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買美國兩萬億的國債的錢是怎麼來的是稅收嗎
稅收和公債都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人類社會自有國家產生以來就有稅收,而國債的出現則是後來的事。
稅收是國家憑借國家的強制力按照稅法規定無償、因定的向納稅人徵收的收入;是一種強制行政行為,沒有利益回報。
國債收入是國家以發行國債的方式向社會驀集的資金;它是社會公眾以投資、自願作為基礎的,有利益回報的。
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
國債不同於稅收,首先在於國債是一種國家信用,而稅收則是國家通過法律規定強制徵收的。作為國家信用,必須遵循信用關系的原則。這就是說,國債發行人——國家,與國債認購人雙方,在法律上應該是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國債的發行,必須以國債認購人自願認購為前提。而在稅收中,國家與納稅者雙方在法律上是分別處於執法者與守法者的不同地位,它以徵收者強制徵收,納稅者依法無條件繳納為前提。同時,國債發行人作為債務人,是在籌措以償還為條件的借款;國債認購人作為債權人,是以預期收回本息為條件向國家貸款。它不像稅收,徵收者是在進行一種不付任何代價的無償徵收,繳納者是在履行一種純義務的繳納。
其次,國債不同於稅收,還在於兩者的財政作用不一樣。國債在舉借的年度雖然可以暫時解決財政困難,但因為仍需用以後財政年度的收入來償還,因此有人把國債稱作財政預支。而稅收則不同。稅收是當年財政的實際收入,以後毋須償還,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真實財力。當然,就國債本身來說,生產性國債和消費性國債對於財政的作用,也並不能一概而論。生產性國債,只要以後年度中以債款投資所增加的財政收入能夠超過所需的還本付息支出,就是有積極意義的。至於消費性公債,情況就不相同了。它通常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條件下才發行的。往往逐年有增無減,最終使財政陷入嚴重的困境。
2. 普通人能買美國國債嗎
現在國內不能直接購買美國國債,只能通過銀行購買美國債券理財產品。
美國國債的期限一般分為短、中、長期三種。1年以內的為短期國債;1年到10年的為中期國債;10年以上的為長期國債。
國債市場上的品種,有貼現債券、固定利率債券、儲蓄債券;有按季節需求發行的短期債券;有與通貨膨脹指數掛鉤的保值公債等等。
美國國債大都是指可流通國債,在可流通國債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是不為人熟知的不流通國債,其中聯邦投資基金持有相當大份額。
1、對承銷機構以招標方式發行國債。財政部定期公布發行條件和數量,承銷機構通過獨立的IT網路系統,以競爭性投標方式認購國債。承銷機構須經專業的信用評級公司定期進行評級,並通過一級承銷商管理委員會認定後方可參與國債承銷。
2、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國債。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銀行、證券公司賬戶或在英特網上,直接向財政部認購國債。
3. 國債到期收益率為負的有人買嗎
這個問題嘛,我也一直比較困惑,我覺得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樓上說的金融危機的極端情況中,因為避險的需要,到期收益率為負的情況是存在的,但與目前我國的情況顯然不符。
2、關於避稅的目的,我在別的地方也聽過這種說法。但是我覺得,通過確定的虧損來節稅,所節省的稅收肯定是低於虧損的總量的(除非所得稅大於等於100%),這與國債是否免稅並不相關,我覺得這個邏輯不太說得通。
3、有些貨幣市場或者債券基金對於基礎利率債券持倉的比例有要求,可能臨時遇到監管或者考核的要求,需要緊急補短期國債的量,因此即使虧損一點也先把量補足,畢竟期限比較短,虧也虧不了多少。但是我覺得市場上可替代的品種還是比較多的,這種可能性不大。
4、這個我覺得可能性比較大,就是機構之間的對敲操作,比如兩間機構商量好以某個價格一起下單,成交。這個目的也很不好說。比如說利益輸送,也可能是對倒操作(相當於一個約定好的買斷式回購)來實現融資;或者代持,都有可能。
這是我自己的推斷和猜測,僅供參考。
4. 美國國債與美元與稅收的關系。
美國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美聯儲將美國債券作為抵押發行美元——美國國債就是美國政府未來稅收。
美國國債(U.S. Treasury Securities)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自美國成立開始已有國債。美國國債根據發行方式不同,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無記名式國債或國庫券)和記賬式國債3種;根據債券償還期限不同,可分為短期國庫券(T-Bills)、中期國庫票據(T-Notes)和長期國庫債券(T-Bonds)3類。
美國國債與美元與稅收的關系
美聯儲將美國債券作為發行美元的抵押。而這些債務的利息收入全部落入美聯儲的錢袋,實際上是將美國的貨幣發行和政府債務死鎖在一起。要新增貨幣就必須增加國債,所以國債只會永遠不斷增加,必然導致需求更多的貨幣!由於要償還利息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不斷地發行國債,否則市場上將沒有貨幣流通;而還清國債就等於摧毀了國家貨幣。
美國政府沒有發行貨幣的權力,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資產」,通過美聯儲發行貨幣。美國國債由美國政府以未來稅收作抵押。國債是人民的未來稅收。
5. 美國購買自己的國債,有什麼後果,中國有啥影響
美國買了自己的國債,從好的方面來看是在債券贖回。因為這樣是要拿出錢從市場上回購得,就像中國央行對央票的回購,賣出央票時回籠資金,買進樣票放出貨幣。美國這次買進國債就相當於在市場上投放更多的美元。
但是在市場上投放美元如果由美聯儲以外的其他機構來做都是好事,比如中國政府買美國國債就是好事,因為市場上美元多了,但由美聯儲來做就未必是好事了!因為美聯儲相當於我們的央行,有發行貨幣的職能。美聯儲的回購就像當那個與印更多的美元!
我們知道紙是沒有價值的,要有黃金等在後面支持才有貨幣價值。美聯儲如果大量印製,但又不在市場上進行回收,這會使美元貶值!
所以這次的國債回購的直接後果就是美元貶值,美國國債貶值。對中國的直接影響就是,中國的以美元計的外匯儲備縮水,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貶值!
就像很久以前的一句話,欠債的人最喜歡貨幣貶值!而美國利用大量的舉債來使自己的國家走出困境和發展經濟,然後迫使本國貨幣貶值,使債務降低。
這是我的觀點,希望您能滿意!
6. 個人能買美國國債嘛
我知道一點點:去美國財政部網站上注冊一個帳號,然後就可以購買美國國債了。具體的,去網站上查查查。
7. 美國歷史上公司發行債券是需要繳納多少稅,稅率多少
公司債劵利息收入不用繳營業稅。 1.購買債券的利息收入會計分錄怎麼記啊
企業購買債券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按投資的面值)
應收利息 (按支付的買價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貸:銀行存款等 (按實際支付的價款)
持有期間,資產負債表日,計算利息收入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貸:投資收益
2.應收利息又是怎麼回事
應收利息科目,核算企業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放貸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拆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應收取的利息。
企業購入的到期還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在「持有至到期投資」科目核算。
資產負債表日,對於到期還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應當按照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科目;
資產負債表日,對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應當按照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
3.在購買債券是是否要記入應收利息
如果支付的買價中包含了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則應當借記「應收利息」科目,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應收利息
貸:銀行存款等
4.是否存款所得利息在會計分錄中一定要記入並沖抵財務費用
是的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
8. 買國債要交稅嗎
購買國債是不交稅 的,由國債孳生的利息也是免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