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市場利率變動對債券投資收益影響的可能性。利率風險是債券投資中的最重要的風險,可分為價格風險和再投資風險兩部分。
(1)價格風險。一般來說,市場利率與債券價格呈反向變化: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跌;當市場利率下跌時,債券價格上升。在各種證券中,債券受利率的影響最大,因為發行協議規定了債券的票面利息,而且是預先知道的。市場利率變動對債券價格變動的影響有兩個特點:一是債券期限越長,價格變動幅度越大;二是債券的息票利率越低,價格波動幅度越大。
(2)再投資風險。這種風險主要產生於附息式債券,因為附息式債券的本金到期才能歸還,利息則是按一定時期支付。該種債券的到期收益中包括了利息的再投資風險,如果投資者定期獲得利息後不再進行投資,或者再投資的收益率低於預期收益率,那麼,投資者最終所能獲得的債券實際收益率必將小於預期。因此,若在債券持有期內市場利率下降,使得所獲債息無法按預期的利率進行投資,這就會給投資者造成再投資風險。
2. 債券投資的風險具體有哪些
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在所有債券之中,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由於有政府作擔保,往往被市場認為是金邊債券,所以沒有違約風險。但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和公司發行的債券則或多或少地有違約風險。因此,信用評級機構要對債券進行評價,以反映其違約風險。一般來說,如果市場認為一種債券的違約風險相對較高,那麼就會要求債券的收益率要較高,從而彌補可能承受的損失。
2、利率風險
債券的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變動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毫無疑問,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當利率降低時,債券的價格就會上升。由於債券價格會隨利率變動,所以即便是沒有違約風險的國債也會存在利率風險。
3、通貨膨脹風險
通貨膨脹風險又稱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若債券利率為10%,通貨膨脹率為8%,則實際的收益率只有2%,購買力風險是債券投資中最常出現的一種風險。實際上,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國民經濟一直處於高通(微博)貨膨脹的狀態,我國發行的國債銷路並不好。
4、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即變現能力風險,是指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的風險。如果投資者遇到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他想出售現有債券,但短期內找不到願意出合理價格的買主,要把價格降到很低或者很長時間才能找到買主,那麼,他不是遭受降低損失,就是喪失新的投資機會。
5、再投資風險
再投資風險是指投資者以定期收到的利息或到期償還的本金進行再投資時市場利率變化使得再投資收益率低於初始投資收益率的風險。
6、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單位管理與決策人員在其經營管理過程中發生失誤,導致資產減少而使債券投資者遭受損失。
3. 投資債券 有哪些風險
(1)利率風險: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此時便存在風險。債券剩餘期限越長,利率風險越大。 (2)流動性風險:流動性差的債券使得投資者在短期內很難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從而遭受降價損失或喪失新的投資機會。 (3)信用風險:若發行債券的公司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便會給債券投資者帶來信用風險損失。020202 (4)再投資風險:若購買短期、低利率債券而沒有購買長期、高利率債券,則在短期債券到期收回現金時,可能找不到原本可以購買的高利率債券,從而產生再投資風險。 (5)回收性風險:當市場利率下降時,此前發行的有回收性條款的高息債券就有可能被強制收回,產生回收性風險。 (6)通貨膨脹風險:通貨膨脹會使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因而通貨膨脹期間,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若債券利率為10%,通貨膨脹率為8%,則實際的收益率只有2%。 針對上述不同的風險,主要防範措施有: (1)針對利率、再投資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可採用分散投資的方法,購買不同期限、不同品種的債券; (2)針對流動性風險,則應在投資前注意分析,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同時,注意不要將全部資金都用來投資,應准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3)針對信用風險和回購風險,投資人在選擇債券時就要對公司進行調查,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一般來說,發行人的資信等級越高,發生信用風險的可能性越小,收益越有保證,但此類債券的利率會相對較低;相反,發行人的資信等級越低,債券按期償還的風險就越大,作為補償,其利率會相對較高。為此,投資者應全面權衡風險與收益,一般投資者應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仍應對發債公司保持足夠的關注,以便及時做出正確抉擇。
4. 債券投資主要有哪些風險
1、違約風險:指發行債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2、流動性風險:指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價格出售債券的風險,也就是可能出現的想買買不到或想賣賣不了的情形。目前交易所有些債券在交易所交投非常不活躍,一天成交量非常稀少(成交量也就幾萬甚至沒有,俗稱「僵屍債」)。當然如果准備持有到期,則不需要考慮流動性風險。
3、價格波動風險:受供求等因素影響,債券價格實時波動。但是,對於准備持有到期的投資者來說,價格波動無關緊要,因為他未來所獲得的利息收入和本金返還是確定的,前提是該債券不會違約。
其中債券最大的風險就是違約風險。
5. 債券投資通常面臨的風險有哪些
風險最大的是違約風險: 國債是國家違約,幾乎不可能。企業債和金融債屬於企業行為,有違約風險,投資前要考查企業自身的生存能力。確定在債券到期前不會出現虧損或倒閉。一旦違約,本金就可以沒了。
另外的風險就是加息風險,如果加息了,債券就會貶值,用面值來彌補利率的差額。這種損失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