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權證與附認股權證的公司債券
一個是權證,一個是債券,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標準定義
權證是一種有價證券,投資者付出權利金購買後,有權利(而非義務)在某一特定期間(或特定時點)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者出售標的證券。
權證的標的證券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也可以是基金,或者一攬子股票等等。
附認股權證的公司債券也就是可分離債券,是指持有人依法享有在一定期間內按約定價格(執行價格)認購公司股票的權利,是債券加上認股權證的產品組合。
持有這種債券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在約定日期內按上面約定的執行價格來購買公司股票。(如果公司股票比約定的價格大漲了,那麼無疑行權可以大賺。)也可以選擇不執行,那也就是相當於一般的公司債券了。
相同之處就是,都是花一定代價然後獲得了將來的某種權利。
你可以自己去找本證券的書來看下哈,上面會講的比較詳細。我現在身邊沒書,也說不具體
B. 上海汽車的權證是通過買債券獲得的嗎
應該是說在發行分離債時相關上市公司對於股票持有者會有優先配售權其分離式交易可轉換債券,如果你通過申購其優先配售的分離債券就能得到相關分離式交易可轉換債券,如果你那時候沒有認購其分離式交易可轉換債券就無法得到由於分離式交易可轉換債券衍生出來的相關權證,現在買相關的債券是無法得到相關的權證的,由於這些分離式交易可轉換債券的發行早已經結束了,且相關債券與權證上市交易時就已經完全進行分離交易,即現在債券與權證的交易基本沒有關聯。
若你從2006年一直持有這股票,且在這債券發行時沒有參與相關的優先認購是無法得到相關債券及權證的,由於你已經在那時候放棄相關申購的權利了。
C. 股票和債券的基本特徵及它們基金,權證的區別是什麼
風險高低不同
D. 什麼是權證,債券他們與股票的區別分別是什麼
權證是發行人與持有人之間的一種契約關系,持有人有權利在某一約定時期或約定時間段內,以約定價格向權證發行人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資產(如股票)或權利。購買股票的權證稱為認購權證,出售股票的權證叫作認售權證(或認沽權證)。權證分為歐式權證和美式權證兩種。所謂歐式權證:就是只有到了到期日才能行權的權證。所謂美式權證:就是在到期日之前隨時都可以行權的權證。
權證價值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內在價值,即標的股票與行權價格的差價;二是時間價值,代表持有者對未來股價波動帶來的期望與機會。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權證的存續期越長,權證的價格越高;美式權證由於在存續期可以隨時行權,比歐式權證的相對價格要高。
上證所規定,申請在交易所上市的權證,其標的證券為股票的,標的股票應符合以下條件:最近 20個交易日流通股份市值不低於 10億元;最近 6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累計換手率在 25%以上;流通股股本不低於 2億股。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想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券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徵:
(1)償還性。債券一般都規定有償還期限,發行人必須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並支付利息。
(2)流通性。債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換。
(3)安全性。與股票相比,債券通常規定有固定的利率,與企業績效沒有直接聯系,收益比較穩定,風險較小。此外,在企業破產時,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對企業剩餘財產的索取權。
(4)收益性。債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益;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
E. 什麼叫權證
權證是一種專業投資人博弈的工具,其復雜的交易規律與價格換算公式、以及一天之內無數次買入賣出才可獲利最大化的交易方式,均不適合普通投資者。
權證實質反映的是發行人與持有人之間的一種契約關系,持有人向權證發行人支付一定數量的價金之後,就從發行人那裡獲取了一個權利。這種權利使得持有人可以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或特定期間內,以約定的價格向權證發行人購買或者出售一定數量的資產。持有人獲取的是一個權利而不是責任。其有權決定是否履行契約,而發行者僅有被執行的義務,因此為獲得這項權利,投資者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權利金)。也就是說,根據權利的行使方向,權證可以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認購權證屬於期權當中的「看漲期權」,認沽權證屬於「看跌期權」。
如果投資者看好上市公司的後市表現,應買入認購證。
例如,某認購證可在到期後以5元行使價買入股票,當個股的市場價格在行權期為7元、高但如果相關個股市場價格在行權期為4元、低於行使價,投資者如以5元買進、4元賣出還要再虧一筆,因此只能放棄行權、認購證的購買資金也就隨之打了水漂。於行使價時,投資者便可用5元買入個股,然後在市場上以市價7元賣出以賺取差價。
如果投資者看淡上市公司的後市表現,便應買入認沽證。例如,某認沽證可在到期後以5元行使價賣出股票,當個股的市場價格在行權期為3元、低於行使價時,投資者可以從市場上以3元買入個股,然後以行使價5元賣給發行人,從中賺取差價。但如果相關個股市場價格在行權期為6元、高於行使價,投資者如以6元買進、5元賣出還要再虧一筆,因此只能放棄行權,認沽證的購買資金血本無歸.
股指期貨與認沽權證同屬於金融衍生品,主要功能是風險管理功能,不同的是認沽權證主要用來對沖個股下跌風險,而股指期貨則主要用來對沖股市系統性風險,兩種產品的風險特徵不同,無法對比哪個風險更大.
近日,深度價外的招行認沽權證(580997)價格大幅波動,由於招商銀行股價近期在21元左右,而該認沽權證的行權價為5.48元,且即將於8月底到期,這意味著到期到期時持有招行認沽權證的投資者有權以5.48元的價格將市場價為21元的招商銀行股票賣給權證發行者,顯然從當前市場行情看,屬於深度價外權證,理論價值都為零,有可能到期是一張廢紙
目前兩市權證市場總共有14隻權證,其中,5隻是認沽權證,9支是認購權證。
價外風險。權證按價值分為價內權證和價外權證,內在價值大於零的為價內權證,內在價值為零即無行權可能的為價外權證。例如,在深交所掛牌的鉀肥認沽權證將於今年6月25日進入行權期,行權價為15.1元,6日權證價收盤報3.15元,而鹽湖鉀肥正股價為39.2元,鹽湖鉀肥至少跌至11.95元以下,權證才有行權的可能。
般來說,行權比例為1,標的證券的價格遠高於權證價格,所以,權證跌幅一般都會大於10%。
T+0風險。權證單個交易日可以來回買賣多次,蘊含的投機氣氛更濃,使投資者對於資金動向及買賣市場實況更加難以判斷,市場風險因而進一步加大。
行權風險。一部分投資者由於對權證的行權原理不太熟悉,有的投資者誤對價外權證行權,導致了巨大的損失。如今年2月至3月間竟有30名散戶對所持的3.8萬份大冶特鋼認沽權證,價外也行權,為此損失了20.63萬元。
市價委託風險。例如今年2月28日有投資者以市價委託賣出海爾認沽權證82萬份,當日的收盤價每份為0.699元,實際卻以0.001元成交,56萬元變成820元,損失慘重。因此投資者在買賣權證時,應謹慎使用市價委託方式,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權證本質上是一個期權合約,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標的資產、行權價格、行權比例、存續期限、行權期和結算方式等。
標的資產是指權證發行所依附的基礎資產,即權證持有人行權時所指向的可交易的資產。我國目前的權證產品均是以單一股票作為標的資產,如武鋼CWB1,其標的資產就是武鋼股份股票。行權價格又稱為執行價格,是發行人在發行權證時所訂下的價格,權證持有人在行權時以此價格向發行人買入或者出售標的股票。行權比例是指每持有1份權證可以買入或者出售正股的股數。如某認購權證規定行權比例為0.1,就表示行權時,權證持有人每持有10份權證可以以行權價買入1股標的股票。
存續期限是指權證存續的時間范圍。跟股票不同,權證一般都有一定的存續期限,過期的權證沒有任何價值。行權期即權證持有人可以行使權利的時間范圍。權證到期的結算方式主要有兩種:實物結算和現金結算。實物結算就是目前國內的證券給付方式。而現金結算更為簡便,只需根據行權價格和結算價格收取差價即可。在成熟市場中,現金結算方式佔主導地位。目前我國內地市場的權證行權均採取實物結算方式。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權證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
一,按照權利的內容,權證可以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兩種。認購權證是一種買權,該權證持有人有權於約定期間或者到期日按約定價格向權證的發行人買進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認沽權證是一種賣權,該權證持有人有權於約定期間或者特定到期日以約定價格向權證發行人出售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
二,按照行權期間的不同,權證可以分為美式權證、歐式權證和百慕大式權證。美式權證是指權證持有人在到期日前,可以隨時提出履約要求以買進或出售約定數量的標的資產。而歐式權證,則是權證持有人只能於到期日當天,才可以提出買進或者出售標的資產的履約要求。百慕大式權證介於美式權證和歐式權證之間,是指權證持有人在到期日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可以隨時提出買進或者出售標的資產的履約要求。
三,按照權證的發行人不同,權證可以分為股本權證和備兌權證。股本權證是由上市公司自己發行的,一般以融資為目的,它授予持有人一項權利,在到期日前特定日期(也可以有其它附加條款)以行權價購買公司發行的新股(或者是庫藏的股票)。備兌權證是由上市公司之外的第三方發行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投資工具,同時發行人也獲取一定的發行利潤。備兌權證是國際權證市場上的主流形式,例如香港權證市場,99的權證都是由券商等金融機構發行的備兌權證。
(1)內在價值是標的股票的價格與行權價之間的差額,即立刻行使權利的價值。
認購權證的內在價值=max〔標的股價-行權價,0〕;
認沽權證的內在價值=max〔行權價-標的股價,0〕。
假設標的股的股價為100元,認購權證的行權價為80元,則此權證的內在價值是20元。一般情況下,權證的價值最少應等於其內在價值,價平權證和價外權證的內在價值都等於零。
(2)權證即使在到期前的內在價值為零,也仍然存在一些價值。這部分價值被稱為權證的時間價值,代表著投資者為權證在到期時變為價內權證的可能性所支付的價格。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標的股價向有利方向變動的機會更小,權證在到期時擁有更高價值的可能性也越小,因此,權證的時間價值會隨著到期日的臨近而衰減,並在到期日變為零。值得注意的是,時間價值的損耗在臨近到期日有加劇的趨勢,且臨近到期的權證,流動性一般較差,因此對剩餘時間只有一兩個月的權證,一定要謹慎選擇。
因此,內在價值主要看標的價格與行權價格的差距,而不是看財務數據,假如中集市場價格是35元而認沽權證行權價格為10元,那麼它就是廢紙,價值就是0。
按照您現在的情況應該在行權前拋出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一、權證的基本概念
權證又稱為認股權證、認股證,它的英文單詞是Warrant,按照音譯也稱為「窩輪」。
權證實質反映的是發行人與持有人之間的一種契約關系,持有人向權證發行人支付一定數量的價金之後,就從發行人那獲取了一個權利。這種權利使得持有人可以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或特定期間內,以約定的價格向權證發行人購買/出售一定數量的資產(如股票、指數、某種貨幣等等)。
持有人獲取的是一個權利而不是責任,其有權決定是否履行契約,而發行者僅有被執行的義務,因此為獲得這項權利,投資者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權利金)。認股權證的買賣方式和股票完全相同,並不像遠期、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因此非常受投資者歡迎。(與遠期或期貨的分別在於權證持有人所獲得的不是一種責任,而是一種權利,而遠期、期貨持有人需有責任執行雙方簽訂的買賣合約,即必須以一個指定的價格,在指定的未來時間,交易指定的相關資產。)
例子:假設寶鋼股份A股當前的價格是4.47元,有投資者看好其在未來一年的走勢,於是購買一個以寶鋼股票為標的的認購權證,約定價格4.50元,期限一年,權利金是0.80元/每份權證。這表明:投資者支付給權證發行者0.80元後,在未來的一年內,不管寶鋼股份漲到多少錢(5塊也好,6塊也罷),投資者都有權從權證發行者處以4.50元的價格買進一股寶鋼股份。如果屆時寶鋼股價為5.50元高於約定價格,投資者執行權利是有利的。投資者只要支付權證發行者給4.50元,就可得到一股價值5.5元的寶鋼股票(也可以直接進行現金結算:投資者要求執行權利時,權證發行者直接支付投資者5.50 - 4.50=1.00元,凈收益等於這部分收益減去權利金,即1.00-0.80 = 0.20元)。如果屆時寶鋼股價跌至4元,顯然用約定價格4.50元購買價值4元的股票是不合算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不行使買進寶鋼股票的權利,僅僅損失權利金0.80元。
二、權證的基本要素
從上面權證的定義可以看到,作為一種專門設計的金融衍生產品,權證通常包含如下幾個要素。
標的資產:
權證持有人行使權利時,購買或者出售的資產相應稱為權證的標的資產。權證的標的資產種類涵蓋廣泛。在國外的權證市場中,權證的標的包括以下各項:
1、有價證券:如股票、債券等;2、指數:如股價指數等;3、指標利率:如外幣、利率等;4、商品:如貴金屬等;5、衍生工具:如期權、期貨等;6、以上各項之任何組合。
以上各種標的所衍生出的權證種類,通常被冠以該標的的名稱,如標的資產是股票的權證叫做股票權證,標的資產是債券的權證叫做債券權證、標的資產是外幣的權證叫做外幣權證,標的資產是指數的權證叫做指數權證,其中以股票權證佔大多數。雖然由於其標的物的不同,以及特殊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場所,以上各類權證在產品的特性等方面會有所差異,但它們都具有權證產品的共同特性。
例子:目前市場已經推出的寶鋼權證和長電權證的標的資產為單只股票,而幾家知名券商如國泰君安、光大證券擬推出的ETF權證的標的資產為上證50ETF,是由上海交易所上市的50隻藍籌股票組成的一籃子股票組合。
行權價格:
行權價格也叫做執行價或者行使價,是權證發行人在發行權證時約定好的價格,權證持有人在選擇行使權利時以這個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者出售標的股票。一般來說,行權價格是固定不變的,但是當標的股票有增發、配股、股票合並、股票分拆、派送紅股、分發股息等行為時,要根據交易所權證管理辦法或者權證發行人的約定條款對行權價格進行調整。
有時發行人會在發行條款裡面事先做出約定,在一定的條件下改變行權價格。如有一種重設型權證,它在標的股票價格達到預先設定的上漲價位或者下跌價位時,可以重新設定行權價格,如同可轉債轉股價格的調整一樣.
F. 請問權證和債券有什麼區別呢
權證是發行人與持有人之間的一種契約關系,持有人有權利在某一約定時期或約定時間段內,以約定價格向權證發行人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資產(如股票)或權利。購買股票的權證稱為認購權證,出售股票的權證叫作認售權證(或認沽權證)。權證分為歐式權證和美式權證兩種。所謂歐式權證:就是只有到了到期日才能行權的權證。所謂美式權證:就是在到期日之前隨時都可以行權的權證。
權證價值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內在價值,即標的股票與行權價格的差價;二是時間價值,代表持有者對未來股價波動帶來的期望與機會。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權證的存續期越長,權證的價格越高;美式權證由於在存續期可以隨時行權,比歐式權證的相對價格要高。
上證所規定,申請在交易所上市的權證,其標的證券為股票的,標的股票應符合以下條件:最近 20個交易日流通股份市值不低於 10億元;最近 6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累計換手率在 25%以上;流通股股本不低於 2億股。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想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券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徵:
(1)償還性。債券一般都規定有償還期限,發行人必須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並支付利息。
(2)流通性。債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換。
(3)安全性。與股票相比,債券通常規定有固定的利率,與企業績效沒有直接聯系,收益比較穩定,風險較小。此外,在企業破產時,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對企業剩餘財產的索取權。
(4)收益性。債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益;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
G. 基金,期貨,權證屬於證券嗎證券除了包括股票和債券還包括什麼
基金、期貨、權證屬於證券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它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
狹義上的證券主要指的是證券市場中的證券產品,其中包括產權市場產品如股票,債權市場產品如債券,衍生市場產品如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證券學的學科體系是由從不同角度研究證券市場的行為特徵及其運行規律的各分支學科綜合構成的有機體系,主要包括傳統證券學理論和演化證券學理論兩大研究領域。
H. 什麼是權證什麼是債券
1.權證,是指標的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債券的概念: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是社會各類經濟主體為籌措資金而向債券投資者出具的,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券債務憑證。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又被稱為固定利息證券。債券通常包括以下幾個基本要素:1.票面價值;2.價格;3.償還期限。
I. 證券和債券有什麼區別
很多初學經濟的新手搞不明白證券和債券的含義和區別,本文就來簡單分享一下: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