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信用本位制貨幣的國家。一旦發生擠兌,國家是拿什麼資產清償人民。如果是國債債卷的話。國債存在違約風
當人們經歷了金本位制下發展的龜速後,沒有人願意再使用有型通貨本位制。至於買債務貨幣的賬,人民不是最擔心國家破產的,央行才是,絕大多數國家的央行是獨立於政府財政部門的,因此政府破產了虧最慘的是央行,人民不會馬上遭殃,而一般在這之前政府已經重組好債務並盡力盈利,就如歐債危機里的PIGS,因此央行會在政府可能破產之前開始拒絕買債,政府也會因為其債券價格不斷下降而越來越難發債,只能開源節流。獨立央行在這種信用本位制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歐洲之所以會有如今的鬧劇就是新的央行(ECB)只有買債功能,卻不能限制主權國家的財政支出,就像一個剛18歲的熊孩子拿著老爸的信用卡瘋狂刷一般
㈡ 希臘債務危機的銀行擠兌
2012年5月希臘組織聯合政府失敗令它退出歐元區的風險攀升,希臘人擔心該國脫離歐元區後採用的新貨幣會沒人要,紛紛到銀行去提領存款,銀行開始出現擠兌現象。
2015年7月9日,希臘雅典,希臘債務危機深化,民眾扎堆兒領取養老金。 2012年5月15日,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於和各政黨領袖會商的文稿紀錄顯示,他當時曾說:「希臘央行行長普羅沃普洛斯告訴我,市場現在還沒有到驚慌的程度,但大量的擔憂可能最終演化為恐慌。」
他披露,2012年5月15日下午4時,他與普羅沃普洛斯通電話;後者表示,提款和流出的資金已達到了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據普羅沃普洛斯估計,流出規模可能達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包括銀行接到的對德國國債的買盤指令。 雖然希臘人這幾年來一直不斷到銀行提取現款,但像過去幾天那麼快速地提取存款實在非同尋常。
根據希臘央行的數據,自2010年1月以來,希臘企業和家庭共提取了7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796億元)的存款,截至3月底,所有銀行剩下的存款只有16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2萬億元)。
許多希臘民眾希望希臘可以繼續留在歐元區,但他們卻不希望政府遵守歐元區制定的節約措施。
歐元區部長們同意延長希臘削減債務水平的時間,但是尚未決定是否發出下一筆救助基金,這關繫到希臘是否能保持其償付能力。
㈢ 327國債事件幕後黑手
1995年9月20日,國家監察部、中國證監會等部門都公布了對「327國債事件」的調查結果和處理決定,決定說,「這次事件是一起在國債期貨市場發展過快、
交易所監管不嚴和風險控制滯後的情況下,由上海萬國證券公司、遼寧國發(集團)公司引起的國債期貨風波。」
根據現有的資料去分析1995年的事件,1995年中經開的特殊背景,和中經開在市場上瘋狂做多的行為來看,中經開很有可能參與內幕交易,在市場並不確定是否增加貼息率的時候,已經得到內幕消息,確定財政部一定會加息。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這樁內幕交易即使不是最大的一樁內幕交易案,也是影響最惡劣的內幕交易之一。
㈣ 儲蓄和國債哪個風險小
國債一般被稱為「無風險收益率」,目前三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8%左右;
定期存款: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制度,即50萬以內100%賠付。目前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約為3.5%左右(中小型銀行利率上浮後可在3.5%左右,大型銀行一般執行2.75%的基準利率);
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㈤ 如果中國的客戶儲存在央行的美元突然被擠兌,央行會被迫拋售美元國債
如果中國的客戶儲存在央行的美元突然被擠兌,央行會被迫拋售美元國債?看情況。
㈥ 貨幣基金的擠兌風險是什麼意思
擠兌風險一般指銀行因大量客戶取現而沒有能力支付導致破產。
為什麼貨幣基金有擠兌風險?因為互聯網寶類貨幣基金的收益在高峰時達到了6個點左右,而一般的貨幣基金的收益已經破五,資金數額較大的投資人肯定會考慮是否投資銀行理財產品。而貨幣基金是投資於國債、央行票據、銀行定期存單等,這些都是有期限的,一旦大部分投資者都贖回份額,那基金肯定是沒有那麼多錢給用戶的。這就是為什麼貨幣基金有擠兌風險。
㈦ 央行購買國債的錢是從哪裡來的,自己開機器新印的鈔票還是有其他來源
就是通過存款准備金,這樣一來就促使央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了 是政府公開市場上回籠貨幣的一種方法
-------------------------------------------------------------------------
發行國債不一定都是為了刺激經濟,比如印度的法定流動性制度 就是強迫銀行購買政府發行的國債,這個制度的目的不是為了刺激經濟,而是為了降低市場流動性,回籠貨幣。因為銀行的部分資本被強迫用於買國債了,就減少對市場的信用釋放。
要知道,長期國債對短期市場流動性是利空,而讓銀行購買債券又進一步收緊流動性。
--------------------------------------------------------------------------------------------
。。。。。咱兩說的不是一個東西。。我說的前提是流動性過剩 ,政策的目的是壓制通貨膨脹。
㈧ 大量國債擠兌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是什麼意思
一是誰擁有發行貨幣的權力。
二是貨幣的性質。
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已發行的貨幣是負債(表示對公眾的負債),它必然有在資產中的某一個類別作為支撐。比如一份新發行貨幣對應一份對商業銀行的貸款。不能憑空發行,否則將導致貨幣發行泛濫,惡性通貨膨脹發生。
三是發行多少貨幣的問題。
如果當時實行的是金本位制貨幣制度,則新發行多少貨幣要依據國庫新增加多少黃金來定(該制度規定:每一個英鎊含黃金若干),二者嚴格掛鉤。如果不是金本位制,而是依據GDP增長率或者稅收增長率,則意味著以未來的國家財政收入作為這一部分新發行貨幣的支撐。
搞清楚了這幾個基本點,再來理解以國債為擔保的意思。
國債通常是國家通過財政部發行的、以未來國家財政收入(如稅收)作為還款來源的債券。
所以,以國債為擔保發行貨幣,實際上還是以未來國家財政收入作為新發行貨幣的資產支撐。
至於發行程序,一般是財政部得到議會許可後,確定一定的國債發行額度,由中央銀行發行等量貨幣購買,購買款項支付到財政部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帳戶之上,由財政部支配,它是買石油也好,買軍火也好,還是給老百姓發救濟也好,中央銀行管不著,但是,國債到期後,中央銀行就從財政部的存款帳戶上連本帶息把錢收回,至此時,一個貨幣發行完整流程結束,該部分新發行貨幣從貨幣流通領域退出。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