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買基金 10月9號買的,怎麼10月13號才確認這幾天的盈虧
10號11號是周末,不交易。如果你是在10月9日15點之前,12日確認你的份額,是按照10月9日凈值,如果你是在10月9日15點股市收盤之後買入,12日確認是按照12日收盤凈值計算,13號顯示收益。
㈡ 排名前十的證券公司有哪些
1、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或「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6030。
2、海通證券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證券」)成立於1988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中唯一未被更名、注資的大型證券公司。公司前身是上海海通證券公司,於1994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並發展成全國性的證券公司。
3、廣發證券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公司先後於2010年和2015年分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76.SZ,1776.HK)。公司營業網點已實現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有證券營業部256個。
4、國泰君安
國泰君安,國內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和全能型投資銀行,目前注冊資本為61億元人民幣。始終以客戶為中心、紮根於國內資本市場,是國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廣、機構分布最廣、服務客戶最多的證券公司之一。
5、華泰證券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中國領先的綜合性證券集團,具有龐大的客戶基礎、領先的互聯網平台和敏捷協同的全業務鏈體系。公司於1991年5月成立。2010年2月26日,公司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1688。
6、銀河證券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股票代碼:06881.HK)是中國證券行業領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提供經紀、銷售和交易、投資銀行等綜合證券服務。
7、申萬宏源
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簡稱「申萬宏源」),是由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證券公司——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上市證券公司——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1月16日合並組建而成。
8、招商證券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證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業,經過二十年創業發展,已成為擁有證券市場業務全牌照的一流券商。2009年11月,招商證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600999),截止目前,招商證券成為中證100、上證180、滬深300、新華富時中國A50等多個指數的成分股。
9、國信證券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性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AA級證券公司,注冊資本70億元,在全國38個城市擁有54家營業網點,法定代表人為何如,現有員工9443人,其中公司本部員工1167人,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佔90%以上
10、東方證券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其前身是於1998年3月9日開業的東方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部設在上海,現有注冊資本52. 82億元,公司於2015年3月23日成功登陸上交所。
㈢ 債券交易的漲跌幅限制是多少
申報價格不能高於即時揭示買入價的10%,不得低於即時揭示賣出價的10%。其中,國債、企業債、可轉換債券交易都不設漲跌幅限制。
㈣ 滬深A股是哪年實行10%漲跌幅限制的
1996年12月16日實行的。
目前兩交易所實行的是10%的漲跌幅限制,其具體內容是: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自1996年12月16日起,分別對上市交易的股票(含A、B股)、基金類證券的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即在一個交易日內,除上市首日證券外,上述證券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計算公式為:(1±10%)×上一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結果四捨五入至0.01元;超過漲跌幅限制的委託均被視為無效委託。
此外,自1998年4月起,中國證監會對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實行特別處理,即ST,ST股票的漲跌幅限制為5%。
㈤ 滬深債券裡面有可轉債 其他那些是什麼債券
若您咨詢的是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的債券種類問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債券種類有:國債、地方債、政策性銀行金融債、公司債、企業債、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債券、可分離債券、資產支持證券(ABS)、債券基金、債券回購交易。
您可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產品→債券專欄查看詳細信息。
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債券種類有:現券、回購交易,包括當前深交所上市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及本所認可的其他債券品種。
您可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投資者教育→熱線問答→規則及其他,搜索查詢。
㈥ 什麼是「股債雙殺」為什麼近期股市和債市的表現都不太好
就是說股票和債券跌的都很厲害,按規律來講,股票漲的好,債券應該表現一般,要是債券漲的好,股票表現不怎麼好,但是2種表示都差,是很少見的,就叫股債雙殺
為了防控風險,國家一定要逼著銀行「去杠桿」,簡單來說就是控制銀行理財的規模。因此,銀行不得不把很多「委外」的資金拿回來,這在公募基金那裡就表現為大額贖回。比如我們觀察到,4月18日,鵬華弘達混合A(003142)的凈值大漲98.1%。4月19日,中融新經濟混合A(001387)的凈值大漲113.7%。公募基金單日凈值漲這么多顯然是不正常的,因此我們幾乎可以確定,這是由機構的大額贖回造成的,這些機構很有可能就是銀行。
為什麼大額贖回會造成基金凈值大漲呢?
其實,我們在贖回基金的時候是需要繳納贖回費用的,這個贖回費里的很大一部分會被計入剩餘的基金資產。
為什麼要有這種設置呢?
大家可以想想,投資者贖回基金的時候,基金經理是不得不賣出資產來滿足贖回需求的。這種被迫的賣出很有可能會給所有投資者造成負面影響,為了補償其他投資者,贖回費的一部分被計入基金凈值,以此作為補償。如果贖回的金額很大,基金剩餘的規模很小,那麼計入資產的贖回費相對於剩餘的基金資產就會顯得很多,基金凈值就會出現暴漲。
銀行的「委外」資金大部分會投資於債券,同時也會投資一些股票類資產。拿回「委外」資金,相當於銀行被迫在資本市場拋售股票和債券,這會對股市和債市產生負面影響。從4月14日到4月24日,滬深300指數下跌了2.4%,中證500指數下跌了7.2%。中證500指數用短短7個交易日就抹去了之前近3個月的漲幅。我們再來看看債券的走勢。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4月13日的3.3%上漲到4月24日的3.5%,上漲幅度達到17.7個BP。我們在債券投資的相關課程里說過,如果債券的收益率上升,這意味著債券的價格下跌。從總體債券市場來看,中債新綜合指數(凈價) 從4月13日的100.6,跌到4月24日的98.6,跌幅達到2.0%。
股票和債券同時出現下跌,就叫「股債雙殺」。為什麼說「股債雙殺」 這種現象比較少見呢。我們說過,股市在復甦期表現的最好,而債券則在衰退期表現的最好。簡單來說,如果經濟向好,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會加速,因此股市會表現的比較好;如果經濟下行,則債券會表現的比較好,因為一方面,投資者的風險偏高下降,更多的人希望用債券來避險,畢竟,債券的收益相對穩定。另一方面,由於經濟不好,大家會預期貨幣政策放鬆。關於債券的課里我們說過,貨幣政策放鬆,比如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這些都會利好債券。
因此, 在正常情況下,股票和債券價格往往呈現出「蹺蹺板」效應。也就是說,如果股市表現的好,債市表現的就一般;如果股市表現的不好,債市表現的往往比較好。因此「股債雙殺」這種現象就顯得很奇葩。
一般來說,造成「股債雙殺」會有兩類原因:
第一類是經濟進入了滯漲期;
第二類是政策的變化導致機構投資者非理性拋售。
我們先來分析第一類原因。
為什麼滯漲期會引起「股債雙殺」呢?我們分析過,滯漲期的定義是經濟增長慢,同時通貨膨脹率高。這被稱作「經濟的癌症」,因為這樣的經濟狀況讓央行所有的調控政策都帶有「化療」的特徵。也就是說,央行的所有調控政策,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如果央行為了控制物價,收緊貨幣政策,雖然可以壓低通貨膨脹率,但是也會讓本就羸弱的經濟雪上加霜。如果央行為了刺激經濟,放鬆貨幣政策,雖然可以拉動經濟,但是也會為高漲的物價火上澆油。
在2010-2011年的時候,我們國家就曾經面臨過滯漲期的窘境。2009年4萬億的經濟刺激效應快速褪去之後,經濟出現減速。同時,通貨膨脹率突破了3%的警戒線,隨後一路上漲到6%左右。央行當時的選擇是放棄經濟,控制物價,在2010年10月20日開始加息。前後一共加息5次,總共加息幅度為1.25個百分點。連續的加息讓經濟雪上加霜,經濟增長率10%左右滑落到8%以下。不過好在通貨膨脹也隨之回落了,從6%回落到2%,重新回到警戒線以下。滯漲期就此結束。
我們還由此得出結論:一般來說在滯漲期,央行會優先控制物價,收緊貨幣政策。央行的行為會讓股票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進一步悲觀。同時,貨幣政策的收緊必然會帶來債券市場的調整,由此造成「股債雙殺」。從近期的宏觀數據看,通貨膨脹率並不高,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排除近期的「股債雙殺」是由滯漲期引起的這種可能。
近期「股債雙殺」的元兇,其實是銀行「去杠桿」造成的機構投資者非理性拋售。在股市裡,銀行的拋售行為除了產生了實實在在的賣出壓力以外,還產生了恐慌情緒。這種恐慌情緒誘發了其他投資者,尤其是散戶投資者的賣出行為,從而放大了對股市的負面影響。
㈦ 為什麼這兩天債券基金跌得很厲害
1.因為債券市場在跌了,債券基金主要投資債券,債市跌,凈值自然要跌了
2.股市和債市有蹺蹺板的效應
3.債券基金凈值波動不大,申購和贖回也有一定的手續費,所以,你頻繁買賣,不一定能獲利的
3.長期持有是指你不要去過多考慮凈值的波動,買了3年左右,才是長期的,因為債券基金主要投資債券,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短期的話,這個穩定收益是體現不出來的
補充:
1.因為兩點,前期大幅炒作,價格虛高了,並且降息空間不大了,還有,今年會大量發行國債,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債券價格跟利率成反比的
當你預期進入降息周期,那麼就可以買,反之,當降息周期結束了,意味著債券沒有超額收益了,只有利率收益了,就不一定合適了
2.當然是關鍵因素了,利率、新債發行,以及前期大幅炒作的泡沫化,結果就是債市要跌,短期內還會反復下,但是,長期趨勢不太好了,不會有超額收益了,只有利息收益了
如果你購買的價格不是在高位,可以繼續持有,不一定要賣,相對是安全的投資的,只是收益會降低,如果你是在高位購買的話,建議准備撤吧
3.我認為股市會慢慢回暖的,只是不會大幅上漲,會比較反復,但是,趨勢應該向上了
再補充:
1.不能根據股票指數來判斷債市,並沒有必然的反向關系,如果你根據指數判斷債市,那麼要看國債指數和企債指數的走勢,這樣才能靠譜的
2.我說了,已經是泡沫化了,也就是前期的暴漲是不正常的,脫離了價值,現在要價值回歸了,不要以為債券就一定是安全的,價格很高的時候,一樣會暴跌的
3.你買的位置都是比較高了,因為債市最風光的時候就是從去年8月開始,10月是高峰,因為預期大幅降息,並且也實現了,現在,市場對降息預期不高了,並且降息空間有限,今年會增發很多國債,這些都是不利因素的
時間長點看(持有1年以上),不會虧,但是收益很有限,因為你買的時候已經很高了,是否去留你自己決定吧
再三補充:
1.你應該是有看股票行情的軟體,那麼輸入代碼就可以查債券指數了,滬市國債代碼000012,企債指數000013,可以根據債券指數來判斷債市的,就好像看股票指數一樣,對大體走勢有基本了解
2.不會是直線掉的,會反復一點,但是,趨勢不會太好了,趨勢估計是跌了
3.債市跌,就是意味著不會超額收益了,比如去年中信債那種12%的收益,不可能了,收益會降低很多的,估計能有6%就不錯了,對於純債基金來說,所以,持有可以有收益,但是不會太多了,如果買的價格高的,那麼收益會更少的
㈧ 針對12月14日滬深股市漲幅排名前十的股票名稱及上漲原因,跌幅排名前十的股票名稱及下跌原因。
我也很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