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託資金去杠桿什麼意思
利用較少的資金,博取更高的收益。一般信託公司會涉及結構化的產品。舉例。一個產品優先資金1億,劣後級5000萬。但是現在國家頒布了信託資金降杠桿的政策,由原來的1:2配資降到只有1:1,所以滿格配資的信託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降低杠桿,持有股票的信託必須要賣股票,歸還配置的資金。
這就好玩了。本來不用賣的股票,現在政策來了。信託公司不得不把股票清倉,清倉得有人接盤,但是量大啊。所以往往會導致市場波動。持股股票的價格下跌。
Ⅱ 傘形信託 杠桿比例 融資比例
比如杠桿比例是2:1,就是說劣後資金是10的情況下,融資金額為20,也即優先順序資金為20,再以合計30的資金投資於某個項目,優先順序收益和劣後級收益是各自與劣後資金方和優先順序資金方約定的收益率,通常以優先順序資金實現收益優先分配,劣後級資金須等優先順序分配後再予以分配收益,此處收益率無法根據已知條件給出。希望能幫到你。
Ⅲ 資管新規如何明確杠桿比例
你好,資管新規進一步明確了資管產品的杠桿比例限制。此項規定對於高杠桿比例的結構化產品產生較大影響,這意味著未來具有分級安排的員工持股計劃可以存續及新設,部分公司大股東也可以通過合理的分級安排定向增持。
Ⅳ 保險公司與信託公司為20倍杠桿系數怎麼理解
業主與發展商、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關系中常見的問題與對策 業主與發展商、業主與物業公司 之間關系中常見的問題與對策 物業管理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正逐步走向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一體化的軌道
Ⅳ 單一資金信託計劃有杠桿嗎
中間涉及到太多技術問題很復雜,,簡單說一下吧。單一信託一般是用來做tot模式或fot模式的一部分,上層會有個集合信託或有限合夥,它們是用於資金杠桿優先、劣後組成,底層單一信託是通過收益權互換模式用來突破銀監會規定單個信託產品只能投向主板或中小板單只股票20%,創業板單只股票10%持倉比例。通過tot組合後可以不違反法律法規前提使用了杠桿資金同時滿足單個信託產品100%投向某一股票。。
Ⅵ 信託杠桿新規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首先這次的股市下跌是因為杠桿新規造成,就是信託比例下降了,一些持有股票的信託不得不賣出而降低杠桿,造成了流動性暫時的問題,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清楚,現在的降杠桿和過去有所不同,因為有了2015年的前車之鑒,要想重復犯錯第二次的難度還是有些大,所以不要過度的恐慌。
Ⅶ 融資融券的杠桿率,傘形信託的杠桿率,P2P股票理財的杠桿率一般是多少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融資融券:一般融資融券為1:1—1:1.5左右,是證券公司幫你配的
傘形結構化信託:原先是1:3,不配夾層的情況,配上夾層可以到1:1:6,夾層是民間資金,劣後自己出,優先一般為銀行,現在新傘開不出了,基本舊傘銀行願意給1:2.5,夾層一樣的比例自己算下。
純民間(包含P2P):簡單粗暴,基本3—9倍個人都見過,資金成本很高,在月息1分5左右!
區別就是:運營的平台不同1為證券公司、2為信託、3為民間
Ⅷ 杠桿多少倍,這個是怎麼算的
例如,一個標准倉是10W,如果你1W就可以交易這一個倉,並全額承擔一個倉(10W)的價格波動帶來的損益。就是10倍杠桿。
如果0.5W就可以交易就是20倍。0.1W就是100倍。3倍或5倍其實很困難,杠杠太少了。一般50-100左右就安全與收益都相對兼顧了。
杠桿越大,可用資金也就越大,能受風險也越大,當然越大越好,不過不能下單太多,外匯忌重倉。
(8)信託債券杠桿比例擴展閱讀: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截至2015年,中國位居世界各國政府外匯儲備排名第一。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有大量民間外匯儲備,國家整體外匯儲備遠高於中國。
外匯-網路
Ⅸ 信託公司杠桿率是什麼意思
不止是信託公司有杠桿率,期貨公司,證券公司都有。
杠桿顧名思義。利用杠桿原理。一個支點能夠撬動地球。利用較少的資金,博取更高的收益。
一般信託公司會涉及結構化的產品。
舉例。一個產品優先資金1億,劣後級5000萬。加起來就是1.5億。如果這個1.5億拿去投資。虧是先虧後面5000萬,前面優先資金1億,一般就只要一個固定的利息。劣後的5000萬,雖然虧損是先虧,但是賺了以後,分的大頭。這個5000萬就可以說是加了一倍的杠桿。
Ⅹ 公司杠桿比率一般多少
相對於政府和居民,我國非金融企業部門的債務率、杠桿率相對較高,問題也更為明顯。那麼,目前國內企業杠桿率究竟有多高,企業債務風險是否可控,又該如何降低企業杠桿率,化解債務風險?
企業杠桿率有多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揚認為,我國負債部門中,問題最大的是非金融企業債務,其債務率2015年底高達131%。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表示,經測算,2015年底中國全社會負債率為248.5%,其中企業部門為127.8%,是高負債率的主要原因。
相對來說,其他部門的債務率並不太高。李揚介紹,截至2015年底,我國債務總額為168.48萬億元,全社會杠桿率為249%。其中,居民部門債務率在40%左右,金融部門債務率約為21%,政府部門債務率約為40%。如果考慮到一些融資平台債務及或有債務,通過一個折扣劃入政府債務總額,政府部門債務率會有較大幅度上升,達到57%。
縱向比較來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最近幾年有上升趨勢。央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阮健弘近日表示,「我們關注到企業部門的債務上升的速度是比較快。」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副司長孫學工認為,杠桿率偏高,特別是企業杠桿率偏高,增加了企業的財務成本,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就會上升。2011年以來,在少數地區和個別行業已經出現了局部債務鏈斷裂的情況。
從融資來源來看,非金融企業的債務來自3個方面:銀行傳統信貸、債券融資、表外融資(主要包括信託貸款、委託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根據央行數據,截至2015年末,非金融企業貸款68.8億元。根據萬得債券市場統計,截至2015年末,非金融企業債券存量為14.63萬億元。另外,信託業協會和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非金融企業信託貸款5.39萬億元、委託貸款10.93萬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5.85萬億元。
企業債務風險是否可控
企業杠桿率較高,而且近年來增長速度又比較快,那麼,企業債務風險是否可控?
「深入分析它的結構、深入分析它的前世今生,我們對債務會導致風險的擔心是不必要的。」李揚明確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我國實施了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計劃,這可能導致了企業部門杠桿程度上升,一些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如果存在過剩產能,企業就會虧損,導致資本受損,杠桿率就會上升。
另外,我國企業杠桿率較高,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國有大型企業資本金,有很多來自銀行借貸;中國的儲蓄率較高,產生大量貸款;股權融資佔比相對較低,等等。
周小川認為,公司部門總體杠桿率比較高,但如果進一步細分,中小企業因為沒有過度貸款,杠桿率不算高,而傳統企業仍然處在改革和轉型階段,需要降低杠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