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債券的持有期間收益率怎麼求

債券的持有期間收益率怎麼求

發布時間:2021-08-03 06:13:46

A. 債券收益怎麼算的

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 (發行價格 *償還期限)*100%。

決定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債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值和購買價格。最基本的債券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 (發行價格 *償還期限)*100%。

由於債券持有人可能在債券償還期內轉讓債券,因此,債券的收益率還可以分為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和債券侍有期間的收益率。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下:

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賣出價格-發行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發行價格*持有年限)*100%;

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 (到期本息和-買入價格)/(買入價格*剩餘期限)*100%;

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1)債券的持有期間收益率怎麼求擴展閱讀

理論上,一張可轉債可以拆分為一張普通的公司債券和一份股票期權,可轉債的價值就等於兩者之和。而新債的發行一般是按照票面金額100元進行認購,會明顯低於其理論價值。

通常一級市場申購獲得的可轉債都能夠獲得一定的收益,且風險較小。

一般責任債券並不與特定項目相聯系,其還本付息是以政府的信譽和稅收為擔保的,這實際上就是地方公債。收益債券則與特定項目相聯系,其還本付息來自投資項目自身的收益,比如自來水、城鐵和機場的收費等,對投資者而言,其風險要高於一般責任債券。

在1983~1989年高收益債券最為活躍的時期,大約發行總量的1/3 是被用於公司收購活動的,收購過程優化了資源配置和企業的競爭力,進而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更新或轉移。

B. 債券持有期年均收益率的計算

這里債券利息計單利,但持有期年均收益率要計復利.首先算到期應得總額=(1+6%*3)*100000=118000設收益率為R,則有(1+R)^3=118000/9000

C. 債券持有期收益率怎麼算的。

公式: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1050-1000+1000*8%*2)/(1000*2)*100%=10.5%
望採納

D. 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的計算

此題計算過程如下:(113000/100000-1)/1.25*100%=10.4%
解釋如下:這債券是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就是說在債券持有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利息的支付,故此實際總投資收益為113000/100000-1,從持有時間來看持有這債券的時間為1.25年,故此債券持有期間的年收益率為實際總投資收益除以持有時間。

E. 息票債券持有期收益率的計算公式

票息債券持有期稅前單利收益率單利=(100元 - 凈價 + 票面利率 * 剩餘年數)/ 買入全價 / 剩餘年數
票息債券持有期稅後單利收益率單利=(100元 - 凈價 + 票面利率 * 0.8 * 剩餘年數)/ 買入全價 / 剩餘年數
註:現行債券利息稅是20%,過去中國對於存在銀行的銀行存款的利息雖然已經取消,但債券還是沒有取消相關的稅項。

F. 關於債券持有期收益率的計算問題

Dear dolia :
答案就在您的公式①等號左邊
那是分期付息債券
既然投資人分期領取了債息
自然賣出價中並未包含這些早就領取的利息
這就是您說的" 不包含 "
所以在公式①等號右邊
必須另外加上持有期間所得利息

gslai269 前輩的說明很清楚的
您該給他得分

G. 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計算題

這個債券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所以該投資者在持有期的利息收入為零,那麼他就只有資本利得收入了。
故持有期收益率y=[(160-100)/3.5]/100×100%=17.14%

閱讀全文

與債券的持有期間收益率怎麼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