭得來~=oh my god!
刀絕對歐=我乖 表示崇拜和贊嘆
歇年幼滴=小孩子
第三題,拼音辨析:
馬應——螞蟻
歇老沖——老鼠
黃琅子——黃鼠狼
馬蜻蜻——蜻蜓
歇手扶責——手扶拖拉機
歇摩得——摩托車
倒運相哦——麻仁的,倒霉相
森人責地——很討厭的意思
苦八代的——女孩子的罵人話
交以不的——女孩子的罵人話
屁頭子——屁股
手著胳——手指
腮旁責——面郟
雙眼鼓——雙眼皮
迫(pai三聲)死得呢——用腳揣死別人
臘參(cen一聲)話——女孩子用男孩子罵人時用的語言
歇姑捏 / 歇烏——小姑姑
鋼(二聲)咚鍋責——鋁鍋
彎彎順(shong四身)——餃子
樹丫不——樹岔
過歇禮——男女定親儀式
洋柿責——西紅柿
覺搭車——自行車
覺相喔——死相
及力蓋責——脊背
下姑責——下巴
上括責——上顎
頭腦瓜責——腦門
搗覺腿——兩男孩同床(分睡2頭)
欒新娘責——鬧洞房的意思
拐鍋責——拐角處
糞堆——農村的廁所
虎魚——抓魚
敲歇豬——騸豬崽
苦咸跌——形容很咸
第五題,填空:
及利狗責
枯勞蓋責
沙玉干責
啼哭了僧跌
盧狗子
僧人子跌
炮銃跌
別車
票片
孬及股責
賴股歪責
扒地虎責
老幾嘎責
批勒責
氣古歪責
爬列虎責
青拐責
第六題,即興作文(範文):
昨晚十回家遲了。我抓一把大盧面燒稀飯克(kei),將將沖上面就有一個歇大姐閑(喊)門,開門一看是前庄歇妹么,我問到特格魔跌,特說找你打鋪排正好問到你迷天上不上該的,我說我弄飯了。嘴說不及鍋屋孜孜叫,我坑得勒鍋撲的了。歇妹么說: 刀不孬噢(意:很不錯哦)。我說沒礙事,你天天來溜門責,鍋撲的就海 .拿泥款登獨到歪兒;赫撂爵滇;易力抹針;插點享忽得吃;渥扣;赤決趴。
及利狗責 ---禪幼蟲
枯勞蓋責 --腦門
沙玉干責 --紅薯
啼哭了僧跌 -- 渾身毛病
盧狗子 --會汞小大盧子 的 蟲
僧人子跌-- 齷齪
炮銃跌 -- 罵人
別車 --不要車個我身上的??
票片 -- 作風有問題
孬及股責 -- 賴皮
賴股歪責 蟾蜍
扒地虎責 魚
老幾嘎責 嚇小孩用
批勒責 及個不知道怎說 吃食東則
氣古歪責 黑的青蛙
爬列虎責 不知怎說
青拐責 青蛙
loading......
⑧ 方言問題,徐州話與蘇北話
徐州實際上是集安徽山東河南等地口音於一體,剛好在此匯聚所以形成了南北東西分界,實際上徐州方言不能說是蘇北方言,因為徐州至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可以說他的形成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嚴格來說實際上和江蘇是沒有太大的關聯。徐州自古是華夏九州之一。方言也是自古就是這樣的。這是本人分析。
⑨ 蘇北方言:「韭菜炒大蔥」上句是什麼
這是一句地道的南京話:乖乖儂地咚,韭菜炒大蔥。
意思是說:哎呀,搞得不得了,這么厲害啊
⑩ 蘇北方言
不是「牛奶」吧!反正我就是「L」和「N」發音不清,不知道那邊是不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