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數年來,中國政府持續購買美國國債,但美國本土的投資者卻不停減持。例如,10年前美國國債的總額約為3萬億元,當中逾七成、即2萬億元以上為美國本土的投資者擁有;但時至今天,美國國債的總額增至4萬億元,卻只有三成為本土投資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斷下降。美國人不買美國國債的原因十分簡單,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專家認為,在中國現有的金融環境下,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外匯儲備來自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貿易順差及進入中國的國際游資。截至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超過8000億美元,我國已連續10年資金凈外流,10年來國外凈運用我國資金累計達到1.72萬億元。中國如同國際資金流動的「中轉站」:一邊是外資持續湧入賺取高額回報,推高外匯儲備余額;一邊是中國的資金持續多年凈外流,而投資回報率偏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把這種現象稱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員劉維明指出,中國資金凈外流是巨額外匯儲備對外投資引起的,並不是說國內企業的資金多得用不了。這並不是一個悖論。劉維明解釋說,在現行外匯制度下,境外資金進入中國時必須兌換為人民幣,由央行把外匯買下,形成外匯儲備。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用來購買美國國債,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到5%。與進入中國的國際資本獲得的高額回報相比,中國運用外匯儲備投資取得的收益顯得頗低。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對此,央行解決方案是,加緊研究建立靈活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滿足企業和個人合理的用匯要求,降低國內資金凈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匯儲備對外投資所獲回報的高低。投資美國國債雖犧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夠規避風險。由於我國國內金融體系處理風險的能力較低,這里存在一個風險和收益相交換的問題。美國國債風險低,變現能力強,且與歐元區和日元區相比,美元區經濟仍處於強勢地位。在此背景下,購買美國債就不難理解了。
買與不買陷入兩難
現在,中國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假如繼續買入美元國債,從經濟角度上看,將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為美國國債回報低,只較日債稍好;但如果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甚至沽出的話,美元就會再進一步貶值,中國同樣損失慘重,即所謂「買又慘,不買又慘」!
由於中國購入了大量美債,假如美元貶值的話,持有國債在賬面上已輸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債匯價格定會再進一步下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估計,假如人民幣升值10%,中國政府就會承受500億美元的賬面資本損失,如果美國利率再上升2%,中國就再損失三百億到五百億美元,結果總共損失八百億到1000億美元,當然以上還沒有計算美元匯價下跌而帶來的出口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可做出的選擇非常少。
不穩定的平衡
所以現在的情況下,是一個「不穩定的平衡」,雖然美國人每天仍能吃喝玩樂,但這樣的平衡是令人擔心的。美國的經常赤字不斷膨脹,2005年經常賬目赤字,已創紀錄升至8000億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國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億元,才能填補這個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這樣的奇妙:中日拿上數千億的真金白銀,不斷購買美元資產來資助美國利率,然後美國人將已超買的資產拿來再抵押,來買中國及日本生產的電器。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笑話,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給一個債仔,由於借出去的錢實在太多了,於是自己每天要節衣縮食,把省下來的錢拿給債仔享用,並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樂,不要有些微傷風感冒,否則便會同歸於盡!因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這個債仔的話,美國政府將在極短時間內破產,帶來的災害將會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為嚴重。
② 為什麼中國必須繼續購買美國債券
中國為什麼會要給美國救市呢?奇怪嗎?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改革開放搞了這么些年,終於把老百姓手裡的錢都整的七七八八了,最後整出來的是什麼?不就是「開放」嗎?不就是把我國的老百姓買不起的這些東西都低價傾銷到國外便宜那些外國人嘛。既然本來中國老百姓都買不起了還指望他們什麼?只要救救鬼佬,只要他們還來買我們的東西,我們就還能夠繼續「發展」,繼續「增長」嘛!也就是說,給老百姓發錢,實際的執行也是給老百姓發錢——只不過是——變相的發給美國的老百姓嘛!
中國政府為什麼夥同美國救市?
美國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出口支撐國,其經濟、國力興衰事關我國經濟發展的持續與否。問題是,我們目前更應該關注的是,美國模式是不是還能夠繼續存在?如果能夠挽回美國過去了的高消費經濟模式,那麼,我們也應該論證代價與收益之間的利弊;如果美國的救市是在為重拾世界霸權地位而不惜一切的最後一搏,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助紂為虐」?
不管是「城門失火殃及魚池」,還是世界經濟一體的「蝴蝶效應」,我們已然因之而付出慘重的代價。如果這代價能夠轉化為「學費」的支出,那麼,我們當下應該考量的是在接下來的博弈中事關自身的利與弊;如果,我們僅限於考慮已造成的損失能否最大限度的減少而抱希望於美國的救市舉措,那麼,我們無疑將成為一場曠世空前的賭局的參與者。
萬事歸宗,任何事物總有個度,以華爾街模式為代表的美國經濟實際觸及的就是「度」的問題。興與衰是美國面臨的兩個命運選擇,而決定興衰的前提正是單純大能量流動性救市措施的取與舍。
在世界經濟秩序面臨重新洗牌的歷史機遇面前,我們應該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問題。世界從來就沒有救世主,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視無知和膚淺為協作和大度。
如果,在這樣一場險象橫生、風雲際會的經濟戰爭中,我們連賭徒的最後一搏都看不清楚的話,那麼,我們所付出的慘重代價其實連「學費」都沒有交足。
美國救市被中國當局看作是利好,真的耐人尋味。這大概也是說明中國在國際經濟、政治舞台只能是個小丑而已的根本原因所在。
③ 中國買美國的國債是把錢借給美國人花嗎
我們確實是被美國綁架了。由於我們和美國貿易關系特別緊密,所以我國的外匯儲備美元最多,為了美元外匯的安全,我們就會適時的用美元外匯購買美國國債。因為美國國債是用美國政府的信譽作擔保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已認購了8900億元的美國國債。這也是我們無奈的選擇。 如果我們拋售拋售美國國債,對中國顯然是雙刃劍,既傷人,也傷己。中國大量拋售美元資產和美國國債會加劇美元疲軟,最終會迫使美聯儲局加息,使美國經濟復甦化為泡影。但美國很可能大幅度提高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導致中國商品無法進入美國,這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傷害,因為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目前中國還找不到一個可以替代美國的市場。一旦出口受阻,中國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經濟問題便會演變成為政治問題。 所以,拋售美國國債這個金融核 彈,相當於同歸於盡,非到萬不得已,不能出手。不過,作為一項政策選項,也無可厚非,軍方學者這時提出來,也是策略需要。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春節後就要召開,美方企圖利用今次對話逼人民幣升值,中國提出拋售美國國債,無非是想先聲奪人,封堵美國的嘴。 對於中國來說,拋售美國國債風險很大,須周密策劃,不可意氣用事,但拒買美國國債則是毫無難度。奧巴馬政府的財政赤字驚人,不斷推出經濟刺激計劃,勢必繼續發行國債,中國沒必要再充當救火隊長,替美國埋單。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拒買美債,就是進攻。
④ 如果說美國國債就是美國這個強盜要良民交的保護費,中國不交立刻就沒有好日子過對嗎,並論證
美國艦隊來東海軍演,中國立刻訪美,並送去國債,和波音訂單
⑤ 中國買美國國債有什麼用
當然是一種投資
但是更多層面來說是政治
我是你的債主
很多方面你就必須讓步
那麼日本也是美國的最大債主
它們要求的是美國的政治幫助
所以每個國家的動機都是不同的
⑥ 中國怎麼還買美國國債這是為什麼呢
即使美國經濟再衰退,全世界的國家還是會買美國國債,因為他們只能買美國國債。
日本?韓國?還是歐洲諸小國?一個個國家沒有廣東大,買他們的國債哪一天還不起怎麼辦?比如希臘。歐盟不幫他的話,買國債的錢不是都打水漂了。美國經濟再不好也會比別的國家強。不要只看美國信用評級,那隻是一個參考。再調低,美國有著蘋果,微軟這些優良企業,美國經濟都不會倒下。
⑦ 中國買美國央行的國債,是不是需要把錢打到美國
錢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是一個實行外匯管制和人民幣匯率控制。也就是說鈔票進出中國都要經過一個機構,更換對應的貨幣,這個機構叫央行。
舉例來說:
美國一家公司買中國一家公司1W美元的襯衫,錢並不是美國公司直接打給中國公司,而是美國公司打錢給央行1W美元,央行給中國公司對應的6W(舉例)人民幣,央行就有了1W美元;
另一個例子,其實和第一個很類似:美國一家公司想到中國投資辦廠,准備了1W美金,他的前不能拿過來就用,和上面一個例子一樣,必須到央行去換成人民幣,然後再中國國內使用人民幣。這樣中國銀行又多了1W美元。當然,如果中國公司到國外買東西,就是一個相反的兌換過程。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工廠,生產很多東西賣到全世界;同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巨大的市場規模,很多外國公司到中國投資。所以中國現在每年的貿易都是順差(進來的錢多,出去的錢少),這樣一年一年累計,中國銀行就聚集了一大筆美元。
⑧ 美國國債中國購買了多少,對中美雙方各什麼影響
現在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1.15萬億美元,為僅次於美聯儲的第二大持有者。這樣大的持有額對中國來說意味著美國和美元的一舉一動都關系著中國債權的安全性,而美國對此需要付出大量的利息,每年大概需要付400多億美元給中國
⑨ 中國持有1.2萬億美國國債~有什麼用是因為美國不肯還錢還是中國想要保留著
金融核捆綁。。。美國敢賴賬的話,他的國家信用就完蛋了,中國大不了這錢不要了。。。反正現在也沒地方花。出1萬億換美國信用破產,這波不虧。
至於說這錢是你拚命做褲子做玩具換來的血汗錢。。。who cares? 對趙家來說,這只是拿你的生活費給美弟交保護費而已,既不影響他的生活費,又能保證你的安全,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
如果還不能理解的話,翻翻歷史,有個詞叫「歲貢」。
這世上沒有什麼矛盾是錢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多給一點。至於說錢從哪來。。。nobody cares
⑩ 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利弊
買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的結局,或者在現階段沒有最好的選擇前是次優選擇,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太多的美圓,還有國外到中國投資,引進來的都是美元;為了保值增值,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
買美國國債,可以減少我們人民幣的升值壓力;有利於我們出口,增加我們的就業。
美國第一強國,國家信用最高;買美國國債是最安全;同時美國金融市場發達,交易自由;方便我們買進賣出!還有就是收益固定;用美元買美債,不用擔心匯率風險。所以,美國的國債最安全收益穩定。
美元國債我們國家肯定是一直持有下去的,在沒有更好的投資之前。
弊:
就是美國國債收益低,美元老愛貶值,中美兩國經濟捆綁緊密,所以不得不繼續購買美債。
我國匯率上升,不會造成國債縮水;只要是美國國債是用美元買的,只要不兌換成人民幣是不會形成匯兌損益的。匯率上升,是指升值;例如:過去人民幣兌美元是8:1;現在變成6:1了,就是升值,以前要用8塊人民幣兌換成1美元買一個漢堡,現在只需6元了。當然,匯率變化跟我們老百姓的貨幣貶值感受是不一樣的,現在我們是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對外幣是升值,但在國內使用卻是貶值,因為物價越來越高,就是貨幣太多形成貶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