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男子3年偷挪公款7000萬炒股買房,將會面臨什麼處罰
將會構成挪用公款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或者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領導或主要負責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私自挪用公款的行為,根據挪用公款的數額以及用途會被處以不同的刑法處罰,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該男子偷竊挪用七千萬,數額特別巨大,會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處罰,剝奪政治權利,且不適用取保候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在刑法執行期間,倘若被執行人沒有立功表現、不遵守監規或者重大發明的,不得假釋。被剝奪政治權利期間不得行使選舉和被選舉權,也不得行使出版、集會、示威結社、遊行等權利,不得錄用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領導人職務,也不得擔任國有公司或企業的領導職務,可謂是作繭自縛,使其在眾多領域失信,產生信用危機,永遠不得被錄用為國家工作人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⑵ 用銀行貸款進行炒股屬於違規操作嗎
用銀行貸款進行炒股屬於違規操作。
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銀行對貸款資金的用途是有要求的,申請人不得將貸款資金用於明令禁止的生產、經營、投資領域,借款人需要提供資金用途證明或者用途聲明。
幾乎所有的銀行、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都會明令貸款流入股市,也明文規定,借款人不得用自己的貸款,拿去炒股。你鋌而走險,勢必做假,弄出一個虛假材料,騙取貸款。那麼,銀行一旦發現,拒貸是一定的,如果貸款已批復,還能收回,嚴重的話,還會以騙取貸款罪將你起訴到法院。
銀行在放貸款的時候審批都是根據用戶的申請項目來定義放款。所以一般如果申請人以炒股為名義,銀行肯定是不會審批同意,自然申請人的貸款肯定也是以其他名義的形式貸款,然後銀行審批同意了,這個也就是違規了。不過一般銀行放出去的貸款基本上都是個人自行安排,所以即便是違規銀行也不會知道,只要定期償還利息即可。
隨著股市的火爆,越來越多人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想要縱身股海,賺得盆滿缽滿,不僅是打算滿倉操作,甚至不惜貸款炒股。那麼,貸款炒股會有怎樣的不良後果呢?
按照現在的無抵押貸款年利率加月費等,大部分銀行摺合年化利率都超過15%,雖然當前股票市場看似火爆,但貸款炒股的最終收益率未必比這一利率高。而且,由於貸款是有固定期限的,如果歸還貸款的時候,正值股市低谷,那麼投資者也只有低點拋售,這樣一來既沒有得到額外收益還容易造成貸款逾期,反而增添了個人信用記錄的污點。
⑶ 違規挪用貸款買房炒股,個人將承擔什麼後果
挪用企業貸,去炒房,銀行有權力隨時收回貸款和相應的利息,並且對個人進行處罰。按照監管單位的規定,挪用企業信貸炒房的行為,一經發現,銀行必須立即退貸,要求企業方返還貸款和利息,同時監管單位也會對借款方進行處罰。如果數額巨大,情節嚴重的話,銀行機構可以以騙貸罪進行起訴,對方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不過目前發現的案例,還沒有起訴的行為,只有監管單位對其進行處罰。
⑷ 用銀行貸款買房的錢去炒股銀行可以收回么
有。借款合同上都會有這么一條款,如果貸款資金被挪用,銀行可以單方面宣布貸款到期,並可處以約定利率上浮100%的罰息。
⑸ 多地嚴查信貸資金挪用至股市樓市,對於此現象,你作何評價
我非常支持這樣的舉措,而且我也覺得這樣可以讓我們的房價變得更加穩定,因為現在有些地方的房地產價格確實有點太貴了,很多普通的上班族根本就買不起房子,同時房子的泡沫也比較重,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如果能夠嚴查信貸資金的來源和使用用途,那麼一定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控制股市和樓市的泡沫問題。
股市和樓市是兩個比較大的話題,首先講一下股市,現在的股市情況非常動盪,很多人都以為是一個慢牛,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可能已經走到了熊市的開端,樓市的情況我們就不用多說了,因為樓市一直以來都是普通人非常關注的話題,現在很多地方的房價也已經到了很高的位置,現在如果還想指望著通過樓市來投資,其實是一個非常愚蠢的選擇。
這個新聞是怎麼回事?
這個新聞是一個關於信貸資金使用用途的防控措施,在這個措施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嚴查信貸資金的使用目的,一旦查出來用戶把信貸資金挪用到股市和樓市當中,那麼很有可能銀行會提前收回這些貸款,並且要求用戶一次性償還本金和利息,面對這樣的高壓措施,很多人都不敢再做出之前的投機主義的行為了。
⑹ 貸款用於了炒股違反了哪部法律或者法規
我的回答與大家不同。不管你是以個人或公司名義貸款,你不會把用途寫明是炒股吧?那麼你把貸款私自改變用途,用於炒股,按時歸還,也許什麼事也沒有。如果說無法歸還,銀行追究責任的時候,你就有詐騙嫌疑。構成貸款詐騙罪
⑺ 挪用經營貸買房將被壓額度、收貸款、上徵信
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6月1日,銀保監會就近期監管工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發布會上表示,銀保監會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
資金過度流入房地產市場問題得到初步扭轉
梁濤表示,近期,房地產融資呈現「五個持續下降」的特點,資金過度流入房地產市場問題得到初步扭轉。
一是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下降。截至4月末,銀行業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10.5%,增速創8年來新低,2021年以來持續低於各項貸款增速。
二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持續下降。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已經連續7個月下降。
三是房地產信託規模持續下降。房地產信託余額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3.6%,自2019年6月以來呈持續下降趨勢。
四是理財產品投向房地產非標資產的規模持續下降。相關理財產品余額同比下降36%,近一年來持續保持下降趨勢。
五是銀行通過特定目的載體投向房地產領域資金規模持續下降。相關業務規模同比下降26%,為連續15個月下降。
梁濤表示,同時,銀保監會引導銀行業在貸款首付比例、利率等方面對剛需群體進行差異化支持,加大對住房租賃市場金融支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截至2021年4月末,銀行業發放的個人按揭貸款中,首套房佔比為91.8%,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投向住房租賃市場的貸款同比增長31%。
六大行全部實現房地產貸款集中度下降
2020年12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針對不同類型的銀行,對於房地產類貸款余額佔比及個人按揭住房貸款余額佔比均作了限額規定。
「政策實施的效果初步顯現。」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忠瑞表示,截至4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六家國有大型銀行全部實現房地產貸款集中度下降,其他各類銀行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總體上也呈現下降的趨勢。
「但在執行過程中也發現一些新問題。」劉忠瑞指出,一些地方中小銀行利用大型銀行退出的時機,爭搶房地產貸款市場份額,房地產貸款增速較快,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有所上升。「銀保監會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對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較高的銀行實施名單制管理,督促這些銀行落實房地產金融調控要求,合理控制房地產貸款增速。對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我們將進一步採取更加嚴厲的監管措施。」劉忠瑞說。
挪用經營貸購房的借款人將被壓額度、收貸款、上徵信
對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監管,是銀保監會近期的關注要點。
劉忠瑞透露,針對一些城市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的苗頭,銀保監會組織了專項排查,各地銀保監局對經營貸規模總量大、增長快的機構進行重點核查,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從排查的情況看,可謂手段多樣、花樣翻新。」劉忠瑞介紹,一些企業和個人挪用經營貸,通過各種方式規避監管要求——有的拆入資金全款買房後,申請經營貸款償還買房資金;有的借款人將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在多家銀行賬戶間流轉套現,以掩蓋買房的最終目的;有的編造交易背景、虛構貸款用途等。一些銀行貸前審核不到位,貸後資金管理不足。一些中介機構協助包裝貸款材料、提供過橋資金,協助借款人繞過銀行審批條件。
劉忠瑞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會同住建部、人民銀行密切關注政策執行效果和排查結果,對自查不力被監管查實、故意隱瞞問題或發現問題未及時處理問責的銀行、中介機構,將依法依規從嚴採取監管措施;對確認挪用經營貸的借款人,不僅要壓縮授信額度、收回貸款,還將報送徵信系統,提高挪用貸款的違規成本。
⑻ 以其他名義貸款炒股是否違法,若被調查出來,會怎麼處理
《貸款通則》還規定了以下對貸款用途的限制:
1.借款人不得用貸款從事股本權益性投資, 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2.借款人不得用貸款在有價證券、期貨等方面從事投機經營。
3.除依法取得房地產資格的借款人以外, 不得用貸款經營房地產業務; 依法取得經營房地產資格的借款人, 不得用貸款從事房地產投機。
4.借款人不得套取貸款用於借貸牟取非法收入。
根據這個法條是要負責任的,具體看地方怎麼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