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會有的,但是長期看肯定是盈利的,因為投資的是一些債券基金。一般期限就是一到兩年內肯定是盈利的。
Ⅱ 國債收益率降低對該國貨幣有何影響
國債收益率和國債價格呈負相關,即認購的人越多,價格上漲,國債收益率就越低,意味著投資者都願意借錢給該國,那麼該國就可以以很低的利率融資,對該國而言肯定是好事情。量化寬松是指央行發行新貨幣購買政府債券的行為,央行介入的目的就是為了壓低國債的利率,降低融資成本。
Ⅲ 國債收益率升會導致怎樣後果
因為債券的價格受到的利率的影響,尤其是中長期債券,利率上漲,債券價格就要下降,反之上漲
債券發行的利率都要參照當前的市場利率定,所以當利率上升後,意味著新發的債券比老債券更有投資價值,所以老債券就會跌,這樣老債券的收益率才會提高,反之就是漲
Ⅳ 國債收益率是怎樣影響經濟的
一個國家沒錢花要借錢,就要發行國債。然後賣出去。比如我是西班牙政府。我發行100元紙幣的國債,把這張100元的國債賣出去拿到錢來用。以後再用100元把這張國債債券買回來,就算是還債了,當然,我賣出這100塊的國債當然不可能賣到100塊。因為買這張國債債券的人需要從中獲利。假如我賣99元,那麼買這張國債的人在我還給他100元回購這張100塊債券的時候,就能賺取1塊錢。這1塊錢就叫作"國債收益",而用1元去除以99元。就可以得出"國債收益率"了。而一個政府(或是金融機構)信譽不好。也就是說如果他發行國債,人們覺得他以後可能還不起這些國債。那麼買這種國債的人就會少,比如現在的希臘。因為人們都認為希臘以後極有可能還不起這些國債。買這些國債的人就會承擔很大的風險,買的人就會少,而希望政府為了能借到錢。沒辦法只好把100塊的國債債券低價賣出。比如現在,希臘100塊的債券只賣80元左右,而買這些債券的人如果以後得到希臘政府的還款。每還100元,國債買入人在那個時候就賺了20元左右。這樣算來20/80。大概就是25%的利潤。意思就是說這樣的希臘國債的收益利為25%。所以說,一個國家的國債收益率越高,說明人們對這個政府的財務狀況很擔憂.對他們未來的還款能力表示懷疑.國債收益率高.說明經濟狀況和經濟前景預期都很壞.相反.如果國債收益率低,說明人們都相信這個國家或政府的財政狀況很健康.所以從根本上來講.是經濟現狀影響國債收益率.而國債收益率又影響人們對這個經濟體的經濟預期(意思就是大家猜測這個經濟體以後的經濟發展狀況是好是壞).進而真正影響這個國家或經濟體的未來.
其實:這世界的金融世界.就是一個預期的世界.
Ⅳ 為什麼債券的收益率越低越好
對於已經持有國債的人來說,國債收益率升高,意味著國債的價格下降,也意味著國債違約可能性的上升(一般講中國的國債不會違約),還意味著通貨膨脹的加劇。
所以,簡單地說,對於國債持有者,收益率升高不是好事!對於想買國債的人,收益率升高或許是好事。話說回來,出現國債收益率升高的情況,也就是因為沒人買造成的。比如,現在的義大利。
國債收益率是指投資一定期限的國債所得到的收益占投資本金額的年平均比率。國債收益率與市場價格成反比例關系,收益率越高價格越低,收益率越低價格越高。
Ⅵ 利率下降對債券的影響我這樣理解有錯嗎
1樓的回答是從貨幣時間價值的角度計算,其結果也是正確的。如果從傳到過程理解(或者叫通俗角度解釋),其過程應該如下:
市場利率下降或經濟下行(資金開始尋找更高受益的投資或尋求風險更低的投資);
若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或考慮到國債風險較低,資金將湧入債券市場;
任何市場都受供求關系影響,當債券需求量大時,價格將上升,即債券價格上升;
債券價格上升即是投資成本的提高,如:某一三年期債券,在過去100元的債券票面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每次的現金流是5元(可以理解為每次付息賺5塊錢)年化收益率即5/100=5%。現在債券價格因為供求關系變成102元的時候,每次付息仍然是5元,收益率就變為5/102≈4.9%,和第一次的計算比較,很明顯債券收益率為下降。
長期來看市場會回歸平衡,即債券收益率逐漸與市場利率區域平衡,套利行為也會逐漸結束。
總結:任何市場都受供求關系影響,需求旺盛價格上升(價格即代表成本),成本的提高會導致收益率的下降,資金會尋求更好的機會投資,會逐漸撤離。隨著需求逐漸降低,價格回歸正常。(如有錯誤歡迎大家糾正)
Ⅶ 國債的暴跌會帶來什麼影響
國債暴跌意味著國債收益率的大幅上漲,一般市場是將國債收益率作為基準利率的,基準利率的上漲意味整個市場融資成本和風險情緒的上升
Ⅷ 關於債券市場收益率下降,對市場的影響是什麼除了債券價格上升。
我來回答哈。
第一句:上半年中長端利率品種收益率出現了超預期的下降。什麼意思喃,正如你所說,收益率下降,債券價格將會上升。上半年收益率都出現了超預期的下降,說明機構投資者認為上半年的中長端債券漲太多了,高估了,下半年怎麼可能在高價位接棒喃?那麼多資金怎麼配置喃?
第二句:具有絕對收益率優勢的信用品種又受到投資政策限制。這個很明白了,因為中長端的非信用債價太高他們不能配置,機構投資者想買些信用溢價高的信用債,但這又受到了監管部門的投資政策限制。
第三句:在規模上難以滿足配置需求。這句話也很白,什麼叫規模上難以滿足配置需求?就是說我機構投資者錢太多啦,中長端債價格高估不敢配置;信用債又被政策所限,咋辦喃?
所以結論是這對於公司傳統領域投資是巨大的挑戰。結論是說我們惱火呀!我們難辦呀!錢太多了,投不出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