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成為美國國債最大持有者是利是弊
利大於弊,美國如今仍是主要經濟主體,如今美國大放國債,人民幣會升值,相反如果打起仗他們就不還了。美國的國債利息也是可觀的。
中國大量持有美國國債,就好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有利方面是:
1、可以充當中美博弈的政治籌碼,讓美國不敢隨便做出有損中美大局穩定的大事情。增強中國的國際政治影響力。同時,美元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有信用的貨幣,也是具有投資價值的。可以用於中國巨額外匯的保值增值。
2、用美國國債可以來牽制美國經濟及世界經濟的神經(如果中國狂拋售美國國債的話,對美國經濟會造成巨大傷害,世界經濟也會很受傷。當然啦,這么做中國自己也會受損。正所謂「殲敵一千、自損八百」),同時可以繼續刺激美國人提前消費,進口於中國的產品。保證中國中小企業的利益。
弊端是:
1、美國瘋狂印美鈔,會導致美元貶值,而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不動,就造成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在賬面上有不少損失。 而人民幣又不可能貶值,那樣的話,會讓中國失信於世界上其他的國家,與中國負責大國的形象不符,也對人民幣的國際化戰略很不利,況且中國已經和世界上多個國家進行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同時,又不能短時間內升值,那樣會導致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倒閉,大批工人失業,進而影響國內大局穩定。
2、如果中美爆發沖突,美國死賴不認這筆9000多億的美國國債的話,這樣等於中國辛辛苦苦幾十年的對外貿易盈餘,就打水啦。當然這種可能性不大。
同時,中國已經上了美國這條大船,就得繼續「與狼共舞」啦。美國還會繼續靠發行國債來維持本國經濟發展,而中國現階段還會繼續買美國國債。
只有等中國國內產業升級完成了,強大的國內消費啟動了,才會慢慢擺脫購買美國國債,到時候可能還是會買美國國債,但是不會這么多。
所以就不難看出,目前中國領導人不管是在國內考察,還是出國訪問。
都在提到經濟發展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問題,同時,加大全國醫改進程和調整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措施
『貳』 美國欠中國多少國債
2011年9月20日
10:06路透北京9月20日電---中國目前仍是美國最大債主,人民日報引述權威機構專家指出,考慮到安全性等因素,中國將會繼續增持美國國債.
人民日報海外版援引國際金融與國際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閆小娜稱,美元雖在貶值,但至今還沒有其他貨幣能與其安全性相比.
閆小娜稱,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然持續的情況下,美元資產相對歐元資產還是比較安全;在日本經濟仍然受地震影響、日元匯率已經二戰後的歷史高位運行情況下,美元資產也較日元資產安全.
"全世界的資本流動仍然還沒有找到新的流動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美元資產仍然是所有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次優選擇."閆小娜稱.
報導並援引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稱,外匯儲備資金用出去首先要確保穩定性和安全性,"不買美債買什麼?買股票安全性更差."
中國目前擁有3.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而美國財政部近日公布:中國今年7月份持有美國國債1.1735萬億美元,比6月份的1.1655萬億美元增持了80億美元,這已是中國連續第四個月增持美債,並且是連續14個月穩定在1萬億美元以上.
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穎則估計,到2015年,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數額將超過3萬億美元,占外國持有美國國債的比重將超過1/3.
中國外匯儲備的資產配比是國家機密,但中國一直在努力向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發展.
針對可以將外匯儲備投資在黃金或資源類產品的建議.專家指出,中國外匯儲備因必須滿足外商和內商的經常性兌換需求,所以不可能大筆投向不能及時變現的黃金、石油、礦物等資產.同時,大量外匯投資這類資產,必定推高這類產品的價格從而造成市場恐慌.(完)
『叄』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嗎
中國持美國債退居第二.
如何看待?
在持有美國國債的主要國家中,2009年12月份日本增持了115億美元,至7688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中國當月減持了342億美元,現持有美國國債7554億美元,降為美國第二大債權國。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二個月減持美國國債。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多是少,一直頗具爭議。堅持持有並應該繼續購買者認為,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2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何運用、如何保值是一個大問題,而目前看美國國債吸納量大,在世界主權國債券中保值能力強,因此,中國應該堅持持有並視情況增持。堅持拋售美國債者認為,外匯儲備應該多元化,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才安全,況且,美國會從自己長遠利益考慮使得美元走出一個長期貶值的路子,如果一味堅持美國債甚至不斷增持,長期看必然會使得中國外匯儲備縮水貶值。可以說,增持還是減持的爭論,都有一個殊途同歸的目的——為了中國外匯儲備的安全和保值。
以筆者看,增持還是減持美國國債,應該具體分析。如果從經營角度看,在目前情況下,在世界范圍內,美國國債確實是較為安全的投資工具。況且,美國國債利率在2009年年中走到高位後也處於穩定狀態。從這個角度說,表面看似應該繼續持有或者適當增持。但是,從美元走勢看,是一個貶值趨勢。如果美元貶值率高於美國債利率,那麼,持有美國債最終會造成外匯儲備縮水。從這個角度看,中國適度拋售美國債是正確選擇。筆者始終認為,從經營角度出發,應該給外匯經營者和管理者增持或者拋售美國債的充分決策權,外界不應該橫加指責和評論。
如果考慮到其他因素,那就應該另當別論,比如:政治因素等。近期,美國在台灣軍售、奧巴馬會見達賴以及中美貿易摩擦上對中國接連發難。作為一個研究經濟金融的人士,習慣從經濟學角度思考問題,筆者認為,無論從外匯多元化儲備角度出發,還是從加快外匯經營投資上考慮,以及美元持續貶值上看,適度拋售美國國債都是有益和真正符合中國利益的。同時,奧巴馬緊逼人民升值實際上也在逼迫中國拋售美元資產。因為,人民幣升值就意味著美元貶值。而美元貶值對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大量持有美國國債的中國來說,美元資產將大大縮水,將成為世界上受損失最大的國家。因此,逼迫中國不得不考慮拋售美元資產。
『肆』 為什麼說拋售美國國債對美國影響巨大
1、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人。如果拋售,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將減少,價格將下降,美國發行債券和籌集資金的能力將被削弱。然而,美國的過度消費是由過度發行國債支撐的,這將嚴重損害美國經濟。
2、這可能是出於政治原因,這意味著美國已經減少了對中國的依賴。這也可能意味著中國的做法將促使美國改變過度消費和雙赤字的經濟狀況。
3,政治上,大量拋售會引起美國的報復,如貿易壁壘。經濟上,美國國債與其他國債相比仍然是一種較為安全,流動性較好的資產,而且大量拋售的過程中會引起美元過度貶值,使中國握有的美元資產損失更大。
(4)美國國債之王擴展閱讀:
國債類別
公眾和政府持有美國國債
可分成兩個主要類別:
1、公眾(包括外國投資者)持有的債券
2、可銷售債券
3、不可銷售債券
4、美國政府帳目持有的債券
美國國債約有25%由外國政府持有,差不多兩倍於1988年的比例(13%)。美國財政部的統計顯示,2006年末,在「公眾持有」的國債中,44%由外國投資者持有,而當中的66%是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尤其是日本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
外國持有美國國債中,40%來自日本和中國,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
『伍』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對中國有什麼政治意義
名詞解釋
凈債權國:當一個國家的對外債權債務凈頭寸為正數時,我們稱其為凈債權國。凈債權國並不意味著境外投資收益的優良。如果一國的對外投資是以直接投資、私人性質的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為主體,那麼它的債權國地位可以稱之為「私人債權國」地位;如果一國的對外投資是以儲備資產或官方貸款為主要形式,則債權國稱為「官方債權國」。
中國成為美國債最大持有國
2013年7月16日,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增持252億美元美國國債,使得中國持有美債總額自美方有統計數據以來首次突破1.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之最。
數據顯示,2013年5月,中國持有美債首次達到創紀錄的1.3159萬億美元,仍然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這一數據較4月修正後的1.2907萬億美元增持了252億美元。4月修正前的數據為1.2649萬億美元。
從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這一年的時間看,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體呈現「增多減少」的趨勢,其中減持只有4次,其餘全部為增持,特別是從今年2月以來已連續4個月增持美國國債。
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美國債最大持有國達5850億美元(2008年)
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截至9月末,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達到5850億美元。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
9月份,中國增持436億美元美國國債,再創今年以來美國國債月度最大增額,幾乎是上月增持223億美元的兩倍。1—9月,中國共增持美國國債1074億美元。除2月和6月為凈減持外,其餘月份都為凈增持,且自7月以來,增持幅度大幅增長。
此前始終占據美國國債持有數量首位的日本,連續兩月出現減持情況,持有量從上月的5860億美元減少到5732億美元,減少128億美元。英國為第三大持有國,規模為3384億美元。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中心張明認為,中國之所以繼續增持美國國債,是由於美國短期國債重新獲得國際投資者青睞,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顯著升值。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能否保持強勢目前還不能下結論,對於中國持有的大量美國國債和不斷增長的外匯儲備來說,重要的是調整資產結構。
購買緣由
次貸危機爆發至今,美國政府承諾用於救市的潛在資金規模已經高達1.8萬億美元。增發國債無疑將成為美國政府用於財政融資的最重要手段。目前美國財政部的未償還債務達到10.5萬億美元,其中可流通國債總額為5.7萬億美元。如果美國政府全部採用增發國債的方式來為救市成本融資,這將顯著擴大可流通國債規模,一方面導致新發國債收益率上升,另一方面導致存量國債的市場價值縮水。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國內就中國央行是否應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展開了非常激烈的爭論。反對意見認為,既然美國國債的市場價值可能繼續縮水,而且金融市場穩定之後美元可能大幅貶值,繼續增持國債意味著未來可能出現更大損失,此舉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支持意見則指出,如果中國不繼續購買美國國債,那麼為了把新發國債推銷出去,美國政府的自然反應是大幅提高新發國債的收益率,這將導致中國央行持有的存量國債價值更加猛烈的縮水。因此,通過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來幫助美國金融市場盡快恢復穩定,從整體上而言有助於最小化中國外匯儲備在次貸危機中的損失。
有利減少次貸危機損失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明發表最新報告認為,通過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來幫助美國金融市場盡快恢復穩定,從整體上有助於最小化中國外匯儲備在次貸危機中的損失。
事實上,我國央行也正是這么做的。該報告中引用了美國經濟學家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央行在2008年8月至10月之間增持500億美元,總額已達到7500億美元,占外國央行持有美國國債總規模的35.4%。
張明認為,中國央行之所以會繼續增持美國國債,主要是由於美國短期國債重新獲得國際投資者青睞,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顯著升值。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會導致投資風險過於集中,不利於外匯儲備保值增值。
中國負責表現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說,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強各國在應對危機方面的合作和協調。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應對這個危機的態度是高度負責的。我們的態度是,首先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一個穩定的中國經濟和中國的金融市場、中國的資本市場,本身就是對世界金融危機的一個最大的緩解和貢獻。
易綱說,中國也有外匯儲備,外匯儲備不可避免地要投資到海外,我們對外匯投資也是非常負責任的。在危機的過程中,我們以一種負責的態度、一種穩健的態度來對待目前這場金融海嘯,這樣會使得利益相關方都會得到好處,並且能夠使危機得到一種最好的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樣一種負責和穩健的態度,而不是一種恐慌拋售的態度,對整個金融市場都是有好處的。
『陸』 美國政府欠債20萬億美元,每個美國人欠7萬,美國人拿什麼還錢
在我們的這個星球上,誰欠債最多呢?恐怕就是美國政府了,早在2018年的時候,美國政府的債務已突破20萬億美元了,超過了美國當年的GDP總額,實際上,美國這個國家就是在債務上建立起來的,美國獨立戰爭剛剛結束,美國政府就募集了7500多萬美元,1863年,則達到了10億美元,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美國政府的債務則突破了27億美元。
哥倫布回到西班牙
在近代歷史上,科學與資本的結合,也促使了工業革命的產生,生產力的無限上升,最終要落實到科學技術的發展之上,資本需要利潤,沒有新的利潤,意味著還不起債務,商人們的投資會虧本,這就促成了新的發明、新的機器的出現,即工業革命的產生,所以,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一定程度的債務也會促進經濟的發展。貸款是現代經濟活動的一個普遍現象,世界各國都有,從根本上說,債務最終是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來償還的。
『柒』 我國持有美國國債,他能還嗎能還清嗎
相互持有對方國家的國債,通常是通過某種業務合作或者往來關系進行抵消,不太可能以真實貨幣形式進行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