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會計財務的業務題啊,求教~~~
一、海盛公司7月份發生如下有關增值稅的業務:
1.購入原材料一批,買價100000元,增值稅17000元,運費800元(運費可按7%抵扣),共計117800元,結算憑證已到,原材料入庫,貨款用蘊含存款支付。
借:原材料 100000+800*(1-7%)=100744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0+800*7%=17056
貸:銀行存款 1178000
2.購入不需安裝的機器設備一台,買價60000元,增值稅10200元,運費600元(運費可按7%抵扣),共計708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
借:固定資產 60000+600*(1-7%)=60558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0200+600*7%=10242
貸:銀行存款 70800
3.自建房屋領用原材料一批,實際成本30000元,購進該批原材料時支付的進項稅額5100元已經抵扣。
借|:在建工程--自建房屋 351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5100
原材料 30000
4.銷售甲產品100件,不含稅的價款為300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增值稅銷項稅額51000元,共計351000元,款項收到,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 351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000
5.7月份補交6月份末未交增值稅2000元,並預交7月份增值稅28000元。合計30000元。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2000
—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28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
6.轉出本月未交增值稅。
本月未交增值稅=51000+5100-5100-28000=23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23000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23000
二、海盛公司12月份發生下列銷售業務:
1.3日,採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向A公司銷售乙產品100件,價款50000元,增值稅8500元,用銀行存款代墊運雜費200元,已辦妥托收手續。
借:應收賬款--A公司 587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0
銀行存款 200
2.7日,向B公司銷售乙產品160件,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銷售價格為8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3600元,為及早收回貨款,海盛公司和B公司約定的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客戶於10日內付款。假定計算現金折扣時不考慮增值稅稅額及其他因素。
借:應收賬款--B公司 936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8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3600
借:銀行存款 80000*(1-2%)+13600=92000
財務費用 80000*2%=1600
貸:應收賬款--B公司93600
3.10日,某客戶因產品質量問題退回8月份銷售的乙產品60件,價款30000元,增值稅5100元,企業已將轉賬支票交給客戶。
借:主營業務收入3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00
貸:銀行存款35100
4.9日,向C公司銷售乙產品200件,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銷售價格為1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7000元。C公司在驗收過程中發現商品質量不合格,要求在價格上給予5%的這讓。假定海盛公司已確認銷售收入,款項尚未收到,發生的銷售折讓允許扣減當期增值稅稅額。
借:應收賬款--C公司117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0000×5%=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
貸:應收賬款--C公司 5850
5.13日,向D公司銷售丙材料一批,價款為1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700元,款項已收到,存入銀行,丙材料的銷售成本為8000元。
借:銀行存款11700
貸:其他業務收入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
借:其他業務成本8000
貸:原材料--丙材料8000
6.銷售乙產品的成本為400元/件,月終一次結轉乙產品的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160000
貸:庫存商品--乙產品(100+160-60+200)*400=160000
2.計算海盛公司12月份的營業收入
12月營業收入=50000+80000+30000+100000-5000+10000=26500
三、海盛公司發生下列籌資與投資業務:
1.2011年1約1日,海盛公司經批准發型5年期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債券10000萬元,取得的款項專門用於建造廠房。該債券系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期限為4年,票面年利率為10%,每年12月31日支付當年利息。該債券年實際利率為8%。債券發行價格總額為10862.10萬元,款項已存入銀行,另支付發行費用200萬元。廠房建造需2012年12月31日完工。(此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小數點保留三位。)
發行債券時
借:銀行存款 10862.10
貸:應付債券——面值 10000
——利息調整 662.10
銀行存款200
2011年12月31日計息調整
借:在建工程147.032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10000+662.1)*8%=852.968
貸:應付利息10000*10%=1000
2011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2012年12月31日計息調整
借:在建工程215.269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10000+662.01-852.968)*8%=784.731 貸:應付利息10000*10%=1000
2012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2.2011年1月8日,海盛公司從A股市場購入大江公司債券800000元,以進行交易為目的,不準備持有至到期。購買價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4000元,購買該債券支付的交易費用為3000元,款項已銀行存款支付。1月15日,海盛公司收到初始計量的債券利息4000元。
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800000
投資收益3000
應收利息4000
貸:銀行存款797000
1月15日,海盛公司收到初始計量的債券利息4000元
借:應收利息4000
貸:投資收益4000
B.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經批准發行5年期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債券10 000 000元,債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
這道題的最後不是有「*尾數調整」嗎?因此最後的利息費用505062.94不是按照10094937.06*0.05
算出來的,而是根據最後未攤銷的利息算出來的,計算過程如下:
10 430 700-10 000 000=430 700
已經攤銷的利息=78 365 +82 283.35+ 86 397.41+90717.28=337 762.94
未攤銷的利息=430 700-337 762.94=94 937.06這就是最後一年應攤銷的利息,
則最後一年的利息費用就是600 000-94 937.06=505 062.94
題中這樣調整是為了5年的攤銷利息正好是債券的溢價,否則由於有小數點或者計量上的差別導致最後的利息攤銷並不等於溢價,這樣的話,也就與題中債券的實際發行機價格不符了。
C. 持有至到期投資中的實際利息收入怎麼計算。
實際利息收入=期初債券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1,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會計處理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面值】
應收利息【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按其差額】
貸:銀行存款 【按實際支付的金額】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按其差額】
2,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期間應當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認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
實際利息收入=期初債券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貸:投資收益】
應 收 利 息 =債券面值 × 票面利率 【借:應收利息】
利息調整的攤銷=二者的差額
3,(1)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差額】
貸:投資收益【期初債券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差額】
(2)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差額】
貸:投資收益【期初債券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差額】
(3)收到分期付息債券利息4000元擴展閱讀:
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採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
實際利率法指按實際利率計算攤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費用的方法,攤余成本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金額扣除已償還的本金和加上或減去累計攤銷額以及扣除減值損失後的金額。
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按該投資的面值,借記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2.資產負債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的,應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
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應於資產負債表日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本科目(應計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參考資料:持有至到期投資——網路
D. 分期付息的國債,累計利息怎麼算。不是算頭不算尾么。
同學你好,
按字面理解就有解。
每年付息一次的債券,就本年第一天(1月1日)到本年最後一天(12月31日)啊,幹嘛要把前一年的最後一天算上= =
E. 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每期的利息是單利還是復利
現實操作中每期利息是單利計算,即面值直接乘以票面利率就是每期利息,但是在計算債券理論價值時,其折現過程的分母採用的是復利折現計算現值,而分子為每期現金流數量。
F. 債券分期付息問題
也是在網上找到的答案,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B企業於20×6年7月1日發行三年期、到期時一次還本付息、年利率為8%(不計復利)、發行面值總額為40000000元的債券。該債券按面值發行。B企業發行債券所籌資金用於建造固定資產,至20×6年12月31日時工程尚未完工,計提本年長期債券利息。企業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的規定計算,該期債券產生的實際利息費用應全部資本化,作為在建工程成本。B企業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 1600000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1600000
本例中,至20×6年12月31日,企業債券發行在外的時間為6個月,該年應計的債券利息為:40000000×8%÷12×6=1600000(元)0由於該長期債券為到期時一次還本付息,因此利息1600000元應記入「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
G. 32.企業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內收到的分期付息債券利息,可能貸記的賬戶包括( )
A 收到利息時 借 銀行存款 貸 應收利息
B 計提利息時 借 應收利息 貸 投資收益
C不行
D 當應收利息和利息收入不相等時 eg:借 應收利息 貸 投資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遺產--利息調整
E不行 應計利息只有在一次還本付息時才使用
所以答案是 ABD
H. 為什麼分期付息的政府債券和主權外債及實際支付的利息和在賬面登記的應付利息
為什麼分期付息的政府債券和主權外債基實際支付的利息在上面登錄應付利息那裡寫的不太明白,這個你可以問下律師我不懂。
I. 為什麼說:"對於分期付息的債券,每個計息日應計未付的利息
「對於分期付息的債券,每個計息日應計未付的利息,設置「應付利息」賬戶單獨核算,不增加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
。」應付利息和實際利息費用的差額不是計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中的嗎?這樣不就改變了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不是的。這是改變了應付債券的凈值,沒有變動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
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指的是應付債券的初始入賬價值。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調正的是利息 ,不是賬面價值
----------------------------------------
不懼惡意採納刷分
堅持追求真理真知
J. 希望有懂會計的朋友幫我做幾道會計分錄題
1、借:材料采購 50000(其中甲財料 10000,乙材料 40000)
應交稅金—進項稅額8500
貸:應付帳款-A公司 58500
2、借:營業費用-搬運費 600
貸:銀行存款 600
3、借:應付帳款-A公司 58500
貸:銀行存款 58500
4、借:待攤費用-報刊費 6000
貸:銀行存款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