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附息債券怎麼拆分為零息債券
零息債券是到期一次償還本金和利息的債券。附息債券是指票面上附有息票的債券,且按照債券票面載明的利率及支付方式支付利息,通常半年或一年支付一次利息。
② 急!急!急!急!急!急!債券的利息支付方式和本金償還方式對債券定價有什麼影響
會對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產生影響,例如半年給付利息,你的利息是可以再投入的,所以票面收益率不如一年給付利息的。本金同理
③ 債券本金和債券面值相關問題
按債券面值計算,面值是債券發行人對持有人在債券到期後支付的本金數額
④ 債券還本金和利息日對股價走勢
因為企業債券的利息要徵收20%的個人所得稅,所以一般持有人會在償還利息日之前將債券賣出,以規避稅收,這會造成債券價格的波段性下跌。這種下跌屬於正常現象,一般不會波及該企業的股價。如果企業無力按期償還本金或利息,會提前發布公告,這樣對企業的債券和股價都是致命打擊,會斷崖式下跌,比如近期的佳兆業,即是由債券問題引發的股價大跌。
⑤ 關於本金和利息
四分存儲法通過將資金拆分成等額3個月、6個月、1年、2年等期限,以備對資金的不時之需。假設將10萬元分成4張存單,分別為一萬、兩萬、三萬、四萬。「這四種假如說你需要一萬塊,那麼你就可以動用一萬塊,就避免了如果你需要一萬塊的時候就不要動用那個大的存單,如果你就存在了一張存單上就損失了其他一部分資金的利息。」
談到月月存儲法,朱潔瓊解釋說:「比如說你每個月都存了一千塊,到了第二年,你這一千塊錢就到期了,到期後加上你明年你想存的那一千塊錢,就相當於兩千塊錢,你又變成了一張存單,那麼這樣的方法就是讓你始終手裡有十二張存單。」把第一張存單的利息和本金取出,與第二年第一月要存的1000元相加,再存成一年期定期存單,依此類推。不停累加,聚沙成塔,這樣的存款方式不僅能夠很好地聚 集資金,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儲蓄的靈活性,是工薪家庭的絕佳選擇。
另外,既可以獲取高額利息,又不影響資金的階梯存儲法,也是存款理財的推薦。「比如講儲蓄五萬塊錢,你可以拆分成五個一萬塊,同時存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五年,但是銀行是沒有四年的定息的,但是兩年到期了,兩年再轉兩年,就是四年,他是個階梯法,就是說一年以後,你可以在這一萬塊到期後你開成五年的定期,以此類推,第二年那個到期後你也開成五年的定期,這樣你都是五年期的定期存款。」朱潔瓊說,這樣既可以跟上利率調整,又能獲得五年期存款的高利息,不失為保守型家庭中長期投資的一種靈活方法。
此外,不少業內人士建議,市民還可以根據自身掌握流動資金相應開設定期存單,通知存款等理財方式。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廣大市民要適當轉變理財觀念,經常去銀行咨詢新推出的理財產品和相關政策,時刻關注國家財政新規,適時調整理財方式。
⑥ 支付債券利息和本金的分錄
您好,會計學堂田老師為您解答
到期一次性支付本息的計提利息:
借:長期債權投資--應計利息
貸:投資收益
分期支付利息的:
借: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宣告分配利潤:
權益法: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成本法: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⑦ 我也想買地方債券,你的本金和利息最終拿到了嗎
債券比股票的風險要小。但並不是說沒風險。投資需謹慎。請《採納》。
⑧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入賬價值拆分為面值,一次付息債券應計利息和初始入賬價值(含初始直接費用)扣除
不一定。有的債券是人家先買了持有一段時間後賣給你的。這時他給你的賣價中包含了一部分已經計入的利息。這一部分利息就得計入應計利息子科目,而不能計入利息調整。其實他這個話裡面說的第三部分,就是那個「初始入賬價值(含初始直接費用)扣除一次付息債券應計利息與面值的差額」,就是計入利息調整的。所以總之就是分別計入成本(面值)、應計利息、利息調整這三個二級科目的。
你可能覺得這話很繁瑣,但我告訴你會計學就是這么一個很原始的學科,這也增加了其門檻。此外這也是漢語語法不科學的一種體現。
⑨ 債券的面值本金價格的關系
一般來說,一張債券主要由期限、本金、面值、價格、利息率、收益率和償還方式等等組成。
先說期限,顧名思義,期限肯定是一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的起點是債券的發行日期;終點是債券上寫明了的償還日期。可別看它只是一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的長或短,將決定您收回本錢的遲或早;它還和利息率一道決定了您應得到利息的多和少。因為,在利息率不變的情況下,期限越長,利息越多;期限越短,利息越少。
本金和面值,其實,本金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本錢,也就是您借給債券發行人的總金額。比如說,您買了人民幣10000圓的國債,就相當於您借給了國家人民幣10000圓,這人
民幣10000圓,就是您的本金。然而,國家借債的時候,不可能是向您借了10000圓就給您發一張10000圓面額的國債票券,向他借了100圓就給他發一張100圓面額的國債票券,這樣既不利於債券的統一發行,也不利於統計有關資料。我國發行的債券,一般是每張面額為100圓,您10000圓的本金就可以買10張債券(在平價發行的情況下,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另作別論)。這里的每張面額100圓,就可以理解為債券的面值。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這里的錢幣單位一般是人民幣。
接下來是債券的價格,它包括債券的發行價格和轉讓價格。一種債券,它第一次公開發售時,由於存在著平價發行 、溢價發行 和折價發行幾種情況,它的賣價就不一定是它的面值100圓,不管它是賣100圓以上,還是100圓以下,只要是市場上第一次發售的價
格,我們就認為它是這種債券的發行價格。我們說,債券是一種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金融工具,您因為某些原因將買來的債券又轉手賣出去,您經手的這個再一次賣出的價格,可以看作為該債券的一個轉讓價格,如果這個債券無休止地轉讓下去,那麼,這個債券將有很多個轉讓價格。可以說,債券的發行價格一般是可定的,它的轉讓價格則是不可定的,而它每一次的轉讓價格又是可定的。這么說來,債券的價格,從理論上講是由面值、收益和供求等因素來共同決定的。
再要了解的是債券的利息率和收益率,一看到什麼什麼率的,我們就敢肯定它一般是一種比例。對利息率來講,利息就是這個比例的分子,本金就是這個比例的分母。利息率一般就寫在債券的票面上,它能在您本金的基礎上衡量您應該得多少利息。利息的支付有到期一次性支付、按年支付、半年支付一次和按季付息等幾種形式,至於每種債券的支付形式是那一種,這也在債券的票面上寫著。對收益率來說,收益就是這個比例的分子,本金就是這個比例的分母。投資債券,您的收益並不僅僅只有利息,還可能會有債券價差,也就是債券發行價格同面值之間差額(溢價發行的情況就要在收益里扣除溢價部分);也可能有前期所得利息的再投資收益。所以,投資收益不等於投資利息收入,利息率當然就不等於收益率。
最後我們要弄懂的債券要素是償還,有借必有還嘛。債券的期限一到,債券發行人就把債券購買人的本金還給他,這就叫償還。由於債券可能在流通中不斷地轉手易人,所以這里的購買人就不一定是當初第一次發售時的購買人,債券到期償還時,只還給它的最終持有人。前面提到了債券票面上寫明了償還的日期,這里的償還指的是票面上要寫明償還的方式,債券的償還的方式大致有:到期日之前償還、到期一次性償還和延期償還。
上面提到的債券諸多因素當中,大多數是借條所沒有的,所以我們不能將它倆等同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