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買國債還是存銀行好
就現在而言,國債的利率比銀行定期要高,不急用的話,可以優先選國債。
當然,現在各家銀行推出的一年期左右的理財產品利率也還不錯,起點五萬,老年人買的也比較多。
2. 銀行理財和國債哪個更適合老人
大多數的老年人都喜歡購買國債,但是並不是只有老年人才喜歡購買國債,很多的中年人也是十分喜歡購買國債。
國債安全穩健,比銀行存款更加有優勢
國債是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部發行,存款是銀行發行的儲蓄存款,從安全性的角度來考慮,國債和銀行存款的安全性都比較高,分別是國家信用和銀行信用作為擔保,但是銀行是有倒閉的可能,可能會對50萬元以上存款的儲戶造成一定的本金損失,所以國債的安全性還是比銀行存款安全性稍微高一些,由國家剛性兌付,不會出現問題。
從收益率的角度來考慮,在一般的情況下,國債的收益率比銀行存款高,這自然意味著一樣的本金分別買入國債和銀行存款,國債可以帶來的理財收益更高,因為安全性更高而且收益率也較高,所以國債非常適合老年人購買,老年人也因為覺得比銀行存款可以得到更高收益,所以才選擇了國債。
並不是只有老年人才喜歡購買國債
國債並非老年人的專屬,它的發行對象很多,包含各個年齡段的階層,比如青年人,中年人,中老年人,老年人等等,老年人喜歡買國債是因為自身的特點,比如很多的中年人也非常喜歡買國債。
小提示
由於國債非常搶手,所以大家購買國債的時候需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假如去晚了,基本上不會買到國債,另外注意發售國債的時間和地點,盡量了解清楚才有利於及時購買到國債。最常用的發售渠道就是銀行渠道,可以在營業廳或者手機銀行裡面購買國債。
3. 聽說只要發行國債,大部分的國債都被銀行內部人員買去了!請問我們老百姓怎樣才能買到國債啊
你錯了,國債是銀行代賣的,有規定內部人員不能買的,不過是需要排隊的,如果有網銀就在網上買,買這個是要看運氣和耐心的,
4. 銀行本來都有錢了,為什麼還用錢買國債
銀行的錢如果不賺錢,那麼銀行就會虧本,因此銀行會投資一些比較有實力的企業,相比於企業,國家的視力就更雄厚,通過貸款給國家,也能賺很多利息,而且又比較安全,所以通常會選擇買國債。
5. 老人原來都是買的銀行理財,現在不保本了還能買嗎
根據資管新規的要求,除了「存款」以外,所有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
為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實現「賣者有責」「買者自負」,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發行公募理財產品,主要投資於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因此未來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有「固收」類產品,也有股票權益類資產,這類產品也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大家需要做好充分識別。
目前「最靠譜」的理財產品可以關注「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6. 銀行大額存單與國債哪個更適合家裡老人購買
資金大的適合買銀行大額存單,
資金少的適合買國債。
7. 有誰買過國債,為什麼我們上班族就不知道,大爺大媽反而知道,銀行是怎麼通知的
原來可能您沒有太關注吧。其實一直就有的,發行前新聞廣播、報紙、銀行都會有消息公布的。年紀大的人,求穩定收益,沒有風險,利息收入又高於銀行的定期。所以比較熱衷投資國債。這二年因為股市起伏跌宕,資金投資的收益的不穩定,年輕人也有開始關注了。如果對於投資國債有興趣,也可以關注一下。今年從3月份起到11月份。財政部計劃每個月都會有儲蓄式國債的發行,日期是每個月的10號開始發行。
8. 除了存款只能買國債老年人應該如何理財
�0�2�0�2�0�2 ●退休人士須留足10%-20%的流動現金 �0�2�0�2�0�2 ●多選擇中短期的保本型理財產品 �0�2�0�2�0�2 ●富裕老人可拿出10%-20%的資金投資股票 某機關幹部何先生今年剛剛退休,因為平日喜歡金融,閑來無事的他開始關注起銀行的理財產品。但是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多如牛毛,怎麼辦?何先生的辦法很簡單,他一家銀行一家銀行地看。一段時間的「貨比三家」之後,何先生選中了某股份制銀行一款半年期的保本理財產品,他先用5萬元試買了一下,到期後發現該產品的收益率的確不錯,於是加大配置比例;後來他又觸類旁通,又買了一些非保本的理財產品,50多萬的個人積蓄如今絕大部分已經變成了理財產品,1年下來,利息收益比單純定期存款多了差不多1萬元。 建議:不宜買長期理財產品 對於剛剛步入老年人群體的退休人士,這些退休人士的風險偏好普遍很低,因此應該多選擇中短期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如果短期內沒有太大的支出需求,也可以配置一部分定期存款和國債。不建議配置股票、基金等高風險產品,如果堅持的話也應控制在10%左右,另外必須留足10%-20%的流動現金。對年事已高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只需要配置存款和保本型理財產品,並且時間也應控制在半年或1年以內,不適合配置國債。 富裕老人百萬買信託 吳先生今年65歲,最近因為要去美國旅遊,需要提供資產證明。他有100多萬元的現金儲蓄,在旅遊過後打算購買理財產品實現保值增值。通過一番比較,他看中了某股份制銀行的一款5年期保本型信託產品,100萬元起步,年化收益率6.1%。他本想從美國旅遊歸來就買,可就在美國旅遊期間,朋友向他推薦了另一款外資銀行的理財產品,吳先生回來後仔細比較了一番,覺得外資銀行的產品似乎更好,於是把100萬元資金轉投外資銀行去了。 建議:基金定投不適合老人 與其他的高端理財客戶有所不同,年紀較大的高端客戶可能更多考慮的是資產的安全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