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聯儲加息對我國利率的幾方面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此前表示,美元的波動確實會在短期內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從中長期看,判斷人民幣匯率一方面要看經濟健康不健康,另一方面要看金融穩定不穩定。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美聯儲兩次加息,美國國債收益率帶動全球收益率曲線上移。國內基本面與海外因素傳導效應疊加,市場利率已迅速有了反應。中標利率跟著市場利率走也是正常的。如果二者利差越來越大,就會出現套利空間和不公平,市場定價也會扭曲。
近來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特別是近期固定資產投資、發電量、對外貿易等一系列指標表現良好,PPI持續負增長也已結束,增長速度處於合理區間,未來經濟回穩向好基礎將更加扎實。在這樣的背景下,其實對美聯儲加息不必過度緊張。
此次美聯儲加息對國內外市場的影響都十分有限,但對全球范圍的通脹上行勢頭將起到一定的減緩和抑製作用。美元加息對股市、債市、樓市、匯市等重點市場的影響要區別對待。對股市和樓市影響較小,且主要是間接影響,股市和樓市走勢取決於國內相關政策,對債市和匯市短期影響較小,中長期受資本流動和各國貨幣政策影響。美聯儲開啟加息周期可能引發全球貨幣政策的調整、轉向,從過去的流動性比較寬松轉向收緊的態勢,對全球范圍通脹的上行將起到一定抑製作用,有助於緩解輸入性通脹壓力。
如果往細了說,此次美聯儲加息對我國產業發展有三個方面影響:一是降低企業進口原材料價格,因為加息以後大宗商品的價格會下降,尤其是有色金屬、化工等領域原材料成本下降明顯,有助於降低企業成本和改善企業效益。二是對外資企業經營效益產生影響。無論農業、製造業還是服務業,加息以後相當於美元收益上升了。三是對利用外資產生影響。這幾年我國製造業利用外資比例在降低,增長幅度收窄。加息導致美元收益上升後,外資利用有可能受到影響。
❷ 美聯儲歷次加息時間表及其影響
加息時間表:
北京時間2016年3月17日凌晨,美聯儲正如市場預期般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並將年內加息次數由此前的4次下降至2次,全球經濟暗藏的下行風險以及美國仍處於低位的通脹率成為此次美聯儲暫緩加息的兩大顧慮。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15日,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也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范圍提升至0.5%-0.75%,決議聲明獲得一致通過。這是美聯儲自2015年12月首次加息以來的二度加息,時隔整整一年。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15日,在美聯儲宣布年內首次加息之後,香港金管局也隨後表示,將基準利率從0.75%上調至1%,即加息25個基點。
北京時間2017年3月16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5%~0.75%調升到0.75%~1%。
北京時間2017年6月15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75%~1%調升到1%~1.25%。
北京時間2017年9月21日,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同時從10月開始逐漸削減其高達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仍預計2017年再加息一次。預估顯示2018年加息三次,2019年加息兩次,2020年加息一次。
美東時間2018年12月19日,美聯儲貨幣政策會後公布,決定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2.25%-2.5%。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❸ 美聯儲加息對美元債到底有多大影響
前三輪加息與美國國債收益率的相關性呈現出以下顯著特點:
隨著每輪加息的深入,國債收益率持續升高。
國債收益率在加息周期結束前往往提前下降,提前時間在 1個季度以內。聯邦基金利率與國債收益率的同時升高說明國債收益率對美聯儲加息的反應非常明顯和直接。國債收益率上升周期提前結束反映了市場對加息周期結束的預期隨時間釋放。
2004 年 6 月開始,美國國債收益率不僅沒有隨著當期加息顯著提升,反而出現下降。在 2004年 6 月-2006 年 6 月的加息時間段內,國債收益率一直處於階段性低位。這就是所謂「利率之謎」。
觀察同期其它世界主要經濟體就會發現,這種現象並不僅僅發生在美國,整個世界市場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長期利率下降的趨勢。
該現象一是由於以中國、日本為代表的各國貨幣當局購買了大量美元債券,降低了美國長期債券利率;
二是由於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近年來逐步深入融入世界貿易體系,擴大了全球商品、服務和金融市場,這有助於各個經濟體維持理想的通貨膨脹率,同時降低了與通貨膨脹相關的風險溢價,也就引發了長期利率的大幅度下降。
❹ 美聯儲加息對經濟有何影響
美聯儲加息影響的不僅是美國,對於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而言,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也許更大。
在12月10日舉行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在美國未來可能連續加息、發展中國家一直處於低利率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的不一致性會引起極大的不確定性,很可能出現類似亞洲金融危機的風險。」
在過去30年中,每次美聯儲加息、美元升值都伴隨著新興市場的危機。1980—1985年美元升值引爆拉美債務危機;1995—2001年衍生了亞洲金融危機和俄羅斯債務危機;2011年至今美元總體升值,造成拉美、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及金融市場反復震盪。
對中國股債匯三殺
在中國金融市場上,受加息影響,國內股債匯三市周四(12月14日)開盤即出現劇烈反應。中國10年期國債和5年期國債雙雙跌停,10年期國債刷新上市以來最大跌幅。滬深兩市雙雙低開,滬指開盤報3125.76點,跌0.47%。深成指開盤報10202.24點,跌0.3%。創業板開盤報1957.71點,跌0.27%。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大幅低開近300點至6.9350,續創逾8年新低。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稍早一度失守6.95關口,但隨後跌幅有所收窄,現處於6.9420附近震盪。
目前中國正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美國加息可能會增加資本外流,從而帶來額外的增長阻力。
在美聯儲加息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方面,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影響加大,主要將通過三個方面因素影響中國經濟:
一是貿易。美聯儲再次加息表明美國經濟復甦明確,由於美國的經濟地位,這將有可能稍微改善疲軟的全球貿易態勢,這對中國的出口改善是正面的;
二是貨幣政策。在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基調穩健兼有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的任務且通脹上揚的背景下,美聯儲加息或將進一步限制我國貨幣政策的空間。
三是外匯。由於資本逐利的天性,美元資產收益率提高將進一步向人民幣施加壓力,如果2017年加息頻率較高,外匯儲備也將承受更多壓力。總體而言,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均有,但經濟短期或受到較大影響。其認為,本次加息落地之後,主要還是需關注特朗普上任後的政策給經濟帶來的影響。
歷史數據顯示A股受影響並不大
對中國而言,1994年以來的美國三輪緊縮中,上證指數在首次加息後的1個月內都是下跌的,美國首次加息後一季度的表現也不佳,不過這可能和中國的國內因素關系更為密切,因為在1994年、2004年時,即使美聯儲加息前上證指數也處於下跌之中。
據統計,今年以來,美聯儲召開過7次議息會議。會議召開前夕,A股有6次是下跌的,下跌概率逾八成,利空沖擊比較明顯,議息會議結束後,美聯儲並沒有啟動加息,A股又重回原有軌道,以上漲為主,表現出明顯的強勢。
美聯儲總算加息了,這一「艱難」決定對中國有何影響?
美聯儲總算加息了,這一「艱難」決定對中國有何影響?
從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美聯儲加息對A股影響並沒有很強的關聯性,A股依然按照自身規律運行。但由於美聯儲之前的加息周期時間點距今間隔較長,參考意義並不太大。最近的一次加息是去年的12月16日,加息前後A股都是上漲的。
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加息是外部因素,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從過往美聯儲加息後A股市場的歷史表現來看,預計美聯儲此次加息對於A股市場的沖擊或將有限。就目前A股自身情況來看,短期內市場表現還要看國內政策面。在年底資金面趨緊等因素的影響下,A股市場或將持續整固。
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
民生證券固定收益團隊分析師管清友和李奇霖在美聯儲上一次加息時曾撰文指出,中長期來看,美聯儲加息會加劇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從201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進入雙向波動時代,但波動的中樞在不斷貶值。2014年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平均6.16,2015年已貶到6.47。未來幾年的人民幣匯率中樞可能繼續貶值。
花旗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美聯儲加息前說,在強勢美元的背景下,中國當前維持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穩定的做法將形成單向貶值預期。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加息前夕接受采訪時則表示,如果特朗普倡議的經濟政策都如預期般積極,則美國明年加息步伐還要緊湊些,若美元未來繼續很強,資金外流會繼續,人民幣將面臨更大的貶值壓力
❺ 美聯儲加息意味著什麼
美聯儲加息會促使美元短期上漲,人民幣兌美元方面會有短線的下滑。
美聯儲加息影響
1、一定程度上控制將導致金融泡沫的「熱錢」借貸。如果利率太長時間處於超低水準,最終會出現過度杠桿借貸,這最終又將導致市場大幅修正。
2、這將允許美聯儲有充分的貨幣彈性,可以對不同的經濟形勢作出反應。在經濟衰退時期,美聯儲有能力放寬貨幣來刺激經濟。在通脹時期,美聯儲有能力收緊政策來放緩通脹。
3、保護美元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大部分貨幣都與美元有聯系,美國加息將在全球范圍內令美國債券的需求量變大,特別是其他國家債券的收益正在下降的現階段。外國投資者必須將他們的貨幣兌換成美元以買入美國債券,此次美元需求變大將令美元更強勢。
4、美元會上漲,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貴金屬,外匯市場都會下跌。對於一些新興經濟體來說,這可能意味著資金的流出,然後導致本幣匯率下行,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其它國家貨幣將繼續貶值。貨幣貶值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資本加劇外流,這對於新興市場國家的沖擊是最大的。
拓展資料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為美聯儲(Federal Reserve),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這個系統是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於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聯儲的核心管理機構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聯邦儲備系統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布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傑羅姆·鮑威爾為現任美聯儲最高長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從美國國會獲得權力,行使制定貨幣政策和對美國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等職責。
❻ 請問為什麼美聯儲加息導致美國國債的市場價格下降
因為美聯儲加息,利息超過國債,人們就會去把錢存到銀行,而買國債的人少,根據供需關系,需求國債的少了,價格自然下降。
❼ 美聯儲加息對純債券利空嗎
對於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而言,美元走強導致該國資本流出和匯率貶值,進而利率上行、債市走熊。因此,在美聯儲12月加息成為大概率事件後,市場對於中國債券市場走勢也存在著相同的擔憂。但從歷史數據看,中國債券牛市卻和美元強勢實現了同步。
對於「美元強」和「債券牛」在中國同步的現象,有兩種常見的解讀:一是以調控利率為主,放棄匯市干預的「經濟大國」理論;二是「美元壓低大宗商品,大宗商品壓低通脹」的邏輯。但是,前者忽視了匯率穩定的重要意義,後者邏輯鏈條過於簡單,都沒能從本質上解釋「美元強」和「債券牛」同步的真正原因。
實質上,美元強勢和債券牛市共存是兩類資產在人民幣賺錢效應變弱預期下價格走勢的共同表現。也就是說,在經濟下行的擔憂下,預期人民幣資產賺錢效應減弱,因此,前期進入中國的套利資金平倉,導致美元升值,而債市長端收益率則在避險情緒和持續寬松預期下持續下行。
隨著美聯儲加息時間點的臨近,債市後市的運行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央行降准對沖外匯占款流失後,短端利率視對沖效果而定,可能不動或上行,長端利率則繼續下行,對應的收益率曲線可能不動或平坦化;二是央行釋放流動性並發力穩增長後,短期利率視資產價格恢復情況和穩增長效果而定,可能下行也可能上升,長端利率則不會上行,因此收益率曲線可能陡峭或繼續平坦。總之,無論是哪種情況,長端利率都不一定走熊。
因此,我們認為美聯儲加息不一定會沖擊到長端,如果加息影響到國內資本外流,後續央行大概率選擇繼續降准以對沖外匯占款流失,並繼續發力穩增長,消除人民幣資產賺錢能力減弱的預期。屆時,收益率曲線將從平坦化再向陡峭化切換。再之後的行情需要視穩增長和防風險政策的力度而定。但總體來看,美聯儲加息不一定利空長債。
❽ 美聯儲加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影響
美聯儲加息指的不是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而是聯邦基金利率,是商業銀行互相拆借資金時的利率。這個利率對商業銀行的利率有實質影響,因為准備金餘缺可以對銀行存貸款產生影響。所以,聯邦基金利率雖然不是存貸款利率,但會影響存貸款利率。美聯儲加息,會使美國儲戶的存款利息提高。
美聯儲加息的影響:
1、長期利好經濟基本面。歷史數據上看,加息對美國金融市場的影響最直接。短期內,股市會承壓,其他金融市場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但長期來看,各項指標的好轉意味著經濟長期看好,另外由於市場已經充分適應了加息,所以未來加息的放緩都意味著貨幣政策將相對寬松,對經濟也有著刺激的作用。
2、美元走強。基本面的改善意味著美國的貨幣政策將與其他經濟體差異越來越大,國際資金在息差的影響下流向美國,增加對美元的需求,進而導致美元升值。
歷史資料顯示,自2014年底開始,削減QE、實際利率上升和加息預期直接導致了美元的大幅升值,進而推高美元指數。
3、資金流入美國。一國利率的提高,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資金為了逐利會紛紛流向該國,歷史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這些資金有來自日歐發達經濟體,也有來自新興經濟體,但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有很多不確定性,因此在美國經濟好轉、加息背景下,新興經濟體資金流出的比例會更大,而這對於新興資本市場和貨幣,都是不利的。
FX168財經網全球視野下的中文財經網站,專業外匯黃金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