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前幾年因為國債要破產的國家

前幾年因為國債要破產的國家

發布時間:2021-08-03 14:00:48

① 如果中國國債破產有國家站出來救助中國嗎

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如果真的到那個地步,經濟大幅度下滑,失業率大幅度層高,社會貧富持續擴大化,先不說國外會怎麼樣,在國內矛盾已到最大化,那時候不敢想像。

② 銀行破產了,在銀行買的國債怎麼辦

國債是國家信用。國債到期由國家償還。

1、國債的發行(兌付)主體為國家財政部,銀行只是代銷網點。

2、國債兌付資金是在到期後財政部才劃往銀行。

因此,銀行是否倒閉不影響國債的兌付。所以銀行倒閉也可以說他不會賠償國債,因為國債不屬於他的賠償范圍,這是由國家負責償還的,與銀行無關。

(2)前幾年因為國債要破產的國家擴展閱讀

國債償還方式

1、分期逐步償還法。即對一種國債規定幾個還本期,直到國債到期時,本金全部償清。

2、抽簽輪次償還法。即通過定期按國債號碼抽簽對號以確定償還一定比例國債,直到償還期結束,全部國債皆中簽償清時為止。

3、到期一次償還法。即實行在國債到期日按票面額一次全部償清。

4、市場購銷償還法。即從證券市場上買回國債,以至期滿時,該種國債已全部被政府所持有。 以新替舊償還法。即通過發行新國債來兌換到期的舊國債。

按償還期限不同,國債可分類定期國債和不定期國債。

定期國債:是指國家發行的嚴格規定有還本付息期限的國債。定期國債按還債期長短又可分為短期國債、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

短期國債:通常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內的國債,主要是為了調劑國庫資金周轉的臨時性餘缺,並具有較大的流動性

中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國債(包含1年但不含10年),因其償還時間較長而可以使國家對債務資金的使用相對穩定

長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國債(含10年),可以使政府在更長時期內支配財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將受到幣值和物價的影響。

不定期國債:是指國家發行的不規定還本付息期限的國債。這類國債的持有人可按期獲得利息,但沒有要求清償債務的權利。如英國曾發行的永久性國債即屬此類。

③ 買國債的進來說說有什麼壞處

買國債的缺點是不到期不能贖回,如果碰到加息周期就損失利息差。但是理論上來說,國債是有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即國家信用風險,例如國家破產。

當前情況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出現信用風險的概率幾乎為零,持有到期拿回本金和利息是不成問題的。所以國債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作為後盾的,一般來說是沒有什麼風險。

(3)前幾年因為國債要破產的國家擴展閱讀

可以看到在經濟危機和其他動盪發生之前,都能夠看到長期國債價格升高,收益率下降,這就證明世界上很多人都把國債作為了避險資產,特別是的國債。因為是全球霸權國家經濟體量最大,實力也最強,所以的國債也非常的安全。

不過即使如此購買國債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國債的收益率比較低和普通利率相比雖然有一定優勢,相差也不會太大,這樣投資國債特別是長期國債,有可能收益被通貨膨脹所淹沒,導致自己實際收益為負。

另外投資某些國家的國債還有違約風險,比如說阿根廷國債就曾經被宣布違約,壓根這個債國家就不還了,這樣對於國際投資者來說,肯定是一個損失。還有一些國家,比如俄羅斯曾經宣布我國債違約展期,就是說這個債我過一段時間才還給你,對於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定的損失。

④ 為什麼經濟衰退時,國家採取的政策是發行國債

我也在搜這個問題?看到幾個持經濟下行,國家應發行國債的觀點的答主都被點贊了,忍不住說兩句。
先看下面這段21世紀經濟報在2020.1.18日報道《央行買賣國債建議之爭》的一段話:「在2009年3月,美聯儲曾經直接購買過高達3000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當時,美國也有和現在中國相同的背景,即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另外,通縮風險也是相同的條件,只有這樣通縮風險下,才能在大規模購買國債、對經濟進行流動性投放之後,不會引起通脹大幅度上升。」李赫對記者表示。」
現階段,權當大家回答得不錯,理由是:經濟下行,國家賣(發行)國債,收攏大家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大規模投資,基建,帶動經濟發展,這種手段確實在用,但經濟下行,大家信心破滅,首先受災的是股市,樓市,奢侈品,高端消費品,直至普通商品,大量市值蒸發了,國民財富大幅縮水,流動性不足了,貨幣資金緊縮了,這種情況下,國家發行國債給大家購買,大家手頭變得更不寬裕,購買慾望更低了,如果國家投資,基建做得好,帶動了大部分產業,浸潤到細化分工產業,每個人都受益了,大家賺到錢了,熱衷消費了,當然經濟順勢而起,若不是,投資帶來一地雞毛,分配不均,大量壞賬,老百姓大部分又沒享受到國家投資帶來的福利(工資或工程收入),只會陷入通貨緊縮的魔咒。
所以,才有了21世紀經濟報的這篇討論。
現制度下,央行是不參與購買國內國債的,這也是一張底牌,因為大量購買國債基本等同於QE,財政負債轉移給央行,央行只能發行鈔票,鈔票被購買者贖回,增強了貨幣流動性,大家有錢了更願意消費,盤活經濟。問題是央行有更多手斷調控經濟,國債指數是一根基準線,央行本就進行SLF/MLF/逆回購,抵押品大部分就是國債,購買國債是通脹緊縮情況下的最後一張王牌,用不好,美國國債就是前車之鑒,10年期國債利率一直下降,民中還不停購買,推升債券價格,這就是悲觀情緒,在我國利率空間較大,經濟還未倒退,中央財政寬裕的情況下,國家是無需購買國債的。

⑤ 中國如果買了美國的國債,美國破產了怎麼辦,中國的國債是不是就要不回來了

買了那麼多國債?害苦了子孫後代!

⑥ 國家也會破產

什麼是國家破產?

「國家破產」這個概念是2002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來的,它指的是一個國家對外資產小於對外負債,即資不抵債的狀況。

具體來說國家破產指的是一個國家的金融財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進口商品所必需的外匯,或是其主權債務大於其GDP,比如一個國家的GDP只有1000億美元,但是它的對外債務卻達到了1500億美元,那這種就是屬於資不抵債的的情況。

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所以要引入國家破產這個方案,其目的不是為了剝奪某個國家的主權,而是要建立一種「破產保護」的國際金融機制,讓那些負債累累的國家得以申請「破產保護」,並使債務國能夠盡快走出危機。

而最近幾年實際上出現破產的國家並不在少數,比如在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之後,第一個破產的就是冰島,一個人口只有32萬的「迷你」型國家,金融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遠遠超過其他產業,該國金融業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其金融業外債已經超過1383億美元,而冰島國內生產總值僅為193.7億美元。

進入2020年之後,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國家的生產、經濟各方面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外匯收入大幅減少,因此資不抵債的國家不斷增加。

截止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已有6個國家不能按時償還到期的債務,處於「破產」狀態,這些國家包括阿根廷、加彭、印尼、馬達加斯加、摩爾多瓦和諾魯等,其中阿根廷已經在巴西之前宣布國家破產。

另外全球無力償還債務的國家總數已達到28個,未來這些國家的外貿出口以及國內經濟不能得到改善,全球宣布破產的國家有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⑦ 世界已經或瀕臨破產的國家有那些

世界上最小的島國諾魯,因數十年來磷酸鹽資源的過度開采和管理不善,加之國民懶散成性,日子越過越窮,從一個南太平洋最富裕的國家墮入破產的邊緣,可能在近年宣布破產。諾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Nauru),位於太平洋中部,北距赤道約41公里,東離夏威夷4160公里,西南隔索羅門群島距澳大利亞悉尼4000公里。面積24平方公里,為一個橢圓形珊瑚島,全島長6公里,寬4公里,最高海拔70米。全島3/5被磷酸鹽所覆蓋。屬熱帶雨林氣候。諾魯的經濟主要依靠開采和出口磷酸鹽。 全國人口1.2萬人(2000年統計)。其中諾魯人佔58%,南太平洋島嶼人佔26%,移民主要有歐洲人和華人。諾魯語為國語,通用英語。居民多數信奉基督教新教,少數信天主教。 諾魯人世代居住島上。1798年英國船首抵該島。1888年諾魯被並入德國馬紹爾群島保護地;20世紀初英國人獲准在此開采磷酸鹽。1919年國際聯盟將諾魯劃歸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管,由澳代表三國行使職權。1942-1945年被日本佔領。1947年成為聯合國託管地,仍由澳、英、新共管。1968年1月31日諾魯獨立。

諾魯是一個珊瑚礁島國,曾經是一個「浪漫的熱帶天堂,雨林中到處垂曳著水果、花朵和藤蔓」。英國人首次登上諾魯時,見這里民風純朴,生活怡然自得,於是將其命名為「快樂島」。[諾魯曾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磷酸鹽礦,儲量達1億噸。自上個世紀中葉,隨著人類對化肥需求的急劇增長,向近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大量出口作為優質化肥原料的磷酸鹽,成了諾魯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直接的結果是:諾魯的人均收入在上世紀70年代初曾高居世界前列,即使是在經濟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1991年,年人均國民收入也高達2.25萬美元。

但是,當磷酸鹽礦被采完後,這個珊瑚礁島國已變成了一片不毛之地,到處都是裸露的、廢棄的礦坑。更糟糕的是,諾魯趁著有錢時在國外購置的十幾億澳元(1澳元約合0.55美元)的房地產,也因經營無方,虧損嚴重。1995年,諾魯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於是,諾魯政府賣飛機、賣輪船,進而把諾魯護照也拿到市面上來賣,可還是度日艱難。諾魯曾想出一辦法:把當年參與挖掘磷酸鹽礦的「英國磷酸鹽委員會」(成員為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告上國際法庭,理由是他們在挖磷酸鹽時損壞了耕地和環境。國際法庭判諾魯勝訴,責令澳大利亞賠償約1.07億澳元。作為「起死回生」的另一主要措施,諾魯前些年曾在世界各地開了不少銀行。不料這些銀行又遭到了洗黑錢的指控,於去年被迫關閉。

現在,諾魯島內通訊系統癱瘓,食品供應困難,國家面臨破產。正如人一樣,剛要破產,便會有債主登門。諾魯政府17日證實,「由於它無法履行償還積欠一家美國大型金融公司的債務(約1.7億美元),債權人已派人接管它在澳大利亞的資產」。去年4月初,諾魯的「上層建築」也不幸坍塌:老議長掛冠而去;在新議長產生之前,任何議案均無法通過。不得已,諾魯總統哈里斯近日匆匆訪問澳大利亞,尋求「人道主義援助」。澳大利亞雖同意派數名高官赴瑙協助解決問題,但拒絕提供任何資金援助。一些官員指出,錢是不能再給了,「諾魯是一個無底洞」。面對諾魯慘淡的未來,有人建議澳大利亞「收編」諾魯,也有人提出,諾魯舉國遷往太平洋上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另起爐灶。但諾魯究竟何去何從,目前尚不得而知。

除了經濟困難之外,諾魯國民在多早已失去了工作和謀生的能力。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在政府豐厚工資和低生活消費的滋潤下,諾魯人享受著一種讓其他太平洋島國生羨的閑暇生活。上班時間很隨便,島上僅余的綠地之一上建起了高爾夫球場,國家電視台的三個頻道為島民們准備了各種娛樂節目。不過,島上最流行的打發時間的方式是駕車在只有20分鍾車程的環島公路上兜風,喝進口啤酒並把空酒罐擲到窗外,更積極的玩法是舉重和飼養一種會捕魚的海鳥,不過諾魯人已經不需要靠它們捕魚為生了。島上最大的商場「堪佩里」中,食品貨架上的餅干比水果和蔬菜要多三倍;餐館里也很流行油膩的油炸食品。毫不意外的,諾魯成為肥胖症和糖尿病研究的典型個案。諾魯的國民成為全球最肥胖的人口之一,而糖尿病發病率也位居世界第一:大約50%的諾魯人都患有糖尿病。這雖然與遺傳基因有關,但無疑諾魯人慵懶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的飲食結構也是重要的誘因。島上男性平均壽命獎到了55歲,比鄰近的紐西蘭短20多年。前年早些時候,諾魯總統哈瑞斯為了號召人們保持健康,開始在該島一公里長的機場跑道上步行鍛煉。但這一舉動沒有吸引島民的注意力,他們都去觀看一個叫「大就是美」的露天選美比賽了。而哈瑞斯總統本人在他的第一次鍛煉就受傷被送往澳大利亞接受緊急治療。獨立後,諾魯政府一直縱容國民休閑度日。就是這樣幾十年,諾魯還有錢燒。贏余的歲入被投資到太平洋地區的各種商業和金融項目中。雖然該國政府一直對其財政狀況諱莫若深,但外界估計20世紀90年代初諾魯政府的投資項目價值10億美元,而從那時起到現在,這些投資的價值已經暴跌至1.3億美元——也僅僅是保守估計,因為它包括了許多抵押財產,卻沒有把一些數額不詳的債務計算在內。

不道德的外國人在諾魯獨立後遭遇的財政災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奸詐的政客和所謂的「藝術家」說服諾魯政府大把地撒錢。一個來自澳大利亞的財政顧問說服諾魯政府在他編寫的一出音樂劇上投資200萬美元,結果這出戲在倫敦舞台上徹底失敗,投資也付諸東流;另一個騙子讓政府給他6千萬搞什麼「基本貨幣計劃」,也是自己大撈了一把。很多不良投資最後都收了回來,但是經過了跨越幾個大陸的冗長的法庭訴訟。

諾魯人自己也浪費了他們的資源,許多投資都不是為了獲得經濟回報。諾魯島在太平洋中的位置算不得十分偏僻,該國卻不恰當地提倡空運。政府支持的諾魯航空公司誇耀他們擁有5架波音737客機(現在只剩一架了),但過去該國總統們經常徵用這些客機為專機,載他們去度假,把付費的乘客留在停機坪上等候。相似的,諾魯港口的一艘大客輪更多地成了服務於它自己的船員,而不是顧客。一些基本的公共財物經年累月無人照管,得不到改善。斐濟政府最近收回了其首都的一家賓館,諾魯人多年前買下它後卻不加管理,任其腐壞。另一座在馬紹爾群島上投資興建的酒店,已經建了20多年還沒建好。還有在墨爾本投資的一處房產,花了3700萬美元,諾魯政府不久卻以不到2000萬美元的價錢將其賣掉。

1993年,諾魯政府的主要投資工具,諾魯磷酸鹽信託公司聘請了一位專家來進行管理,此人2個月後就宣布辭職。他抱怨說該公司由於管理不善,已經瀕臨破產邊緣。該公司舉步維艱的根本原因在於諾魯政府的政策失誤。諾魯的磷酸鹽生產在20世紀80年代達到頂峰,此後一路下降,縮減了近2/3。磷酸鹽價格也一直在下降。這都大幅度減少了諾魯的收入。為了彌補資金短缺,政府不假思索地大舉外債,並把帳單全轉給了信託公司。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字,2000年諾魯財政赤字已經高達國民生產總值的18%。諾魯政府發現它已無力支付政府工作人員的薪金,而且必須限制國民從諾魯國家銀行中提取存款。

諾魯政府的領導們終於意識到他們必須採取措施應對日益惡化的財政狀況。。1998年,他們說服亞洲開發銀行貸給500萬美元以改善政府機構。作為貸款協議的一部分,諾魯從1999年開始陸續解僱了近1/3的政府雇員。當象大多數其他政府一樣,諾魯政府願意做任何事,除了削減財政預算。所以它不得不訴諸一切手段冒險籌錢,甚至與台灣「建交」,以獲得低息貸款。控告前殖民地政府也是近便的籌錢方法之一,雖然諾魯政府本身和其他外國政府同樣應該對其不幸負責。1989年,諾魯把澳大利亞告上了海牙國際法庭,1993年,澳大利亞以7200萬美元的代價庭外和解。諾魯政府最大的問題出在銀行業上。在這里,只要有2.5萬美元的資金,甚至不需要踏足該島,任何人都可以開銀行。曾發現有400個人都通過島上某處的同一個小郵局注冊開設銀行。其它的逃稅天堂雖然也為本國銀行保密,但至少會要求銀行保持交易紀錄;而在諾魯,銀行根本不需要保持任何紀錄,追蹤非法交易和金融犯罪也因此完全不可能。諾魯覺得這還不夠,還出售公民權,使該國成為逃避引渡的最後勝地。

對俄國黑手黨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根據俄羅斯中央銀行的報告,1998年就有大約700億美元的資金消失在諾魯的帳戶中。不僅俄國對此頗為關注,2000年,西方七國集團下屬的一個機構把諾魯列為國際反洗錢行動的15個不合作國家之一。到去年10月,這15國中只有諾魯仍然不能採取行動安撫七國集團。於是西方七國集團威脅要對其進行金融制裁。如果制裁生效,西方國家的大銀行將不再處理與諾魯有關的交易,這意味著諾魯作為黑錢天堂已經時日無多。

目前,諾魯正在絞盡腦汁尋求新的生財之道。現在它把自己建成了澳大利亞的難民居留中心。去年9月,諾魯宣布願意在澳大利亞審查283名避難者資格時,為這些無法靠岸的難民提供食宿。這一舉動讓雙方都皆大歡喜:澳大利亞得以保持其移民政策,在進行資格審查、甄別出「真正的避難者」之前不讓非法移民上岸;而諾魯獲得了價值2000萬澳元的報酬——兩台新的發電機和可供8個月之用的免費燃油,10個澳大利亞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名額,以及澳大利亞政府一筆勾銷諾魯欠下的所有醫療帳單的承諾。同時,頗受國際社會關注的難民事件還為這個小島帶來了願意大筆花錢的外交官、移民官員、新聞記者和承包商。大喜過望的島民們用鮮花和歌聲來歡迎那些難民。而那些難民們對於自己被扔到這個離最初目的地幾千公里遠的太平洋中的貧瘠小島上就不怎麼滿意了。許多人拒絕離開運送他們的澳大利亞軍艦,當水兵試圖強迫他們上岸時爆發了一場混戰。不少諾魯人擔心這些憤懣的客人會發動騷亂以使國際社會關注他們的困境。當政府接下來又收了一船237人和一船262人的難民後,島民的擔憂加劇了,不止一個前總統發出警告。不過,這件事上諾魯還有其他的競爭者——它的窮鄰居,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和400多公里外的近鄰吉里巴斯共和國。

與此同時,諾魯衰敗的事實也越來越讓人擔憂。在油船運來島上的發電廠和淡水工廠所需的燃料之前,政府被迫實行水、電的定量配給,但汽油還是經常短缺。去年,因為害怕諾魯機場經常發生的電力和通訊中斷,諾魯航空多次讓其僅剩的一架客機停飛。更讓諾魯人感到羞辱的是,國際舉重聯合會取消了諾魯舉辦舉重這一島民最喜愛運動的錦標賽的資格,轉而讓土耳其舉辦。不過,諾魯的居民們並沒有被這一切擊倒。憤怒的平民從1995年來已經迫使政府作出了不下十次改革。偶爾到訪的國際顯貴們常常被手持標語的示威者們所打擾,他們要政府告訴他們錢都到哪兒去了。絕望的島民已經再次開始探討買下一個島嶼,集體搬遷,從頭來過。但是,誰會願意讓諾魯人去碰另外一個島嶼呢?

⑧ 長期國債真的很安全么為什麼

國債是安全的,而且可以說它的安全等級是相當高的。

畢竟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有中央政府的信譽做擔保,到期後本金和利息都會得到全額支付。所以它具有很高的信用度,可以說是大家公認的安全投資工具了。而且國債也正是因為信譽好、利率優、風險小而被稱作「金邊債券」。

除了國債外,還有其他類型的債券,像地方債是以地方政府的信用為基礎的,企業債則是由中央政府部門所屬機構、國有獨資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發行的債券,它們二者的風險也不高。

(8)前幾年因為國債要破產的國家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國債是債的一種特殊形式,同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從法律關系主體來看國債的債權人既可以是國內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政府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而債務人一般只能是國家。

從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看國債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較多地體現了國家單方面的意志,盡管與其他財政法律關系相比,國債法律關系屬平等型法律關系,但與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則其體現出一定的隸屬性,這在國家內債法律關系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閱讀全文

與前幾年因為國債要破產的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