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年期國債的變化對經濟觀察有何意義長期債券收益主要由哪些因素決定
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變動能夠較好地表現未來經濟走勢預期。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變動只是市場預期的表現特徵之一,還有其它許多靈敏的指標,而且每個指標都可能失靈。經濟預測沒有萬靈葯。
債券收益率變動之所以能反映經濟預期,是因為銀行作為國內債券的主要配置者在中國的金融體系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債券收益率變動能夠很好地反映銀行的風險偏好和經濟預期。
國債在所有的債券品種中,集發行量大、發行頻率高、參與者廣、價格發現機制好、縱向歷史數據完備等諸多優點於一身。
10年期是較長時間跨度中,中長端國債流動性最好的品種。跟蹤中長端國債收益率變動能夠盡量減少市場短期流動性沖擊對收益率變動帶來的巨幅擾動,更加純粹地表現機構的經濟預期。
債券(Bond)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想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券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
決定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債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俏和購買價格。最基本的債券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發行價格*償還期限)*100%
由於債券持有人可能在債券償還期內轉讓債券,因此,債券的收益率還可以分為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和債券侍有期間的收益率。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下:
債券出售者的受益率=(賣出價格-發行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發行價格*持有年限)*100%
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到期本息和-買入價格)/(買入價格*剩餘期限)*100%
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貳』 求06年至今的一年期國債招標利率!!!急!!
你網路里 搜索 國債管理, 那是財政部的網站,不知道對你有幫助么
『叄』 國債招標有哪些方式
國債招標發行,通常是指財政部在國債發行中,採用的一種發行方式。即財政部對發行的國債先進行招標,由國債承銷商進行投標,隨後由國債承銷商通過證券交易所分銷給投資者。根據發行對象的不同,招標發行又可分為繳款期招標、價格招標、收益率招標三種形式,其中價格招標主要用於貼現國債的發行,收益率招標主要用於付息國債的發行。
應答時間:2020-12-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肆』 什麼是國債混合式招標
混合式招標標的為利率時,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為當期國債票面利率。投標機構中標利率低於或等於票面利率的標位,按票面利率購買當期國債;高於票面利率一定價位以內,按各自中標利率購買當期國債;高於票面利率一定價位以上標位,全部落標。
標的為價格時,以各標位中標數量為權重計算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價格,投標機構中標價格高於或等於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價格的標位,按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價格購買當期國債;投標機構中標價格低於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價格一定價位以內的標位,按各中標價格購買當期國債;低於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價格一定價位以下的則全部落標。
下面舉出一個以利率為標的進行招標的例子,對這個概念進行闡述。
假設:某期國債競爭性招標量為250億,採用混合式招標方式進行招標。在實際招標過程中,全部承銷商最低競投標位是3%,最高競投標位是4%。
按照混合式招標的規則,財政部將從3%開始的標位競投數量進行累計,假設到3.6%時,競投數量累計為250億元。由此,這3%到3.6%的利率區間就是計算混合式招標時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的計算區間,具體計算方法是:將3%到3.6%之間所有標位按照競投數量進行加權平均,即可得出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我們假設這個利率是3.4%,而我們將3.6%命名為最優中標標位。
這樣,就出現了兩個利率區間段:3%~3.4%及3.41%~3.6%。
所有在3%到3.4%的標位之間進行競投的承銷商,都將按照3.4%的利率進行承銷。所有在3.41%至3.6%之間進行競投的承銷商,都將按照各自投標利率進行承銷。
因此,如果某承銷商幸運地選擇了在3.41%至3.6%之間進行競投,那麼相對於那些按照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進行承銷的承銷商而言,就擁有了一定的利差優勢。
仍以上述債券為例,介紹一下券商從中賺取利差的模式:
如果客戶在承銷商處下的訂單是,在3.35%處認購3個億,但承銷商將該部分投標量的標位篡改為3.56%。
根據中標結果,由於客戶的訂單是選擇在3.35%的標位進行競投,客戶必然認為自己中標的利率就是3.40%;另一方面,承銷商則是以3.56%所對應的價格取得的債券。因此,承銷商不需要動用自己一分一毫資金,而只因操縱客戶標位就能輕松賺得3.40%~3.56%間的差價。
如果客戶下的訂單是在3.35%處認購3億元,但是承銷商將原來客戶訂單改在3.62%,鑒於最優中標標位是3.60%,承銷商此次在3.62%標位上的3億元投標量就沒有中標。客戶本應得到的3億元債券也就此落空。這樣承銷商將不得不向別的承銷商征詢是否有足夠數量的債券。
假設承銷商將客戶在3.62%的標位競投3億元篡改為在3.60%的標位上投注3億元。按照中標結果:客戶原定的標位並未中標,並不需要為此劃付資金,但實際上承銷商由於篡改了客戶的標位而中標3億元,這樣承銷商或者尋找其他買家墊付這筆資金,或者用自有資金認購。
『伍』 15年期國債利率才4.68%,三年定期利率5.2%,誰還買國債
特別國債都是長期國定利率附息債,期限以10年或者15年為主。「這可能跨越兩到三個經濟周期。」雖然現在三年期利率高於特別國債利率,但不等於以後十五年內都高於國債利率,銀行利率是跟經濟景氣變動的。不是馬克思說的好:「經濟規律是繁榮——危機——蕭條——復甦——蕭條」,由於未來總是充滿不確定性,特別國債有抗周期性調整的功能,特別是目前中國經濟已經出現過熱以及通貨膨脹。投資長期國債成為一些機構如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和商業銀行等資產配置的必備產品,因為的他們的資產都是長期性的,例如保險公司的一個保單一般都是20年到30年期的,為了獲得長期穩定收益和規避短期風險,保險公司並不會把收來的保費全部存銀行和投資股市,包括商業銀行本身也會去買國債,因為上幾次發行的國債主要是工行、建行、中行等大銀行買了,因為買國債比買央行發行的央票,以及存超額准備金的收益高。我相信這些特別國債市場上肯定很搶手,並且接下來的特別國債還會受到市場追逐。
補充:
利率高是相對於現在高,例如你是個人投資者因為現在三年期定期利率高於國債利率,你當然會選擇存定期,但是萬一三年後經濟出現調整,比如1996起央行八次減息,從10.98%下降為1.98%。到2004年才開始加息。1997年曾經發行過利率為9.78%的國債,如果當時去買肯定不劃算啊!因為其利率低於定期,但是一年後、N年後再看,存款利息下降近10倍這么多,回過頭比較當初是買10年以上的長期國債鎖定高利率,還是存三、五年短期的定期存款劃算呢?說白了就是買長期國債是防止銀行利息下調的風險。
況且你第二個假設不存在,如果國債利率降低後去買是不可能的,買舊國債因為銀行利率下降而國債價格上漲,不劃算,買新發行的國債因為利率肯定和同期存款利率差不多,只是比存定期稍微劃算,畢竟可以免利息稅。你說的是買債券型基金也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能說沒有風險,債券型基金會買企業債,但是很多企業債是浮息債,如果銀行利率下調債券利息也會下調。多數債券基金持有不少可轉債,有的還投資少量股票,股價、可轉債價格的波動均會加大基金回報的不確定性。2004年債券型基金也出現虧損的情況,基金的風險比國債大這是普遍的常識吧!
並且現在國債是不愁銷路的,因為銀行、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都需要,所以才出現老百姓在市場難買以及排隊買的情況。不過這也說明特別國債對於個人投資者不如機構那麼有吸引力,畢竟現階段市場上有股票基金等高收益的投資品更能吸引個人投資者。但也可以用行為經濟學來思考,這種狂熱的羊群效應,到底誰是最後一個接棒者呢?還不如做一隻兔子,俗話狡兔三窟,何必把資產全放到一個籃子里?
『陸』 國債逆回購,在周三成交的一天期,為什麼到下周一資金可用,周二才能提取怎樣演算法
一、因為法定節假日和周六周天是不進行交易的。你3號購買的,4號記一天的利息,應當5號可以提取,但是,5號、6號、7號是清明節假期,而8號是周天,所以不進行買賣交易。
二、國債逆回購是T+1操作,也就是說今天贖回,明天才能到賬。所以9號(周一)贖回,10號(周二)才可以取用。
希望能夠幫到你。
『柒』 我國國債期限在15年以上的有多少種分別是哪些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國債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20世紀50年代是第一階段,80年代以來是第二階段.
一種是1950年發行的人民勝利折實公債.當時,一方面我國剛解放,經濟基礎薄弱,財政收入有限E5一方面,要繼續支援人民解放戰爭,迅速統一全國,還要恢復和發展經濟,財政支出較大,同時通貨膨脹情況也比較嚴重.於是中央人民政府決定舉借折實公債,其發行對象是城市工商業者,城鄉殷實富戶和富有的退職人員,其他社會階層人土可自願購買.人民勝利折實公債的募集與還本付息,均以實物為計算標准,其單位定名為"分".每分公債應沂的金額由中國人民銀行每旬公布一次.
另一種是1954年至1958年發行的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我國進入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時期以後,為了加速國家經濟建設,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於1954年開始連續發行建設公債,一共發行了5次,發行對象是社會各階層人士.
60年代和70年代,我國停止發行國債.
進入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發生了變化,政府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在下降,部門,企業和個人占的比重在上升,同時為了更好地利用國債特點來調節經濟,中央政府自1981年恢復發行國債.
1981年至1997年,我國發行的國債品種有;國庫券,國家重點建設債券,國家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特種債券,保值債券,基本建設債券等.
國債發行規模越來越大:1981~1984年每年發行40億元;1990年突破l00億元;1994年突破1000億元;1998年為389l億元;1999年為4015.03億元;2000年為4657億元;2001年為4883.5億元,加上在國際資本市場發行的15億美元的等值外債,全年共發行內外債總和為5004億元人民幣.
我國超長期的國債發行共發行了兩次:
2001年財政部分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了20年期國債,同時還發行了多期15年期國債。
2002年5月24日,財政部又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一期30年期國債,發行數量達到260億元。
『捌』 2015年國債利率,存期及發行時間
2015年的3年期和5年期國債利率較2014年都有所下調,但國債的好處就是安全,特別是在未來利率下降的預期下,提前鎖定一個收益水平對於保守型的小夥伴也未必不是一種好選擇。
2015年全年國債發行時間表:
『玖』 中國三十年國債採用哪種招標方式
我三十年國債採用哪種招標的方式中國的,下次你過來找我要方式是根據中國的這種國情來定的,所以他有很多種方式。
『拾』 債券招投標中什麼是「博邊際」
1.邊際利率 又稱最優邊際利率,或邊際中標利率,是債券發行採用多價格美國式招標方式並且以利率作為投資標的時的術語。分析人士常將它和債券發行的中標利率,認購倍數,投標量,以及中標利率與二級市場利率水平的比較結合在一起來分析該債券的發行結果。
2.例子 舉例: 財政部於2009年8月26日發行的20年期國債的中標利率為4.0%,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也與二級市場水平基本持平,其邊際中標利率達4.04%。本期國債計劃招標量260億元,有效投標量達到了465.6億元,有效認購倍數達1.79倍。
3.國債發行的美國式招標流程 在投標人發出投標利率和對應額度後,招標人將投標數據進行匯總。當全場有效投標總額小於或等於當期國債招標額時,所有有效投標全額募入;全場有效投標總額大於當期國債招標額時,按照低利率優先的原則對有效投標逐筆募入,直到募滿招標額為止。這時,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為當期國債票面利率,中標機構按各自中標標位利率與票面利率折算的價格承銷,其中最高的中標標位利率被稱為邊際中標利率,又稱為最優邊際利率,因為在這個利率上獲得的國債成本最低。
4.發行結果分析 邊際中標利率與中標利率(即票面利率)的利差反映了市場對該國債未來走勢的看法。如果利差較大,則說明市場分歧較大;反之,如果利差較小,則說明市場看法較為一致。
5.發行預測 在國債發行前,券商的相關業務部門如固定收益部往往會預測中標利率的區間和邊際利率的區間。能夠在邊際中標利率水平上獲得所需要的國債份額是投標人最希望的結果,這就是所謂的博取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