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財政 發行6000億特別國債 是放水嗎
發行6000億特別國債,對於全國近80萬億元的經濟總量,無論是積極或消極,意義其實都不是很大。
⑵ 針對發行1.55萬億特別國債,討論國內內需問題
首先,流動性過剩也就是你講的泛濫,
並不意味著我國的內需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而恰恰相反,對於流動性過剩,其他的手段和措施都是治標,
增加內需才能徹底治本。
為什麼呢,首先你要了解流動性過剩的概念,
簡言之就是說發行的貨幣總量比市場上需要的多,
主要原因是我國外貿盈餘迅速上升,
存在著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的「雙順差」。
2006年末,我國外匯儲備達到10663億美元,央行為收購這些外匯儲備需要發行的貨幣超過8萬億元。
這8萬億元很大一部分是流到了投資領域,比如房地產,比如股市,這就容易引發經濟過熱、產生泡沫,嚴重的還會導致經濟衰退。
因此,政府需要發行特別國債,來回籠貨幣,同時還可以作為收購外國公司資產的資金來源。
其實真正的擴大內需是需要調整經濟結構,包括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來實現的,而不是說房地產、股市發熱就是內需擴大。
⑶ 特別國債首發1700億,個人投資者要怎樣認購
2020年國家決定發行1萬億特別國債,根據財政部通知,發行三期特別國債,三期總共1700億元的規模,想要購買國債的可以持續關注特別國債的發行通知。
本期特別國債情況:只要個人投資者在相關金融機構已經開通證券賬戶,或者已經開通國債專用賬戶的人,根據國債交易制度進行參與交易買賣。
總之個人投資者們要想購買特別國債,建議大家還是前往商業銀行櫃台辦理更加好,有銀行工作人員協助辦理。
如果自行在交易市場買賣,很多個人投資無從下手,根本不知道怎麼操作,所以最好的辦法去商業銀行購買特別國債。
⑷ 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全部發行完畢,有多少已經落實到項目上
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日在接受官方媒體采訪時表示,在7月底,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已經全部發行完畢,在扣除掉省級按照規定留用的部分後,其餘有關資金已經下達到各個市縣的基層,截止到7月29日,其中的5105億元已經落實到24199個項目中,其中主要是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
劉昆對此表示,中國的財政收支壓力今年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加大,但是財政部已經把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三保”底線作為今年財政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加大財力支持、資金直達基層、提高留用比例、加強庫款監測、強化監督問責等舉措,財政部將努力增強基層“三保”能力;目前來看,地方財政的運行仍然保持正常穩定。今年的第二季度,經濟運行正在逐月好轉,財政收支趨勢向好。中國經濟內在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回升,財政部有信心完成今年財政各項目標任務;財政部將堅持實施更加積極有利的財政政策,努力實現經濟發展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高。
⑸ 6000億特別國債個人能不能買
個人投資者暫時不能買,以後央行考慮市場上貨幣流動性時,可能會放出一部分特別國債,到時候個人投資者就可以買了。
現在只是高層層面的操作,因為《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央行不能直接認購、包銷國債,所以必須用一個中間機構來「過橋」,既可能先是由農行從財政部購買,然後央行再從農行用外匯購走,進而實現特別國債和央行外匯資產之間的置換,從而為即將成立的中投公司籌集資本金。
選農行作為特別國債發行的中間金融機構,主要因為農行是非上市公司,不需要董事會通過,不需要信息披露,操作便捷。
⑹ 今年財政部發行15000億特別國債購買約兩億美元的外匯的積極意義
主要是減少美元的下跌,是我國的外匯儲備不會貶值的太厲害。還有是減少國內的通脹壓力。
⑺ 發行1.55億特別國債的後果
發行在銀行間流通的特別國債,這是採取緊縮性的金融政策(有時也會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目的是收緊貨幣,回收資金,抑制投資,減少通貨膨脹.
⑻ 發行1.55萬億特別國債是怎麼回事
財政部擬發行的1.55萬億元特別國債是用於購買約2000億美元的外匯,作為組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本金!可見這是不得以而為之的辦法。也反映出國家的用心良苦!
目前國家並不缺少美元外匯,而是太多了!這都是由於大量的美元湧入我國來賭人民幣升值。央行只能投放大量的人民幣來吸收熱錢,這也就是我國目前流動性泛濫的主要原因。央行為了不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發行國債了!
但是,要知道用於購買美元的人民幣最終還是會流入市場加入流動性的行列。
是利空實還是利好,就要看這1.55萬億的資金從哪出了。從以往發行的國債來看,絕大部分是由銀行和企事業來承擔。而銀行和企業的錢本來就不允許拿來炒股的!
這些錢一旦流入市場,就由不得國家來控制了!就會是加劇流動性的泛濫,更是把不能用於炒股的錢,進入股市合法化!這不是大利好嗎?
大利好!1.55萬億特別國債將對央行而非市場發行 全國人大29日通過了財政部發行1.55萬億元特別國債、購匯2000億美元注資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議案,隨後財政部證實,特別國債將向央行發行並置換出相應外匯儲備,然後央行用特別國債取代原有市場公開操縱工具,逐步回收流動性。有機構指出,這搬下了壓在投資者心中的一聲大石,如此看來,特別國債等於代替了央票發行及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市場並不會受到沖擊,事實上,上半年央行通過上述兩種手段就回籠了1.6萬億元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