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個機構對債券違約統計做的比較詳細
市場上大部分的關於債券違約的統計都只是簡單的做了個數據統計,沒有深層的分析其中的規律,蒙格斯智庫他們發布的那個《中國債券違約調查報告》就做的很全面。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請採納
②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有違約情況嗎
應該有,但依託全國每年18萬億元的財政收入,不會出現嚴重違約。
③ 國企發行的債卷,購買後,比如國企倒閉了會怎樣本金還能回來嗎
你這個問題問的挺好的,我們就舉個現成的例子
去年9月份,國內首例國企債務違約申請破產案例的主角: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就演過這么一幕。根據《破產法》相關規定,天威集團及上述三家子公司已具備破產重整的條件,經上級批准,擬申請破產重整。之前發行的二十五億債券兌付就成了大問題
如果走了破產法,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公司的剩餘財產清算後,規定是要按順序進行補償《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來進行的,如果公司的清算財產足夠,能支付各種費用。那購買債券的本金和利息都有望收回,要是清算的財產不足全額償還債權的,就按各自比例來進行償還一定的本金和利息
第二:如果與其他企業進行重組之後,接手的企業有可能按洽談的內容來進行債權補償,至於比例如何規定就按之前的協商進行
不管是那一種方法,都需要一個蠻長時間的過程,一般情況來說最壞的情況也會得到一部分的本金補償...至於補償比例多少就不好說了
④ 國內債券發生實質性債務違約是從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以後嗎
2018年全年新增42家違約主體,涉及債券118隻。違約金額方面,截至12月31日,2018年債券市場涉及違約金額達1154.5億元,而2017年這一數據為337.5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資管新規發布之前,在5月30日之前,2018年共有近20隻債券發生違約,合計違約規模超過170億;而2017年同期僅有9隻債券發生違約,合計違約規模約70億。
⑤ 「11超日債」會成為中國大陸第一支違約的公司債么大神們幫幫忙
中國債市史上首單違約悄然到來。
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ST超日」)發布公告稱,「11超日債」本期應當兌付的8980萬元利息只能支付400萬元,至此,中國首例打破剛性兌付的事件終於爆發,而多數分析人士對此「壞消息」卻表示,「11超日債」違約將打破剛性兌付這一扭曲的潛規則,是債市市場化的必經之路。
⑥ 如何看待債券違約事件
債券違約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正常市場現象,本質是信用風險發生的不確定性。蒙格斯在債券違約這塊調查研究比較深入,分析透徹,有興趣想深入了解債券違約的可以去看看蒙格斯發布的調查報告。謝謝您能採納我的回答,有不明白的隨時提問
⑦ 華晨集團的10億債券違約,這會帶來哪些影響
華晨集團有10億債券違約,這對於這個公司來說會帶來極其大的影響,而且也會造成股票大跌,同樣的也會讓公司陷入到經濟危機之中。
並且華晨寶馬也是這個集團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可是如今華晨集團已經失去了核心產品,也沒有了曾經的風光,甚至於通過長期的借債公司債務壓力很大。如此大的債款,如果公司想要打一筆翻身仗,其實非常的不利。
⑧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有關債券違約,該集團將會面臨什麼處罰
該公司目前已經遭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並且承銷其債券的中介機構也將面臨著調查,未來可能降低其信用評級,並且處以罰金。同時證監會還表示,政府非常重視紫愛娟投資者的權益,會落實國家金融委的相關要求,多各種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將國內債券市場維持一個健康的生態秩序。據悉,這次華晨公司涉及的債務違約金額高達65億元人民幣,利息總計1.44億元,華晨表示,由於銀行授信沒有及時得到回復,所以存在違約風險,目前以光大銀行為主的債權人已經組成為債委會,將處理華晨汽車的違約事件。
據悉,華晨集團這幾年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這次收到了疫情的影響,成為壓死華晨的最後一根稻草,上半年汽車市場的低迷,導致華晨財務加速惡化,最終只能宣布公司即將債務違約,不得不破產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