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債券內在價值
著個題目是哪個老師出的?
債券發行是的票面利率會低於同期市場利率嗎?
就好象你向陌生人借錢時,他們會向自己的家人一樣不要利息嗎?
此題要是把必要收益率下調到10%以下就比較合適了
但既然這樣了,我就做下去了
看懂就行了
每年都可以獲得的利息是1000*10%=100元
將5年中的所有利息和最後的本金貼現就可以得到內在價值了
100/10%+100/(10%*10%)+......+100/(10%*10%*10%*10%*10%)+1000/(10%*10%*10%*10%*10%)
算出答案即可
『貳』 關於債券的內在價值(急)
1000/(1+8%)^20=214.55
債券的內在價值就是把到期日前獲得的所有本金利息等現金流折現。零息債券的演算法很簡單,因為是只在到期日支付一次面值,之前沒有任何現金流,所以把20年後的1000元按8%的折現率折現就可以了。
『叄』 民事訴訟程序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關系如何
1、民事訴訟程序的公正性能夠保證裁判結果的權威性。
公正的程序能夠確保案件各方參與裁判製作過程,以及對裁判施加影響,並保證當事人的人格尊嚴和意志自由得到尊重,使當事人從心理上接受和承認裁判結果的正當性。此外,程序公正還具有巨大的示範效應,通過公眾值得信賴的正當程序,能使裁判結果在社會公眾中獲得承認。
2、民事訴訟程序的公正性有助於維護社會秩序
其表現為:(1)能促使民事權益爭議通過文明的訴訟程序得以和平解決。(2)能實現安全的目標。
1、程序公正與結果公正的沖突
程序公正是結果公正的前提,在一般情況下,公正程序比不公正程序能產生更加公正的結果。然而,公正程序並不必須產生公正的結果。這主要是因為程序以外的因素阻礙了公正結果的形成。
2、程序公正與秩序公正的矛盾
法律程序與程序公正並不總是一致的,程序公正之基本要素的滿足,未必達到糾紛的徹底解決,而糾紛的存在則必然有損於秩序。另一方面,在有些時候,通過動用國家強制力可以使某種秩序得以維護,但在事實上卻可能是違反程序公正准則的。
程序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構成了民事訴訟程序價值的一對矛盾。它涉及到民事訴訟程序的各個環節和方面,涉及到程序的立法和運作,涉及到程序法和實體法關系的許多內容。我們應當看到程序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並非處於同一水平面上,要根據不同的條件和不同個案情況,從符合現實最迫切需要的角度,來確定兩方面價值的實現程序。就我國來講,過去一直存在著「重實體,輕程序」的現象,因此應當樹立程序與實體並重的觀念,而當前尤為迫切的是要弘揚程序公正、效益、自由等程序的內在價值,確立民事訴訟程序的權威性,這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
『肆』 債券的收益率和內在價值為什麼成反比關系
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
1、假設同樣的一種一年後到期值是100元的債券,在利率是5%的情況下,即貼現率是5%,現在的價格是100/(1+5%)元;若利率是10%,則現在的價格是100/(1+10%),顯然,成反比。
2、若利率提高,則存款的吸引力加大(因為可以多獲得利息),人們可能將投資從債券轉到存款,需求減少,價格下降,或者是為了增大債券的吸引力。
『伍』 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分別的含義是什麼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又是什麼
樓主您好!
外在價值首先指外界對企業產品的需求。這種外在性表現在第一企業是控制不了這種需求的,企業可以控制一切產、供、銷、人、財、物、技術、管理等等。但是唯獨需求企業不能主觀創造,只能從市場中尋找發現真正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於企業成長特別重要的需求就是外在的,它是企業發展的「外在價值」。需求作為一個外在價值,絲毫不比企業的內在要素對企業的未來成長發展弱小,反而需求這個外在價值還是企業成長的最最重要的決定要素。
同樣外在價值裡面還包含著競爭結構,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一個企業研究的大師叫邁克爾·波特,他寫過兩本書《競爭戰略》和《競爭優勢》。這位大師認為企業的未來不過是由兩個因素所決定的,一個是企業所處的行業有沒有前途;第二是企業在這個行業中所處的競爭地位。邁克爾·波特所說的最關鍵的第一個要素,企業所在的行業是不是有前途。企業所在行業的前途就是企業的「外在價值」,在一個衰退的沒有前途的行當裡面,再有良好的內在價值和內在要素,企業也不可能發展。
談完了「外在價值」,再談一下「內在價值」,我本人認為「內在價值」的核心是治理結構,當然「內在價值」中有廠房、設備、車間、管理水平還有技術水平。這些要素首先是真實的,第二它的本質性的東西不是這些,本質性的東西是治理結構,你的管理水平、廠房、車間、技術通通是人搞出來的,通通是在人管理和運作下。
所以終極一點內在價值所有要素的終極依託是人,人要努力的工作,並且有能力,同時要忠誠,那麼這三個問題的核心是必須有好的治理結構。好的治理結構就會讓人努力的工作,努力工作的同時他還不貪污有制衡機制,還有一種結構性的約束,所以治理結構是企業「內在價值」的核心。
外在價值和內在價值相輔相成,一個企業需要提升內在價值的同時,藉助外在價值的力量,才能最大程度的贏得市場。
『陸』 債券內在價值怎麼計算
債券內在價值計算需要用內插法(又叫插值法)計算,也就是根據比例關系建立一個方程,然後,解方程計算得出所要求的數據。
一、決定債券內在價值的主要變數:
決定債券內在價值的主要變數是債券期值、債券償還期、市場收益率。
1、債券內在價值計算步驟為計算各年的利息現值並加總得利息現值總和;
2、計算債券到期所收回本金的現值;
將上述兩者相加即得債券的理論價格。
二、債券內在價值計算步驟為:
(1)計算各年的利息現值並加總得利息現值總和;
(2)計算債券到期所收回本金的現值;
(3)將上述兩者相加即得債券的理論價格。
三、債券內在價值的實例分析
例某種債券的面值是1000元,息票利率是9%,要求的債券收益率為11%,債券到期日為20年,該債券的每年利息額是:
1000×0.09=90
各年利息的現值總和是:
90×7.963(年金現值系數)=716.67
到期本金的現值是:1000×0.124=124
該債券的內在價值等於:
716.67+124=840.67
在本例中。要求的債券收益率高於息票利率,因此債券的內在價值低於它的面值。
例某種債券的面值是1000元,息票利率是10%,要求的債券收益率為8%,債券10年到期,該債券的每年利息額是
1000×0.1=100
各年利息的現值是:
100×6.710(年金現值系數)=671
到期本金的現值是:
1000×0.463=463
該債券的內在價值是:
67l+463=1134
在本例中,債券收益率低於息票利率,因此債券的內在價值高於它的面值。
債券內在價值的大小是投資人決策的依據,當債券的內在價值高於它的市價時,投資人傾向於購入,反之,該債券就會被視為不理想的債券。在判斷債券的理想程度時,通常要計算內在價值減報價後的凈現值,視凈現值大小為決策依據。
例某種債券的面值是50000元,息票利率是10%,8年到期,報價為98。如果投資人希望得到11%的收益率,該債券理想否?債券的內在價值是:
5000×5.146+50000×0.434=47430
債券的報價價格是:
50000×0.98=49000
凈現值等於:
47430-49000=-1570
凈現值為負數該債券是不可取的,除非報價降到94以下。此時的凈現值是:
47430-50000×0.94=4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