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債券
長期債券的定義
根據償還期限的不同,債券可分為長期債券、短期債券和中期債券。一般說來,償還期限在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償還期限在1年以下的為短期債券;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上、10年以下(包括10年)的為中期債券。我國國債的期限劃分與上述標准相同。但找國企業債券的期限劃分與上述標准有所不同。我國短期企業債券的償還期限在1年以內,償還期限在1年以上5 年以下的為中期企業債券,償還期限在5年以上的為長期企業債券。
中長期債券的發行者主要是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中長期債券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我國政府發行的債券主要是中期債券,集中在3~5年這段期限。1996年,我國政府開始發行期限為10年的長期債券。
長期債券投資
1、長期債權投資指企業購入的在1年內(不含1年)不能變現或不準備隨時變現的債券和其他債權投資。
2、長期債券投資指企業以購買長期債券的方式向其他單位投資。
長期債券投資的特點
1.投資的對象是債券;
2.投資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另一企業的剩餘資產,而是為了獲取高於銀行儲蓄存款利率的利息,並保證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3.持有期限超過1年。
長期債券投資的計價
長期債權投資在取得時,應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企業購入長期債券時,按購入價格與債券面值的之間的差異可以分為平價購入、溢價購入和折價購入。
平價購入指按照債券的面值購入。
溢價購入指按高於債券面值的價格購入。
折價購入指按低於債券面值的價格購入。
債券投資折、溢價的經濟分析
1.債券投資折、溢價是由於債券的名義利率(或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或市場利率)不同所引起的。
2.債券溢價購入對於投資者而言,是為以後各期多得利息而事先付出的代價。
3.債券折價購入對於投資者而言,是為以後各期少得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補償。
長期債券投資折、溢價的確定
長期債券投資折、溢價 = 初始投資成本 - 相關費用 - 尚未到期的債券利息 - 債券面值
長期債券投資折、溢價應在債券存續期內於確認相關債券利息收入時攤銷,以調整各期的實際利息收入。
⑵ 為什麼債券只要平價發行,它的票面利率就跟到期收益率相同
並不是只要平價發行,票面利率就=到期收益率。
"平價發行債券,到期收益率=票面利率」的前提是債券的折現率與票面利率的計息方式和計息規則一樣。要是分期付息,只有按復利折現時,它倆才相等。
如果票面利率是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到期收益率只有也是單利折現時,平價發行的債券才有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如果單利計息卻按復利折現,是算不出來兩者相等的。
看一下題目有沒有提到單利折現。
希望能有所幫助。
⑶ 什麼是非投資級別債券
非投資級別債券是垃圾債券(junk bond;junk),也稱為高風險債券。
概述:
垃圾債券一詞譯自英文Junk Bond。Junk意指舊貨、假貨、廢品、哄騙等,之所以將其作為債券的一項形容詞,是因為這種投資利息高(一般較國債高4個百分點)、風險大,對投資人本金保障較弱。
垃圾債券又稱劣等債券,指信用評級甚低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
風行原因:
80年代初正值美國產業大規模調整與重組時期,由此引發的更新、並購所需資金單靠股市是遠遠不夠的,加上在產業調整時期這些企業風險較大,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銀行不能完全滿足其資金需求,這是垃圾債券應時而興的重要背景。
美國金融管制的放鬆,反映在證券市場上,就是放鬆對有價證券發行人的審查和管理,造成素質低下的垃圾債券紛紛出籠。
杠桿收購的廣泛運用,即小公司通過高負債方式收購較大的公司。
80年代後美國經濟步入復甦,經濟景氣使證券市場更加繁榮。
⑷ 普通債券的定義
我國在過去所發行的普通金融債券是定期存單式的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期限分為1年、2年、3年三種,均以平價發行。
普通金融債券除具有金融債券的一般特點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形式上類似於銀行儲蓄中的定期存款,或者說基本上是保本保息的變相儲蓄,但其本質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普通金融債券是金融機構對其借款者承擔還本付息義務所開具的憑證,其持有者是債權人。因此,普通金融債券的發行者與持有者是債權債務關系,購買普通金融債券是一種投資行為,而定期存款只是一種儲蓄行為。
普通金融債券的收益預期一般要大於定期存款的預期收益,但由於近幾年為有效地抑制通貨膨脹,我國實行了保值儲蓄,所以三年期的普通金融債券收益實際上是低於同期的居民儲蓄利率。
購買普通金融債券的投資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投資收益率=面額+利息總額-購買價格購買價格×待償年數×100%賣出普通金融債券的投資收益率為:
投資收益率=賣出價格-面額面額×持有年數×100
⑸ 「平價發行」債券的含義
平價發行(At Par)也稱為等額發行或面額發行,是指發行人以票面金額作為發行價格。
平價發行在債券發行中較常見。優點是:發行者按事先規定的票面額獲取發行收入,並按既定的票面額償還本金。除按正常的利息率支付一定的債息外,不會給發行者帶來額外負擔。但是,債券平價發行要求發行者有較高的信譽,同時,債券利率必須高於銀行利率。
(5)非平價的債券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如某公司股票面額為1 元,如果採用平價發行方式,那麼該公司發行股票時的售價也是1 元。由於股票上市後的交易價格通常要高於面額,因此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樂於認購。平價發行方式較為簡單易行,但其主要缺陷是發行人籌集資金量較少。
多在證券市場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採用。我國最初發行股票時,就曾採用過,如1987 年深圳發展銀行發行股票時,每股面額為20元,發行價也為每股20 元,即為平價發行。
⑹ 什麼是無評級債券
無評級債券,即無信用評級機構為其評級的債券。一般債券都會由信用評級機構對其信用進行評級,從而能夠更好的發債。
無指定評級的原因可能是以下之一:
1,未收到申請或申請被拒絕。
2,因政策關系,債務發行或發行人所在證券或實體類型不予評級。
3,缺少有關債務發行或發行人的必要資料。
4,債務發行屬私人配售。
(6)非平價的債券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由於中國債市評級普遍採用發行人付費模式,難以擺脫利益交換之嫌,缺乏公信力,投資者難以根據評級結果對債券違約風險進行判斷,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信用債券市場的發展。
由於中國評級業基礎薄弱、准入門檻低,評級機構眾多。在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部分評級機構為爭奪市場份額,紛紛屈從於受評對象的級別要求,將信用級別作為競爭的籌碼之一。信用評級的級別競爭現象較為嚴重、等級向上遷移現象明顯,近來也頻繁遭受公眾的質疑。