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債券發行,每半年付息一次的利率問題
當然是5%,因為半年付息啊。我猜你問的是,為什麼折現率是5%而不是6%?(12% / 2)
計算債券現值,是把債券的所有未來現金流按現在的市場利率折現。
面值一百,利率12%是規定了每一期payment的量(半年一付,每一期100*6%=6),面值代表到期現金流。所以這個債券的現金流結構是(按時間排布):
6,6,6,106
所以計算價格把這些現金流按當前利率(10% p.a.)折現,那個100當然要用市場利率了。
『貳』 財務會計中的債券的實際利率概念不太理解
我會計也是自學的,書上的字根本看不懂。中國會計老一代很壞的,因為會計一簡單二是翻譯過來的,所以他們用最艱難晦澀的語言來說,言簡意賅,弄得好像我們每個看書的人都是天才一樣,一點就通?!而且考試也很難的,人家國外會計考試就選擇題,大多數也沒有倒扣分模式。
===
首先,最簡單情況,不考慮任何溢價與折價,某公司發行債券票面利率5%(年),這時候央行(市場=有效實際利率)利息是10%。你說這個時候消費者誰去買這個債券啦?腦子要麼秀逗啦?我存銀行都有10%
所以大多數情況(但確實有折價的題目出現),公司要融資,必須發行高於市場利率的債券,才會在市場上流通,從而進行到融資的目的。
學過微經的人知道一個供需平衡吧?就是國內ip4s賣4999,港行賣4000,這個差價存在所以有水貨,什麼時候會沒有水貨?當此差價為0的時候。同樣道理,公司若發行的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就會有一個溢價發行的效果,大家你搶我搶哄抬物價,那到什麼價格才是真正不搶的價格呢便是從中牟利為0的時候(後面會解釋)。
就拿你的例子,我2012年1月1日發行債券上面值500000元,
期限5年、票面利率6%、每年12月31日付息。你現在已528000元買入。讓你求市場實際利率,你肯定會跳起來如果沒有理解,因為你管我市場利率是幾100%?-3%?都可以嗎?不是,這里有個隱含的信息,就是讓你求實際利率為幾的時候,才是真正無差價的時候,大家才不搶,所以至少推得這個利息肯定是小於6%。。。(選擇題或許能排除掉一個答案)。你會不會認為這就相當於拿500000放銀行,按照題目要我求的利率存5年得到528000呢?答對一半,還有一半我告訴你構成這528000的除了這個之外,別忘了我發行的債券還是每年年底會發債券利息!so。。。懂了嗎?不懂繼續看圖(我很想抽這個出題的人,不是因為題出得好,真的被惡心到了,非常刁鑽,按照事物發展的先後順序,不是應該先有實際利率才有最後實際購買的價格嗎??!倒求利率實際運用少,感覺和用手踢足球有區別嗎,倒求利率要查很多表,考試時候不給用excel和金融計算器,永遠就是用手倒立踢足球的方式來教育我們下一代。。實際利率根據excel兩個pv公式一個自變數單元格,運用規劃求解得出是4.7167%)
『叄』 債券的價格是其預期現金流量的貼現,貼現率為債券的票面利率。這句話為什麼錯的呢
『肆』 折現現金流估值法和每股收益除以長期債券利率法估值那種方法准確
這兩種方法不能比較,每股收益除以長期債券利率適用於零增長模型的股票,DCF估值法一般適用於穩定增長模型或者多段式增長模型
『伍』 企業償還的長期借款利息,在現金流量表中應填列的項目是什麼
應填列在分配股利、利潤或利息支付的現金中。
企業發生的長期借款費用,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
一是可直接歸屬於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成本;
二是其他借款費用,應當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長期借款的成本較高,應盡量少借。長期借款的償還除了可以新債調換舊債外,一般的定期償還可以使用償債基金和分批償還的兩種普遍辦法。決策者舉借長期借款時,要充分考慮投資項目的預期現金流轉狀況和未來利率的變化,以便獲得較低的籌資成本。
長期借款的利息率通常高於短期借款,但信譽好或抵押品流動性強的借款企業,仍然可以爭取到較低的長期借款利率。長期借款利率有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浮動利率通常有最高、最低限,並在借款合同中明確。對於借款企業來講,若預測市場利率將上升,應與銀行簽訂固定利率合同;反之,則應簽訂浮動利率合同。
除了利息之外,銀行還會向借款企業收取其他費用,如實行周轉信貸協定所收取的承諾費、要求借款企業在本銀行中保持補償余額所形成的間接費用。這些費用會增大長期借款的成本。
『陸』 如當長期債券利率從10%上升至20%時。債券價格將大幅下跌,並產生負回報 這句話不懂
不用專業術語也可以解釋。
債券在未來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是一定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換一種思路,如果未來想通過儲蓄得到一筆一定金額錢,存款利率上升,你覺得現在需要存入銀行的錢是變多了呢還是變少了呢?肯定是現在需要存入的錢變少了。
同樣,債券未來可收回金額是一定的,利率上升,那麼它現在需要投資(相當於存入銀行)的現金就會變少。即,現在的債券的購買價格就低了。如果債券不降價就不會有人買它。如果買了,還不如拿錢去存銀行。你說對不?
至於想知道利率從10%上升到20%對價格的具體影響,就需要通過專業的公式來計算了。
至於產生負回報,應該是用來在10%的利率時進行了投資,現在利率上升了,如果將債券轉讓或繼續持有至到期,收回的現金考慮利率後與最初投資的現金相差的凈現金流量是負的,也就是說當初還不如不投資債券,所以是負回報。
『柒』 關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與實際利率問題
59×(P/A,r,5)指的是將5年裡每年59萬的利息折現後的價值(即2005年1月1日時的價值)
1250×(P/F,r,5),指的是把1250萬折現到2005年1月1日時的價值
兩者相加等於1000萬
(P/A,r,5)叫年金現值系數,(P/F,r,5)叫復利現值系數
含義你可以網路搜一下就知道了
你這個題,算是算不出來的,只能用插入法求得r
『捌』 利率下調對債券有什麼影響
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因為國債的價格本身就是利率變動的另一種反映形式,而且由於債券 價格的形成與變動更多的是基於對遠期利率的預期,所以,債券的期權性質決定債券市場是接受利率政策調整影響最快也是最 直接的市場,也是傳導利率政策調整信號最主要渠道之一,更是發現利率的主要機制。
利率調整對各類債券價格的影響是有差別的
1、國債與非國債的區別。
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中,作為無風險資產的國債,其發行拍賣利率與二級市場收益率是整 個利率體系的基準,也是其它金融資產定價的參照。所以,對利率政策調整的市場反應首先是從國債市場開始的,然後向更廣 泛的金融市場層面以及實體經濟領域傳導和擴散,也正因如此,國債市場的表現同貨幣當局的利率政策調整意圖是一致的。只 不過,國債收益率會隨著新利率預期的形成可能有所改變,比如,利率下調政策公布後,新的利率預期在一段時間後下調,那 么,國債收益率會繼續下降,但當新利率預期是上升預期時,國債收益率會隨之上升。但是,在利率仍受管制的環境中,上述 情形就不一定會完全出現。
但對不同期限國債收益率的影響仍是有差異的。一般地說,長期國債對利率的敏感性比短期國債要大些,利率調整和 市場利率預期變動會使長期國債價格的波動幅度更大些。但需注意的是,這一結論也並非是絕對的,因為這還要看貨幣當局對 未來經濟增長形勢的判斷及相應的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從一般意義上講,當利率下調政策公布後,為了增強這一政策的應有效 果,刺激貨幣供給量的增加,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會買進國債放出基礎貨幣。由於央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並非是盈利性而是 重在基礎貨幣的吞吐,因而其每次的國債購買都是要高於平均市價而且數量巨大,這無疑在提升國債價格,進而使國債收益率 進一步下降。
2、固定利率債券與浮動利率債券定價機制的區別。
由於我國債券市場的落後尤其是債券品種的缺乏,現有債券基本 屬於具有簡單現金流量、可直接估價的"平淡無奇"的債券,但人們平常對債券價格分析卻忽視了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債券的 區別。特別是,我國國債的發行定價仍不以銀行儲蓄利率作為參照基準,國債收益率並未成為金融市場上的定價基準,所以, 央行對銀行儲蓄利率的調整不僅直接影響著固定利率國債的發行定價和二級市場收益率,而且,由於已發行上市的浮動利率國 債也是在銀行儲蓄利率基礎上加計一定利差定價的,致使人民銀行的利率調整對浮動利率國債的影響也是直接的。但不同於固 定利率國債的是,已發行浮動利率國債隨利率的下調而使其票面價值下降,但如果市場在利率政策調整後形成的新利率預期是 上升預期,那麼,浮動利率國債的票面預期價值也是上升的,由此,對長期浮動利率國債進行分析時,應更主要注重遠期利率 水平的影響。
但是,不管利率調整政策公布後所逐步形成的新利率預期是什麼,利率下調之後,對某段時期內固定利率國債二級市 場交易價格是上升性的影響,這是因為相對下調後的利率水平,固定利率國債的票面價值相對提高了,至於這種上升性價格影 響何時終止和轉變,則主要看下次利率調整的情況。
『玖』 利息保障倍數是分析現金流量對長期償債能力影響的指標是否正確
正確
利息保障倍數指標反映企業經營收益為所需支付的債務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利息保障倍數足夠大,企業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相反。利息保障倍數的重點是衡量企業支付利息的能力,沒有足夠大的息稅前利潤,利息的支付就會發生困難。利息保障倍數不僅反映了企業獲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獲利能力對償還到期債務的保證程度,它既是企業舉債經營的前提依據,也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大小的重要標志。要維持正常償債能力,利息保障倍數至少應大於1,且比值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如果利息保障倍數過低,企業將面臨虧損、償債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下降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