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債的成語有哪些
債的成語有哪些 :
資不抵債、
父債子還、
負債累累、
折券棄債、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血債累累、
墨債山積、
恩不放債、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債多不愁、
怨家債主、
冤有頭,債有主、
債台高築
Ⅱ 帶債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風情月債 比喻有關男女戀愛的事情。
血債累累 血債:未報的殺人深仇;累累:形容很多。指殺人很多,罪惡極大。
怨家債主 佛教指與我有冤讎的人。
債多不愁 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債台高築 形容欠債很多。
恩不放債 對親人不宜放債。意指免因錢財交往而致發生怨懟。恩,指親人。
父債子還 父親生前的債務,由子女負責償還。也指父輩的過錯累及子女。
負債累累 形容負債甚多。
Ⅲ 有關股票,債券的專業用詞10個
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
內盤,
外盤這兩個數據
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
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
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
,
若內
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
通過外盤、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資者通常可能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並在很多時候
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
但投資者在使用外盤和內盤時,要注意結合股價在低位、中位和高位的成交情況以及該股的總成交量情況。因
為外盤、內盤的數量並不是在所有時間都有效,
在許多時候外盤大,股價並不一定上漲
;
內盤大,股價也並不
一定下跌
。
莊家可以利用外盤、內盤的數量來進行欺騙。在大量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如下情況:
1
、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浪下跌,股價處於較低價位,成交量極度萎縮。此後,成交量溫和放量,當日外盤
數量增加,大於內盤數量,股價將可能上漲,此種情況較可靠。
2
、在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浪上漲,股價處於較高價位,成交量巨大,並不能再繼續增加,當日內盤數量放
大,大於外盤數量,股價將可能繼續下跌。
3
、在股價陰跌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外盤大、內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明股價一定會上漲。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
幾筆拋單將股價打至較低位置,然後在賣
1
、賣
2
掛賣單,並自己買自己的賣單,造成股價暫時橫盤或小幅上
升。此時的外盤將明顯大於內盤,使投資者認為莊家在吃貨,而紛紛買入,結果次日股價繼續下跌。
4
、在股價上漲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內盤大、外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示股價一定會下跌。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
幾筆買單將股價拉至一個相對的高位,然後在股價小跌後,在買
1
、買
2
掛買單,一些者認為股價會下跌,紛
紛以叫買價賣出股票,但莊家分步掛單,
將拋單通通接走。這種先拉高後低位掛買單的手法,常會顯示內盤大、
外盤小,達到欺騙投資者的目的,待接足籌碼後迅速繼續推高股價。
5
、股價已上漲了較大的漲幅,如某日外盤大量增加,但股價卻不漲,投資者要警惕莊家製造假象,准備出貨。
6
、當股價已下跌了較大的幅度,如某日內盤大量增加,但股價卻不跌,投資者要警惕莊家製造假象,假打壓真
吃貨。
外盤就是以賣出價主動買入的成交。
內盤就是以買入價主動賣出的成交。
外盤大說明多方急於買入,表示做多人氣旺盛。
內盤大說明空方急於賣出,表示做空氛圍較重,市場恐慌。
內盤就是股票在買入價成交,成交價為委託買入價,說明拋盤比較踴躍;外盤就是股票在賣出價成交,成交價
為委託賣出價,說明買盤比較積極。
舉例:某一刻股票
A
的委託情況如下:
委託買入價--數量(手)---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
3
.
80
----
5
-------
3
.
90
----
6
由於委託買入價與委託賣出價之間沒有相交部分,股票
A
在此刻就沒有成交,委託買入價與委託賣出價就處於
僵持狀態。此時,若場內的拋盤較為積極,突然報入一個賣出價
3
.
80
元,則股票
A
就會在
3
.
80
元的價位上
成交,成交價為委託買入價,這就是內盤。反之,若場內的買盤較為積極,突然報入一個買入價
3
.
90
元,則
股票
A
就會在
3
.
90
元的價位上成交,成交價為委託賣出價,這就是外盤。
外盤大就說明股票在賣出價成交的多,內盤大就說明股票在買入價成交的多。
在明細上,箭頭向上就是外盤
,
箭頭向下就是內盤;紅色就是外盤,綠色就是內盤。
在技術分析系統中經常有「外盤」
、
「內盤」出現。委託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
,委託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
盤」
。
「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分析時,由於賣方成交的委託納入外盤,如外盤很大意味著多數賣的
價位都有人來接,顯示買勢強勁;而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如內盤過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買入價都有人願
賣,顯示賣方力量較大。如內盤和外盤大體相近,則買賣力量相當。
例如:深康佳股票行情揭示如下:
委買價
委託數量
委賣價
委託數量
25.07
27
25.17
562
由於買入委託價和賣出委託價此時無法撮合成交,
深康佳此刻在等待成交,
買與賣處於僵持狀態。
這時,如果
場內買盤較積極,
突然報出一個買入
25.17
元的單子,
則股票會在
25.17
元的價位成交,
這筆成交被劃入
「外盤」
。
或者,這時如果場內拋盤較重,股價下跌至
25.10
元突然報出一個賣出價
25.07
元的單子,則股票會在
25.07
元
的價位成交,這筆以買成交的單被劃入
"
內盤
"
。
如果甲下單
5
元買
100
股,乙下單
5.01
元賣
300
股,當然不會成交。
5
元就是買入價,
5.01
就是賣出價。
這時,有丙下單
5.01
元買
200
股,於是乙的股票中就有
200
股賣給丙了(還有
100
股沒有賣出去)
,這時候,
成交價是
5.01
元,現手就是
2
手即
200
股,顯示
2
,顯示的顏色是紅的。
還是上面的情況,如果丁下單
5
元賣
200
股,於是甲和丁就成交了,這時候成交價是
5
元,由於甲只買
100
股,所以成交了
100
股,現手是
1
,顏色是綠的。
因此,主動去適應賣方的價格而成交的,
就是紅色,叫外盤
。主動迎合買方的價格而成交的,
就是綠色,叫內
盤
。
量比
在查看分時走勢圖時候,可根據右鍵菜單選擇更換指標
/
量比,查看該股票的量比分時走勢圖。
當然,您也可以通過菜單欄,選擇個股即時分析
/
量比,並選擇商品,查看其量比分時走勢圖。
怎麼看量比
若是突然出現放量,量比指標圖會有一個向上突破,越陡說明放量越大(剛開市時可忽略不計)
。
若出現縮量,量比指標會向下走。
量比數值大於
1
,說明當日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大於過去
5
個交易日的平均數值,成交放大;
量比數值小於
1
,表明現在的成交比不上過去
5
日的平均水平,成交萎縮。
量比是一個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
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
5
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
比
。
其公式為:
量比=現成交總手
/
(過去
5
日平均每分鍾成交量×當日累計開市時間(分)
)
當量比大於
1
時,說明當日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要大於過去
5
日的平均數值,交易比過去
5
日火爆;而當量比
小於
1
時,說明現在的成交比不上過去
5
日的平均水平
委比
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
委比=
(
委買手數-委賣手數
)/
委買手數+委賣手數×
100
%
委買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買入下三檔的總數量。
委賣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賣出上三檔的總數量。
委比值的變化范圍為-
100
%到+
100
%,當委比值為
-100
%時,它表示只有賣盤而沒有買盤,說明市場的拋盤
非常大;當委比值為+
100
%時,它表示只有買盤而沒有賣盤,說明市場的買盤非常有力。
當委比值為負時,賣
盤比買盤大
;
而委比值為正時,說明買盤比賣盤大
。委比值從
-100
%到+
100
%的變化是賣盤逐漸減弱、買盤逐
漸強勁的一個過程。
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成本
要跟庄,就必須摸清莊家的「底細」
,
最重要的莫過於莊家的控盤程度即持倉量以及莊家的成本,
我們只有通過
K
線圖以及成交量來作分析和研判,
據筆者認真分析和研究認為:
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
=
成交量/流通盤×
100
%。我們要計算的是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
間的換手率,怎樣確認莊家開始建倉呢?周
K
線圖的參考價值最大,周
K
線的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
證明有莊家介入,所以周
MACD
指標金叉可認為是莊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
在我們的市場中,大多數都是中線莊家,其控盤度大約在
40
%~
60
%之間,這種持倉量活躍程度較好,即莊家
的相對控盤,超過
60
%的持倉量時,即達到絕對控盤的階段,這種股,大多是長線莊家所為,因為在一隻股票
中有
20
%的籌碼屬絕對的長線投資者,這批人等於為莊家鎖倉,當然控盤度是越高越好,因為個股的升幅與持
倉量大體成正比的關系。據傳
0048
康達爾的控盤程度達到
90
%,所以才會有十幾倍的漲幅。一般而言,股價
在上漲時,
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
30
%左右,
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
20
%左右。
但股價
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我們初步假設放量/縮量
=2
/
1
,這樣我們可得出一個推論:前題假設為若上漲時
換手
200
%,則下跌時的換手則應是
100
%,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
300
%,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
=200
%×
30
%-
100
%×
20
%
=40
%,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
300
%時,其持倉量才達到
40
%,即每換手
100
%時
其持倉量為
40
%/
300
%×
100
%
=13
.
3
%,當然這里有一定的誤差,所以我們把從
MACD
指標金叉的那一周
開始,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
再把這個換手率×
13
.
3
%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所以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
300
%~
450
%之間,
只有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至於成本,可採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
以
2
,即為莊家的成本區,雖然簡單,但相當實用,誤差不超過
10
%,我們把莊家的成本和持倉量計算出了以
後,莊家的第一目標為成本×(
50
%+
1
)
,即若莊家成本為
10
元,則其最低目標即第一目標為
15
元,這樣我
們就可在操作上做到有的放矢
Ⅳ 債券的名詞解釋
債券是一種帶有利息的負債憑證。發行者承諾在未來的確定日期(通常在發行債券以後若干年),償還規定金額的本金,同時周期性支付一定的利息。
債券是由國家、金融機構、國際組織、工商企業,按照一定手續發行的。他們通過發行債券,直接向社會廣泛集資。債券性質如同借貸關系中的借據,但這種借貸關系證券化了。債券可以在中途轉讓,但借據一般不能轉讓。
債券的種類
債券的種類名目繁多,按不同的標准可劃分出許多類別的債券。以下是一些常見類型的債券。
浮息債券 (Floating rate bonds):與固定利息的債券不同,浮息債券的利率是根據公式以其它利率為基礎計算得來的。國際金融市場的浮息債券一般根據3個月或6個月的倫敦同業拆放利率(LIBOR)加上一定的利差進行浮動,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變化。
資產擔保債券(Assets-backed bonds):由債券發行者指定的資產或資產組合進行擔保的債券,這些資產可以是從應收帳款到抵押品的任何東西。
抵押債券 (Mortgage-backed bonds):有一系列抵押品作擔保的債券。
次級債券 (Subordinated bonds):指的是償還順序排在其它更高級債券之後的債券,這種債券的利率通常比高級債券要高。
可轉換債券 (Convertible bonds):允許投資者在特定的條件下將債券轉換成發行債券公司的其它證券,通常是普通股或優先股。可轉換債券綜合了債務和股權的特徵,因而被稱作"混合證券"。
零息債券 (Zero coupon bonds):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金融工具創新。但是,稅法的變化影響了市場對它的熱情。零息債券不支付利息,象財政儲蓄債券一樣,按票面進行大幅折扣後出售。債券到期時,利息和購買價格相加之和就是債券的面值。零息債券的波動性非常大,而且還有一個不吸引人的地方:投資者的零息債券投資不會獲得現金形式的利息收入,但也要列入投資者的應稅收入中。
可提前贖回債券(Callable bond):在到期日之前,可以按照發行時的規定條件,提前償還部分或全部的債券本金。
Ⅳ 填量詞,一( )債券
一(份)債券
Ⅵ 關於負債的詞語
入不敷出 [rù bù fū chū]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敷:夠,足。收入不夠支出。
貶義
出 處
《紅樓夢》一○七回;「但是家計蕭條;入不敷出。」
Ⅶ 形容討債的詞語有哪些
索債、討帳、追債、要賬、追討、
一、討帳 [ tǎo zhàng ]
釋義:亦作「討賬」。催還欠賬。
示例:近代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十六章:「沒出息的幹部,不愛做教育工作,就向群眾討帳。我給你分了地,你還不響應我的號召嗎?」
二、要賬 [ yào zhàng ]
釋義:討債。
示例:晚清文學家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回:「這十幾家錢庄,在 上海 會議定了,要問他索還舊債,公舉了一個人,專到這里,同他要賬。」
三、追討 [ zhuī tǎo ]
釋義:追趕討伐;追擊。猶追尋,追索,催討。
示例:近代 巴人 《莽秀才造反記》第十六章:「凡是給管家追討欠租、逼如星火、無法償還的佃戶,就可以送他們的女兒來服待武舉老爺一個時節,便算是償還欠租的一部分了。」
四、催討 [ cuī tǎo ]
釋義:催索。
示例:近代 茅盾 《水藻行》:「昨天鄉長又來催討陳老爺家的利息,一塊半。」
五、討要 [ tǎo yào ]
釋義:索取;討還。
示例:東漢 樵雲山人《鍾馗捉鬼傳》第五回:「人家勝了他的錢,一是一,二是二,並不要人家上門來討要。
Ⅷ 與債有關的成語
風情月債 比喻有關男女戀愛的事情。
血債累累 血債:未報的殺人深仇;累累:形容很多。指殺人很多,罪惡極大。
冤有頭,債有主 冤有冤頭,債有債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須找為主的人。
怨家債主 佛教指與我有冤讎的人。
債多不愁 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債台高築 形容欠債很多。
恩不放債 對親人不宜放債。意指免因錢財交往而致發生怨懟。恩,指親人。
父債子還 父親生前的債務,由子女負責償還。也指父輩的過錯累及子女。
負債累累 形容負債甚多。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比喻處理事情必尋負主要責任的人。
Ⅸ 名詞解釋:債券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人們對債券不恰當的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
Ⅹ 債券這個名詞,怎麼解釋
債券是一種帶有利息的負債憑證。發行者承諾在未來的確定日期(通常在發行債券以後若干年),償還規定金額的本金,同時周期性支付一定的利息。
債券是由國家、金融機構、國際組織、工商企業,按照一定手續發行的。他們通過發行債券,直接向社會廣泛集資。債券性質如同借貸關系中的借據,但這種借貸關系證券化了。債券可以在中途轉讓,但借據一般不能轉讓。
債券的種類
債券的種類名目繁多,按不同的標准可劃分出許多類別的債券。以下是一些常見類型的債券。
浮息債券 (Floating rate bonds):與固定利息的債券不同,浮息債券的利率是根據公式以其它利率為基礎計算得來的。國際金融市場的浮息債券一般根據3個月或6個月的倫敦同業拆放利率(LIBOR)加上一定的利差進行浮動,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變化。
資產擔保債券(Assets-backed bonds):由債券發行者指定的資產或資產組合進行擔保的債券,這些資產可以是從應收帳款到抵押品的任何東西。
抵押債券 (Mortgage-backed bonds):有一系列抵押品作擔保的債券。
次級債券 (Subordinated bonds):指的是償還順序排在其它更高級債券之後的債券,這種債券的利率通常比高級債券要高。
可轉換債券 (Convertible bonds):允許投資者在特定的條件下將債券轉換成發行債券公司的其它證券,通常是普通股或優先股。可轉換債券綜合了債務和股權的特徵,因而被稱作"混合證券"。
零息債券 (Zero coupon bonds):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金融工具創新。但是,稅法的變化影響了市場對它的熱情。零息債券不支付利息,象財政儲蓄債券一樣,按票面進行大幅折扣後出售。債券到期時,利息和購買價格相加之和就是債券的面值。零息債券的波動性非常大,而且還有一個不吸引人的地方:投資者的零息債券投資不會獲得現金形式的利息收入,但也要列入投資者的應稅收入中。
可提前贖回債券(Callable bond):在到期日之前,可以按照發行時的規定條件,提前償還部分或全部的債券本金。
西方國家金融機構體系包括銀行性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性金融機構兩大類,其中銀行性金融機構居支配地位,它又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專業銀行。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建立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目前,我國現以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領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格局,它包括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等幾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