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相關計算
市盈率=市價/每股收益
所以每股收益=10元/股除以市盈率20=0.5元/股
預期凈利潤=0.5元/股*10億股=5億元
凈增長率=(5億元-4億元)/4億元=25%……
❷ 可轉債收益如何計算
可轉債在中國市場也有25年的歷史了,在這期間,可轉債也歷經過繁榮,也有過停滯,就如2017年債市低迷,而18年可轉債發行規模擴大,基金投資可轉債規模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歷史數據顯示,絕大多數轉債持有人以轉股的形式退出。2010年以前,單只可轉債發行金額相對較小;2010年之後,得益於銀行與其他大型上市公司發行規模較大的可轉債,轉債發行規模擴大。在所有行業中,銀行業發行的可轉債規模最大。絕大部分轉債持有人以轉股的形式退出。可轉債的退出時間與股市的總體表現有一定的相關性,在股市表現較好的2007年與2015年,有更多的可轉債選擇退出。
可轉債價格與正股價格相關性較高。對已退市的107隻可轉債的價格與其正股價格的相關系數進行計算,統計結果顯示已退市可轉債的轉債價格與正股價格高度相關。其中41隻可轉債價格與正股價格相關系數在0.95以上,19隻可轉債價格與正股價格相關系數在0.90與0.95之間。部分可轉債價格與正股價格相關系數較低,其主要原因為:當正股股價持續下跌甚至大幅度低於轉股價時,對於轉債而言,由於債底以及債底相關條款的保護,轉債價格有一定支撐,此時轉債和正股走勢不一致,相關系數減弱。
高收益轉債依賴正股行情,投資者在股價持續上漲時通過轉股實現高收益。按照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的收益率排序,我們將收益率排名前20的可轉債定義為高收益可轉債,根據相關計算方法得出的最終收益率均在60%以上。高收益轉債所屬行業較為分散,與行業相關性不大,但它們的轉債價格與正股價格相關系數較大。當正股價格持續上漲時,轉債持有人及時轉股。轉債市場的牛市也是股票市場的牛市。
轉股比例低、轉股時間過早、上市首日轉債價格過高、股價高點時未及時轉股等,是造成轉債低收益的主要原因。造成轉債低收益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原因有:轉股比例低,轉債持有人只能選擇以回售、提前贖回或者到期贖回等價格較低的方式退出;轉股時間過早,未能將存續期內股價的良好表現轉化為持有人的收益;上市首日轉債價格過高,一級市場投資者獲得了轉債的大部分收益;股價高點時未及時轉股。
除高收益轉債和低收益轉債外,大部分轉債收益率處於中間位置。該部分轉債情況各不相同:部分價格與正股價格相關系數較低,通過條款博弈獲得了較高收益;部分轉債持有人沒有把握住股價高點,錯過了最佳收益;部分轉債上市首日轉債價格上升較多,吸收了部分轉債的收益;少數轉債未轉股比例過高。
❸ 可轉換債券的計算題
可轉換債券的轉換價值。轉換價值是可轉換債券實際轉換時按轉換成普通股的市場價格計算的理論價值,等於每股普通股的市價乘以轉換比例。
債券面額/轉換價格=1000/40=25 ;25*60=1500元
該債券當前的轉換價值為1500元
❹ 債券中例如可轉債怎麼計算利息
你舉得例子不是可轉債,可轉債是可轉換為股票的債券,因附有轉換股票選擇權,因而利率通常極低,多數年化1%左右。
例子中的債券票面利率是7%,第一年7%,第二年有個上調利率的選擇權和回售權,也就是投資者可以選擇按票面價格回售給公司,公司可以上調一定的利率來讓投資者繼續持有,第二年如果上調了利率1%,那麼第二年利率就是8%。
❺ 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分公允價值計算公式
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分公允價值=該可轉換公司債券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面值×復利現值系數+利息×年金現值系數
復利終值系數與年金現值系數採用實際利率計算
買賣雙方的成交價格-債券成分的公允價值=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
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債券的票面價值的復利現值+應負利息的年金現值
舉例,可轉換公司債券,票面價值 5000萬,票面利率5%,實際利率6%,期限為5年。
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5000*復利現值系數(也就是5000除以(1+6%)的5次方) + 5000*5%*年金現值系數(一般都會告訴你,也可以在年金系數表內查)
(5)可轉換債券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屬於以下三種情形之一的,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視為能夠可靠計量:
1、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存在活躍市場,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公允價值。
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同類或類似資產存在活躍市場,以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公允價值。
3、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同類或類似資產可比交易市場,採用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採用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時,要求採用該估值技術確定的公允價值估計數的變動區間很小,或者在公允價值估計數變動區間內,各種用於確定公允價值估計數的概率能夠合理確定。
❻ 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允價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公允價值=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成本-分攤後的銷售稅金及附加-分攤後的期間費用
產品銷售收入= 國內銷售收入+出口銷售收入
產品銷售成本是指與產品銷售收入相對應的銷售成本。
分攤後的銷售稅金及附加 = 企業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分攤比例(按照銷售額進行分攤)
分攤後的期間費用= 企業期間費用合計×分攤比例(按照銷售額進行分攤)
分攤比例(%)=該種產品銷售額/企業生產全部產品銷售額(包括該種產品)×100%。
(6)可轉換債券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公允價值的作用:
1、根據公司的戰略規劃,確定銷售目標及預算
2、根據銷售目標和預算制定銷售計劃及相應的銷售策略
3、根據銷售計劃和策略配備相關的資源(包括:建立銷售組織並對銷售人員進行培訓)等
4、把公司的整體的銷售目標和預算進行分解進而制定銷售人員的個人銷售指標
5、銷售人員根據自己的目標、預算以及公司的銷售策略制定自己的銷售計劃
6、對銷售計劃的成效及銷售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評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允價值
❼ 與可轉換債券相關的計算
根據題意查表得到普通年金現值系數(p/A,6%,5)=4.212 ,復利現值系數(p/A,6%,5)=0.7473
可轉換債券現值=每年債券利息*年金現值系數+面值*復利現值系數=2000*4.212+50000*0.7473=45789
轉換權價值=50000—45789=4211
發行日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在建工程) 50000
應負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 利息調整 4211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5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