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賬式國債
記賬式債券是指沒有實物形態的票券,投資者持有的國債登記於證券賬戶中,投資者僅取得收據或對賬單以證實其所有權的一種國債。在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已為證券投資者建立電腦證券賬戶,因此,可以利用證券交易所的系統來發行債券。我國近年來通過滬、深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的記賬式國債就是這方面的實例。如果投資者進行記賬式債券的買賣,就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所以,記賬式國債又稱無紙化國債。
相關鏈接:查看上市交易券種行情收益列表
交易所國債收益率曲線圖
查看單個國債詳細資料
憑證式國債
憑證式債券的形式是一種債權人認購債券的收款憑證,而不是債券發行人制定的標准格式的債券。我國近年通過銀行系統發行的憑證式國債,券面上不印製票面金額(而是根據認購者的認購額填寫實際的繳款金額),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計息。在持有期內,持券人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需要提取現金,可以到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算,經辦機構按兌付本金的0.2%收取手續費。
相關鏈接:憑證式與記賬式國債有何不同?
無記名式國債
無記名式國債是一種票面上不記載債權人姓名或單位名稱的債券,通常以實物券形式出現,又稱實物券或國庫券。實物債券是一種具有標准格式實物券面的債券。在標准格式的債券券面上,一般印有債券面額、債券利率、債券期限、債券發行人全稱、還本付息方式等各種債券票面要素。有時,債券利率、債券期限等要素也可以通過公告向社會公布,而不再在債券券面上註明。
債券辭典:無記名式、憑證式與記賬式
櫃台國債
國債櫃台交易,主要是指櫃台記帳式國債交易,是指銀行通過營業網點(含電子銀行系統)與投資人進行債券買賣,並辦理相關託管與結算等業務的行為。此業務於2002年6月3日推出。
相關鏈接:「親密接觸」銀行櫃台國債
查看每日銀行櫃台交易報價
儲蓄國債
所謂儲蓄國債,是政府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以吸收個人儲蓄資金為目的,滿足長期儲蓄性投資需求的不可流通記名國債品種。
相關鏈接:電子式儲蓄國債投資全攻略
國債回購交易
國債回購交易是指證券買賣雙方在成交同時就約定於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價格雙方再進行反向成交的交易,是一種以有價證券為抵押品拆借資金的信用行為。其實質內容是:證券的持有方(融資者、資金需求方)以持有的證券作抵押,獲得一定期限內的資金使用權,期滿後則須歸還借貸的資金,並按約定支付一定的利息;而資金的貸出方(融券方、資金供應方)則暫時放棄相應資金的使用權,從而獲得融資方的證券抵押權,並於回購期滿時歸還對方抵押的證券,收回融出資金並獲得一定利息。
⑵ 什麼是債券,需具備哪些基本要素
⒈債券是什麼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
什麼叫做債券
在我看來
債券 跟 借條
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這個借款人是
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
它們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
同時承諾按一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並按約定的條件償還本金
當然啦
我們不能這么簡單的就把它叫做
「借條」
因為它除了是一種借款憑證之外
還是有法律效力的,是一種金融契約
債券的發行人是資金的借入者
購買債券的投資者是資金的借出者
他們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
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
投資者即債權人
債券是有價證券
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
債券可以上市流通
⒉債券的基本要素
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和金融工具
債券有四大基本要素
↓
①償還性
債券一般都規定有償還期限
發行人必須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並支付利息
②流通性
債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讓
③安全性
與股票相比
債券通常規定有固定的利率
與企業績效沒有直接聯系
收益比較穩定,風險較小
此外,在企業破產時
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
對企業剩餘資產的索取權
④收益性
債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
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入
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
買賣債券賺取差額
⑶ 債券的基本要素有哪幾方面
債券的基本要素是指發行的債券上必須載明的基本內容,這是明確債權人和債務人權利與義務的主要約定,具體包括債券面值、債券面值、付息期、票面利率以及發行人名稱。
⑷ 債券的特徵和基本構成要素有哪些
1、債券的票面價值。債券要註明面值,而且都是整數,還要註明幣種。
2、債務人與債權人。債務人籌措所需資金,按法定程序發行債券,取得一定時期資金的使用權及由此而帶來的利益,同時又承擔著舉債的風險和義務,按期還本付息。債權人定期轉讓資金的使用權,有依法或按合同規定取得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的權利。
3、債券的價格。債券是一種可以買賣的有價證券,它有價格。債券的價格,從理論上講是由面值、收益和供求決定的。
4、還本期限。債券的特點是要按原來的規定,期滿歸還本金。
5、債券利率。債券是按照規定的利率定期支付利息的。利率主要是雙方按法規和資金市場情況進行協商確定下來,共同遵守。
⑸ 債券的票面要素有哪些
1、債券面值
債券面值包括兩個基本內容:一是幣種,二是票面金額。面值的幣種可用本國貨幣,也可用外幣,這取決於發行者的需要和債券的種類。債券的發行者可根據資金市場情況和自己的需要情況選擇適合的幣種。債券的票面金額是債券到期時償還債務的金額。不同債券的票面金額大小相差十分懸殊,但現在考慮到買賣和投資的方便,多趨向於發行小面額債券。面額印在債券上,固定不變,到期必須足額償還。
2
2、債券價格
債券價格是指債券發行時的價格。理論上,債券的面值就是它的價格。但實際上,由於發行者的種種考慮或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利息率的變化,債券的市場價格常常脫離它的面值,有時高於面值,有時低於面值。也就是說,債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價格卻是經常變化的。發行者計息還本,是以債券的面值為依據,而不是以其價格為依據的。
3
3、債券利率
債券利率是債券利息與債券面值的比率。債券利率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債券利率一般為年利率,面值與利率相乘可得出年利息。債券利率直接關繫到債券的收益。影響債券利率的因素主要有銀行利率水平、發行者的資信狀況、債券的償還期限和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等。
4
4、債券還本期限與方式
債券還本期限是指從債券發行到歸還本金之間的時間。債券還本期限長短不一,有的只有幾個月,有的長達十幾年。還本期限應在債券票面上註明。債券發行者必須在債券到期日償還本金。債券還本期限的長短,主要取決於發行者對資金需求的時限、未來市場利率的變化趨勢和證券交易市場的發達程度等因素。
債券還本方式是指一次還本還是分期還本等,還本方式也應在債券票面上註明。
5
債券除了具備上述四個基本要素之外,還應包括發行單位的名稱和地址、發行日期和編號、發行單位印記及法人代表的簽章、審批機關批准發行的文號和日期、是否記名、記名債券的掛失辦法和受理機構、是否可轉讓以及發行者認為應說明的其他事項。
⑹ 債券的票面要素有哪幾個方面構成
債券作為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憑證,一般用具有一定格式的票面形式來表現。通常,債券票面上基本標明的內容要素有:債券的基本要素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票面價值包括:幣種;票面金額 還本期限:指債券從發行之日起至償清本息之日止的時間。 債券利率:債券利息與債券票面價值的比率,通常年利率用百分比表示。 發行人名稱:指明債券的債務主體,為債權人到期追回本金和利息提供依據。 上述四個要素是債券票面的基本要素,但在發行時並不一定全部在票面印製出來,例如,在很多情況下,債券發行者是以公告或條例形式向社會公布債券的期限和利率。此外,一些債券還包含有其他要素,如還本付息方式。
⑺ 債券的基本要素有哪幾方面
基本要素有:
債券面額:債券面額即債券票面上標出的金額。
票面利率:票面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企業根據自身資信情況、公司承受能力、利率變化趨勢、債券期限的長短等決定選擇何種利率形式與利率的高低。
市場利率:當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一致時,債券發行價格只需要與票面金額一致即可,即平價發行。當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不一致時,就需要調高或者調低債券的發行價格,以調節債券購銷雙方的利益,就會出現債券的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
債券期限:期限越長,發行價格就可能較低。當債券的收益率不變,債券的到期時間與債券價格的波動幅度之間成正比關系。即到期時間越長,價格波動幅度越大;反之,到期時間越短,價格波動幅度越小。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