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債券市場價格及其面額的關系
債券面值包括兩個基本內容:一是幣種,二是票面金額。面值的幣種可用本國貨幣,也可用外幣,這取決於發行者的需要和債券的種類。票面金額,它代表著發行人借入並承諾於未來某一特定日期(如債券到期日),償付給債券持有人的金額。
債券價格是指債券發行時的價格。理論上,債券的面值就是它的價格。但實際上,由於發行者的種種考慮或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利息率的變化,債券的市場價格常常脫離它的面值,有時高於面值,有時低於面值。也就是說,債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價格卻是經常變化的。發行者計息還本,是以債券的面值為依據,而不是以其價格為依據的。債券價格主要分為發行價格和交易價格。
2. 如何理解債券面值和債券價值
面值等於使用票面利率對未來本金、利息所求的現值,而價值等於使用市場利率對未來本金、利息所求的現值
折現率與現值反向變化,市場利率高於票面利率,則使用市場利率對未來本金、利息所求的現值低於使用票面利率對未來本金、利息所求的現值,即債券價值低於債券面值 。反之,債券價值就高於債券面值。
望採納,謝謝
3. 債券價格低於面值的原因
債券價格主要由投資的回報率來決定,債券利率高,公司信用度好的公司的債券價格通常比那些回報率低,公司信用度低的要高,不過如果有人為因素的話這個就不太好說了,如果是長期的話,人為因素是起不了多久的做用的.另外銀行的利率也對債券的價格有影響,利率比債券的回報率高的時候,債券的價格一般會低於100元
4. 債券面值是什麼意思
股票的票面價值又稱「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標明的金額。該種股票被稱為「有面額股票」。股票的票面價值在初次發行時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如果以面值作為發行價,稱為「平價發行」;如果發行價格高於面值,稱為「溢價發行」。
5. 債券面值與實際價格
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時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債券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時獲得的現金兩部分。當債券的購買價格低於債券價值時,才值得購買。
實際價格
為了修正通貨膨脹影響,經濟學家們區分了名義價格(以貨幣計值的價格)和實際價格(以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力計值的價格)。
實際價格(real prices)經通貨膨脹修正後的價格。
實際價格是指在成交日期時一次付清的交割,或將不是在成交日期時一次付清的價格折現到成交日期時的價格。
6. 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息票價值
若投資者在發行時買入債券,則可將發行價格視作投資成本;若在二級市場上買入流通的債券,則應將買入價格當做投資成本。總之,將買入價視作投資成本的表述更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