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為「不差錢」,為什麼卻要發債300億
「一個無實際控制人、涉重大刑事訴訟、董事長女兒被邊控、大量業務在海外、賬面有大量現金卻首次境內發債200億的3A民企,額度僅保留15分鍾……好資產太稀缺了……」
「不差錢」的華為華為首次內地發債,是兩筆、總計60億元、期限3年的中期票據,用途是「將用於補充公司部及下屬子公司營運資金」。業內好奇的是,看似不差錢的華為,為何要發債。一種猜測是融資利率。根據募集說明書,華為的融資成本並不算高。擔保類貸款中,截至2018年末,人民幣貸款佔比最高,利率在4.41%~4.90%,而LPR實施之前的1-5年期基準利率4.75%。與之相比,9月11日,3年期中期票據(AAA)收益率為3.39%。
信用借款中,美元借款佔比最高,利率在3.57%~4.50%。不過,美元融資利率在走高,境外的美元貸款通常根據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加點報價,根據央行貨幣政策二司調研組今年2月調研,美元Libor 2018年以來持續走高,加點後的美元實際貸款利率相應走高,優質企業境外美元貸款成本已從去年底的3.1%左右上升至目前的4.1%左右。
2. 我國不允許政府機構發行債券,為什麼鐵道部卻能發行中國鐵路建設債券
國家當時下了文件,明確說明中國鐵路建設債券為政府支持債券,意味著這些債券未來的償付問題將由國家財政兜底。
3. 國家這幾年錢用到什麼地方了,為什麼現在財政哪么緊張
我國全口徑的財政收入支出由「四本賬」構成,分別是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從2019年起,「四本賬」全部實現了分中央、地方和全國三個層面報告。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預計今年「四本賬」收入均出現下滑。 根據預算報告,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約18.03萬億元,同比下降5.3%。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約8.15萬億元,同比下降3.6%。全國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計約0.36萬億元,同比下降8.1%。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約7.73萬億元,同比下降4.4%。 預計的財政收入減少,支出要不要相應減少? 整體來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財政支出仍要保持一定強度,特別是各級財政為疫情防控投入大量資金,落實 「六保」任務、實施減稅降費也需要財力支撐……每項工作都需要財政「真金白銀」足額保障。 根據預算報告,今年財政支出不僅不能減,還需要適當增加。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79萬億元,增長3.8%。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2.61萬億元,增長38%。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26萬億元,增長14.3%。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8.23萬億元,增長9.7%。 那麼,收支之間的缺口怎麼辦?這就需要解決錢從哪裡來的問題。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財政部部長劉昆對此進行了解答。 劉昆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預計財政收入將有所下降,建議將財政赤字率計劃提高到3.6%以上,比去年提高0.8個百分點,增加了1萬億元的財政資金;中央財政還將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並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方面調入近萬億元資金。此外,還將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1.6萬億元。 劉昆表示,今年,全國一般預算收入預計略高於18萬億元,低於去年;一般預算支出預計將達到24.7萬億元,高於去年。一收一支,多出來的逾6.7萬億元就是釋放出的財政資金,比去年加大了力度,做好了對沖,實現了積極。 「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提高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是特殊時期為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實施的特殊舉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經濟下行壓力和社會民生壓力加大,重點領域風險有所集聚,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旨就是對沖風險。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財政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新增1萬億元財政資金後,今年赤字達到 3.76 萬億元,加上 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共計達4.76 萬億元。報告還提到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3.75 萬億元,合計下來,總規模約8.51萬億元,明確釋放積極信號,穩定提振市場信心。 錢用在哪兒?民生、「六保」與擴大內需並重 財政支出要花在哪兒? 今年財政政策的主線非常明晰:做好「六穩」工作、嚴守「六保」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 預算報告明確指出,基本民生支出要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 從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總體安排看,2020年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文化體育與傳媒、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等其他支出,城鄉社區支出安排在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中佔比均超過10%。 在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方面,財政政策今年繼續發力。 預算報告明確,繼續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力度,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安排1461億元,連續五年每年增加200億元,並通過結轉資金再一次性增加300億元,進一步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掛牌督戰地區和受疫情影響較重的地區傾斜。 重點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大氣、水、土壤等方面污染防治資金分別安排250億元、317億元、40億元。 在支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方面,預算報告提出,中央財政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部轉給地方,主要用於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主要用於重點領域、重大戰略項目,帶動民間投資,有效支持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比上年增加224億元。中央財政向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注資500億元,支持發行5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用作資本金,加大沿海乾線高鐵、城際鐵路和沿江高鐵項目建設力度…… 在支持「六保」方面,預算報告亮出了一系列舉措。 支持保居民就業方面。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539億元,用好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提取的超過1000億元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 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 支持保基本民生方面。按5%的幅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提升至4%,居民人均醫保財政補助標准提高30元,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安排1484億元,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安排707億元…… 支持保市場主體方面。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今年繼續執行2019年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
4. 京東方A發行300億債券,對他的股票上有幫助嗎
發債有利和弊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發展,是為了擴大產能,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潤。第二個就是公司缺錢。而發債。
5. 鐵道債的重大事件
1.首次發行
1995年9月,經原國家計委下達1995年企業債券發行計劃(基建部分),同年12月,人民銀行《關於鐵道部發行企業債券事宜的批復》(銀復[1995]441號),「同意鐵道部發行15.3億元「1995年中國鐵路建設債券」,用於焦枝復線等8個建設項目;同意1995年中國鐵路建設債券本息由中國鐵路建設基金提供全額不可撤銷擔保;同意華夏證券有限公司包銷」。鐵道債首次發行,採用的是實物券形式。發行章程載明:「債券面值為人民幣壹千元整;期限3年,利率為15%,計單利,不實行保值補貼;發行對象為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本債券投資人不承擔利息所得稅」等事項。
2.區間詢價
鐵道債自首次發行以來,其後10餘年間,始終採用先定價後審批的發行方式。審批期間,若有加息預期,審批後則發行困難;反之若有降息預期,則會出現熱銷搶購。為使定價更加接近市場,在主管部門支持下,2006年10月,發行2006年第一期鐵道債,其中:10年期、20年期品種首次嘗試區間詢價,採用簿記建檔定價,盡管詢價的簿記區間「較窄」,只有10bp,但從此打破了鐵道債沿用10餘年的定價發行模式,為此後的市場化發行奠定了基礎。
3.招標發行
自1995年9月至2005年12月,鐵道債年度的最大發行額僅有50億元,2006年、2007年鐵道債發行規模分別為400億元、600億元,發行規模迅速增長。為適應鐵道債發行規模不斷擴大的趨勢,在簿記建檔的基礎上,學習國債和金融債的發行方式,通過銀行間市場招標系統發行鐵道債,做到市場化定價,發行過程公平、公正、公開。2007年12月,發行2007年第二期鐵道債,首次採用銀行間市場招標系統發行,招標區間50bp。2008年9月,發行2008年第一期鐵道債,招標區間擴展至100bp,沿用至今。鐵道債是第一隻使用銀行間招標系統發行的企業債券。
4.主體變更
2013年3月14日,根據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不再保留鐵道部,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2013年3月15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公告:「中國鐵路總公司自組建之日起,承繼原鐵道部負債。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和履行原鐵道部發行的中國鐵路建設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及其他有關合同、協議項下的權利、義務,以及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和法律責任」。
5.待編輯
6. 鐵道部發行的鐵路建設債券是政府債券嗎
政府支持型債券,是企業債,不過鐵道部又是政府部門,其債卷隱含有政府信用,政府是不會破產的,所以鐵道債基本等同於國債
7. 我在97年1月購買了鐵道部發行的96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實在找不到兌付的地方,請幫助解決
華夏證券現在已經更名為中投證券了,可以問問看
此外也可以通過證監會或者銀監會問問看
只能是這樣了吧
8. 中國的高鐵建設資金主要從哪來
到2017年底,中國高鐵里程達到2.5萬公里,占據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中國的高鐵技術,包括鐵道建設技術、動車技術已經全面領先全球。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高鐵強國。中國作為高鐵後發國家,在高鐵技術方面已經遠遠把日本、法國、德國、美國甩斷了身後。
2016年負債增加4196億元,2016年增加6200億元,2017年增加2725億元,光這三年,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負債就增加了1.3萬億元。這1.3萬億,大部分投向了鐵路建設,尤其是高鐵網路建設。這幾年來,中國每年新增的高鐵通車里程都在2000公里以上。到2020年,中國高鐵通車里程將超過3萬公里。
9. 現在還有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嗎
原鐵道部擬申請發行2013年中國鐵路建設債券1500億元,但改中鐵總公司以後,就沒有消息了,可能不會再發了,因為該公司的負債規模實在是太大了:
原鐵道部已經於3月8日招標發行2013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擔任本次發行的聯席主承銷商。
相關發行文件顯示,截至募集說明書出具之日,發行人及下屬企業已發行尚未到期的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總計為7591億元;以2012年9月底財務數據為基礎,當期短期融資券發行後,鐵道部資產負債率將由61.81%小幅上升至61.99%。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公告顯示,原鐵道部短融券注冊總額為600億元。2012年,原鐵道部於5月17日發行了當年唯一一期短融券,金額200億元。公告還顯示,原鐵道部已於2013年3月1日獲得600億元中期票據注冊通知書,將擇期發行;此外,原鐵道部擬申請發行2013年中國鐵路建設債券1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