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債券違約那麼多,貨幣基金是不是該贖回了
貨幣基金其實種類很多,一般來說也要看你持有基金的類型,高收益垃圾債嗎?還是政府公債為主,還是其他名目的綠色基金,黑色基金,都有。所以根據你的基金類別,如果債券投資者因為違約率上升轉而將資金抽離轉往的風險的債券,那麼高信用等級的債券未必是一個差勁的選擇。
另外有個觀點,基本上債券違約,是新聞,也是已經發布的信息,所以在當下,貨幣基金一定會相應調整價格,因為與市價連動,所以你該聚焦的是,未來會不會違約風險擴大,因為不管股票債券外匯等等頭工具,看的是未來。譬如最近中美貿易戰,一定多少影響股市,但是消息發布後,誰會損失誰會受惠,是不一定的,如果我們清倉,有沒有可能這時候是利空出盡,好買點呢?投資都是要針對你對未來的研判去著眼。
提供參考
❷ 10億元債券違約被停牌,華晨集團如何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祁玉民出色的完成了領導交付的任務,把一個陷入困境的企業轉變成了一家營收超2000億的大型汽車集團,幫助寶馬在中國市場取得了歷史性的份額。但是對於華晨自主板塊而言,祁玉民卻失敗了。
盡管在祁玉民的口中,華晨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用市場換來了技術的中國汽車企業」,但華晨除了引進了寶馬的發動機生產線,並沒有在底盤、發動機、變速箱、設計以及前沿的智能化、新能源領域大力研發。
以至於中華和金杯市場份額在2013年走上巔峰後開始持續萎縮,中華品牌除了在SUV市場井噴的2016年短暫爆發外,基本上沒什麼存在感。
有人說,仰融的悲劇決定了華晨的悲劇,但也不全是。華晨從誕生起就已經成為了交織各種利益的漩渦,作為後來者的祁玉民,在這漩渦中也會身不由己。縱使手握一手好牌,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民營上市公司債務違約頻現該怎麼解決
近一段時間以來,債券市場信用風險加速暴露,一些民營上市公司或持有上市公司的集團接連出現債券違約,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債務違約,體現出金融與政府債務雙重監管大背景下,一些企業自身經營和財務控制能力出現了問題,債券市場的風險整體仍然可控。
而在稍早之前,則出現了企業發債10億元幾乎全部流標的情況。5月21日,東方園林發布公告稱,公司公開發行不超過15億元的債券已經獲批,原本計劃發行的10億元公司債券,實際發行規模僅0.5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在信用收縮的大環境下,資質較差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和部分城投平台再融資壓力進一步加大,這可能將繼續加快相關信用風險的暴露。
WIND統計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已經發生至少19起債券違約事件,涉及發行主體11家,合計債券余額為176.04億元。除此前的春和集團、大連機床、丹東港、億陽集團外,新增違約主體5家,分別為上海華信、富貴鳥、凱迪生態、神霧環保和中安消。與2016年不同的是,本輪違約多集中在民營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一些較知名的上市公司,因此引發了市場對風險蔓延的擔憂。
中金公司認為,本次「違約潮」並非事出偶然,本輪債務違約加速受去年底來融資環境收緊所驅動,尤其是資管新規出台後銀行非標資產快速回表為地方政府與民企的資金鏈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同時,多項去杠桿宏觀政策疊加,包括財政支出放緩、地方政府融資及基建投資監管趨嚴,表內信貸額度偏緊等,也加劇了企業融資的壓力。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記者表示,這一情況的發生,主要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調整所致。由於中國經濟區域發展差異較大,違約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以及其他一些經濟形勢相對較差的地區。從行業來看,違約事件主要集中在一些面臨較大行業分化和環保壓力的傳統產業。
上市公司發債熱情高漲
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上市公司信用債發行規模已達4465.34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979.41億元,增幅高達355.92%。大幅攀升背後,上市公司償債壓力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存量信用債規模已達28188.96億元。其中,年內償債規模將達5436.61億元。即使扣除年內發行的短融,償債規模仍達3666.11億元。
從行業分布來看,按照細分行業分類,房地產發債規模最高,達到了864.9億元,緊隨其後的是電力能源行業,達到了831.9億元,采礦行業發債規模也達到了215億元。這三類行業發債規模占上市公司發債總量的比例達42.81%。Wind統計顯示,在年內上市公司債券到期情況方面,包含多個細分行業的製造業到期債券規模為1761億元,其次為電力能源行業,到期規模為822.6億元,房地產行業為717.86億元。
東方金誠評級公司首席分析師蘇莉認為,強監管下發生的信用收縮對債券發行人構成了一定的挑戰,融資成本和再融資難度有了較大的提升,尤其是對「借新還舊」過度依賴的企業沖擊較大。具體來說,部分負債高企、盈利能力出現顯著下降的民營企業或較為邊緣化的國企,尤其是處於產能過剩領域企業或成為信用風險暴露的集中區;部分面臨債券到期和回售壓力的房地產企業,在再融資難度明顯上升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出現新的違約主體。
另一方面,公開信息顯示,年報公布後,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正在受到交易所的高度關注。以飛樂音響為例,5月18日,上交所對其下發2017年年度報告的事後審核問詢函,問詢函要求該公司結合業務構成、資金使用安排、經營情況,說明報告期資產負債率大幅上升的原因,並要求上市公司結合短期借款規模、流動資金等,分析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是否存在短期償債風險以及應對措施。
債券市場信用風險整體可控
盡管債券違約事件時有發生,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仍然整體可控。李迅雷強調,從違約金額來看,信用債違約金額比例還不到1%,大概只有0.4%、0.5%左右,遠遠低於目前銀行的壞賬水平,在一個正常的范圍內。李迅雷表示,從金融監管角度來講,要打破剛性兌付,所以不排除接下來還有不少公司出現違約。他指出,應當要有防範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意識,做好預期引導。
中信證券則認為,近期頻繁爆發的信用風險事件,各家主體違約的導火索和根源有所不同,其風險的積聚與爆發不在貨幣政策或流動性環境,而在於自身經營和財務控制能力。在穩杠桿和防風險目標下,預計原有風險處置將更加溫和,防範新風險積聚。未來信用風險總體會更為緩和,但結構上低評級主體仍然面臨一定風險。
中金公司建議,在政策層面,要遏制風險蔓延,短期內需要提供必要的流動性支持及較穩定的政策預期,保持社融增速環比在一個較合理的水平有助於穩定總體融資條件及總需求,同時盡快頒布資管新規的執行細則及過渡期的安排也有助於「非標」資產有序退出,降低「踩踏」風險。中長期制度建設方面,金融去杠桿不能「單兵突進」,平穩去杠桿需要財稅體制改革及低質量信用資產平穩退出機制等方面的配合。
蘇莉認為,近期及後續可能出現的違約案例是我國信用債市場去除剛性兌付面紗之後呈現的信用風險本來狀態,信用風險的還原和釋放將促使信用債市場回歸信用風險定價的本源,引導投資者理性平衡信用風險與收益,有助於消除系統性風險的隱患。不過,在相對集中暴露信用風險的階段,也需要避免金融機構集體非理性和踩踏效應導致風險傳染性加劇。建議債券市場投資者提升信用風險識別和組合管理能力,對債券風險的暴露制定應對預案,冷靜應對信用風險。
❹ 哪個機構對債券違約統計做的比較詳細
市場上大部分的關於債券違約的統計都只是簡單的做了個數據統計,沒有深層的分析其中的規律,蒙格斯智庫他們發布的那個《中國債券違約調查報告》就做的很全面。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請採納
❺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有關債券違約,該集團將會面臨什麼處罰
該公司目前已經遭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並且承銷其債券的中介機構也將面臨著調查,未來可能降低其信用評級,並且處以罰金。同時證監會還表示,政府非常重視紫愛娟投資者的權益,會落實國家金融委的相關要求,多各種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將國內債券市場維持一個健康的生態秩序。據悉,這次華晨公司涉及的債務違約金額高達65億元人民幣,利息總計1.44億元,華晨表示,由於銀行授信沒有及時得到回復,所以存在違約風險,目前以光大銀行為主的債權人已經組成為債委會,將處理華晨汽車的違約事件。
據悉,華晨集團這幾年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這次收到了疫情的影響,成為壓死華晨的最後一根稻草,上半年汽車市場的低迷,導致華晨財務加速惡化,最終只能宣布公司即將債務違約,不得不破產重組。
❻ 國內債券發生實質性債務違約是從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以後嗎
2018年全年新增42家違約主體,涉及債券118隻。違約金額方面,截至12月31日,2018年債券市場涉及違約金額達1154.5億元,而2017年這一數據為337.5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資管新規發布之前,在5月30日之前,2018年共有近20隻債券發生違約,合計違約規模超過170億;而2017年同期僅有9隻債券發生違約,合計違約規模約70億。
❼ 債券違約時有發生,證券機構在此扮演什麼角色
企業債券作為重要的融資手段,在經濟發展、特別是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相當一部分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緩解了資金緊張的矛盾,也降低了融資成本,繼而讓企業有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取得了更好的發展。然而,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一些企業卻出現了債券違約現象,不僅讓投資者備感恐慌,也讓企業形象受到了極大影響。尤其是那些連續出現債券違約的企業,更是讓市場產生了恐慌情緒,投資者認購債券的熱情也出現了減弱現象。
客觀地講,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可能沒有一家企業願意出現債券違約的問題,也沒有一家企業不想兌現到期債務。然而,現實又似乎十分殘酷,承諾的事,卻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兌現,而是出現了違約。縱然有再充足的理由,違約產生的影響都不可能是正面的,都會對市場和投資者帶來心理沖擊和影響,對企業的市場形象產生傷害。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地防範企業債券違約呢?對已經出現的債券違約問題,又將如何解決才能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點呢?筆者認為,構架良好的誠信體系,是解決債券違約問題最重要面緊迫的課題。
❽ 面對債券違約有哪些防治措施
違約常態化時代已經開啟,從債券違約數量來看,歷年出現違約的債券品種中,私募債出現32支違約債券,一般中期票據出現27支債券違約,定向工具出現25支違約債券。從債券違約的金額來看,一般中期票據以322.97億元的違約金額排在第一位,且分年度動態來看,一般中期票據違約金額上榜首的概率也較高,因而我們認為一般中期票據是主要的違約品種。違約一般中期票據的發行主體多為煤炭、鋼鐵、重工等大型企業。
其實列舉這么多隻是為了更好的讓投資者發現其中的一些規律,同時規避一些風險,不過蒙格斯的《中國債券違約調查報告》裡面已經整理的很清楚,可以直接用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